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陆波谈作文技巧

力避旁骛斜逸,追求集中深刻

作者:陆  波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沙
  世上
  好像——
  只有沙最不值钱,
  然而
  最宝贵的东西——金
  就在它的里面。
  读诗,不仅能带来美的享受,还常常伴有哲理的启迪,引发对生活的思考。读了上面这首诗,你有怎样的感悟?请联系生活,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
  
  ● 原 文

 
  
  
  
  粥于我别是一番滋味。
  端起一碗,或是金黄金黄的玉米香,或是碧绿碧绿的青菜味,似乎总是那么清淡,一点也不厚重。
  双手托起瓷碗,最好的是那种清白相间,最普通不过的碗,悄悄地送至嘴边,轻轻地吹一下,接着双唇贴住碗沿,慢慢地啜一口,含在嘴中,一种柔舒的感觉装在嘴里。舌头会感到那丝温暖,不干涩,不坚硬;舌头会触到米粒,被水涨开的米粒,松松软软地,一个紧贴着一个,饱满得很,带着最朴实的泥土味,便被缓缓地咽下。慢慢地,那份粥的味道才会从你的牙缝间里窜出来,悠悠地飘出口,一股贴心的滋味。
  粥里,有着家的味道。
  每每喝粥,总是想用爷爷送过来的玉米粉或大米煮,那种粥里会有土地的味,有家乡的感觉,还有童年零星的回忆。
  有时我会端起碗,就迫不及待地喝上一口,然后那些最朴实的点滴就随着粥的味儿从心底往上冒,一直在我的脑海徘徊。当我把粥全都喝完后,才发现桌边的大人们也若有所思,屋子里很安静,冷不丁地冒出一句话或一段笑话,把大家又拉回到温馨的讨论中,一起聊起过去,一同计划着未来。
  可能这就是为什么家人都爱聚在家中喝粥的缘故吧。粥,贴近着我们的生活,贴近着回忆,贴近着真实。
  粥,有着怀念的味道。
  生活有时显得很忙,有时显得很波澜,有时显得很平静……我们不断地追寻着自己的理想,追求着自己的目标,在大千世界,驰骋着多少奔赴远方的生命,美好的未来,在粥里捂热。
  也许粥不能告诉你路在何方,但粥可以给你温暖的提示和鼓励。俯身下马,喝一碗粥吧,尝一口质朴,品一碗踏实,含一口真情。平淡的味道,让人不禁想起精彩的人生,如一碗的“精神动力”和甘甜的泉水。
  粥,平淡得让人疏忽,却又那么朴实地折射出生命的体验和生活的温馨。
  就如金子藏在沙子里一样。
  粥,总是给人最舒适的遐想,最普通的安慰。每粒米,在生命之水的拥抱下,都是那样与众不同,披着原始的外衣,诉说着不凡的年华。
  既然生活总是最踏实最真实地来到我的身边,那就以最平淡最踏实的心情看待它吧。用舌,用心,去体味那每一粒的不同,去体验那贴心后最真情的流露,去感受那每一份最精彩最美妙的瞬间 。
  粥如人生,粥似世界。
  喝一碗粥,继续起航吧!
  
  升格指津
  原文以粥象征平凡的日子,以喝粥的体验象征对平凡日子里的精彩回味。取材质朴,感情真挚,蕴藉比较丰富,构思见出创新风采。但是,读了几遍之后,就有一种“散”的感觉;再细究一番,就会发现原因了:原来,作者本意可能是只想用粥象征家里平凡的日子,但他却又写了“家外”的生活和思考,比如生活的状态、理想的追求、奔赴远方与俯身下马……口子太大了点,内容便“杂”了起来,主题也就随之分散以至有些模糊了。
  修改目的:追求主题的集中和深刻。
  修改原则:尽力避免内容旁骛斜逸。
  具体方法:一是小切口,将“平凡的日子”限制在“家”的范围之内,并对“家”予以定位,作为主题。二是据旨对原文进行剪裁。凡是与家靠不上的抒写,如上段说到的“家外”的生活和思考,一概删去;为了深刻,压缩喝粥本身的感受,重点挖掘家的内涵,如原文第三段。三是根据需要将原文一些富含哲理的句子尽量往“家”上靠,使它紧扣并深化关于家的主题。四是增添一点具体的材料,为深入揭示家的内涵提供引子和依据。
  
  ○ 升格作文

  粥里,有着家的味道
  
  
  粥,于我别是一番滋味。
  那是一种家的滋味。端起一碗,似乎总是那么清清淡淡、平平常常,如同家里一个又一个简简单单的日子。但是,碧绿碧绿的青菜味,金黄金黄的玉米香,却又让人觉得家里总是充满着生命的爱意和深藏着宝贵的记忆。
  粥里,有着家的味道。
  双手托起瓷碗,最好的是那种白底蓝花,最普通不过的碗,悄悄地送至嘴边,轻轻地吹一下,接着双唇贴住碗沿,慢慢地啜一口,含在嘴中,那种柔舒的感觉便装在嘴里。缓缓的咽下,慢慢地,那份粥香的味道才会从你的牙缝里窜出来,悠悠地飘出口,一股贴心的滋味。就这样,家的感觉被接通了,你会发现家人之间的关系,就像粥一样原汁原味,没有一点点矫情,只有朴实和真诚。
  不是吗?母亲的一丝微笑,父亲的一声安慰……会让你感到十分柔舒和熨帖。你的这种感觉会贮蓄在心底里,需要时,会像缕缕粥香从碗上飘起,绵密缠绕,久久不散,为你带来宁静和温馨。
  粥里,有着家的味道。
  每每喝粥,总是想用爷爷送来的玉米粉或大米煮,那种粥里会有乡土的味。一口一口地喝,有一种从祖先那里一代代走过来的感觉。
  有时,我会端起碗就迫不及待地喝上一口,然后那些最朴实的点滴就随着粥的味儿从心底往上冒,一直在我的脑海徘徊。我想,也许地里的劳动是最艰苦、最廉价的,但爷爷不是曾经说过一句话吗——“孙子,你记住:种地是最辛苦的,但你爸就是靠我这玉米棒子养活他后来又考上了大学的!”我咀嚼着粥里的青菜,青丝丝的香味里,似乎有一点点苦涩。但我知道爷爷这句话的内涵和分量:质朴,节俭,勤劳……爷爷希望我们把它们当成传家宝,永远永远地传下去啊!当我把粥全都喝完后,才发现桌边的大人们也若有所思。只要吃粥,屋子里常常会多了几分安静,有时会冷不丁地冒出一句话或一段笑话,把大家拉回到温馨的讨论中,一起聊起过去,一同计划着未来。
  可能这就是为什么家人都爱聚在家中喝粥的缘故吧。粥,贴近着家里的生活,贴近着回忆,贴近着真实。
  粥,平淡得让人疏忽,却又那么朴实地折射出家的温馨和家的品格。
  就如金子藏在沙子里一样。
  粥里,有着对家的怀念的味道。即使偶尔在外喝上一碗的时候,也总是让人想到自己的家,于是便会产生如在家里的怀想。每粒米,在生命之水的拥抱下,都是那样亲切、柔舒和滋润,像母亲也像父亲送我上路的时候,眼光里递给我的关爱、叮咛和期盼。
  既然家的感觉总是最真实地深藏在我们心里,既然粥总是能够让人唤起这份深藏在心里的感觉,那就在我们忙碌或者闲暇的时候,喝上一口粥吧——用舌,用心,去体味那每一粒的滋味,去体验那贴心后最真情的流露,去感受那每一份最令人难忘的家的温馨、品格和遥想!
  
  升格评点
  以粥象征家里平凡的日子,以喝粥的体验抒写亲人的挚爱、家传的品格和对家的依恋。与原文比较起来,升格后内容具体充实,主题集中深刻。


有所敬畏

作者:陆  波

      在这个世界上,有的人信神,有的人不信,由此而区分为有神论者和无神论者、宗教徒和俗人。不过,这个区分并非很重要。还有一个比这重要得多的区分,便是有的人相信神圣,有的人不相信,人由此而分出了高尚和卑鄙。
  一个人可以不信神,但不可以不相信神圣。是否相信上帝、佛、真主或别的什么主宰宇宙的神秘力量,往往取决于个人所隶属的民族传统、文化背景和个人的特殊经历,甚至取决于个人的某种神秘体验,这是勉强不得的。一个没有这些宗教信仰的人,仍然可能是一个善良的人。然而,倘若不相信人世间有任何神圣价值,百无禁忌,为所欲为,这样的人就与禽兽无异了。
  相信神圣的人有所敬畏。在他的心目中,总有一些东西属于做人的根本, 是亵渎不得的。他并不是害怕受到惩罚,而是不肯丧失基本的人格。不论他对人生怎样充满着欲求,他始终明白,一旦人格扫地,他在自己面前竟也失去了做人的自信和尊严,那么,一切欲求的满足都不能挽救他的人生的彻底失败。
  相反,那种不知敬畏的人是从不在人格上反省自己的。如果说“知耻近乎勇”,那么,这种人因为不知耻便显出一种卑怯的放肆。只要不受惩罚, 他敢于践踏任何美好的东西,包括爱情、友谊、荣誉,而且内心没有丝毫不安。这样的人尽管有再多的艳遇,也没有能力真正爱一回;结交再多的哥们, 也体味不了友谊的纯正;获取再多的名声,也不知什么是光荣。不相信神圣的人,必被世上一切神圣的事所抛弃。

 

关于追求

作者:陆  波

       追求为谁?
  
  有人说:“这人生一场,就是为了追求某些目标,追求到了,也就成功了,死亦无憾。”沉思之下,虽觉得说的有理,可又总觉得有些欠缺。毕竟,人生的追求怎样才算有意义,是每个人都会有的答案。这些答案可以说是丰富多彩的。
  有人为了自己的追求,努力了一生,确实,成了名人。相反,亦有人因此一败涂地。于是“圣贤”们就开口了:“正确的追求让人上天堂,错误的追求让人下地狱。”想想也是此理。转念一想,却又令人犯疑:孰是孰非?
  有人壮语豪言,为人类进步之追求为是,为个人一己之私为非,就这么定了。任谁心里也清楚:归结根底,一切追求皆为自己,只不过有些追求顺应了社会,有些追求逆了潮流。
  为人类之奋斗,是追求个人独领风骚的境地或一统天下的雄心;布善施德是为了求得天佑或自身安慰……
  世间或许存在无私的爱:母爱、情爱……许多诗人被“陶醉”了,无私与伟大,永恒和长存便成就了他们的华章。其实冷静下来,残酷的现实是:那是最自私的爱!因为“他是你的子女”或“他是你的爱人”。
  这样说,并不是完全否定。其实,每个人都会为之感动,感动的不是因其为“人类”或那种所谓的“伟大”。感动的往往是真实!是你、我、他之间的那些真情!我十分欣赏发明大王爱迪生的那句被人嗤为浅薄的话:“我没有想过人类甚至别人,我做的一切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我相信世界上还有不少人和我一样欣赏。
  追求为谁?谁也不愿承认为自己,那会被人认为是浅薄和狭隘。
  
  追求与放弃
  
  追求有时就是有所放弃。
  金庸说:“花无常开,月有盈缺,世事本不能尽如人意。”两全其美世所难求,正如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汪国真说:“我离去是为了更好地回来。”尼采说:“我死是为了重生。”孙文弃医从政,鲁迅弃医从文,班超投笔从戎,乃至陶潜“寓形宇内复几时,何不委心任去留”都是此理。
  曾经终南打虎的陆游,对建功立业极端热情,最终也只能是“但悲不见九州同”!功名无缘,唯有放弃,纵文学笔墨,留千古美名。难道不能说放弃是其生命的转机?
  世上许多人只知道追求,再追求,苦苦地追求,执著地追求,到死仍在追求……却不知放弃亦是一种追求!
  放弃的意义并非消极。与之相反,有些放弃能得到追求永远得不到的东西。
  “我追求太阳,却总爱对着月亮!因为我觉得实在有愧于那份光芒。”“多少回来到你的窗外,也曾想敲敲门叫你出来,想想你的美丽我的平凡,一次次默默地走开……”我想放弃才是真正的追求,追求之深切也无非用现实满足。即便是善辩的苏格拉底,当窗户打开,他也会讷讷无言。
  许多人容易陷入浅显的境地,不能理解追求的深意。
  追求的最高境界有时是放弃!
  追求的最低境界有时也是放弃!
  这放弃与追求之间的玄妙与神奇,是追求的最高理念。我总觉得越有内涵的人越显得普通,相信不少人会说,那越普通的人就越有内涵!对于这种说法的争辩,我放弃!大辩无言,大言稀声!
  
  编辑点评
  
  主题点评
  这是一篇探讨人生意义的议论性散文。说到“追求”,差不多人们都有属于自己的心中目标。有人追求地位金钱,向往那永无穷尽的世间享受,有人追求郎才女貌,沉溺于那种海誓山盟、真情不渝的世间情爱,也有人倾情那种虚假变幻的开心一刻……同时,也有一些人看淡了物质利益,追求那种远离名利纷争、但求心灵解脱的宁静。至于那些把灵魂寄托于天国世界的人,与常人的追求目标更是截然不同。
  回首历史长河中远逝的浪花,人们在生活舞台上演绎了多少真情的故事?追求让许多真理的探索者历尽苦难,终成正果;追求让许多有为之士驽马十驾,功成名就;追求也让一些理性痴迷者堕入贪欲的泥沼,身败名裂……是啊,不同的追求,有不同的结果,有的轰轰烈烈,泽被后世,名垂青史;也有的人虽然活着,却早已死了。
  本文作者避开一般化的写作思路,以独特的视角诠释了“追求”的主观目的性,以及“追求”本身的价值取向,即社会尺度。主题发人深省。
  
  语言点评
  这是一篇文彩焕然、构思独特的哲理性散文。语言活泼、灵动,富有思辨色彩。文中大量运用了引用、排比等修辞手法,在论证自己观点的同时,抒发了自己的倾向性情感,同时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比如文末:“追求的最高境界有时是放弃!追求的最低境界有时也是放弃!这放弃与追求之间的玄妙与神奇,是追求的最高理念”。
  
  选材点评
  这篇议论性散文,以“追求”为中心议题,具体阐释了两个分论点;一是在诠释“追求为谁”的过程中,揭示了“追求”的主观目的性;一是在阐释“追求与放弃”的关系中,展示了“追求”的最高境界。为了论证这些分论点,作者在层层剥茧的解析中先后引用了爱迪生、金庸、汪国真、陆游、苏格拉底等古今中外名人的诗词、格言作为说理依据,引用孙文、鲁迅、班超、陶潜、陆游等人的事例支撑自己的观点。同时辅以必要的说理分析,使内容浑然一体,逻辑严密。
  
  布局点评
  本文是按照先分后总的论说方式架构成文的。层次清晰,条理分明,中心突出。
  开头部分,在解析“追求为谁”的过程中,具体论证了“追求”的主观目的性。
  其中包括以下几个小层次:
  一、提纲挈领,指出“追求”的答案的“丰富”性。二、在剖析“圣贤”之言、“壮语豪言”、“母爱、亲情”中揭示“追求”的主观目的性的实质。三、援引爱迪生的话,证明上述观点:“一切追求皆为自己”,只不过有些追求顺应了社会潮流。
  中间部分,具体剖析“追求与放弃”的辩证关系。文中分别引用了一系列名人名言,说明“追求有时就是放弃”的道理。
  结尾部分,归纳结论,指出“追求与放弃”之间的玄妙与神奇,是追求的最高理念。
  
  写作建议
  一位美籍作家说过:想多深,才能写多深;想多丰富,才能写多丰富。本文的成功之处,主要在于作者思维的开阔,联想的丰富。没有简单地拾人牙慧。相反,以自己的独立思考开拓了全新的写作视野,因此,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其次,是作者占有素材之丰富,古今中外的名言、事例随意拾取,运用恰到好处。但愿你从中有所启悟。



叹英雄

作者:陆  波

                       历史激荡,日月经天,江河行地。侧身回望,俯仰之间,岁月匆匆,几度春秋。
                                                                                                                        ——题记
  
  秦时明月汉时关
  
  李广,一个悲剧性的英雄。他天生异质,臂长如猿,有人说他可能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好的弓箭射手。
  为了守护疆土,李广曾在华夏西北与匈奴苦战40余年。一直使匈奴胆寒。而汉武帝却认为他年老而不加重用,使得李广始终不得封侯,而很多曾经是他的手下或才能不及他的人后来都位居他之上,后人叹道:“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李广60多岁的时候,终于随卫青出征,却因卫青指挥不利贻误战机而导致战败。为了不使手下负罪,也不愿以花甲之躯再面对刀笔吏的审问,于是,他愤而自刎。一位英雄悲壮地倒下了。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不就是在追忆英雄么?
  
  怒发冲冠凭栏处
  
  是吟唱《满江红》的壮志词人么?是用兵如神的岳元帅么?是史书记载的民族英雄么?
  一块中原大地般宽厚的脊背,针针见血地负起母亲的叮咛与希冀——“精忠报国”。他注定要为这无力回天的王朝,这近乎衰亡的民族,更为千万的苍生而奋战一生。
  赫赫的战绩敌不过小人的献媚,赤子之心不如佳人的浅笑,报国路被昏君、奸佞弄得泥泞不堪。
  十二道金牌,摧毁了岳飞“收拾旧山河”的壮志,旷代忠良被冠以“莫须有”的罪名而杀害了。
  苍生可知:靖康耻,谁来雪?臣子恨,何时灭?
  
  去留肝胆两昆仑
  
  面对不倒的龙旗,被炮火熏黑了眼睛的部属,在弹尽后邓世昌决定最后一击——大无奈和大无畏的一击。狡猾的敌人却用鱼雷无情地阻止了他的拼死一搏。
  风萧萧兮易水寒,熊熊的战火,刺鼻的硝烟味,倒下的战士的呻吟声,掩不住邓世昌气壮山河的豪言:“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
  至此,正值壮年的邓世昌,随致远舰以黄海为自己的栖息地。
  
  英雄究竟是什么?
  
  张艺谋的《英雄》可以作为参考——“天下”。
  我认为这里的天下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天下”,是“以天下为己任”之“天下”。
  英雄的背后是民族的疮疤,正面是历史的勋章。
  回望历史,悠悠千古事。物是人非,唯有英雄的风采依旧耀人。
  
  编辑点评
  
  主题点评
  在学生的作文中,经常看到以英雄为话题的文章。由于看问题的价值尺度与审美标准等方面的差异,人们对英雄的认定也有区别。比如,有的景仰诸葛亮为蜀汉社稷“鞠躬尽瘁”,有的感佩荆轲甘为知己者死的“春秋风骨”,有的赞叹项羽叱咤风云的勇毅、刚烈,有的倾慕曹孟德乱世称雄的文韬武略,有的歌颂苏武、岳飞、文天祥等人的高风亮节。近年来,也有些素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从尘封中重新露脸,如,曾国藩、左宗棠等,被拂去尘垢,面目全非。同时,也有曾经享有盛名的人物,比如斯大林,虽然作了古,并没有在九泉之下睡安稳,他们的千秋功过正被后人重新评定。难怪武则天为自己留下一块无字碑,真是“千秋万岁后,荣名安所之”啊!可见,英雄不英雄,真不是盖棺论定的事。
  那末,到底何谓英雄呢?本文作者提出一个刚性极强的尺度,就是让人民去评价。正应了电视剧《宰相刘罗锅》中那句歌词:“天地间有杆秤,秤砣就是老百姓”。本文的主题即彰显了这个鲜明的价值取向。
  
  选材点评
  这篇题为《叹英雄》的议论性散文,明确阐发了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英雄观。为了支持自己观点,作者紧紧围绕论证中心选择材料。文章先从展示英雄人物事迹入手,让人从感性层面了解了李广、岳飞、邓世昌等古代英雄人物的特质、风采与精神,最后在结尾水到渠成地归纳出自己的结论。从选材可以看出,作者对历史人物的谙熟。
  
  布局点评
  本文是按照先总后分即先列举事例,后归纳论点的思路布局谋篇的,层次清晰,中心明确。
  开头部分,概述李广的赫赫战绩与悲剧结局,并借用古人诗句点明英雄的亮点所在。
  第二部分,以抒情笔调颂扬岳飞的精忠报国,感叹历史悲剧的壮烈。在正反事例对比中彰显英雄本色。
  第三部分,形象生动地再现邓世昌为国捐躯的壮烈场景,并以英雄的豪言展示英雄的精神世界。结尾部分,归纳论点,指出英雄的真正内涵所在。
  
  语言点评
  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具有较强的抒情色彩。全文以叙述、描写、抒情为主,叙中有议,叙中有情。在展示古代英雄人物风采的感性层面诠释了自己的英雄观,为中心论点的归纳做好了论据准备和情感铺垫,使结尾水到渠成。
  
  写作建议
  这是一篇构思独特的创新作文。文章突破了传统议论文的常规写法,采用了寓理于事、先叙后议等灵活多变的表达方式。体现了议论性散文的个性。希望同学们在写作手法上有所借鉴,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素质教育与数字教育

作者:陆  波

       提倡素质教育算了算已经有好些年头了,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基本上还停留在领导的嘴上,媒体的报道上,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还没有真正感受到。
  所谓素质教育,顾名思义就是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不以学生分数为评价学生的惟一标准,让学生全面发展,但现在的情况实际上还是数字教育。这里所说的数字教育就是评价学生只看考试分数,评价老师只看学生成绩,评价学校只看升学情况。
  素质教育与数字教育虽然只是两字之差,但结果却完全不同。数字教育最直接的后果是,中国到目前为止也没有一个人获得诺贝尔奖,虽然有几个流淌着华人血液的人获得过,但都没有中国国籍。在世界级的奥林匹克竞赛中,我们可以拿很多金牌,可是在当今世界的重大科研成果中却也少有中国人的名字,这不能不让国人扼腕。当然,我们现在还可以用我们先前太落后来推脱责任,那么再过几十年呢?如果数字教育依然不变,几十年后我们仍然难有获奖的人。
  数字教育的直接受害者就是学生了。放眼如今的中学校园,哪一个不是课桌上的书比人头高,哪一个课桌里不是堆满了资料?哪一个学生不是为了完成繁重的作业而使尽浑身解数?老师们常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可如果八科老师都想用这句话来检验,我怕只是学生写烂笔头,而脑海里还是一锅糊。因为作业一多,基础好的学生想完成都不易,还哪里有时间认认真真地思考呢?不加思考地抢作业,效果可想而知。基础比较差的同学,本来速度就慢,一听到科代表催交作业,只得参考他人的作业了事,这样完成的作业哪里还有理解的成分?没有理解的作业,最多的成果也就是一堆数字而已。
  数字教育的间接受害者是老师。一踏进教室,便滔滔不绝,直讲到下课,唇焦舌燥,生怕学生不懂,生怕漏掉了一个知识点。一下课就伏在办公桌上批改作业。可怜黑发染成白发,仍旧是不改拳拳之心。
  为何我们的教育总是停留在数字教育状态呢?是学生不想改变吗?不是。现在用人单位只看应聘者的文凭,学生只得千方百计获得一个好文凭,要获得好文凭就得有较高的分数。是老师不想吗?也不是。学校评价老师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依据,没有好成绩,老师升职、加薪都要受影响,所以老师必须让学生有高的考试分数。是学校不想吗?也不是。现在社会评价学校的主要依据是升学率,升学率不高就没有知名度,没有知名度就招不到好学生,没有好学生就考不出好成绩。这样因果循环下去,哪个校长会不重视学生的分数呢?那么谁该为此负责呢?我认为社会要负主要责任。
  我国大教育家孔子早在2000多年前就提出了礼、乐、射、御、书、数全面提高素质和因材施教等教育观点,这些观点的核心就是素质教育。要真正实践孔子的思想,变数字教育为素质教育,恐怕还要走很长的路。我真心希望这一天早点来到。
  
  
  编辑点评
  
  主题点评
  提起素质教育,在当前的中国,确实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尽管它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并趋向社会共识,尽管首当其冲的学生、家长、老师都那么期盼它的早日实现,然而,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一统天下的情势下,它始终步履艰难。因为它确实是一个庞大艰巨的系统工程,不仅要求整体社会环境的相应变革,还要一部分人勇于承担风险,更牵扯人们传统思维方式的改变。但不管怎样,不走素质教育的改革之路,中国的教育将没有出路。
  最近,看了一篇《素质教育在美国》的学者文章,很受启发,文中所提的社会调查显示:在中学阶段的中国孩子与美国孩子相比,成绩一路领先,甚至在参加国际性知识竞赛中也名列前茅。可是到大学以后,在排名榜的前列再也找不到他们的名字。至于后期发展,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作者指出,问题的症结就在于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差异。特别提到学生的个性、独立性乃至创造力的培养问题,作者以实例说明“创造力不能教”。其实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思维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动手能力等实际本领又有哪样是靠封闭的校园管理、僵化的死记硬背、堆积如山的试卷练习册提高的呢?本文作者从学生的视角反思中国现行教育的种种弊端,热切呼唤素质教育的尽快实施,内容虽浅,主题却发人深思。
  
  选材点评
  这篇文章,在批评应试教育缺陷的基础上,提出实行素质教育的观点。为了说明应试教育的缺陷与不足,作者分别从中国科技落后的现状、学生的不堪重负、老师的“间接受害”等不同层面展示了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同时进一步分析造成教育改革举步维艰的复杂社会原因。最后得出结论,并呼唤素质教育时代的早日到来。从选材看,作者的眼光不仅集中于学校的教学教育实际,而且看到对科技界的影响,视野比较开阔,材料比较丰富,因此有力地支撑了自己的观点。
  
  布局点评
  本文是按照总——分——总的思路组织材料,架构成文的。层次清晰,中心明确。
  开头部分,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国的素质教育“还停留在领导的嘴上”这一社会现实,隐含对应试教育的批评之意,开启下文。
  中间部分,从不同侧面揭示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并指出了造成这种局面的社会成因——人们的急功近利,不顾长远。
  结尾部分,水到渠成地归纳论点,呼唤素质教育时代的早日到来。
  
  语言点评
  文章的语言比较尖锐、犀利,具有较强的批判色彩。重点以反证法揭示并论证正面观点。比如,文中列举了大量反面事例,在分析否定反面事例中,归结出自己的正面观点。
  
  写作建议
  本文的成功之处,主要在于思想的深刻性、材料占有的丰富性以及文字表达的准确犀利。如果同学们都能用心关注这些身边的事,并认真深入地思考,在互相探讨中启迪,互相论辩中提高,慢慢就会形成自己的思维个性。



乡情温馨

作者:陆  波

      回乡
  
  一个半小时的车程外加十来分钟摸黑的黄土小路,推开门,一眼望见桌子边坐着的双亲,在灯光下似乎又衰老了些。
  母亲忙拨开身边的碗筷,站起身来迎我,她接过我手中的点心,小声数落我又乱花了钱。
  我和父亲坐在—起抽烟的时候,母亲开始在灶下为我忙碌晚饭了。
  柴草升腾的火苗映红了娘的脸,母亲看上去好像比刚才年轻了许多。或许是因我回家心里高兴的缘故吧。母亲絮絮叨叨地说着家里的事,村里的事,远远近近的事,大大小小的事,一会儿高兴、一会儿叹息。
  窗口的树叶边枯边落,幽幽的响声从月光下传来,应和着母亲说话时低缓的节奏。这情境像是往事里的某个片段,今晚重现,但又记不清是哪—年的哪一天。
  我和父亲脚边的烟灰落了一地,屋子里烟味浓烈。母亲推开窗子,劝父亲和我:天凉了,少吸点烟。
  父亲躬身抱起一捆干草,放到墙角的水牛跟前,水牛无言地反刍着,眼神中流露出温和的倦意。
  我们在灯下喝着茶,吃着盐煮花生,一直闲聊到夜半更深。
  当我躺在母亲为我铺好的麦秸床上想着心事,听见厢房里传来父亲掏肺的咳嗽声和母亲的轻声埋怨,我忍不住眼角沁出泪来。
  
  宁静的乡夜
  
  秋夜的宁静是不能被随意惊扰的。
  你看,满地的月光在蟋蟀的清唱里睡得多么安详。
  在乡村,轻风漾动新稻草的香味四处漫溢,人们在屋子里压低了嗓音,笼罩上一层神秘的柔情,不由得叫人猜测:一对对劳累后歇息的夫妇在用怎样的眼神对视或交谈,爱情的火焰此刻燃得多么旺盛。
  落叶之声亲切而幽远,一个人低头怀想的心事,在短短的瞬间,已穿越了万水千山的路途。
  院子的角门旁,洒下刚刚被野物碰触的月光。它惺忪着一双温良的眼,开始默默走动,模样恍若一只羊羔啃着青草,从这条田埂踱到了另一条田埂,蹄音绽开一路花瓣,呼吸着滤得纯净的夜色。
  远远近近就听见谁家小儿绵软的夜啼,唤起整个村庄的温馨的梦。
  
   米里的沙子
  
  母亲坐在家乡的门洞口,眯着眼淘米捡沙子,一粒一粒,缓慢而细心。
  母亲的眼神不好,我的牙齿每天都要硌痛一两次,我忍不住埋怨:妈,米里有沙子。母亲望着我轻声问:伢崽,疼吗?母亲的双眼含满歉意。
  下回淘米时,母亲挑得更细致,但散光的眼睛总要放过一两粒沙子,钻进我的牙齿,我知道这不是娘的错。
  出门在外,好久没被母亲的沙子硌痛牙齿了,外面的米细得粘牙。
  想念母亲的时候,这种微疼的感觉又回到心里。我仿佛看见母亲坐在门洞口淘米捡沙子。真想回到母亲身边,被她的沙子硌痛牙齿,尔后听她关切地问我:伢崽,疼吗?母亲的歉意让我满眼含泪。
  
  教师点评
  
  主题点评
  亲情、爱情、友情、乡情,是人类共同的情感。古今中外,无论贫富贵贱、贤愚聪拙,这些贯通人类血脉的东西都无处不在地牵系着人们的心。由此生发出来的爱恨情仇、喜怒哀乐等,让人真实感受着生活的温馨与世间的美好。所以佛教说人间是“有情世界”。因为离开这个“情”字,人就会感到活而无趣。难怪那些流落海外的华人虽垂暮之年还眷顾这远方的故土,尽管权倾朝野、名闻遐迩,却抵不上一脉乡情在心中的分量;尽管富甲一方、拥有了许许多多,还剪不断血脉亲情对心灵的牵系。
  乡情,也一直是古今文人不衰的主题,因此也流传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好诗章。然而,在当今的学生作文中很少看到构思新颖的佳品,而以千篇一律的大路货居多。
  本文作者以善于发现美的眼光,刻意撷取生活中最能引人共鸣的细小情节,以质朴、生动的语言巧妙点染,创设情境,让人真切感受乡情温馨的完美主题。
  
  布局点评
  本文是按照时间顺序,采取移步换景手法组织材料、布局谋篇的。层次清晰有条理,中心突出。
  开头部分,写“我”从外地回到家中从父母双亲那里感受到的热切亲情。
  中间部分,描写乡夜的宁静,使人从不同角度感受到乡情的美好与亲切。
  结尾部分,透过“米里的沙子”展示母亲的辛劳与对我的关爱。
  
  选材点评
  这篇叙事散文,为了表达温馨的乡情这一主题,紧紧围绕一个“情”字选材,把自己感受较深并极易触动人们情感世界的生活细节尽收笔底。比如,文中具体描写了双亲看到归来的游子时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给人以真实亲切的感受。写乡村夜的宁静,细腻生动的情境展示,极易唤起读者的情感共鸣。写“米里的沙子”选材独特,使人从日常小事中感受亲情的无处不在,起到以小见大的作用。
  
  语言点评
  本文的语言质朴自然,情真意切。没有浮艳虚华的词句,没有矫揉造作的煽情。全篇文字如汩汩泉水自然流淌,滋润人心。文章善于运用描写烘托气氛,映衬心情。通感手法的运用,起到较好的表现作用。如,“院子的角门旁,洒下刚刚被野物碰触的月光。它惺忪着一双温良的眼……蹄音绽开一路花瓣,呼吸着滤得纯净的夜色”。
  
  写作建议
  这是一篇风格独特的散文。主要成功之处,在于选材的精妙与表达的自然。相比那些只求语言华美而内容空洞、情感虚假的文章,真可以作为一些人的范本。从文风上,不难看出在许多方面有朱自清先生的影子。可见聪明的作者很懂得借鉴。你能否从中悟出一点写作的道理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育读书】教师最应该教给学生什么?
【原创】理想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学生素质教育专题
教师要教会学生这四点
素质教育的内涵
你距离优秀学生的标准有多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