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那些“攻击性”很强的孩子,在想什么?

需要说明一下,这里的“攻击性”不只是说孩子喜欢跟人打架。

攻击性其实体现在言语和行动两个方面。

有的孩子就像刺猬一般,稍有不顺,就把刺竖起来,保持“生人勿近”的姿态。

这类孩子的人际关系,很容易遇到麻烦,跟老师这类权威的相处,也很难顺畅。

01

频繁制造“假想敌”

一个家长问我说:“孩子在学校经常被骂,让他不要和老师对着干,他说不是他要和老师对着干而是老师要和他对着干。”

听起来很矛盾。

这类孩子倾向于树立“假想敌”,并且用自己的“防御”,把老师变成了“真敌人”。

很有意思的过程。

所谓最好的防御是进攻,他们显然深谙此道。

这类孩子很习惯在跟人互动时,启动“敌对”的关系模式,并且用先发制人的、攻击性的方式,回应对方,诱发出对方的敌意。

最终,双方真正进入了敌对状态。

拿老师举例。

老师批评学生,是针对学生吗?是对学生有敌意吗?

在一部分孩子眼中的确是这样的。

大家都讲话,凭什么只批评我呀?

你就是看我不顺眼,想方设法找我的错。

你就是讨厌我,想让我在全班面前出丑,就是对我有敌意。

一旦孩子抱有这样的设定,老师批评的内容是什么,他一定是一个字都听不进去的。

不仅听不进去,还会想方设法反击。

就像武侠片里,感觉到被进攻的侠客一般,要么想着躲避,要么正面迎敌,更有甚者,对方只是一个眼神,他就已经把剑拔出来了。

“你瞪我干什么?”

“我没瞪你,我天生眼神就这样。”

“废话少说,看剑。”

对方还没反应过来,剑就已经刺过去了。

对方怎么办?当然是还手了,这一还手,侠客内心的想法被验证了:我就说你对我不怀好意。

如此一来,“假想敌”制造计划,顺利完成。

02

过高估计对方的危险性

一有风吹草动,就觉得对方有敌意,就习惯先防御、辩解、自保。

打个比方。

老师上课点到A。

“A,你站起来。”

心不甘情不愿地,满脸不屑地站起来:“我又没讲话。”

“我知道你没讲话,你这是什么态度?”

“我就是这个态度,我又没错。”

“你什么没错,你跟老师这样的语气说话,还说没错?”

“我就是没错,你就是针对我!”

“还顶撞老师,去教室后面站着上课!”

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老师原本叫A,可能只是想让他回答一下问题,或者是看他上课走神,提醒一下他。

没有恶意。

但是A错误地估计了老师的恶意,进而先反击,为自己辩解。

结果反而真的惹恼了老师,于是,真的挨了一顿批评。

A心中一块大石落了地:我就知道你对我有意见,还好我提前反击了,不然说话的机会都没有。

几个回合下来,双方关系越闹越僵,老师可能真的对A有了偏见,见到他就忍不住骂一顿了。

03

对权威的反抗

我之前接过一个孩子,很有意思的是,他的口头禅是:“你们大人……”“你们这些大人……”

“你们大人,肯定觉得我的想法很幼稚了。”

“你们大人,肯定觉得必须听老师的话,被冤枉了也不能出声啦。”

“你们大人,肯定为大人说话的,不会理解我们孩子的。”

他的每一句话,都在将成年人和他们孩子划分在不同的阵营,更准确一点说,是两个敌对的阵营。

利益冲突,观点相对,不可能相互理解,不可能沟通。

他们在跟成年人相处时,会更加戒备,手时时刻刻要“握着枪”。

这可能跟孩子与父母之间的相处模式有关。

如果家庭关系无法达成信任、支持的互动,而是充满着强制、逼迫,会加重孩子对于父母的敌意。

进而,把这种敌意,带到跟其他成年人的互动过程中。

特别是面对像老师、父母、领导这种权威角色时,内心的反抗种子,就会觉醒得更厉害。

严重一点的,几乎是对身边的大人“无差别”攻击,没有原因,就是看不惯大人。

如果是这样,就需要反思、调整一下家庭相处模式了。

04

安全感不足

攻击性过强的孩子,核心问题,还是在于安全感不足。

会过高地估计外部环境的危险性。

先发制人,其实是一种自保策略,希望自己先出手,占据上风,就能压制对方。

但是,在没有危险的时候,也把对方当作“假想敌”,先下手为强,可能会真的惹来敌人和麻烦。

孩子需要学习的,是如何恰当地解读他人的信号,进行客观地分析。

尽可能轻松地跟外界相处,不用像在战场上一般,时时刻刻保持戒备状态。

家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做工作:

1.建立放松、信任的家庭氛围

家庭是孩子首先接触的小世界,这个“小世界”的安全感,直接影响到孩子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习惯。

过于焦虑、紧张、强权性的家庭氛围,不利于孩子放松地与环境互动。

2.让孩子描述与他人冲突的过程

重新描述一遍,有利于孩子整理思路,理性地看待事件。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可以提供其他角度,尝试改变孩子的认知。

例如:“老师有没有可能只是想提醒一下你呢?”

“同学可能只是想跟你玩,但是用了不恰当的打招呼方式。”

3.在孩子充满攻击性时,适时提醒

孩子对于自己的表达方式,不一定那么了解。

他以为自己是在好好说话,其实可能语气里都是防备,这时候就需要家长指出和引导。

“妈妈没有怪你的意思,只是提醒一下你下次要注意。”

“你不用那么大声,你说的话妈妈听到了,也明白你的意思。”

以上。

作者简介

周治琼,心理学硕士。

曾多年任广州市某三甲医院儿童青少年科心理医生。

目前自己开设工作室,专职从事儿童青少年心理治疗工作。

接触过大量各类家庭及青少年,咨询小时数6000小时以上。

球分享

球点赞

球在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遇到言语攻击时,高手都是怎样做的
如何化解敌意,让关系恢复真正的亲密?
怎么面对对你有敌意的人?
不是别人对你有敌意,而是你自己心中有敌意
关系要改善,先改变自己
孩子被打了,比教他还手,我更建议这样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