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辛弃疾笔下的药名词

 

古史撷趣

辛弃疾笔下的药名词

作者:刘高潮 《光明日报》( 2015年10月09日 16版)

 

    南宋爱国将领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是历城(今济南)人。年轻时在山东、太行山一带组织反金义军,从事匡复中原的活动,是著名的爱国抗金将领。他归宋后,却一直受到投降派打击排挤,只能把一腔爱国之情倾注到诗词歌赋当中,成了豪放派词人的代表。他曾被先后外放湖北、江西、福建等地任安抚使,“栏杆拍遍”也不能上前线杀敌立功,只好践行“不为良吏,但为良医”之主张,如其空怀报国理想,还不如治病救人来得实在。在上饶定居时,闲来读些医典,采点草药,除以备自身养生之用,也为民看点小病大恙,将诗文才华发挥到了医道上。他用中医药名称填词,不但艺术造诣颇高,而且生活情趣浓厚,读来确实是一种知识与音韵大美的享受。

       他的药名词代表作有《满庭芳》。“云母屏开,珍珠帘闭,防风吹散沉香。离情抑郁,金缕织硫黄。柏影桂枝交映。从容起,弄水银塘。连翘首,惊过半夏,凉透薄荷裳。一钩藤上月,寻常山夜,梦宿沙场。早已轻粉黛,独活空房。欲续断弦未得,乌头白,最苦参商。当归也,茱萸熟,地老菊花黄。” 24味中药名填写出少妇思征夫的纯真爱情,是闺阁体又一范本。离情别恨从春到秋,从早到晚,从黑发到白头,夜以继日,连绵无期,不能不说这是异族入侵,给平头百姓带来的苦难写照,这也是作者爱国抗金情绪的抒发宣泄。就艺术性上看,全词93字48字写药,嵌入药名之多,此类诗词中罕见,且通篇文气贯通,自然流畅,意境隽醇,情景交融,斧痕不露,确为上乘之作。

    辛弃疾的另一阕《定风波》词,是他的感遇之作。“山路风来草木香,雨余凉意到胡床。泉石膏肓吾已甚,多病,提防风月费篇章。孤负寻常山简醉,独自,故应知子草玄忙。湖海早知身汗漫,谁伴?只甘松竹共凄凉。”其中雨余凉谐音禹余粮,知子谐音栀子,胡床是胡床子的省略,海早就是海藻,另加木香、石膏、防风、常山、甘松、竹等,共计10味中药名词,随手拈来,顺理成章,天衣无缝地刻画出大家闺秀,雨后思君的一种病态美,钟爱相知,情意缠绵中深明大义,良人阅简入醉,草书太玄,怎么可能与之相偎相依呢?陪伴奴家的只有孤病与凉风和绵绵离恨了。词意委婉凄苦,感人至深。然而,离情别恨愁莫大焉,可惜“风波”难定,即使十味中药,也医不了相思病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引药入诗词,句句药草香
辛弃疾巧用中药名词填词作诗
辛弃疾笔下的元宵之夜
文人笔下中医药:白居易诉疾苦 冯梦龙传情爱
辛弃疾与药名词
什么是中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