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胃萎缩”防胃癌

《著名演员王苗胃癌去世,从生病到住院仅20天,离开时才28岁》;《戴尔公司员工胃癌死亡,工作压力致死》;《他是自己把自己整死的!26岁小伙得胃癌,家人放弃抢救!》;《演员朴志勋因胃癌去世,享年32岁》;《美女网红胃癌去世仅35岁!三个月前半瘫痪不想治疗,同学悲痛悼念...》;《青年舞蹈家患苏日曼胃癌去世,从确诊到离世只有8个月》......与胃癌有关的消息,数不胜数。

胃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居各类肿瘤的首位。中国的胃癌发病率较高,每年约有17万人死于胃癌,几乎接近全部恶性肿瘤死亡人数的1/4,且每年还有2万以上新的胃癌病人被诊断。胃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过去发现中老年人居多,男性多于女性。但是近些年来发现,胃癌的发生有女性化趋势和年轻化趋势。其发病原因不明,可能与多种因素,如生活习惯、饮食种类、环境因素、遗传素质、精神因素等有关,也与慢性胃炎胃息肉、胃黏膜不典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手术后残胃,以及长期幽门螺杆菌(HP)感染等有一定的关系。

不少人以为胃癌这个“癌老大”都是中老年人的病,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据有关研究报告,35岁以下年轻人的胃癌,占胃癌总数的6%~11%。按我国胃癌死亡率粗略推算,每年被“癌老大”害死的年轻人约有9000~10000人!

说胃癌就不得不说萎缩性胃炎。

慢性胃炎分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前者可逐渐发展为后者,后者就是大家常说的“胃萎缩”,做胃镜约有13.8%的人检出萎缩性胃炎。有些慢性胃炎患者可无任何症状。其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症状不仅缺乏特异性,又与病变程度不完全一致,部分患者没有症状,但可能“胃萎缩”程度已经较为严重,如未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无胆汁反流和其他理化因素损伤的“胃萎缩”患者几乎无症状,但病情可能已发展了一段时间。相反,有显著不适症状的患者未必出现了“胃萎缩”。

即使“胃萎缩”没有造成任何不适,也不能放任不管,因为“萎缩”是胃黏膜长期炎症的结果,不控制则逐步加重。首先,胃腺体萎缩会造成胃消化酶分泌减少,加重肠道负担,影响营养物质吸收,导致大便异常、虚弱乏力和贫血,以及部分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增加恶性贫血、维生素B12缺乏相关周围神经病变等的风险。其次,“胃萎缩”增加了癌变风险。

检查时,“胃萎缩”患者的黏膜呈现“红白相间,以白为主”“皱襞变平/消失,黏膜血管显露”等特征性改变。

从世界范围来看,慢性萎缩性胃炎均呈现出老年人高发的现象,随年龄增长发病率也随之增高。国际卫生组织调查发现,20~50岁患病率仅12%左右,而51~65岁则高达52%以上。由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病率随年龄增高而增高,也有学者认为胃黏膜萎缩是一种退行性病变,是一种“器官老化”现象。

1.萎缩性胃炎是什么?

萎缩性胃炎是胃癌的癌前疾病,萎缩性胃炎如伴肠上皮化生或者异型增生则为癌前病变。需要明确,萎缩性胃炎是指胃黏膜上面的细胞、腺体的萎缩,并不是胃的体积的缩小。胃炎的分类有很多,慢性萎缩性胃炎仅仅是其中一种,是指伴有胃黏膜或者腺体萎缩的一种胃炎。萎缩性胃炎与胃癌之间的模式主要是萎缩性胃炎可以进展为伴有化生和不典型增生,然后进展为癌,可以看作是一个阶段性的过程,萎缩性胃炎可以当做一种癌性疾病。

萎缩性胃炎伴有化生和不典型增生,或者有恶性的贫血,需要警惕胃癌的发生,尤其是40岁以上的中年男性,近期有消化不良的症状或者出现上腹持续胀痛,疼痛的规律发生改变,同时伴有黑便、食欲下降、体重进行性下降,要考虑有萎缩性胃炎恶变的可能。当然,萎缩性胃炎的癌变几率不是太高,大约是1%~3%左右,所以也不能笼统的说萎缩性胃炎一定会转变为胃癌。

发现了萎缩性胃炎,越早治疗效果越好。轻度、中度萎缩性胃炎经治疗多数是可逆的,而重度萎缩性胃炎可逆性很小。

2.萎缩性胃炎的表现!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表现不仅缺乏特异性,而且与病变程度并不完全一致,临床上,有些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可无明显症状,但大多数患者可有上腹部灼痛,胀痛,钝痛或胀满,痞闷,尤以食后为甚,食欲不振,恶心,嗳气,便秘或腹泻等症状,严重者可有消瘦,贫血,脆甲,舌炎或舌乳头萎缩,少数胃粘膜糜烂者可伴有上消化道出血,其中A型萎缩性胃炎并发恶性贫血在我国少见,本病无特异体征,上腹部可有轻度压痛。

3.萎缩性胃炎分型分类!

萎缩性胃炎,粘膜皱壁平滑,粘膜层变薄,细胞浸润可涉及粘膜下层,腺体大部分消失,有时局限组织的再生过程占优势,可发生息肉,甚至可转变为胃癌,病变严重时,胃粘膜形态像小肠(肠化),由于腺体的大部分消失和胃的分泌功能减低,盐酸、胃蛋白酶和因子的分泌均减少。

(1)胃粘膜内固有的腺体萎缩,判断腺体是否发生萎缩,主要根据以下几点:①腺体的上皮细胞体积缩小,细胞数目亦减少,因而腺体体积缩小,甚至消失,使残留的固有腺体不规则分布。②萎缩腺体之间纤维组织增生,间质增宽,其中有较多的炎细胞浸润。③固有腺体减少,代之以生化的腺体,正常腺体减少,化生的腺体越多,则萎缩程度越重。④正常腺体不同程度消失,而为一种增生的小腺体代替。

凡出现上述任何一项病变者,均可看作为腺体萎缩的表现,腺体萎缩常呈灶性分布,一般先幽门,后胃体,先小弯部,后大弯侧。

(2)萎缩的程度,可分三级。轻度:胃窦部浅层腺体呈局灶性萎缩,减少,而大小弯腺体正常。中度:胃窦部及小弯腺体均有萎缩、减少,切范围较轻度广泛。重度:胃窦部大部分萎缩、减少,仅残留少数原有腺体,大、小弯及弯腺体萎缩;或粘膜显著变薄,原有腺体完全萎缩、消失,而代之以化生腺体。

(3)化生。是指胃粘膜各部分的固有腺体,变为其他类型的胃腺或肠道的腺体,如肠上皮化生、幽门腺化生。①肠上皮化生﹙肠腺化生﹚:是指胃粘膜的任何一种腺体变成了小肠的腺体,最常见于幽门窦,继而向小弯、大弯、胃体部扩展;肠上皮化生,先从腺颈部上皮开始,然后向粘膜表面上皮及腺体深部发展,肠上皮化生(肠腺化生)实为小肠腺化生,它与大肠腺的区别就在于有潘氏细胞。②假幽门腺化生:是胃体及胃底腺萎缩时出现的一种变化,如活检确系取自胃体部,在粘膜内见有幽门腺,可认为是化生,特别是取自大弯部的粘膜,如见有幽门腺,可肯定为化生。

(4)增生。指腺体在增生基础上,组织结构出现了异常现象,即组织结构的异型性,此种增生常见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肠腺化生的腺体更为常见,不典型增生的腺体常呈灶性分布,与周围腺体一般有较清楚的分界,有时,仅可见少数几个腺体有不典型增生的改变。

(5)癌变。为重度不典型增生的进一步发展,癌变可从粘膜的不同深度开始,有的从粘膜表面上皮开始,活检易于发现,有的从粘膜深部腺体开始,如活检取材较浅,则不易发现,此种情况应予注意。

从萎缩性胃炎到胃癌要经历: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原位癌侵袭转移等多个过程。由慢性萎缩性胃炎发展到胃癌,往往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且只有极少数一部分可能发展为胃癌。

4.萎缩性胃炎的病理变化!

(1)正常胃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胃炎是指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胃黏膜的炎症,而慢性浅表性胃炎是一种病理学上的诊断,意思是胃黏膜的炎症仅仅局限为胃的表层。一般来说,只要做了胃镜检查,几乎都会被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但由于这个疾病对大多数人来说并没有症状,离胃癌也还遥遥无期,因此总是被大家所忽视。

(2)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当慢性浅表性胃炎存在时,如果患者不注意平时的饮食习惯,或有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又没治疗,浅表性胃炎就会继续进展,发展为萎缩性胃炎。这两者主要的区别就在于萎缩性胃炎的患者胃黏膜上皮细胞发生变性,细胞形态发生变化,正常细胞形态缩小,萎缩变性。

(3)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胃炎反复发生,胃粘膜反复受损又修复,结果胃里长出了本该在肠道才有的细胞,出现了“肠上皮化生”。在胃黏膜细胞反复修复增生的同时,细胞基因发生突变的概率也就相应地增加了,这时部分细胞就会过度增生和分化缺失,增生的上皮细胞拥挤、有分层现象,核增大失去极性,有丝分裂象增多,腺体结构紊乱

简单来说,就是这部分细胞已经长得不像正常细胞,反而更像癌细胞了,并且被称为异型增生,或是不典型增生。发展到了这一步,患者就离胃癌更近了一步,临床上也称为出现了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的萎缩性胃炎,为胃癌的癌前病变,意思就是由良性病变向恶性病变过渡的中间阶段。但需要注意的是,癌前病变并不是癌,其本身并非恶性,但在某些因素作用下,很容易变为恶性肿瘤。癌前病变大多数不会演变成癌,仅仅是其中部分可能演变成癌症。对于萎缩性胃炎来说,大约只有1%的患者最终会演变为胃癌。

(4)异型增生胃癌。经过前三步的逐渐发展累积,慢慢胃癌就来了。作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胃癌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与体征,因而经常导致失去最佳治疗时机,这时候从胃炎开始诊断、监测、预防就显得十分重要。

总体来说,胃癌的发展过程是通过胃炎的恶化而来的,患者先出现胃炎,此时如果患者并不在意,放任不管,在其他危险因素的累积、叠加下,经过时间的沉淀发展,胃癌最终就会“露出它的尖牙”。

5.萎缩性胃炎的病因?

慢性萎缩性胃炎与多种因素相关,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胆汁反流、免疫、遗传、年龄、高盐及低维生素饮食等因素相关。

(1)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世界卫生组织将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列为一类致癌因子,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常见病因。

(2)胆汁反流。胆汁可损伤胃黏膜屏障,使黏膜修复功能减弱,导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高龄、胃动力减弱、吸烟等可能是引起胆汁反流的原因。

(3)维生素缺乏。已有研究表明萎缩性胃炎患者维生素B12、叶酸缺乏,长期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会抑制胃黏膜分泌维生素C,使维生素C对氧自由基和亚硝酸盐的清除能力下降,从而加重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变程度。

(4)免疫因素。胃体萎缩性胃炎自身免疫有关。

(5)生活方式。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会导致胃的损伤,长期过热、高盐饮食,水果、蔬菜摄入少与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生相关。胃被磨损、消耗得越厉害,就越容易出现萎缩。严重吸烟者萎缩性胃炎的发生率明显升高。研究发现,每天吸烟20支以上的人,约40%发生胃黏膜炎症。嗜酒者早期虽然只是浅表性胃炎,但若酗酒行为长期持续,那么浅表性胃炎可发展为慢性萎缩性胃炎。

6.年轻人患胃癌临床特点

女性多,中老年胃癌男女性别之比为3∶2,而青年人胃癌则为1∶1,甚至女多于男。有些女性患者是在查出卵巢癌症后,“顺藤摸瓜”查到胃癌的。此现象可能与这一年龄段女性的内分泌活动有关。

症状不典型者多,如果说中老年人胃癌的症状不典型的话,如上腹胀痛不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乏力、体重减轻等症状,可见于多种胃肠疾病和全身疾病,那么年轻人的症状就更不典型,这一现象可能与年轻人的体质与耐受性强有关。

漏诊、误诊多,漏诊、误诊率高达27%,也就是说每4个人中就有1个漏诊、误诊。年轻人的胃癌常被戴上胃炎、溃疡病、消化不良的帽子,而且一戴再戴,一错再错。主要是年轻人多以为自己健康,偶有不适多自行用药或不去就医,不接受胃镜检查,难以发现胃癌的蛛丝马迹,贻误病情。

恶性程度高的多,这里是针对肿瘤病理特性而言。在年轻人中,恶性程度较高的黏液腺癌、低分化腺癌等所占的比例较中老年人多。这些类型的肿瘤生长快,转移早。

7.萎缩性胃炎的诱因!

(1)饮食重口味。高盐食物不仅会加重患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同时也会对胃黏膜的保护层造成损伤。偶然的损伤可以快速修复,但如果一直是高盐饮食,这种损伤就是持续性的,在此基础上,胃黏膜就踏上了“萎缩肠化癌变”之路。其中,高盐食物的代表——“咸菜和烧烤”,除了含盐量高以外,还可以在体内产生大量亚硝基化合物,这同样会增加胃癌的发病率。

建议,在饮食中尽量避免咸菜、烤制以及其他高盐加工食品,从而降低胃癌的发生几率。相反,饮食中的新鲜蔬菜和水果,作为预防胃癌的保护性因素,适当多吃,胃癌越不容易发生。

(2)吃水果不讲究。新鲜水果可以减少胃癌发生,但有些水果也会让胃很受伤。如柿子、山楂、枣这些水果内含丰富的鞣质(也称之为单宁)。鞣质在胃内与胃酸、果肉蛋白发生作用,形成胶冻样物质。正常情况下,胶冻很快便被排空进入肠道。可如果有胃排空障碍的情况,这种胶冻在胃内便会越积越多,继续汇集食物里的蛋白和纤维素,从而越变越大,越变越硬,最后胃石就形成了。胃石在胃内可以压迫导致溃疡甚至大出血,治疗起来也很麻烦。

建议,中老年人胃排空比较慢,不要空腹吃大量的柿子、山楂和枣。尤其是消化功能不好者更应注意。

(3)爱喝高度酒。有研究认为少量地饮用低度酒对胃癌有保护作用。但是当饮用的酒精量超标时,一般只要是酒精饮品在20o以上,每小时饮用超过100毫升,对胃黏膜的损伤就开始了,同时有可能还会导致急性腹痛和胃出血。另外,酒精是明确的一级致癌物,对身体多方面都会造成伤害。

建议,如果一定要喝酒,尽量选择低度酒,并且不要过量饮用,避免这种急性“伤胃”。

(4)常吃胃刺激药物。以阿司匹林为代表的非甾体消炎药,还有布洛芬等都会对胃造成刺激性的药物。很多中老年朋友患有的心脑血管疾病治疗都需要阿司匹林,用药期间如果忽视了对胃的保护,一样会造成胃黏膜损伤以及随后的疼痛、出血。

建议,如果因为病情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记得同时衡量胃是否可以耐受,必要时联合使用胃保护性药物。

(5)饮食不卫生。饮食不注意卫生,带有病原体的食物可能导致急性胃肠道炎症,甚至还可能带来幽门螺杆菌的感染。

建议,不饮生水、不吃生食。

(6)忽视小病小痛。很多人对胃部隐痛、腹胀等状况很不重视,能忍就忍,能拖就拖,实在不行吃片止痛药救急。

建议,止痛药不能随意吃。任何胃部不适都可能是身体在报警,一定要及时就诊,勿把小病拖成大病。

8.萎缩性胃炎怎样预防?

少量多餐,每日6餐,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可适量增加醋调味并助消化;进食含优质蛋白质及铁丰富的食物;进食新鲜绿叶蔬菜,如番茄、油菜、菠菜、胡萝卜等,适量进食肉汁及浓肉汤有助于胃液分泌;食用流食,对于急性胃炎,应去除病因,卧床休息。禁食一切对胃有刺激的饮食或药物,酌情禁食或给予流食,对有出血者,予以止血治疗。

细嚼慢咽助消化,细嚼慢咽对消化有帮助,应该彻底咀嚼食物,使食物充分与唾液混合,用餐时避免有压力,可以使消化作用有一个好的开始;饮食有规律,注意饮食调理养护,有规律地定时定量进食,以维持正常消化活动的节律。

注意营养均衡,食物要选富有营养、易消化的细软食物为主,多吃含植物蛋白、维生素多的食物;可以吃煮熟的粟子、大米粥、羊奶、酸乳、白乳酪、开菲乳;如果症状严重,吃一些软性食物,如米汤、酪梨、香蕉、马铃薯、南瓜类。将所有蔬菜搅碎,再烹调。偶尔吃一些蒸热的蔬菜,如红萝卜、胡萝卜及绿花椰菜。

限制含碱多的面条、馒头、奶油、黄油等能中和胃酸分泌的食物;忌食过硬、过辣、过咸、过热、过分粗糙和刺激性强的食物,如油炸食品、腌腊食品、辣椒、大蒜等;柑橘类果汁、番茄制品、咖啡、酒类以及所有会直接刺激食道,最好避免食用;避免高脂肪食物,高脂肪食物、糖类、巧克力会使括约肌放松,造成回流,所以如果你有胃灼热的症状,应避免这些食物。

近年来,我国胃癌防控取得一定成就,但仍面临诸多挑战。首先是胃癌的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多。我国每年胃癌新发病例67.9万例,死亡病例49.8万例,全世界近一半新发胃癌患者和死亡病例在中国。其次,胃癌的“后备军”庞大。以胃癌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幽门螺杆菌为例,约每两个中国人中就有1人感染幽门螺杆菌,而它可以通过诱导强烈的胃部炎症反应导致胃癌发生。

公众对早期胃癌筛查意识薄弱,90%的胃癌患者发现病况时已是进展期,错失了最佳诊治时机。在欧美国家,早期胃癌5年生存率可达70%以上,在日韩等国更是高达90%,而晚期胃癌5年生存率则不足10%。如果能早期诊断和治疗,早期胃癌经规范治疗5年生存率约为90%以上。而导致胃癌发生的最重要可控因素之一的幽门螺杆菌,通过尿素呼气试验等方法即可确诊,确诊后规范用药就可根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是延长胃癌患者生存期的关键,也是提高我国消化道肿瘤防治水平的关键点。

研究表明,我国40岁以上人群胃癌发生率显著上升,因此在40岁以上高危人群中进行早期胃癌初筛,发现疑似患者再进行精确诊治,符合中国国情,是创新实用之举。40岁以上且符合以下任一条件之一者都应该进行胃癌筛查:幽门螺杆菌感染者;胃癌高发地区人群,如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长江三角洲、太行山脉和甘肃等地;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的癌前病变者;胃癌患者一级亲属;存在胃癌其他风险因素,如摄入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者等。

如有上腹部不适、打嗝嗳气隐痛,一定要及时就医,以免贻误病情。另外,生活中,不要以为自己年轻就忽略对健康的重视,规律生活,健康饮食、良好心态在预防疾病方面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胃萎缩”了应高度重视,不能放任不管,否则后患无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萎缩性胃炎的防治,一文搞定!
萎缩性胃炎不可怕,只要真正了解它
萎缩性胃炎伴肠化能治好吗?医生说:有的不用治,有的可逆转
萎缩、肠化都有了,离胃癌还有多远?
慢性萎缩性胃炎会“熬”成胃癌吗?
人体“九大”系统之二——消化系统(胃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