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减负”焦虑:上不上辅导班?这是个问题

继校内之后,“减负”政策开始剑指校外。




在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上,“减负”同样是各方关注的焦点。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回应记者关于“减负”的问题时称,教育部将从学校教学、校外、考试评价、老师教学和家长、社会五个方面实施减负措施,其中主要整顿超前教、超前学、违规办学、没有资质办学的培训机构。


2月13日,教育部等四部门也联合印发了《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提出要坚决纠正校外培训机构开展学科类培训出现的“超纲教学”“提前教学”“强化应试”等不良行为;严禁校外培训机构组织中小学生等级考试及竞赛。


政令的效果似乎立竿见影,目前已有多个中小学奥数杯赛被叫停。2月28日,“华杯赛”组委会宣布原定于3月10日举行的第23届“华杯赛”决赛活动将暂缓开展;“学而思杯”明确表示今年不再举办,改为内容学员诊断。此外,据一些家长反映,有学校开始统计各班学生参加校外培训班的情况,有的辅导班已经停课,但家长们关于“减负”的焦虑并没有因此而减少。竞赛培训班被叫停了,孩子拿什么冲击名校呢?其他同学都上课外辅导班,我的孩子不上落后了怎么办?中国商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校外辅导班这个问题上,焦虑、无奈、举棋不定,是很多家长的心理状态。


补还是不补?


多位受访家长表示,明知道孩子每天的时间已经被作业和各种兴趣班占得满满的,可还是做不到“潇洒放手”。


“春季班的名额已经非常紧缺了,希望家长们快速抢购,不要为了孩子的学习留下遗憾!”最近,北京郑女士的手机里经常会收到来自学而思网校招生老师的微信。女儿正在读小学三年级,郑女士给她报了英语、羽毛球、书法、朗读、钢琴等课外班,目前又在考虑报一个数学的线上辅导。


郑女士说,为了考察课程,她已经上过了学而思网校关于三年级数学的试听课程,不过最终在报不报这个问题上夫妻二人却产生了分歧。“孩子爸爸坚决不同意报,觉得这些课程都是‘填鸭式’教学,虽然短期内可以提高分数,但长远来看对孩子思维和素质的培养无益。”


到底报不报,郑女士还在犹豫中,她向记者坦承了做家长的焦虑——随着年级的增长,数学学习会逐渐加重分量,现在不强化一下,担心女儿以后会跟不上。明知道女儿每天的时间已经被作业和各种兴趣班占得满满的,可还是做不到“潇洒放手”。


“数学语文应该补,英语是必须补。”在很多家长眼中,学校教的知识远远达不到升学选拔的要求,在“小升初”、“中考”这两根指挥棒面前,只能委屈孩子了。


这股风气也影响到了孩子。张女士告诉记者,自己的儿子正在上初二,平时没给他报过什么学科补习班,有一天儿子竟然主动要求妈妈给报班,因为“班里大部分同学都在补,不补的反倒成了异类。”张女士很无奈。


在受访家长中,刘女士的态度非常明确,她的儿子在北京某重点中学读初一,在各种杯赛被叫停的情况下,孩子依然坚持每周上数学辅导班,只是名称不再是敏感的“奥数”,而是变成了类似数学培优班、火箭班等称谓。


刘女士说:“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优质教育资源是有限的,因此肯定会存在竞争,普通百姓的孩子拿什么去拼呢,不就是成绩和证书吗?”“禁奥”消息一出,有些家长就放弃了,陪儿子经历过“小升初”择校大战的刘女士不以为然,“如果学校择优考试只考课本上的知识,那就没必要去校外学了,可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的。”


“很多家长都来问我,说用不用就给孩子报个补习班啊?我们老师给家长的回复就是:如果愿意,就给孩子报一个关于绘画、音乐等艺术类的兴趣班,但关于语数外这一类课程补习班在现阶段确实没有必要。”在北京房山某区重点小学教一年级语文的谢鸿(化名)对中国商报记者说。


来公立小学任教之前,谢鸿曾经在国内两家知名校外培训机构任过教,深知其中的“套路”,“这些培训班的目的就是为了提分,并不太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与思维方式,授课方式就是由老师把平时学校一节课一节课的知识点全部提炼出来,总结出答题方法和口诀,再用很短的时间教给孩子。但至于为什么,一般不需要告诉孩子。”


劳神又费钱


孩子叫苦不迭,家长也劳心劳神,不仅全程陪读,还需要随时关注孩子的精神状态。


九岁的佳佳坐在车上,由妈妈送去补习班上课,她一路上不住地抱怨,“太累了,我都快要累死了。”周六一整天,佳佳的时间都被各种补习班占满了:早上七点起床,先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然后出门上英语和数学辅导班,晚上回来还要再做两个小时辅导班布置的作业。妈妈只好跟女儿商量,“你看学费都交了,咱们上完这个学期再停好吗?”


孩子叫苦不迭,家长也劳心劳神,不仅全程陪读,还需要随时关注孩子的精神状态,而经济上的支出更是一大压力。


校外辅导的费用普遍一节课在200元到300元之间,每节课两个小时。单门课程看起来花费不多,但大多数孩子不止报一门,加起来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陈女士给中国商报记者算了算儿子在校外辅导班和各种兴趣班上的花销:“英语每节课250元,数学一学期4000元,我还给他报了尤克里里、围棋、轮滑的兴趣班,一个月没3000元拿不下来,这还是最便宜的班。”


陈女士说,家里没有老人帮忙接送孩子,她只能辞职,孩子每个月的学费再加上一家人的日常开销,全靠丈夫一个人的收入勉强应付。


今年年初,新浪教育发布了《2017中国家庭教育消费白皮书》,结合多种数据采集方法及渠道,在全国范围学生家长中收集了有效样本5万余份进行调查,系统展示了中国家庭全学段的消费情况。


白皮书显示,中国家庭非常舍得在教育上花钱,教育支出占家庭年支出的50%以上;30%的家长愿意支付超出消费能力的学费;辅导班是教育支出的重头戏,43.06%的受访家庭表示,辅导班在教育消费的占比最大。


症结来源于升学压力


许多家长认为症结还是在学校。首先,放学太早;其次,有些中小学家长觉得学校的教学要求太低。再有就是学校的某些授课方式不被家长认同。


给学生“减负”,喊了几十年,在谢鸿看来,学校真的已经无“负”可减了。“我们小学一二年级是不允许留笔头作业的,只是让孩子们回家后读读书、背背古诗,一些诸如手抄报、思维导读的作业也都是两三周才布置一次;三年级以上学生每天的作业量要控制在半个小时之内。考试不公布分数,学生只知道自己的成绩,而且也从来不进行排名。”


“有些家长都求着老师给学生留作业,我只能告诉他们没必要,对小学生的知识要求没有那么高,不需要课后做大量练习,高效率掌握在学校的时间就足够了。”谢鸿说。


校外培训机构为什么这样火?中国商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许多家长认为症结还是在学校。首先是放学太早,很多小学三点半就放学了,这个时候家长还没有下班,孩子没地方去,只能送到校外培训机构。其次,有些中小学家长觉得学校的教学要求太低,根本无法应对未来的“小升初”和中考等选拔性考试,而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突出重围,获得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就只能在课外“开小灶”。


再有就是学校的某些授课方式不被家长认同。郑女士给记者讲了她观察到的两种英语教学方式,“朋友儿子的学校教新概念英语,每天老师都会布置背诵作业,家长还需要把孩子背诵的过程录成视频上传给老师;我女儿课外在一对美国夫妇开办的英语班学习,是教孩子把绘本故事复述给同学听。”


“一种是死记硬背,另一种是培养独立思考和想象的能力,高下立判。”郑女士说。


“既然现在的教育制度是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那这些培训机构就有生存的土壤,有些家长选择让孩子慢慢养成,有些就会选择速成,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谢鸿表示。


在“宽松教育”政策下,教育供给已由公立向私立转移,教育费用更多地采取受益者负担的原则。有家长甚至直接发出请不要给我的孩子“减负”的呼声,认为“减负”后学校把教育的责任全部推给了家庭,而越是中低收入家庭,父母提供良好教育环境的可能性越小。学校”减负“,增加的是家庭的负担。



采写 丨中国商报记者 王立芳

编辑 丨付颢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社会呼吁减负 家长却要加负?辅导班忙坏家庭
减负是要喊的,辅导班是要抵制的,这是对别人家的孩子说的
教师违规补课何以屡禁不止?
“减负”为何越喊越累?
关于辅导班
书包减肥是个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