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临证体验

中医学博大精深,临床疗效卓著。余从事中医临床四十余年,对此深有体会。现选取一些临证体验与同道交流。

一、血水议

1972年,余诊治一老者,花甲之年,身患痿证(西医诊为脊髓病变)。卧床两月,继而下肢水肿,按之没指,遍服利尿西药,甚则激素,水泛无制。余继之,首用宣肺发汗,次以健脾利湿,再拟温阳渗利,患者共服药三十剂,皆以失败告终。时值全院大会诊,众医束手。唯某医云:曾经治一久病卧床水肿患者,服一老中医方而愈。可否一试?余观其药乃仙茅、仙灵脾、巴戟天、桂枝、干姜、茯苓、猪苓、泽泻、车前草、川芎、当归、王不留行、地鳖虫、淮牛膝。窃思之,其方不外温肾暖脾利水,但增以通瘀之品而已。诊毕,众人皆表赞同试用此方。出吾所料,患者服药三贴则溲清水湮,服五剂则肿势全消,一如往常。为此,余数日宿食不宁,反复思索。其方效之神速,何也?盖此证患者乃花甲之年,督脉不通,久病卧床,脾肾阳弱,气失帅血之功,气虚则血瘀,血瘀则水溢,以致见舌质暗红,腿肿污紫等症。其方以温脾肾而利水,且佐以活血通络者,恰与病家阳虚血瘀水种见证而暗合也(后西医疑为下腹深部静脉血栓所造成)。

夫血瘀水肿乃气血不通,瘀血阻络,血瘀而水停,发为水肿也。《素问·调经论》:“孙络水溢,则经有留血”。清·唐容川《血证论》:“瘀血化水,亦发水肿则血病而兼水也”。皆一理也。之后,余辨水肿病,观其脉证,凡见血瘀水结者,每佐以活血通络法,其水自去。水血关系之密切,于此可见一斑。

二、外感发热宜变通

外感发热证多为风邪所犯,四时的气候不同,风邪侵犯人体往往挟有不同的时气。例如:风寒、风温,还有挟暑、挟湿、挟燥,或者内热素重、痰湿素多等等。治疗上则要分别辛温解表或辛凉解表,或兼清暑、化湿、润燥、清热或化痰法则等。此外,虚人外感,兼症处治等,也全在临床细心体验,灵活变通了。

(一)、外感发热证治,注意四时节气,至为重要。春温、夏热、秋燥、冬寒。按照传统的二十四节气,春分以后乃为温邪当令,多风温发热,当予银翘散、桑菊饮辛凉疏表法治之。夏至以后乃多暑病,《内经》热论谓:“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暑邪当令宜予清凉涤暑或清化暑湿法。雷少逸在《时病论》中说:“暑热之邪,初冒于肌表者,即有头晕、寒热、汗出、咳嗽等证,宜以清凉涤暑法加杏仁、蒌仁治之。”暑为热邪可用清解,薄荷、佩兰、银花、连翘、西瓜皮。暑多挟湿,可用芳香渗湿,藿香、扁豆、厚朴、腹皮、滑石之品。暑易挟寒,香薷,紫苏、荆芥可用。暑多伤阴。生津养阴而不滋腻的石斛、麦冬、五味子等为好。暑多伤气,可用沙参、太子参、玉竹等。方剂诸如香薷饮、藿香正气散、六和汤、六一散、生脉散等。时至立秋,秋风萧肃,燥气始生。一般说秋分前多温燥,秋分后多凉燥。温燥宜桑杏汤、清燥救肺汤加减。凉燥宜增用偏辛温发散之品。立冬则寒邪当令,辛温主治,当用麻黄汤、荆防败毒散之类。如果季节与气候有应“至而未至”或“未至而先至”的情况则在治疗上应注意变通。

(二)诊治外感发热,要注意病人的体质。素体阳亢者病多热盛,素体阴盛者则病多寒。阴虚之体,外感风邪易从热化;阳虚之体则易从寒化。

老年气血虚,中气不足,卫阳也弱,虽有外感风寒,亦不可过用辛温发汗之品。老年患者,如发汗解表药过量,可致神疲软弱,纳谷不思,自汗不已,脉虚无力,甚而卧床不起。因此老年虚证外感风寒,用辛温解表发汗,亦要小其剂,或以人参、黄芪等味兼顾正气,防其伤阳。

虚人外感,反复缠绵,邪恋不解,或一次外感未愈又受风邪,这种习惯性感冒,可用玉屏风散主之,以益气祛邪。黄芪、防风二药相畏相使,黄芪得防风不虑其困邪;防风得黄芪不虑其散表,具有散中寓补、补中寓散之效。蒲辅周老医生将玉屏风散碾为粗末,水煎分服达一月之久 ,对治疗习惯性感冒收到良效,这一经验值得仿效。

更有虚人小劳即热,但热不高,肢体懒倦,或便喜溏薄,但无形寒头痛、鼻寒流涕等症。此中气不足,非为外感,法当“虚则补之”、“劳者温之”,宗李东垣“甘温除热”法,以补中益气汤加减,若误作外感则犯虚虚之戒。

素有肾阳不足,或兼外感,是为太少合病,又可称少阴伤寒。正如今人伤寒学家刘渡舟所说:“少阴与太阳为表里,有经脉相通。若寒邪侵少阴,本不应见发热,而反见发热,说明是寒邪初犯,仍外连太阳;既外连太阳之表,则应见浮脉,而今却脉沉,又反映了内系少阴,阳气不足抗邪无力。少阴病反发热脉沉者,是属太阳少阳表里俱病”。治当温经散寒,表里兼顾,用麻黄附子细辛汤,近年来余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少阴外感见症以咽喉不利者多获良效。

麻黄解表寒邪,附子温少阴以扶阳气,细辛专走少阴,以资麻黄、附子散表里之寒。三药补散兼施,扶正以祛邪,使其微发汗但无损阳气,实为温经散寒之良方。

(三)治疗外感发热应注意兼挟之症。如风温外感发热,伴有头昏头痛者,可加用蔓荆子、桑叶、菊花。鼻塞流涕甚者,可加苍耳、辛夷。咽喉肿痛可加山豆根、板兰根、马勃、玄参等。又如咳甚加前胡、杏仁、桑白皮。胸闷加郁金、桔梗、香附,枳壳。大便秘结加瓜蒌、枳实、风化硝。身痛加桑枝、羌活。挟食加谷芽、山楂、莱菔子等,往往可以加速外感发热的治愈进程。

外感者兼肺热明显者,必须兼以宣、清、降、化、润肺经为治。如兼有声嘶、咳嗽,咳痰、气喘等肺失宣肃之证,可用麻黄、前胡、杏仁、牛蒡子、桔梗、象贝等。肺热盛加黄芩、山栀、鱼腥草、蒲公英、石膏、知母等。湿痰重则加半夏、南星;热痰燥痰则可加贝母、竹茹、花粉。润肺也可加玄参、麦冬等,以任选一、二味即可。

对于外感 风寒内有痰饮者,以小青龙汤外疏表寒,内化痰饮。外感而又兼有营卫不和,汗出而喘,可用“桂枝加厚朴杏子佳”(即桂枝汤加厚朴、杏仁)。此外,疏表止咳的止嗽散亦为常用之方。

临床上有时表解之后并不抑制咳喘,这并不是解表不对,而是表未解之时邪已入肺,或邪本在肺。《医宗金鉴》说:“今太阳病发汗后,汗出而喘,身无大热而不恶寒者,知邪已不在太阳之表;且汗出而不恶热,知邪亦不在阳明之里。其所以汗出而喘,既无大热,又不恶寒,是邪独在太阴肺经”。表解之后还得进一步治肺。

表证兼有下痢者,《伤寒论》以葛根芩连汤治之。柯韻伯阐释此方云:“君葛根之轻清以解肌,佐连芩之苦寒以清里,甘草之甘平以和中,喘自除而利自止,脉自舒而表自解”。近人治表兼痢之初起多宗《温病条辨》中焦篇,“暑湿风寒杂感,寒热迭作,表证正盛,里证复急,腹不和而滞下者,活人败毒散主之”。人参败毒散,以人参为君,以二活、二胡合川芎从半表半里领邪外出,以枳壳宣中焦之气,茯苓渗中焦之湿,以桔梗开肺与大肠之痹,甘草和合诸药,此乃陷者举之之法,亦即所谓“逆流挽舟”法。临床对风寒湿之表邪,或痢之初起,憎寒壮热者,确有疗效。

(四)表证发汗的禁忌,《伤寒论》早有明训,如亡血家不可汗,疮家、淋家不可汗,虚人经水适来、脉弱者不可汗等等。然外感表证发热,亦不可过用苦寒清热,否则反使病邪郁遏而热不得解。先师秦伯未曾治一幼孩,三岁半,感冒发热四日(摄氏38.5)未退,日夜作咳,咳声不爽,饮食二便正常,曾用抗生素及大量银花、连翘、大青叶等未见疗效。诊脉滑数,舌苔薄腻,除发热无汗外,咽喉胸腹均无不适。辨证为风寒外袭,郁于上焦,肺气不能宣透,拟三拗汤加味。处方:炙麻黄3,牛蒡子6,光杏仁6,蝉衣3,桔梗2.4,桔红2.4,胖大海3,生甘草2.4,一服得微汗,热退咳稀。秦老总结说:此证原属轻浅,所谓“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当“因其轻而扬之”。乃用苦寒清热,反使邪留而热不得解,咳不得宁、本证主要是发热无汗,咳嗽频繁,故取麻黄既能发汗又能宣肺为主药,牛蒡子、杏仁、蝉蜕等轻扬宣化为佐,肺报宣扬,证情自平。

(五)外感发热证,如邪已进入半表半里者,即见阵阵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微欲呕,默默不欲饮食,口苦咽干,脉数微弦者,可用小柴胡汤。“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俱”,这在临床上也是屡用屡验的。

总之,外感发热证治宜细心体验,灵活变通。

三、虚阳浮越,温潜治之

清·程钟龄《医学心悟》说治虚火有四法:一曰达:肝经之病,五郁相因,当顺其性而升之,所谓木郁则达之,如逍遥散之类是也。此以一方治木郁而诸郁皆解也。二曰滋:虚火上炎,必滋其水,所谓壮水之主,以镇阳光,如六味地黄之类是也。三曰温:劳役神疲,元气受伤,阴火乘其土,经曰:劳者温之。又曰:甘温能除大热。如补中益气之类是也。四曰引:肾气虚寒,逼其无根失守之火,浮游于上,当以平热杂于壮水药中,导元下行。所谓导龙入海,引火归元。如八味汤之类是也。

虚阳浮越,温潜治之。近读先师章次公案又受启迪。

唐幼。受凉,入寐惊惕,因汗多而小溲少,手足不温,予温潜法。此徐小圃先生法也。

淡附片5,炒杭白芍9,云苓9,煅牡蛎18(先煎),灵磁石12(先煎),生白术9,山萸肉6,浮小麦9,细辛1.8,淡干姜2.4,炙甘草3,肉豆叩5(见《章次公医术经验集》惊厥,P371,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如原书编者按语所云:温潜法为上海儿科名中医徐小圃先生所创用。他从大量的实践中认识到在儿科领域中,不少患儿由于禀赋不足或久病伤正,以致既具真阴不足之象,又有亡阳虚惫之证,出现脉软、肢冷、溺长或便溏,烦躁不宁,甚至彻夜不寐等现象。他认为温潜法可使水火阴阳复其常态,因此广泛应用于小儿内伤,温热及夏季热等病。此案因受惊后入夜惊惕,又出现手足不温等阳虚症状,故正合温潜之法。全方以附子温阳,磁石、牡蛎潜镇为主,因之得名。

细读此案,先得我心。忆我在临床对辨证为肝肾阴虚,虚阳上越者,施以育阴潜阳治则是最常用的。后见素有阳虚体质者,常从寒化,冬天怕冷,四肢不温,平素腹胀,进食旺盛,而脾又不运,面色潮红或阵阵升火,如酒醉状,夜眠不实,舌淡,脉沉,此类患者投疏木开郁或有小效;投甘温除热或有小效;投益肾引火归元或有小效;投滋阴镇阳初服一、二剂尚好,久投必腹隐痛便溏。反复思之此类素有阳虚体热者,乃是脾阳不足、营卫气血生化少源,根本在脾(肾)阳不足,运化失司,虚阳浮越,投以燠土、温潜则面潮红,腹胀,寐梦,腰膝酸冷而除。我常用方如:桂枝汤、小青龙汤、黄芪建中汤、理中汤、附子理中汤、真武汤等方,常加用的潜阳药如:牡蛎、龙骨、灵磁石、珍珠母、生石决明等。所谓“虚阳浮越,温潜治之。

四、热病未己,寒病复起

近治一男学生,16岁,半月前鼻衄,医生用凉血清热方,鼻衄止,隔一日又有少量出血,另一医以黄连解毒汤治之,三剂。当服至第二剂的下午突然间急性腹痛,痛不可忍,经外科急诊,除外急腹症,遂来中医科诊治。诊舌淡,苔腻,脉沉紧稍数,此寒犯中州,脾阳受遏,投理中汤一剂,第二天疼痛全失。此例使我想起罗天益所治泻火伤胃一案,深得教益。

《卫生宝鉴》卷二:经历晋才卿,膏梁而饮,至春病衄。医曰:诸见血者为热,以清凉饮子投之,即止。越数日,其疾复作,医又曰:药不胜病故也,遂投黄连解毒汤。既而或止,止而复作,易医数回,皆用苦寒之剂,俱欲胜其热而已,然终不愈。而饮食起居,浸不及初,肌寒而时躁,言语无声、口气臭秽、恶如冷风,然其衄之余波,则未绝也。或曰:诸见血者热,衄、热也,热而寒之,理也,今不惟不愈,而反害之,何哉?《内经》曰:“以平为期”。又言“下工不可不慎也。”彼惟知见血为热,而以苦寒攻之,抑不知苦寒泻土,土,脾胃也。脾胃,人之所以为本者。今火为病而泻其土,火固未尝除,而土已病矣。土病则胃虚,胃虚则营气不能滋荣百脉,元气不循天度,气随阴化而无声肌寒也。噫!粗工嘻嘻,以为可治,热病未已,寒病复起,此之谓也。

苦寒败胃人所知之,然临床思想凝固,不辨其证,人云亦云,盲目跟从,草率治疗哪儿能有好的治疗效果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刘医生坐堂(中医门诊病案系列之麻黄附子细辛汤例一例二) [[刘医生坐堂(中医门诊病案系列之
《方剂学》学习笔记55
解表剂之扶正解表 麻黄细辛附子汤
风寒感冒,莫用风寒喘促之麻黄汤!
主题:麻黄附子细辛汤 | 医源世界
也是体现李东垣“甘温除热”治法的代表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