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手少阳三焦经穴位​(19)颅息

(19)颅息

【名词释义】

颅即头颅,息即安宁,此穴在头颅部,可安脑宁神,故名颅息。别名:颅囟。

颅指头;息,安宁、休息。穴在颅侧睡眠着枕之处,以其有关休息,故而名之。

【定位】耳后间青络脉中。

标准定位:颅息穴在头部,当角孙至翳风之间,沿耳轮连线的上、中三分之一的交点处。

快速取穴:先找到翳风(头偏向一侧,将耳垂下压,所覆盖范围中的凹陷处即是翳风穴)和角孙(在头部,将耳郭折叠向前,找到耳尖,耳尖直上入发际处即是角孙穴),二者之间做耳轮连线,连线的上1/3与中1/3交点处即是颅息穴。

  

  


【功效】清热散风、开窍镇惊

1、颅息穴具有通窍聪耳,泄热镇惊的功效。

2、颅息穴有清热散风作用,能醒脑安神,治头目昏沉如塞、惊痫瘛疭诸病,谓颅脑可以得而安息。

【主治】主耳鸣痛,喘息,小儿呕吐涎沫,瘛瘲发痫,胸胁相引,身热头痛,不得卧,耳肿及脓汁。

1、颅息穴主要用于耳、目和神志疾患等:如头痛,耳鸣,耳聋,耳痛,耳肿流脓,中耳炎,目视不明,视网膜炎,视网膜出血,小儿惊痫,小儿惊风,惊厥,瘈疭,呕吐涎沫,喘息,哮喘,胁肋痛不得转侧,抽搐,身热等。

2、颅息穴主治头痛、耳鸣、耳聋、惊痫、抽搐等。

3、颅息穴主治头痛、耳鸣、耳聋、小儿惊风。

4、颅息穴主治头痛,耳鸣,耳痛;小儿惊痫,瘛疭,惊厥;呕吐涎沫;喘息,哮喘;胁肋痛不得转侧。

5、头面五官科疾病:耳鸣耳聋,耳肿流脓,中耳炎,头痛,视网膜出血。神经系统疾病:小儿惊风,瘈疭,呕吐涎沫。呼吸系统疾病:喘息哮喘。其他疾病:身热,胁肋痛不得转侧。

【刺灸法】《铜人》灸七壮,禁针。《明堂》灸三壮,针一分,不得多出血,多出血杀人。

刺法:一般沿皮平刺0.3~0.5寸,或三棱针点刺出血。

灸法:可灸。艾炷灸3壮;艾条灸5~10分钟。

【特效按摩】

将食指和中指贴于耳后根处,按摩1~3分钟,可治头痛、耳呜、耳聋、中耳炎等症。

【穴位配伍】

1、颅息穴配风池、外关、太阳、足临泣,治偏头痛。

2、颅息穴配翳风、耳门、听宫、听会,治一切耳病。

3、颅息穴配风池、角孙、太阳、合谷,治视网膜出血。

4、颅息配中渚、外关,治耳鸣、耳聋。

5、颅息配太阳、百会,治头痛。

6、颅息配内关、神门,治瘛疭。

7、颅息配听宫、听会、中渚,有开窍聪耳的作用,主治耳鸣,耳聋。

8、颅息配角孙、头维、太阳,有行气活血止痛的作用,主治偏头痛。

9、颅息配人中、中冲、合谷,有泄热镇惊的作用,主治小儿惊痫。

【相关论述】

1、《针灸甲乙经》:身热痛,胸胁痛不可反侧,颅息主之。小儿痫喘不得息,颅息主之。

2、《针灸大成》:主耳鸣痛,喘息,小儿呕吐涎沫,瘛疭,发痫,胸胁相引,身热头痛,不得卧,耳肿及脓汁。

3、《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身热头重,胁痛不得转侧,风痉,耳聋,小儿发痫,瘛疭,呕吐涎沫,惊恐失精,瞻视不明。

4、《备急千金要方》:主小儿痫喘不得。

5、《百症赋》:痓病非颅息而不愈。《正字通》痓证有五,秦越人难经,督脉为病,脊强而厥。张仲景金匮:脊强者,五痓之总名,其证卒口噤,背反张而瘈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头痛,耳聋耳鸣,小儿惊风找:颅息穴
常用穴位取穴法
瘈脉穴怎么找准确位置图及功效作用
【针灸穴位】治头痛,耳聋——瘛脉穴
瘛脉
足少阳胆经——浮白穴:熬夜失眠造成的白发、颈项强痛、头痛、耳鸣耳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