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文园地||​捞鱼去

                 捞鱼去
                      
铁裕

一天下午,我心里闷得发慌,无意中读到了白居易的一首诗《观游鱼》: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读着读着,就来到了郊外。只见水田块块相扣相连,组成方格子式的网状;水沟则条条相接相通,将水田分割成若干块;远远望去,十分的平坦。

中间有一条较大的水沟,将水一分为二,就像楚汉河界那样分明。秧苗绿茵茵的,就像一块块绿色的地毯,铺盖在地上。

有的水田里没有秧苗,波光粼粼,仿佛一面面不规则的镜子,映照着蓝天、白云;映照着人影、鸟影;映照着树影、山影;也仿佛映照着这斑斓的人世,岁月的沧桑。

近来只因各种原因,心里闷闷不乐。加之结石、便秘的困扰,更觉得茫然、惆怅。但一见这绿茵茵的田野,心空也就亮丽、舒畅起来,我被这种绿色深深的感动了。

我在这种绿色中忘却了烦恼、忧郁;忘却了自己的卑微、清贫;也忘却了自己在人世间的苦楚、逆境、不幸。恍惚中,我仿佛在这绿色中返老还童,心境舒畅。

也真是的,我真的是返老还童了。我备受疾病折磨的身体,忽然轻盈起来。于是,我变得欢快、纯真;变得活泼、惬意;变得洒脱、奔放。

我顺着田埂走,可这水田中竟没有一条一指大的鱼。只有针尖大的细花花鱼,几乎是通体透明,看得见体内的五脏六腑。小小的鱼儿,就像人世间的孩子一样,纯真、活泼,无忧、无虑。

鱼不知人世间的苦磨、遭遇;
鱼不知人世间的战争、暴力;
鱼不知人世间的野蛮、邪恶;

鱼不知人世间的丑陋、卑劣;
鱼不知人世间的阴谋、阳谋;
鱼不知人世间的猥琐、疯狂。

它们太天真了,无忧无虑的在水中游动着,嘻戏着,尽情的享受着生命的欢乐。我伸手去捞,鱼儿一见就沉下水中,或是钻入水草里,怎么也捞不着。

要是倒回几十年前,在水田中必定有巴掌大,或是二指大的鱼,只要用撮箕往水里一撮,猛地抬起,撮箕里就会有十几条,甚至几十条翻着白白肚皮的鱼在活蹦乱跳着,真是喜煞人啊!我将鱼捞回家中,用油煎炸,吃起来十分的香。

我记得小时候捞鱼的办法,是将水沟两头用泥士堵住,然后用盆、罐、桷等将水舀干,或是将水搅浑。鱼儿由于受不住浑水呛,纷纷将头浮出水面,被逮个正着,那才是真正的浑水摸鱼。但那种有水就有鱼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在秧田中、水沟里,有许多人也捞鱼。有许多是成年人,只见他们脱了裤子、鞋子、游离在田里、水沟,对鱼实行围追堵截迂回合围各个歼灭的战略战术,而且屡试不错。

而那些泥孩子们也在东一把,西一把的捞着。没有下水的,则在趴在田埂上,像猫逮老鼠那样,两只贪婪的眼睛注视着水中。这些人仿佛是害鱼痨了,连针尖大的鱼儿也给捞去。

我看到一些人提着的塑料口袋里囚禁着许多小鱼,而有的则把鱼羁押在盆中。我再往远处一看,只见田野上站着许多鹭鸶,还有更多的鹭鸶则在半空盘旋着,那圆溜溜的如黑豆大的眼睛注视着水面。一有鱼影就像老鹰扑小鸡那样,快捷、迅猛的扑上去将鱼逮住,然后一个鹞子翻身,立即飞在天上。

我边捞鱼边想:这水田里的鱼小得非常可怜,鱼少得快要灭绝,这是谁之过?是农药,还是人类?是社会的进步,给它们造成的伤害,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这鱼和麻雀一样,大多死于农药。

可是,鱼比麻雀还悲壮、可怜。鱼一旦由卵变成鱼,它们只能永远留在水中。

水涸了,没有去处;
水脏了,只能将就着泅渡时光;

水浑了,只能等待着慢性的死亡;

水干了,只能被晒死或是被吃掉被埋葬。

这水田里的鱼不知道,当今的巴勒斯坦人、阿富汗人;伊拉克人、叙利亚人;以及一些非洲穷国的人那样,国家再动乱,再贫穷,再落后,再昏暗,也没有去处。

这水田里的鱼大概做梦也没有想到,在这世界上还有大洋、大海;还有大江、大河;还有湖泊、水库。而这水田中的鱼,是多么的可悲。

麻雀虽然可悲,但还有一对翅膀,使它们能够飞越沟壑、田野;飞越荒地、深山;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可是,鱼就不行,永远也飞到不远方。

我从一块田捞到另一块田,怎么也捞不着鱼。其实,我哪有心思捞鱼?我不过是来散散心罢了。

我想:再过若干年后,我们到哪里去捞鱼呢?我们还能像现在这样轻松地说:“捞鱼去?也许,到那时只能在书本上读到鱼了。

到那时,鱼也许会彻底绝迹;

到那时,鱼就会变成了化石;
到那时,鱼将会像恐龙那样;
到那时,鱼只能陈列博物馆。

那时的孩子,将不知什么是鱼,就像今天的孩子不知道恐龙一样,只能从书本上认识鱼。那时,天真的孩子们坐在教室里,朗读着:“我们的地球上曾经有过鱼,很美丽,肉很鲜嫩,很有营养价值……”但那时的孩子们不可能欢快地说:“捞鱼去

啊,可悲的鱼!我不禁为鱼的命运悲哀、忧伤

   

作者简介

铁裕,云南人,笔名:一荒玄。系《散文阅读》专栏作家,《作家前线》、《世界作家》、《霖阅诗刊》、《仙泉文艺》等多家平台的特邀作家。96年开始散文创作,先后在《柳江文学》、《华商时报》、《合肥日报》、《中央文献出版社》、《清远日报》、《工人日报》、《边疆文学》、《昭通作家》、《昭通文学》、《昭通日报》、《中国青年报》、《鹤壁文艺》、《文苑》、《乌蒙山》、《作家驿站》、《世界作家园林》、《网易》、《名家访谈》、《一点资讯》、《凤凰新闻》、《首都文学》、《作家》、《江西作家文坛》、《中国作家联盟》、《中国人民诗刊社》、《湖南写作》等报刊、杂志、平台发表诗文五千多篇、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铁裕作品《枯水》(纸刊备选)
[流年记碎]童年的味道,你还能记起几种?
《忆水乡》之七:想起捉“切水鱼”
野草:往事随风而去
自传——汶水(19)
石舌 | 千里莼菜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