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87年前,史上最大数量殷墟甲骨为何运来南京?



  □ 王子木

  “一片甲骨惊天下,千年汉字贯古今。”甲骨文,作为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悠长中华文化的根脉,是中华文明一脉相承的最初载体。

  87年前,殷墟发现了史上最大数量带字甲骨,这批甲骨后来运来南京,南京也成为完成甲骨最终发掘工作的一座重要城市。

  壹

  1899年,甲骨文被王懿荣首先发现。1908年,金石学家罗振玉将甲骨的出土地点,锁定为河南安阳的小屯村一带,这就是后来闻名天下的殷墟所在地。

  自此以后,安阳小屯村的甲骨迅速成为被热捧的古董文物,其价格也直线上升,吸引了文人与收藏家的大量购藏,当地农民也纷纷私掘乱挖。经过近30年挖掘后,就连收购了12500片甲骨的罗振玉,都认为殷墟已是宝藏一空。

  但1928年一个机构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这便是成立于广州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下文简称“史语所”)。

  担任“史语所”首任所长的,是五四运动学生领袖之一的傅斯年。他派董作宾前往安阳殷墟进行实地考察,后者反馈的信息是,“甲骨挖掘之确犹未尽”。董作宾还在报告中郑重指出:“甲骨既尚有留遗,而今年之出土者又源源不绝,长此以往,关系吾国古代文化至巨之瑰宝,将为无知之土人私掘盗卖已尽,迟之一日,即有一日之损失,是则由国家学术机关以科学方法发掘之,实为刻不容缓之图。”

  于是,从1928年10月开始,“史语所”对殷墟的科学挖掘正式拉开了序幕,这也标志着中国近代考古学的诞生。

  1928至1937年,考古组在河南安阳共进行了15次大规模发掘。在此期间,“史语所”经历了多次的迁徙,从广州到北平再到上海,于1934年来到南京,1936年,最终迁至南京鸡鸣寺附近,即今天的北极阁脚下。“史语所”所在建筑由中国近代“建筑四杰”之一杨廷宝设计。

  贰

  时间回到1936年3月18日。这一天开始,考古组在安阳小屯村以北,进行了第十三次发掘工作。由于酷暑天气逼近,6月12日是原计划发掘的最后一天。而就在这一天,考古组努力工作的成果,在后来震惊了世界。

  6月12日下午4时许,当部分考古人员已经开始收工时,一位名叫王湘的考古工作者,仍在为最后的清理工作忙碌着。随着他手中的工具轻轻拨动,在陆续剥落的泥土中,突然显露出了大量的龟甲片。在仅仅不到半立方米的土层中,一个半小时内挖出的甲骨竟多达3760块;而仍埋在土中、尚待挖掘的甲骨,依然层层叠叠地罗列着。

  见此情景,实际负责此次挖掘工作的石璋如,决定将发掘工作再延后一天。根据他过往的经验判断,次日一整天即可将坑内的遗物全部清理完毕。可是实际结果却令他惊愕万分——考古组一直工作到第二天晚上,仍有似乎无穷无尽的龟甲不断被发现。

  对此,石璋如等人意识到,眼前的这一发现考古价值不菲。因为情况特殊,加上包裹着甲骨的灰土柱体积较大,不能在野外短时间内剔剥清理完毕,考古工作者们连夜商讨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将包裹着层层甲骨的土块整个切割下来,用特制木箱下套甲骨灰土柱,将其全部运往南京后,再做进一步的处理。

  对于甲骨所在土块范围的确定,耗费了考古队整整4个昼夜的时间。接下来,便是小心翼翼地把坑内与甲骨粘连在一起的硬结土地,与坑壁分割开来,将整个土块切成一个大圆柱体,即甲骨灰土柱。完成这一切后,以一个长宽各2米、高1.7米的大木箱从上向下套装、封底、夯实,再进行搬运工作。

  就在套好了木箱之后,将三吨多重的巨型土块一寸寸拖出坑口时,考古队员们才发现,完成搬运的难度简直超乎想象。

  首先请来的是职业抬棺人,由于木箱实在太重,在抬运过程中两根大杠齐齐折断,工人们直接被吓跑了。接下来考古人员只好重新招募工人,并在搬运前尽可能剥离掉一部分不重要的土块,以减轻木箱的重量。

  克服重重困难后,48名壮工费尽了力气,花费了近两天时间,才将木箱成功抬到了火车站。在这一过程中,石璋如就像看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几乎没怎么合眼。他跟随在抬行队伍的最后,一路前行。

  考古发现的日期是6月12日,待木箱运到南京“史语所”,已经是7月12日。在这整整一个月内,装有甲骨灰土柱的木箱历经了“九九八十一难”,既有倾盆大雨的天气袭扰,也遭遇过土匪的觊觎。火车行至徐州时,因箱子太重而压坏了车轴,耽误了行程;待抵达南京装卸后,又有两名工人不慎被箱子撞伤。

  好不容易将大木箱运至南京“史语所”图书馆大厅,在工人们拆去木箱四周和顶盖木板后,又出现了意外情况——由于现场卸车时的混乱,加上指挥者的注意力在协调搬运工作和铺路方面,木箱竟然被放倒了,令甲骨灰土柱呈现底朝天的姿态。无奈之下,负责清理工作的董作宾等人,只得从原坑的最下层做起。经过他们3个多月的仔细工作,才清理完成了这一坑的甲骨文字,将其分置于大纸箱当中。

  叁

  这一批甲骨多舛的命运还在继续,工作人员还没有来得及为它们上胶、黏合、编号,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同年8月15日,日军飞机突袭南京。放置这些甲骨的南京“史语所”,已变得极不安全。

  因此,考古组人员只得将其装入木箱,先运至长沙,再经桂林中转,最后抵达昆明。直至1940年,才将相应的甲骨文字逐一编号登记。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它们被重新运回了南京。

  此次发掘所发现的带字甲骨,共计17096片,占“史语所”15次发掘出土甲骨总数(24918片)的68.6%。这是殷墟历次科学发掘以来出土甲骨最多的一次,因此,它被称为“中国最早的甲骨文档案库”“殷人保存典册的府库”,是“甲骨学史上的一大奇迹”。

  这就是举世闻名的YH127窖穴甲骨。其中,“Y”代表殷墟,“H”代表灰坑,“127”代表编号。所谓灰坑,是指古人用来倾倒垃圾、储存生活用品或者埋藏祭品、殡葬物的凹坑。由于被考古发现时多呈现灰色,故称为“灰坑”。

  YH127窖穴甲骨的发掘,除了数量巨大以外,更有许多重大发现。其储存的甲骨,主要为商王武丁时期。除了作为殷王室占卜活动的记录,涉及商代的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文化等诸多方面以外,还出现了甲多骨少、卜甲与卜骨分处埋放、契刻卜兆、朱书墨书、涂朱涂墨、刻画龟甲卜兆等现象,对于甲骨学本身规律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数量如此多的龟甲,当然不可能全部出自于安阳本地。考古研究认为,当时有全国各地的龟进贡至安阳一带。在这个坑里,发现了6版来自南方的特大龟甲。所发现的最大的一版龟甲,被称为“武丁大龟”,其产地更是来自遥远的马来半岛。这为研究商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提供了新的依据。

  YH127窖穴,可以称为中国最早的“皇家档案库”。在它的底部,发现了一具蜷曲而侧置压在甲骨上的人的骨骸。发掘者认为,此人是与龟甲同时埋入的,极可能是当时管理甲骨的人员,因此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图书档案管理员”。

  这批甲骨最终呈现于世,是通过“南京室内发掘”这一创新性的形式,既开辟了中国考古史的先河,更为古都南京的文化历史增添了一道绚丽的彩虹,成了南京的骄傲。

  本次发掘工作的领队梁思永,是梁启超的次子,也是中国首位学习考古学的专业人才。除他之外,还有十位专业考古工作者,彼此之间称兄道弟,合称“考古十兄弟”。他们是:老大李景聃、老二石璋如、老三李光宇、老四刘燿、老五尹焕章、老六祁延霈、老七胡厚宣、老八王湘、老九高去寻、老十潘悫。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考古十兄弟”在长沙清溪阁喝酒告别。之后十余年,由于时局不断变化,十兄弟各奔东西,从此再未聚首。

  (作者系南京历史文化研究学者)  据方志江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奋发自修的甲骨学家董作宾
谈考古离不开殷墟,谈殷墟,离不开他们……
甲骨文120年, 重新发现中国
【甲骨四堂 】董作宾简介
考古故事:董作宾力助殷商“恢复秩序”
考古姊妹花,殷墟甲骨与古亚述文献的发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