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把思考作为习惯 导图与摘要 一 建立属于自己的新框架
userphoto

2023.03.06 重庆

关注

在不确定的社会中寻找确定性

所有的思想都有其时空的适用性局限性,在这样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社会,答案不可能轻易出现在书籍之中,生活也不可能有任何标准答案。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意思是:如果没有思考,就没有真正的人生。

阅读加思考的力量,助你开启“英雄之旅”

要做到把思考作为习惯:一方面,阅读虽然能帮我们获取知识,但“思考才(能)使我们阅读的东西成为我们自己的”;另一方面,思考还是人类心智成长的必需品

“耕脑”模式更新命运

把思考作为习惯,是一场“耕脑”的过程

“耕耘”思维,才是迎接今日巨变的本质法理

任性地读下去吧,忘我后,才是自我,才是自觉,才是自省,然后便是升级的命运以及更新的人生。

你的思维力,决定你的人生高度

两种心态,让你不被发展淘汰

第一,对自己可能进入的无知状态或不了解的领域保持一种警觉和好奇的心态;

第二,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洞察能力保持一种乐观和自信的心态。

思考工具不在于“多”,而在于“对”

从跨界思维到跨域思维,促生超越日常的宏大想法


想做好任何事,都要先打破自己

成长的第一步,是直面“元无知”

有一样东西你没法上网搜索,那就是你脑海里并不存在的观点。

对自身水平的无知=扭曲的认知地图

最可怕的是,对“无知的无知”

真正可怕的是“元无知”,也就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但实际情况可能是,你只掌握了一些肤浅的方法性知识,而没有积累足够的事实性知识。

仅仅知道“知识”本身,也是一种“无知”的诅咒

越“怕输”越出错,对抗“想赢怕输”的天性

损失某样东西让我们难过的程度,要数倍于得到同一件东西让我们快乐的程度。

“怕输”是人人都有的天性,损失厌恶是指人们在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会认为损失更难以忍受,当我们对盈亏进行直接的比较或者权衡时,“亏”似乎比“盈”对我们心理的影响更大。

即使盈和亏一样大,人们还是更在意亏

打破损失厌恶,瞄准人生的关键任务

放弃“我对你错”,是职场蜕变的前提

我绝不会为我的信仰而献身,因为我可能是错的。——罗素

证实是天性,证伪是理性,自我验证理论会带来一种“证实倾向”,它会让人们在做推理和判断时集中精力去证实自己已有的想法,而不是去证伪这种想法。

越是完美无瑕,越要引起警惕,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团队合作之后,大家的思维方式很容易变得过于趋同,这就会导致一些不同的声音被屏蔽、被忽视。

正确定义问题,让真相自己浮现

褪去“光环效应”,才能保持客观

偏见,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你对人、事、物的看法。

所有的主角光环,都是先入为主的偏见,人们会在心理上创造并且保持连贯统一,来降低自己的认知失调。

“光环”造就的“沃伦·哈丁效应”面对相貌出众的人,我们常常会做出一些错误的判断,认为他们真诚可靠、聪明过人、感情丰富、温柔友善、乐于助人、易于合作,而他们似乎也的确生活得更加幸福。

退后一步看问题,才能保持客观

击碎“视角固化”,发现世界的多面性

找到一个正确的视角,是你面对任何问题时要做的第一件事。

扭曲现实的“俄罗斯方块效应”连续玩《俄罗斯方块》游戏实际上改变了人们大脑中神经元的连接,创造出了一种新的神经通路,正是这种新的连接扭曲了人们看待真实情境的方式。

别因为“无意视盲”错失“显而易见”的美好,看到同样情景或者听到同样对话的两个人,实际上却可能“看到”和“听到”不同的东西,给出不同的解读,这主要取决于他们各自期待什么。

善用“俄罗斯方块效应”,培养积极心态,我们可以训练大脑,让它去主动寻找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帮助我们看到更多的可能性,变得更有活力,取得更进一步的成功。

多样性视角,提升你的职场高度

视角选择对了,就可以很好地降低要解决的问题的难度。

视角还可以帮助你理解已知、发现未知。

视角更可以创造商业价值。

一个人会产生什么样的反应,跟他平常看待事物的思维定式有很大的关系。

人的大脑是一个过滤器,它能够注意到的内容完全取决于我们关注什么,因此我们一定要刻意训练自己的大脑,寻找能够使我们获得更多成功和快乐的机会。

你看世界的角度,决定了你能达到的高度。

突破“防御式大脑”,打开思维的新格局

成功并非终点,失败也绝非末日,重要的是继续前行的勇气。——丘吉尔

走不出失败阴影,是防御式思维害了你,对于一个拥有防御式思维的人来说,被失败击垮可能会是永远好不了的创伤,失败从一个事件——“我做某事失败了”,转变成了一种身份——“我是一个失败者”。

优化思维,才能不被失败打倒,当一个人的社会参与系统被激活时,引发的态度是接纳,而不是防御,这时人就处于开放式思维起作用的状态。一个拥有开放式思维的人,不仅能够打开自己的思维,也能在沟通协作中,激发周围的人形成开放式思维。

开放式思维,用理性支配你的乐观,而拥有开放式思维的人,能够在拥有积极心态的前提下,更高效地提升自己的行动力和复原力,获得更多成功的可能性。


构建成长框架,为职场进阶打牢基础

构建学习力,不断积累上升动能

一方面对自己有可能的无知状态保持警惕,另外一方面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这是一个高效的终身学习者应该抱有的正确态度。

职场人,如何成为高效的终身学习者

场景变换法,综合使用才是最有效的

第一种学习场景:营火

第二种学习场景:水源

第三种学习场景:洞穴

第四种学习场景:山顶

这四种学习场景在共存的时候才是最有效的。

时机管理法,顺应内在节律才能表现出色

首先,你需要判断自己的时间类型。

然后,你要明确自己的最优时间和任务类型,让它们相匹配。

高峰期和反弹期就是你的最优时间。

时间不是用来做简单规划的,而是需要你来聪明地做选择的。

交替练习法,让你面对未知风险时更胜一筹

遗忘式学习法,让你把注意力集中在重要事情上

你能够做出的最大努力,就是让自己成为一个警觉的乐观主义者,一方面要对自己可能的无知状态或无知的领域,保持警惕的态度;另外一方面则要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洞察能力,保持乐观的态度。

塑造规划力,让达成目标的路径更清晰

追求大目标和实现小目标不仅不矛盾,还是缺一不可的共存关系。

从小目标开始,逐渐掌控远大目标,心理学家把我们想要达成的大目标称为“延展目标”,把我们为了达成大目标而分解出的一个个小目标称为“中心目标”。你只有先缩小注意力聚焦的范围,才能有效地扩大能力范围。

中心目标,合适的才是最好的,有时我们越是追求完美,就离完美越远。

有目标思维的人,更能带动团队进化

升级决策力,让你的战略战术持续进化

好决策不是想出来的,而是迭代出来的。

在战场上千锤百炼出的决策模型。

这个策略的核心是战斗者或决策者应该遵循的四个步骤:观察判断决策执行。根据这四个词对应的英文单词首字母,这一决策流程又被称为“OODA决策准则”。

· O,观察(observation)指观察瞬息万变的环境;

· O,判断(orientation)根据观察的结果调整自己的行为,消除障碍,了解迷惑对手的时机和方法;

· D,决策(decision)制定行动方案;

· A,执行(action)把握时机,在对手最脆弱的时候迅速采取行动。

有时这个过程需要不断重复,反复循环,因此又被称为“OODA环”。如果我们能够尽量缩减决策与执行的时间,把更多的时间用在观察和判断上,就可以做出更好的决策。

想要好的决策,有时要主动停顿,

事业和人生的成败,取决于你完成了多少个决策循环。

如果你要设计一款产品,可以用OODA环作为指导,收集用户的反馈不断改进;如果你要规划一个宏伟战略,更要持续观察之前的部署是否得到了预期效果,然后迭代优化、调整方向、配置资源。你要做的,是构建一个环环相扣的嵌套式决策结构,在每个小循环里运用OODA环来优化,同时在整个大循环中运用OODA环来迭代,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观察、规划,用行动证实或证伪自己的设想,然后根据反馈迅速地调整自己的策略,构建决策过程的闭环。可以说,事业和人生的成败就取决于你完成了多少个循环。

任何决策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观察、判断、决策、执行。既要谋定而后动,又要随机应变,既要有顶层设计,又要吸纳自下而上的突变,这样决策才能不断进化,始终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一定要记住,好决策不是想出来的,而是迭代出来的。

打造创新力,让好创意自然生发

创新不是无中生有的顿悟,而是厚积薄发的涌现。

摆脱潜念视角,拥抱专念思维。

所谓的潜念,就是一个人局限于既定的概念,透过单一的视角来审视世界,并采取相应的行动,因此很难注意到新变化和新迹象的产生。潜念会让我们的视野和思维变窄,同样也可能会掩盖我们的一些潜能。

与潜念相对的概念是专念(Mindfulness)。专念能帮助人们创造新概念,让人不再被自我束缚,拥抱新知,还能使人从不同视角来看待问题。当你处于专念中时,规则和惯例就只能起到指引行为的作用,你会对情境中的各种变化保持足够的敏感性,积极主动地发现新形势下的新变化,而不是盲目地照搬过去的经验。

跨界达人的三个创新秘诀。

创新要点一:创造余闲

你要主动保有一定的自由时间。这段时间要任由你支配,你可以探索任何感兴趣的事情。这个时候,你的大脑处在一种放松的状态下,更容易捕捉到被忽略的信息,更可能发现事物之间微妙的联系。

创新要点二:思想流动

你应该为自己构建一个开放的、多元化的思想网络,你的社交圈应该囊括不同领域、不同专业背景的人,大家能够随时分享自己的见解和灵感,同时还能在情感和爱好上互相支持。

创新要点三:跨界思考

你需要站在跨界网络的中心点上,这样就能够接触各个学科的独特观点,从不同的角度来审视问题,用不同的思维方式来分析问题,这样更有可能拥有新的视角,找到崭新的道路。

创新的关键就在于“混搭”,把已有的元素或者模块打散之后重新组合,这样就能催生新的创意。大卫·伊格曼(David Eagleman)在《飞奔的物种》中讲述了激发创造力的“3B法则”,也就是Bending(扭曲)、Breaking(打破)与Blending(融合)。布莱恩·阿瑟(Brian Authur)(11)在《技术的本质》中提出“所有创新都是组合创新”。这些与普里斯特利的发明创造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我们越是能打破学科领域的藩篱,运用各领域的多样化知识,创造出越多的组合模式,就越有可能获得奇妙的创新,拥有超凡的创造力。

如何让创新力持续进化

创新周期有四个阶段:

· 第一阶段:当一种全新的技术出现之后,它会和原有的技术及其他新技术展开竞争

· 第二阶段:当某种新技术被证明极为有效之后,它就会成为一种“主导性技术”,开始创造大量的收入和利润;

· 第三阶段:人们会对主导型技术进行“渐进式创新”,直到挖掘出它的全部技术潜力为止;

· 第四阶段:人们会探索出一条崭新的技术路线,实现技术的“跃迁式创新”,进入下一个技术创新周期。

创新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渐进式创新带来持续的盈利能力,为我们创造条件去探索跃迁式创新;而跃迁式创新则能突破过去的界限,进入下一条增长曲线,同时也会成为下一个渐进式创新的基础。

创新不是无中生有的顿悟,而是厚积薄发的涌现。只有拥有跨界意识,拥抱专念思维,让自己成为一个广博的人才,才能拥有灵活的应变创新能力。这样,无论未来会遇到怎样前所未见的情况,你都有能力把握自己的人生,在不确定的环境里为自己创造一个确定的未来。

让习惯力为你赋能,实现最持久的续航

愿望从来不会改变现实,只有行动才能改变现实。

习惯不能被消除,只能被替代

脑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很难有意识地不去做什么,比如有人告诉你“别想一只白熊”,那你接下来一定会想。你每次提醒自己不要做什么的时候,就是在大脑里又把这种坏习惯铭刻了一次。你要做的是去构建一种新的习惯,用“要做什么”替代“不要做什么”,这样才能促成改变。

福格行为模型,一个科学而极简的行动框架

福格行为模型,就是一个科学而极简的行动框架,它可以帮助你把困难的任务变成一个一个可轻松做到的微行为、微习惯,这样我们哪怕在最忙碌、最没动力的时候,也能有条不紊地完成一个个小目标。

“无法改变绝不是你的错,只是因为你不懂行为设计。”B. J.福格(B. J. Fogg)博士认为,如果某件事情你始终做不到,那一定是动机、能力与提示三个要素没有同时发挥作用

如果你能让动机、能力和提示这三个要素同时满足,你就会发现,行为改变轻而易举。

让庆祝成为习惯养成的“肥料”

真正有助于培养新习惯的其实是情绪,是我们在采取新行为时所感受到的愉悦。只有在做某件事时感受到一种强烈的积极情绪,你才能养成新的习惯,而且并不需要太久。

行为设计的本质其实是情绪设计,而要把积极情绪内置到新的行为当中去,最好的方法是“马上庆祝、即时奖励”。

应用福格行为模型要遵循两条原则:第一条,如果我们想让一辆车启动,最好是去推动车轮已经滚起来的车;第二条,如果我们想让车不断跑下去,就要用成功、用积极情绪不断地给车加油。

我们要感受“发光”的时刻,让庆祝成为习惯养成的“肥料”,每一次的庆祝都会让习惯牢牢扎根。

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愿望,希望自己能不断成长,成为更好的自己,但是请记住,愿望从来不会改变现实,只有行动才能改变现实。正所谓“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而要采取有效的行动,就需要借助行为设计的力量。

行为改变和习惯养成其实没有那么难,掌握福格行为模型,就能让你拥有走向成功的指南,进而让成功带来新的成功,帮你更轻松地掌控自己的人生,成为自己真正的主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终身阅读:豆瓣9.1,原来这本书真的这么好!
加速进化的「环思维 」
关于目标的八大思考
这本书含金量太高了,一定要读!
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目标?
自我管理,是一切行动改变的开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