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冠心病的高危因素

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引起血管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这种疾病的危险因素主要有:

1.年龄、性别

您在生活中会发现,一些男性的中老年似乎格外受冠心病的“青睐”,而且岁数越大,冠心病患者越常见,这是不是说明冠心病的病发与年龄和性别有关呢?

冠心病的前奏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资料表明:这种硬化,在40~49岁占63.7%,50~59岁为77.25%,60~69岁为87.09%,70岁以上占100%。所以冠心病的发病率,在我国以40岁以上的人为多。中医认为“人过四十而阴气自半,起居衰矣”(《黄帝内经素问》),也就是说,人的一生大致可以以40岁为一个分界线,40岁以后,人体的阳气(泛指生命活动)、阴精(泛指一切营养物质)都削减了,健康也就开始走下坡路了。一般情况下,中年以前较少疾病,一到中年,疾病就逐渐多起来:头上开始有了白发,视力下降,看东西发花,牙齿松动、脱落,胃口也差了……所以在中年以后出现冠心病这样的疾病,是不足为怪的。

最新的心血管疾病的流行病调查发现,我国的冠心病的发病率是逐年攀升的,死亡率也居首位,严重危害了人类的身体健康,因此被称为是人类的第一杀手。冠心病多发生在40岁以后,男性多于女性,脑力劳动者多于体力劳动者,城市多于农村,平均的患病率约为6.49%,而且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是老年人最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也是老年人主要的死因之一。在一些青壮年人甚至儿童的尸检中,也曾发现他们的动脉有早期的粥样硬化病变,提示这时病变已开始。近年来,临床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男性与女性相比,女性发病率较低,但在更年期后发病率增加。年龄和性别属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

女性绝经期前的发病率要明显低于男性,但绝经后的女性发病率与男性并没有明显的区别。这可能是因为女性在绝经后,雌激素分泌水平会显著降低,而雌激素可以影响脂类代谢,降低胆固醇,增加对人体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减少低密度脂蛋白,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脂血症。

女性冠心病发病率低于男性的主要的原因,一是雌激素对心血管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具体在血管壁、血脂、纤溶、碳水化合物代谢等方面发挥作用。因此在绝经前,女性患冠心病的风险要低于男性。二是男性往往较女性更钟情于烟、酒、肉,增加了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2.血脂异常

脂质代谢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增高,高密度脂蛋白(HDL)减低,都被认为是危险因素。在临床实践中,以TC及LDL增高最受关注。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心血管疾病最常见的类型。目前,大量的临床试验证实,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为特征的血脂异常是冠心病重要的和独立的危险因素。

血脂与脂蛋白:血脂是血清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TG)和类脂(如磷脂)等的总称,而与临床密切相关的血脂主要是胆固醇和TG。

在人体内胆固醇主要以游离胆固醇及胆固醇酯的形式存在;由于血脂不溶于水,必须与特殊的蛋白质即载脂蛋白结合形成脂蛋白才能溶于血液,被运输至组织进行代谢。

目前临床将血脂脂蛋白划分为乳糜微粒(CM)、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中间密度脂蛋白(IDL)、低密度脂蛋白(LDL)与高密度脂蛋白(HDL)、脂蛋白(a)[Lp(a)]共6种。

血脂异常指血清中胆固醇和(或)TG水平升高,俗称高脂血症。从临床实用出发,血脂异常可简单分为高胆固醇血症(总胆固醇升高)、高TG血症(甘油三酯升高)、混合型高脂血症(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均升高)和低HDL-C血症(HDL-C降低)四种。

由于LDL-C是最主要的胆固醇部分(富含人体血浆中70%的胆固醇),因此,可以说其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进入动脉内膜下层的LDL-C经氧化修饰形成氧化LDL(Ox-LDL),化学修饰后的Ox-LDL可经细胞膜上的清道夫受体进入巨噬细胞内。巨噬细胞脂质聚集后转化为泡沫细胞,泡沫细胞聚集形成脂肪纹(破裂后释放出胆固醇,构成粥样斑块的脂质核心),继而平滑肌细胞的游走集聚形成纤维帽,随着LDL继续浸润形成脂质丰富的纤维斑块。巨噬细胞进入动脉壁后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降解细胞外基质,降解斑块纤维组织的胶原蛋白,使纤维帽变薄、斑块不稳定,斑块的纤维帽中侵入的巨噬细胞越多,斑块越脆,越容易破裂,最终导致心血管事件。

3.高血压

高血压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血压增高与冠心病关系密切。60%~70%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有高血压,高血压患者患冠心病较血压正常者高3~4倍。收缩压和舒张压增高都与本病密切相关。

高血压病理:高血压是因为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变大,同时血管壁发生痉挛、硬化、血管腔狭窄,进而血液流通阻力增大,两种因素使心脏后负荷增大,为了克服这种情况,心脏只能加大功率,提高射血压力才能保证血液流通,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导致血压进一步升高。血液对血管冲击的压力,我们称为血压,当这个压力超过了正常值,我们就称之为高血压。

冠心病的病理:冠心病是因为冠状动脉血管发生粥样病变,冠状动脉血管发生狭窄,最终导致供血不足、供氧不足,心肌功能障碍甚至坏死。

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关系:尽管高血压和冠心病是两种相对独立的疾病,但从病理上,大家可以发现,高血压与冠心病都使血管产生病变,高血压和冠心病之间还是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高血压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血压会不断上升,血管的弹性就会不断下降,冠状动脉血管硬化的情况就会愈发严重,斑块就会越变越大,最终导致冠心病的发生。

研究发现,冠心病患者合并高血压的几率为60%~70%,且收缩压和舒张压都能够强有力地预测冠心病的危险性。这进一步坐实了高血压作为冠心病独立危险因素的位置。也就是说,得了高血压,不一定会得冠心病,但是得了高血压的人,比没有得高血压的人,患冠心病的风险要大得多。

因此,没有得高血压的人,一定要积极预防高血压,得了高血压的人,一定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把高血压对身体的危害降到最低。

4.吸烟

吸烟者与不吸烟者比较,冠心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增高2~6倍,且与每日吸烟的支数呈正比。被动吸烟也是危险因素。

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吸烟与冠心病的关系的研究表明,吸烟对冠心病是一个主要的独立的危险因素,它和其他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有协同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吸烟者比不吸烟的人冠心病的死亡率高70%,而且吸烟的支数愈多,年限愈长,开始吸烟的年龄愈早,烟雾吸入支气管愈深,患冠心病的危险性愈大,死亡率愈高。吸烟对冠心病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

吸烟破坏脂质代谢,增加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吸烟可升高血清胆固醇,引起脂质代谢紊乱,从而加速了血管壁的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同时为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吸烟增加心肌缺氧,加重心肌供血不足:吸烟后,烟草中的一氧化碳入血,与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丧失携氧的能力和作用,从而降低心肌的氧供,导致心肌缺氧。这个和煤气中毒的发生机制差不多,血红蛋白可携带氧气,但是如果其携带了大量的一氧化碳,就没有空余的位置来携带氧气,导致人体组织器官缺血缺氧。不过煤气中毒是被动发生的缺血缺氧,吸烟可是自找的组织缺血缺氧。

吸烟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变得不稳定、易脱落,增加冠心病、心绞痛甚至心梗的发生率:心肌缺氧本身就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的始动因素之一,吸烟可使内皮细胞的渗透性增强,从而破坏血管内皮,为血小板的聚集和脂质的沉积创造条件,促使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或者破坏已经形成的稳定的斑块,诱发心绞痛或心梗发生。

吸烟可导致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增加血管痉挛风险,增大心绞痛发作机会:血管内皮功能损害后,血管痉挛发生几率增加,这就增加心梗发生的机会。冠心病发病人群的年轻化,大家有目共睹,在多数年轻人的心梗中,血管痉挛的因素占很大比重。

吸烟可提高心率和血压,增加心肌耗氧,同样会增加心绞痛或者心梗的发生几率:吸烟后,会使血液中的儿茶酚胺升高,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而同样条件下,心率越快、血压越高,心肌耗氧就会越多,使原本就供血不足的冠状动脉雪上加霜,增加心绞痛或者心梗的发生几率。有研究显示:引起血压升高的“元凶”是香烟中的尼古丁,尼古丁会使血管收缩增强、管腔变细、血流量减少。而血管收缩,必然增加小动脉的阻力,这就导致正常者血压逐渐升高,而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进一步升高。

5.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

据临床统计,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机会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3倍。糖尿病患者中不仅冠心病发病率较非糖尿病者高出数倍,且病变进展迅速。糖尿病患者中动脉粥样硬化发生较早且更为常见,大血管疾病也是糖尿病患者主要死亡原因,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和周围血管疾病在成年糖尿病患者的死亡原因中占75%~80%。

很多人都知道糖尿病并不可怕,而其所引发的各种并发症是非常严重的,糖尿病引发的并发症当中70%为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冠心病发病的几率比较大。很多人得出这样的结论,得了糖尿病之后,就相当于获得了发生冠心病的机会,那么糖尿病和冠心病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糖尿病形成之后会对人的血管造成比较大的影响,而冠心病之所以会出现,也是血管受到损伤所导致的,无论是糖尿病还是冠心病,都是以动脉粥样硬化以及斑块形成作为病理基础的,最终的结果都是导致心脏冠脉发生堵塞,引发心肌缺血,进而心绞痛、心肌梗死都可能会出现。

绝大多数糖尿病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血脂异常,胰岛素不仅能够起到调节血糖的作用,还会参与到脂肪的代谢,会将血液当中过多的脂肪储存起来,而糖尿病病人如果胰岛素缺乏,血糖得不到控制,脂肪也不能进行有效的存储,容易引发血脂升高,为动脉粥样硬化创造了条件,所以说也可能会在一定基础上增加冠心病发生的几率。不过如果糖尿病患者能够将血糖进行平稳的控制,并注意密切观察血脂的情况,能在很大程度上起到预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以及斑块形成的作用,对于冠心病的防控也有非常大的帮助。

糖尿病和冠心病之间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血糖控制不佳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冠心病发生的几率,而冠心病形成之后,很多患者血管受到损伤,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或加重糖尿病发生的风险。二者互为因果,需要积极控制血糖、血脂,定期体检。

6.其他危险因素

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24kg/m2称为肥胖,肥胖可引起血清甘油三脂和胆固醇水平增高,且通常伴有高血压或血糖异常,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明显增高。

肥胖患者更容易得高血压。肥胖者血液总容量增高,心脏需要增加做功,才能将更多的血液输出,并且肥胖患者的体内收缩和舒张血管因子之间的动态平衡被打破,此外,肥胖患者容易合并睡眠呼吸暂停,导致夜间血压升高,这些因素均导致肥胖患者高血压的发生风险大大增加,而高血压又会加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从而导致冠心病的发生。

肥胖患者更容易合并血脂代谢紊乱,而高血脂又是冠心病发生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血脂过高可导致冠状动脉内膜损伤,引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从而导致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继而出现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病变。

肥胖患者糖尿病的发生率也大大增加,肥胖患者往往胰岛β细胞功能容易受到损害,导致胰岛素分泌功能减退,同时肥胖也会引起胰岛素抵抗现象,而机体为了克服胰岛素抵抗,胰岛分泌胰岛素增加,导致胰腺处于高负荷的工作状态,这些因素长期作用下,最终导致胰腺功能衰退,继而出现糖尿病,而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等危症,是冠心病的最主要病因之一。

另外,从事体力活动少,脑力活动紧张,经常有工作紧迫感者;常进较高热量、含较多动物性脂肪、胆固醇、糖和盐的食物者;家族中有在年龄<50岁时患本病者,其近亲得病的机会可5倍于无这种情况的家族;性情急躁、好胜心和竞争性强、不善于劳逸结合的A型性格者等都是冠心病的高危因素,应当尽力避免。

冠心病是多因一果,一般单独孤立的存在是很少的,大多是合并病,少的有一种,多的有数种,平时应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如血压、血脂、血糖、体重等在正常范围,同时做好/做到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酒、保证充足的睡眠、每天坚持运动锻炼、营养均衡、三餐定时定量、劳逸结合、情绪良好积极。

如此,可预防冠心病的发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除了老年人 这10类人也最容易患有冠心病
高血脂和高血压、高血糖“狼狈为奸”?
冠心病的预防
血脂检验单全解析
饮茶与心血管疾病
高血压患者应积极降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