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郝氏家谱简介

山东省莱州市郝氏家谱简介

山东省莱州市位于山东省东部,胶东半岛西部,濒临莱州湾,莱州有山有水有海有岛,气候适宜,是人类生活的好地方,也是长寿之乡。元朝元统元年(1333年)郝伯全率家人从河北省枣强县迁至山东省掖县(今改莱州市),从此掖县开始有郝姓,郝伯全是掖县郝氏家族的始迁祖。元、明朝时期,伯全公后裔主要遍布在山东省东部和河北省枣强县,之后向东北华北扩散,当今伯全公的后裔已遍布全国,乃至走出国门。所以介绍掖县郝氏家谱情况,对分布各地的伯全公后裔的寻根问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故本文根据掖县郝氏家谱资料做一简要介绍,供郝伯全后裔宗亲参考。

一郝伯全公的简历:

郝伯全是掖县北陵郝氏家族的始迁祖,他的原籍是章陵大槐树庄铁碓臼村,即今湖北省枣阳县蔡阳镇。据家谱记载伯全公是南宋章陵郝拯的后裔,在南宋景定年间,他出生在章陵的一个知识分子的家庭里,少年时代受到良好的教育,为章陵的庠生。宋朝末年连年战争,伯全公为避战乱,于1284年率家室北迁河北省枣强县定居。他在枣强创办私塾从事教育几十年,培养了几代人,他的学生中出了几个进士,因而深受枣强学子的敬重。元朝末年于1333年他又东迁山东省掖县北陵疃落籍。他在北陵生活了25年,于1358年逝世,他活了90多岁,是一位老寿星。他临终遗言:“掖县山水清秀,我死后要葬在这里”,子孙遵照遗嘱,将始祖葬在北陵疃唐代掖县开山鼻祖郝肸公墓庐郝家林的后边,其墓地九亩九分,四周有黄花灌丛,墓原和茔盘的前后占地总计共四十亩,作为北陵郝氏始祖茔地和祭田,或成为北陵郝氏先茔地。由于历史的变迁,北陵疃早已不在了,但600多年来这里一直是郝氏的祭祖地。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日本军国主义侵占掖县,无法进行祭祖活动,记得抗日战争胜利后,于1946年清明节,我随本村七甲族人去北陵先茔地祭祖,当时始祖茔地仅剩下1至8世的墓表碑文,大革命年代连这些墓表碑文也被革命了,600多年的祭祖地消失了。但是掖县郝氏后代仍称郝伯全为掖县北陵郝氏始祖。

二郝伯全后裔的迁徙与分布

伯全公娶徐氏生了五个儿子。始祖认为:孩子大了不能都留在身边,应该让他们离家自谋发展。于是他在晚年决定分家,除留二儿表正以外,其余各方子孙均需离家另立基业自谋发展。事实证明伯全公的决定是培养后代的英明之举。根据始祖的决定,各方子孙陆续分赴各地另立基业。

1 始迁祖的大儿子郝仁邦在河北省枣强县落户,成为枣强县郝氏始祖。仁邦娶司马氏,生了两个儿子(绍远、文远),成为枣强县郝氏一大支系。

2 始祖的三儿子郝成通在青州府益都县落户,成为青州市郝氏始祖。成通娶王氏生了三个儿子(绥远、仕闵、彦昭),其后裔发展到山东北部地区,成为青州市郝氏一大支系。

3 始祖的四儿子郝宗礼娶王氏生了二个儿子(遵远、明达)。郝遵远、郝明达兄弟二人于明朝洪武年间分别迁到即墨县营上村、三里庄村落户,郝遵三娶尹<生了三个儿子(昊、昇、晨)郝明达娶蒲氏生了五个儿子(廉、普、隆、祜、智),除了留下四个儿子郝廉、郝普、郝隆、郝祜分别迁到掖县梁郭后郝家和麻渠村外,成为即墨县的开基祖,这一支系已扩展到崂山、胶州、高密、平度等县市成为青岛市郝氏一大支系。

4 始祖的五儿子郝高仪迁到蓬莱县落户,为蓬莱县的始迁祖。高仪娶江氏生了三个儿子(崇远、荣卿、继可)。郝高仪的后裔多去东北各省定居,留在蓬莱市的人不多,现在蓬莱市湾子口村还有其后裔17户的支系。

5 留在始祖身边的二儿子郝表正,生于1309年,卒于1399年。他以行商为业,以忠孝为本,为始祖养老送终。表正娶唐氏生了三个儿子(明远、文强、仕举)。成为莱州市一大支系。其后第五世郝晛、郝昕二人于明宣德年间迁到柞村高山郝家;又有第八世郝崑、郝崙二人于明嘉靖年间迁到蓬莱县湾子口村郝家弄,郝崑等后裔子孙多迁到东北各省定居的,现在蓬莱市湾子口村还有其后裔17户的支系。还有第十世郝添福携带儿子郝明照、郝明煦于明万历年间迁到麻渠村,其孙郝乾、郝坤和郝星于清康熙年间分别又迁到麻渠村郝家街、仓上村;还有第十一世郝进能携带儿子郝德菲、郝文飞于清康熙年问迁到梁郭前郝家村,此外第十世郝有泉携儿子郝兆夏于清顺治年间由柞村郝家迁至掖县城关内等。

6 郝表正的长子郝明远亦遵照始祖的离家创业的教导于明朝洪武年间东迁栖霞县创业,成为栖霞县的郝氏始迁祖。由于栖霞县的郝氏支系在明清两朝出了三位进士,特别清朝著名经学家、训诂学家郝懿行为祖争光,栖霞郝氏名声大振,家族昌盛,形成栖霞一大旺族,其后裔分布在17个乡镇72个自然村。是伯全公后裔中的较大的一支郝氏支系。

7 郝伯全后裔的多支到招远县创业构成了郝姓大县,已知明朝永乐初年,第四世郝生、郝葱迁到招远县大吕家村创业。第四世郝理、郝达二人迁到招远县南庄院村创业。第七世郝朝宗携子郝忠、郝兴二人于明成化年间自掖县柳行村迁到招远县张星集创业。第九世郝敬与第十世郝才支自掖县柳行村迁到招远县城北横掌后郝家村创业。第十世郝经、郝孝二人自掖县柳行村迁到横掌前郝家村创业。

三掖县郝氏家谱简介

根据家谱资料,掖县郝氏家族始迁祖郝伯全从章陵带来了唐宋时期章陵郝氏家谱,但是传至某代已散逸了。郝伯全公从1284年北迁河北枣强,1333年又迁到掖县北陵疃落户,一直到明朝万历年间长达300多年间没有修谱。到明朝永乐年间,第四世郝迪、郝真等先祖从北陵西迁柳行村,之后伯全公的后代陆续从北陵外迁,北陵疃就消失了,掖县郝氏中心就移到了柳行村。传到第9世才首次修掖县郝氏家谱。

1明朝万历年间的《掖县北陵郝氏族谱》是掖县北陵郝氏第一部家谱。伯全公的第9世郝从德(1554—1641年)第一次组织修掖县郝氏家谱,并邀请了栖霞县和招远县的伯全公后裔参加修家谱事宜。参加修家谱的有第9世郝从德、郝丞业、郝玺、郝昂、郝守栻(栖霞县),第10世郝党、郝有才、郝东齐、郝连第(栖霞县)、郝良任(招远县南院庄)、郝宁(招远县张星集),第11世郝世虎(招远县大郝家)、郝易林(招远县南院庄)等14人。明朝万历22年(1594年)掖县第一部郝氏家谱《掖县北陵郝氏族谱》修成,这是多么珍贵的遗产啊!我们今天所以还能知道我们的祖先,应该记住修谱者的功绩。这里还要特别感谢修家谱的组织者郝从德,他开创了掖县郝氏修家谱的先河,他十八岁入掖县庠,二十六岁稟生,三十六岁贡生,三十九岁任掖县东莱吕先生祠书院山长,后被荐掖县学训导,晚年告老还乡,做了一件修家谱的大好事,也为伯全公在栖霞县、招远县、蓬莱等县的后裔修家谱创造了条件。

2清朝康熙年间,第11世郝秉纯又组织第二次修谱,参加修谱有第11世郝秉纯、郝浩令、郝继业(招远县鸿障),12世郝永高、郝辅风、郝瑞、郝明、郝进显、郝士逈(栖霞县)郝缵祖(栖霞县城里人)、郝士圣(招远县横掌)、郝奉现(招远县鸿障)、郝潘(招远县庙后南院)、郝守祖(招远县小郝家),13世郝继先、郝德飞、郝景春(招远县南院庄)、郝尚学(招远县小郝家)等18人。清朝康熙三年(1664年)第二届《掖县北陵郝氏族谱》修成。

3清朝同治年间,第16世郝吉午组织第三次修谱。参加修谱有第16世郝吉午、郝中伦、郝如瓒、17世郝化南、郝撝谦、郝士侹,19世郝毓庆(蓬莱县湾子口)等7人。公元1864年修成《掖县平里乡麻渠社柳行郝氏谱牒》。这次修谱虽然做了很大的努力,但是没有找到上两次的家谱,直到吉午公去世也未见到老谱。由于间隔了200年,时间长了一点。所以第三次修谱漏了第五世一辈人。

4民国初,17世郝松龄和18世郝学隆组织掖县柳行村第四次修谱,参加修谱者:17世郝松龄、郝士忠、郝士德、郝士兴、郝士纯、郝丕骏,18世郝学隆、郝学周、郝省山、郝有序、郝有仪、郝元寿、郝元德、郝元昌、郝延寿、郝成信、郝永德,19世郝经先、郝观政、郝升庭、郝鸿业、郝庆林,20世郝日昇、郝长兴、郝长清等25人。1913年修成《掖县临郭区麻渠社柳行郝氏通谱》。第四次修谱实为两个修谱班子写有两本家谱,一是《四甲郝氏通谱》由郝松龄、郝士忠主稿,二是《七甲郝氏通谱》由郝学隆、郝省山主稿。两谱合为《掖县临郭区麻渠社柳行郝氏通谱》。此谱内容较为丰富。

5民国29年柳行村第5届修谱,参加修谱有:17世郝士忠、郝士和,18世郝学隆、郝有伦、郝延奎,19世郝鸿治、郝寿山、郝桂山、郝运田、郝福堂、郝殿恩,20世郝长鸿、郝聚钊、郝同昌、郝兰芳、郝日昇等16人。1940年修成《掖县西障区柳行郝氏通谱》

6,1970年柳行村第6届修谱,参加修谱有18世郝延奎、郝元烈,19世郝鸿治等3人,修成《掖县平里店公社柳行村郝氏谱牒》

7,2000年柳行村第七届修谱,是由19世郝维明和21世郝治年修成《莱州市平里店镇柳行村郝氏统谱》。此次修谱历时二年多的时间,他们查阅历代谱牒资料,他们挨家挨户的调查核实,他们无私的奉献和努力,感动了广大宗亲,给予他们积极的帮助。有的帮助他们调查核实,有的戳破了天篷取下藏在房梁的家谱供他们核对,总之在宗亲的共同努力下,一部700年的家谱《莱州市平里店镇柳行村郝氏统谱》终于完成了。这部家谱解决了好多历史遗留问题,找回了第五世一辈人,还帮助外迁的伯全公后裔解决了寻根问祖的问题。

在修谱过程中,我的胞弟郝维明得了重病,但他仍坚持修谱,我回去看望他时已经病危,但他还在核对修改家谱 ,令我十分感动。我就劝他:“好好养病,家谱的修改让侄子们去做,关于郝姓起源问题,待我回北京去图书馆查一查,再告诉你”,令我痛心的是,他没有看到家谱的印成就离开了人世。为了实现我的诺言,也是为了纪念弟弟维明,我70岁才开始学习研究郝氏起源问题,由于文史基础知识的不足,虽然坚持学习了8年,但至今也未完全搞明白郝姓起源的诸多问题

8莱州市郝氏有修家谱的传统,莱州市郝氏分三、四、七甲,实为三大支。每甲有家谱,四、七甲还有家庙,而且每家也都有家谱,每家的家谱是一张近两米高一米宽长方形红纸,上面记有前十世的祖先(第7届修谱后,从伯全公记起)左考右妣,只记儿子、儿媳,不记女儿,有点重男轻女。家谱轴子每年春节前小年挂起祭祀,元宵节后收起。

莱州市除柳行村外,还有婴里村、麻渠村、柞村高山郝家村、过西苍上北村、掖县城关、梁郭前郝家村均有伯全公后裔分支,有的分支也有家谱。

四郝伯全公后裔修谱简介

以上介绍了莱州市郝氏修谱情况,根据家谱资料知道,除了莱州市以外,分布各地的伯全公后裔也都有修谱。主要有:

1 青州《郝氏统宗志》,伯全公后裔中最早修谱的是青州益都县始迁祖郝成通的后裔郝锦甫,他于明朝嘉靖43年(公元1564年)编修《郝氏统宗志》,并写《郝氏族谱序》。青州郝氏家谱比掖县家谱早了30年。前两天在郝氏网上看到一位青州市宗亲写到,他看到我写的《郝伯全—山东省莱州市郝氏家族的始迁祖》一文在留言中说他还不知道郝成通。根据家谱资料介绍,郝成通是掖县始祖郝伯全的三儿子。在1333年随父东迁掖县路过益都时,住在王家大院被益都大户王氏看中要招婿,伯全公应允,郝成通成亲落户益都。郝锦甫之后有无家谱不得而知。可能有家谱但也遗失了,所以这位宗亲不知道青州市郝氏始迁祖郝成通。

2栖霞县有多部郝氏家谱。伯全公第三世郝明远于明朝洪武初年迁到栖霞后,其后裔郝守栻、郝连第于1594年参加掖县第一次修谱,1664年栖霞郝士逈、郝作枢参加掖县第二次修谱。现在看到的栖霞家谱均为清朝的,有清朝光绪十年(1884年)郝联蓀等修《栖霞郝氏晒书堂支谱》。这是伯全公后裔众多家谱中唯一公开的家谱。还有光绪34年修《栖霞县北埠村郝氏世谱》。另据家谱资料中介绍:伯全公第17世清朝著名经学家郝懿行(1757—1825年)修过《栖霞县郝氏家谱》,他为考查栖霞先祖世系和祭祖,于1806年来掖县柳行村,我村七甲族人郝振清接待了郝懿行一行,“宾主聚处相欢,叙先世远离情由,择日祭祀,祭拜祖墓,合族皆陪,同到北陵祖茔,周视墓原,细阅墓表,叙支派源流。”但懿行未见到明朝掖县祖谱,因当时柳行村也未找到明朝郝氏祖谱,实为憾事。

3蓬莱市有多部郝氏家谱。清朝乾隆56年(1791年)修《山东蓬莱县湾子口村郝氏世谱》,之后于1821年、1861年、1887年、1922年四次续修。1941年撰《郝姓支系考》。

4招远市有多部家谱,招远县张星集小郝家村家谱初谱修于1901年,1930年又续修《山东招远县郝氏宗谱》。另外南院庄一支伯全公后裔于清朝咸丰8年(1858年)修《山东招远县南院庄郝氏家谱》,1907年、1958年、1973年、1988年、2000年重修。还有招远县横掌村一支伯全公后裔亦有家谱。

5伯全公的后裔分布在胶东半岛大部分县市(即墨市、龙口市、莱阳市、平度市、青岛市崂山等)和河北省枣强县均有家谱,但对其修谱情况不详。

五 为莱州市郝氏寻根问祖

莱州市郝氏始迁祖郝伯全的老祖宗又是谁呢?根据郝氏家谱资料,并参考宋朝以前的姓氏文献以及陕西省、山西省地方志关于汉族郝姓起源的论述,还参考东汉许慎撰《说文解字》关于郝字的解释,相互考证而得出莱州市郝氏老祖宗的世系是:

郝省氏;——期(商朝末年,盩厔大原郝乡,今陕西省户县郝村人);——郝晏(秦平王即孝公时上卿大夫,采邑于盩厔县地,大原郝乡人);——郝瑗(西汉初,盩厔大原郝乡人、后迁太原郡晋源县,晋源县已于公元979年宋太宗攻占晋阳城夷为废墟,位于今山西省太原市郊);——郝廉(西汉,字子廉,一字子康,今山西省太原市);——郝昭(三国魏镇河西大将、关内侯,字伯道,今山西省太原市人);——郝叁(晋朝,字仁众,今山西省太原人,因官徙润州丹扬郡太守);——郝廻(南北朝梁武帝时,今安徽省当涂县小丹阳人,后迁湖北省安陆市);——郝处俊(唐朝,今湖北省安陆市);——郝拯(宋朝,今湖北省枣阳市);——郝伯全(南宋末年,今湖北省枣阳市人、后迁山东省莱州市北陵疃)。

莱州市郝氏老祖宗的轨迹是从陕西省开始,经山西省、安徽省、湖北省、河北省,到山东省莱州市落户,历经六省。老祖宗的轨迹是非常粗线条的,希望伯全公后裔宗亲核对指正。

六 结束语

以上介绍莱州市郝氏家谱的情况,由于手头的资料不多,仅仅说了个大概情况。在学习家谱过程中,我发现几个问题提出来,愿于宗亲一起学习讨论。

1是重男轻女问题,莱州市郝氏家谱只写儿子、儿媳,不写女儿,我认为这是不合适的,丢了半边天。我看到有的家谱注意到男女平等问题,家谱中写有女儿,而且写到女婿、外孙、外孙女为止。我认为这种写法是好的。

2是家谱中有密不宣人的规定,我认为这一规定值得商榷。家谱为什么要保密?为什么不能对外呢,有何秘密可泄?我琢磨不透其道理。我认为不应该保密,应该交流。由于保密的规定,全国郝氏家谱只有十几部公开,才得以保留下来。古代受到印刷条件的限制,手写抄不了几份,好多家谱传不了几代就传没了,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当然今天不用抄写了,复印非常方便,但是也有能传几代的问题。如果能献给国家图书馆,将会永久保存。

3修家谱是否有消失的危险?我认为存在这个危险的。修家谱要有几个基本条件:

(1)修家谱多在农村,而且必须有郝姓相对集中的大村。城市修谱非常困难,根据家谱知道伯全公在北京的后裔有几十人,相互很少联系或没有联系,所以在北京修不了郝氏家谱。

(2)有敬祖收宗的热心人,还需要有一定文化、历史知识,要有奉献精神,才能修谱。

(3)有老祖宗留下的家谱资料,

(4) 修家谱要化钱的,要有一定的经济支持。

由于社会的发展,人口流动较大,农村城市化的发展,落叶归根概念的淡漠,将会失去郝姓相对集中的大村,因此将会失去修家谱的基本条件,所以家谱存在消失的危险。

4关于伯全公后裔寻根问祖的建议。由于伯全公异地创业的祖训,伯全公后裔外迁的人较多,所以寻根问祖有一定的难度。寻根问祖要提供以下情况:

(1)老祖宗是何县市、何乡镇、何村庄?

(2)父母及祖孙几代的名字(字与号)

(3)迁出本村的时间?

(4)莱州市柳行村是伯全公后裔的中心,有700年的家谱可查。但仅限于居住过北陵、柳行村的人,而外迁以后的人,特别是第二代以后的人名是查不到的。比如说要查招远市张星镇大郝家村的世系,莱州市家谱只有张星镇郝姓始迁祖郝兴及第二代郝宗的名字,以后的世系在莱州市的家谱就查不到了。所以要查张星镇的郝姓世系必须与当地联系才能查到,可以写信给当地村委会联系,请他们帮助解决。

北京 郝火河 2011年4月4日


——————

   山东省莱州市郝氏家族的始迁祖

            作者:郝维新

袁义达张诚先生著《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一书称:“当代郝姓人口已达到360万,为全国第七十一位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3%。”又称:“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北、山西三省,大约占郝姓总人口的59%;其次分布于黑龙江、陕西、辽宁、内蒙古、河南,这五省的郝姓又集中了25%。山东居住了郝姓总人口的25%,为郝姓第一大省,占省总人口的1%。”郝姓人口在山东分布广泛,但不均衡。根据袁义达、张诚先生的研究,山东省郝姓人口分布主要在东部地区,即胶东半岛及其附近地区。

胶东半岛地区的郝姓人口从何而来?其中重要的一支系源自掖县(今莱州市),郝伯全(1264—1358年)是掖县北陵郝氏的始迁祖。根据家谱记载,郝伯全是宋朝章陵枣阳郝拯的后裔。在南宋景定年间(1264年),郝伯全出生在章陵枣阳(今湖北省枣阳县)一个知识分子的家庭里,少年时代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南宋末年连年战争,兵荒马乱,民不聊生。郝伯全为避战乱,于元朝至元甲申年间(公元1284年)率本房家室离开章陵枣阳北迁河北省枣强县定居。他在枣强创办私塾,从事教育几十年,培养了几代人,可谓桃李满枣强,深受枣强学子的敬重。元统癸酉年间(公元1333年)他又率全家东迁山东省掖县北陵瞳落藉。他在北陵生活了二十五年,于公元1358年逝世。他活了九十多岁,是一位老寿星。他临终遗言:“掖县山水清秀,我死后要葬在这里。”子孙遵照遗嘱,将始祖葬在北陵疃唐代开山鼻祖郝肸公墓庐郝家林的后边西北地,其墓地九亩九分,四周有黄花灌丛,原和茔盘的前后占地总计共四十亩,作为北陵郝氏始祖茔地和祭田,或成为北陵郝氏先茔地。从始迁祖至八世祖考妣均葬在这里(住掖县的),六百多年来这里一直是北陵郝氏的祭祖中心。北陵疃位于今莱州市平里店镇西北障村的西北约一公里处。由于历史的变迁,北陵疃早已不复存在。抗战期间,由于日本军国主义侵占掖县,无法进行祭祖活动。记得抗战胜利后,于1946年清明节,我曾随本村(莱州市柳行村)郝氏七甲族人几十人去北陵先茔地上坟祭祖。此时始祖茔地仅剩下几块墓碑。大跃进年代,连这些墓碑也无踪影了。六百多年的祭祖中心也随之消失了。但郝氏后代仍称郝伯全为北陵郝氏始祖。

始迁祖郝伯全娶徐氏为妻,他们生了五个儿子。始祖认为,孩子长大了,不应让五个儿子都留在身边,应让他们离家自谋发展。于是他在晚年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分家。他于公元1356年正月初二日,备置酒席,广邀亲友,大宴宾客,并将五房子孙召集齐全。在席间当众宣布他的决定,将郝家数十年积蓄的财产,铜钱万贯,金银八称,分成五份。令五房子孙各领祖传家产一份。他决定除留二儿子郝表正奉养老人外,其余各房子孙均需离家,另立基业,自谋发展,不许恋此一方故土,相地而居。郝伯全决定孩子离家自谋发展、开拓创业,是培养后代的英明之举,具有深远的影响。

根据始迁祖的决定,各房子孙陆续分赴各地,另立基业。

他的长子郝仁邦(二世祖),到河北省枣强县定居落藉,成为河北省枣强县郝氏始祖。仁邦娶司马氏,生了两个儿子(绍远、文远),成为枣强县郝氏一大支系。

始迁祖的三儿子郝成通(二世祖)到青州府益都县落藉,成为青州市郝氏始祖。成通娶王氏,生了三个儿子(绥远、仕闵、彦昭),其后裔已发展到山东省北部地区,成为青州市郝氏一大支系。

始迁祖的四儿子郝宗礼(二世祖)娶王氏,生了二个儿子(遵远、明达)。郝遵远、郝明达(三世祖)兄弟二人于明朝洪武年间迁徙即墨市落藉,成为即墨市郝氏开基祖,这一支系已扩展到崂山、胶州、高密、平度等地,成为青岛市郝氏一大支系。

始迁祖的五儿子郝高仪(二世祖)东迁蓬莱市定居落藉。为蓬莱市郝氏始迁祖。高仪娶江氏,生了三个儿子(崇远、荣卿、继可)这一支系留在蓬莱市城东的郝氏人数虽不多,但其后裔多去东北三省定居形成东北郝氏支系。

留在始迁祖身边的二儿子郝表正(二世祖),生于公元1309年,卒于1399,他以行商为业,以忠孝传家,为始祖养老送终。表正娶唐氏,生了三个儿子(明远、文强、仕举)成为莱州市郝氏的开基祖。

郝表正的大儿子郝明远(三世祖)也遵照始祖的离家开拓创业的教导,于明朝洪武戊申年间(公元1368年)由北陵迁徙栖霞市城关村开拓创业。成为栖霞市郝氏始祖。由于栖霞市郝氏支系,在明、清二朝出了三位进士,特别是清朝著名经学家,训诂学家郝懿行为祖争光,使栖霞市郝氏名声大振,家族昌盛,形成当地一大旺族,其后裔分布在十七个乡镇,七十二自然村,共有二千一百二十八户。形成当地一大旺族,也是始祖郝伯全后裔中最大的郝氏支系。

另外,始祖郝伯全的后裔在招远市、也有很大的发展,招远市南院庄村有其后裔近五百户,成为南院庄郝氏一大旺族。在招远市张星镇大郝家村现有郝姓二百多户,成为大郝家村郝氏一大支系。其第八世郝崑、郝崙也在蓬莱市湾子口村生息蕃衍,现有其后裔十七户的支系。

莱州市是始祖郝伯全的根据地。六百七十年来,其后裔有了较大的增长发展,分布较广。从四世祖郝迪、郝真从北陵西迁柳行村开拓创业,其后裔先后集中到柳行村,随着北陵疃的消失,柳行村也就成为北陵郝氏新的中心。在柳行村已有始祖郝伯全的二十四代嫡孙。现有郝姓三百余户,是莱州市郝姓人口最多的郝姓大村。此外,在莱州市还有过西镇沧北村,大原镇三教村、梁郭镇前郝家村、后郝家村、平里店镇诸流村均有其后裔支系。

总之,郝伯全的后裔如同瓜藤一样在胶东半岛地区不断滋生扩展。六百七十多年来,人口备兴,繁衍昌盛,已蔓延全国各地,其后裔有的已走出国门,在世界各地定居。 始祖郝伯全所倡导的开拓创业精神永远激励着他的后代,不断开拓创业,不断发展。莱州市郝氏后裔永远怀念始迁祖郝伯全。而在河北省枣强县的郝氏支系亲切地称始祖郝伯全为鲁伯公。

郝伯全19世孙 郝维新,2003年12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莱州市政府 历史沿革 莱州由来
莱州市沙河镇路旺原家村“原氏家族”渊源简介
秦少游后裔现有15万人
莱州名人大全,涨知识!!!
太珍贵!莱州有人画出了老掖县!莱州新鲜事掌上莱州论坛
千年古县--莱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