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依恋理论

依恋理论

第一节 婴儿期的依恋

弗洛伊德有句名言:婴儿和母亲之间的关系是“独一无二、无可比拟的,作为最早,也是最稳固的爱的对象,以及今后所有爱的关系的模式,母婴关系一旦建立,就一生不变”。

 

一、母亲──婴幼儿的“第一重要他人”

 

当一个小生命诞生以后,成人便开始扮演起特定的角色,人们情感生活的价值亦由此得到了提升。这个小生命不久就会变成一个合作者,他既是属于家庭的,又是属于我们的祖先的,更是人类的一分子。

 

婴儿诞生后,母亲给了孩子无数个“第一次”。她们第一次喂养孩子、抚摸孩子,使孩子获得了被人关爱的快感;她们第一次逗孩子,与孩子嬉戏,使孩子体验到了与人同乐的愉悦;她们第一次倾听孩子、解读孩子,使孩子感受到了被人理解的幸福……这无限的抚育与关爱构成了母婴间的天然联系且连绵不断。

 

在通常情况下,母亲是婴儿的主要抚养者。科捷尔丘克(Kotelchuck,1976)基于对6~12个月婴儿父母的采访,报告母亲每天平均花费9小时与婴儿接触,而父亲平均每天花32小时与婴儿接触。研究也发现,父亲主要是通过游戏对儿童发生影响。

 

母亲不仅与婴儿的相处时间最长,并且与婴儿的接触空间最广,这种时空关系决定了母亲必然承担着“第一重要他人”的角色。首先,母亲是婴儿最重要的刺激源,母亲提供视觉的、听觉的、动作的、身体的等大量刺激,极大地满足了婴儿生长的需要,为婴儿早期认知结构的发展建构起了基本的图式。其次,母亲是婴儿最丰富的影响源,母亲对婴儿的影响是立体的、全方位的。比如有关母子正常交往和母亲缺失对婴儿语言发展的影响及对婴儿语言发展的作用的比较研究表明,母亲对婴儿语言发展影响极大,母子正常交往有助于婴儿语言正常、顺利地发展,而母亲缺失,即使父亲健在,也会使婴儿的语言发展受损。最后,母亲是婴儿最重要的情感源,母亲给予婴儿的日常照料和抚育,成为最有效的情感刺激,提供了最丰富的社会性情感反应。因此,母亲在婴儿积极情感的发展中起着发动和保障的作用,同时,母亲又是婴儿社会性行为和社会交往发展的重要基础。

 

二、依恋──婴幼儿的最初情感联结

 

亲子之间的情感联系并不仅仅表现在母亲对婴儿的态度和作用上。事实上,婴儿也在积极地影响着母亲。婴儿从出生后的第一天起,就会对别人发生反应。并对说话的声音有反应,而且对人的脸特别注意,2~3个月的婴儿开始对人微笑,我们称之为社会性微笑。这种微笑的行为常常是父母注意到的婴儿第一个明显的社会性反应。从这时起,婴儿被一切社会性客体所吸引,并且,与非动物客体相比,表现得更喜欢人。尔后逐渐转入“对人的区分”阶段,婴儿学会区别熟人和陌生人。到了6~7个月,一个新的发展──特定性依恋开始了。这时,婴儿表现为积极寻求与特定的照看人联系并拒绝他们离去的倾向,这一特定的照看人主要是母亲。

 

 习性学的依恋理论

 

以英国精神病学家鲍尔比(JBowlby)为代表的习性学理论认为依恋是一套本能反应的结果。这些本能反应对于种系的保护和生存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鲍尔比明确指出,依恋行为系统的生物功能是保护作用,其中最为主要的作用是保护儿童不受进化环境中有害因素的伤害。因为客观上弱小的婴儿需要与抚养者保持一种特定的亲近以保证自身的安全感。有关动物的现场研究表明,不与其母亲保持亲近的幼子可能成为侵害的牺牲品。他认为,即使在现代社会,如果一个儿童独处而不是由一个敏感的成人伴随,儿童也更加容易受到伤害(如因意外事故而伤亡)。因此,他顺理成章地把这种保护作用视为依恋行为及相关母性行为的生物功能的自然延续。而父母对婴儿诸如哭泣、依附、跟随之类的依恋行为予以回应,则由此建立起亲子间相互寻求亲近的情感联系。

 

由此可见,依恋的生物功能在于保护幼小的后代,而心理功能在于提供某种安全感,有助于良好情感的建立。

 

依恋是一种强烈的持久的情感联系。正是这种情感联系,使得婴幼儿最愿意与母亲在一起。当儿童遇到困难、感到害怕时,便寻找母亲,表现出一系列的依恋行为。这种母婴之间的联结,在本质上是一种融情绪、情感、态度及信念于一体的复杂系统,其进化与发展的基础是未成熟、弱小的儿童趋近依恋对象的需要。它的生物意义在于个体可以从中获得关爱和安全感。而它的社会意义在于奠定了儿童日后情感发展的重要基础。

 

三、依恋的发展过程

 

(一)依恋建立的前提

 

依恋是心理过程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儿童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依恋的发生与建立有其特定的标志,其前后相继的阶段性发展过程也是儿童心理逐渐趋向成熟的过程。

 

1)识别记忆。儿童对周围事物的认知有一个从未分化到分化的过程。当儿童能够把作为依恋对象的特定个体与其他人区分开来时,就有可能形成对特定个体的集中依恋。这种使知觉对象从知觉背景中分化出来的认知技能,就是儿童的识别记忆。

 

儿童识别记忆产生的时间可以因感觉器官性质的不同而有所差异。随着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各种感觉器官的活动逐渐协调起来发挥作用,通过对多通道信息的收集、加工、鉴别,儿童能更准确、更生动、更完整地确认依恋对象。

 

2)客体永久性与“人物永久性”。我们已经知道,在儿童认知发展的过程中,获得客体永久性的概念是一个重大成就。正是这种认识能力使婴儿在头脑中始终保持着母亲的形象,我们称之为“人物永久性”。于是,当母亲离开婴儿时,婴儿才会寻找。客体永久性的认知能力,是儿童依恋形成的认知前提。

 

婴儿的识别记忆和客体永久性的出现并非彼此孤立,两者具有发展上的相继性以及功能的相辅相成性。

 

(二)依恋形成的标志

 

儿童对他人的依恋有着一系列的反应和表现。如,当母亲走进房间,孩子就张开嘴,朝她友好地微笑;当母亲把他抱起来,孩子会拍母亲的脸,摸她的头发,依偎在她身上;当孩子感到焦虑和恐惧时,他会追随母亲,甚至抓住母亲的腿,抱得紧紧的等等。这里,以什么样的行为反应作为判断依恋真正建立的标志,直接影响到依恋形成时间的确定,以及对依恋关系的特殊性乃至依恋质量与性质的判定。因此,科学地确立依恋形成的标志在依恋研究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英国心理学家谢弗(RSchaffer)认为,依恋形成的标志需要符合以下三条原则:

 

1)代表性,即能反映依恋这一行为表现不同于其他社会关系的本质规定性;

 

2)稳定性,即在依恋一般应出现的时期内能保持相对稳定的存在,如孩子的行为今日出现,明日消失,则不具有稳定性;

 

3)普遍性,即不因个体间的差异而影响该依恋现象的普遍存在,如在一般情况下某种行为甲具有,而乙在同期并不出现,那么这种标志就很难认为具有普遍性。

 

(三)依恋的形成阶段

 

在儿童的早期发展过程中,依恋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在婴儿与母亲的相互作用中逐渐建立的。鲍尔比提出依恋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1)无分化阶段(0~3个月)。婴儿开始探索周围环境,尤其是人,表现为倾听、追视、吸吮。婴儿对人的探索只能借助于哭泣、微笑和咿呀语等。一旦成人给予回应,或是留在孩子身边,或是抱起孩子轻轻摇晃,都能使之高兴、兴奋,并且感到愉快、满足。这个时期婴儿对人反应的最大特点是不加区分,没有差别,婴儿对所有人的反应几乎都是一样的,同时,所有的人对婴儿的影响也是一样的。因为此时的儿童还未能实现对人际关系客体的分化,他们并不介意被陌生人抱起。

 

2)低分化阶段(3~6个月)。婴儿继续探索环境,开始识别熟悉的人(如父母)与不熟悉的人的差别,也能区别一个熟悉的人与另一个熟悉的人。如婴儿用不同的微笑和发声区别不同的人。对熟悉的人表现为更敏感。他们在母亲面前表现出更多的微笑、咿呀学语、依偎、接近,而在其他熟悉的人面前这些反应就要相对少一些,若是面对陌生人这些反应则更少。但此时的儿童除了能从人群中找出母亲,仍旧不会介意和父母分开。

 

3)依恋形成阶段(6个月至25岁)。从这时候起,孩子对母亲的存在尤其关注,特别愿意与母亲在一起,与母亲在一起就很高兴,而当母亲离开时则非常不安,表现出一种分离焦虑。同时,当陌生人出现时,孩子则会显得谨慎、恐惧甚至哭泣、大喊大叫,表现出怯生、无所适从。不过,这时候的孩子已经明白成人不在视野范围内后还会继续出现,所以他们以母亲为安全保障,在新环境中探寻、冒险,然后又回来寻求保护。

 

4)修正目标的合作阶段(25岁以后)。随着认知水平和语言能力的提高,儿童的自我中心减少,能从母亲的角度看待问题。亲子之间形成了更为复杂的关系,具有“目标—矫正”的“伙伴关系”性质。儿童能认识并理解母亲的情感、需要、愿望,知道她爱自己,不会抛弃自己,他们已经理解父母离去的原因,也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回来,这样分离焦虑便降低了。如2岁的孩子会问妈妈去哪儿(到超市买东西),什么时候回来(过一会儿就回来),这些解释使孩子相信母亲肯定会回来。有时他们会要求母亲离开前给他讲个故事,再把他交给保姆。总之,这时的儿童会同父母协商,向成人提出要求,亲子之间的合作性加强,而不是跟在他们后面或拉住他们。

 

第二节 依恋的类型及影响因素

虽然每个家庭的儿童都对熟悉的照看者表现出依恋,但到了第二年末,这种关系的表现程度却大不一样。照看者在场时有些孩子能安详自在、无忧无虑,他们明白自己能得到照看者的保护和帮助。而有些孩子却显得神情恍惚、焦虑不安。

 

安斯沃思(MAinsworth)设计的“陌生情境”实验,是研究儿童分离焦虑、陌生焦虑的经典实验。陌生情境是这样设计的(见表3-7):在儿童的照看者(通常是母亲)在场和不在场两种情况下,把儿童与一个陌生人安排在一个儿童不熟悉的环境中。这个环境是一间观察室。室内划分为三块(品字形),分别为儿童、母亲和陌生人摆上一把椅子,在儿童的椅子周围摆一些玩具。观察儿童在此情境中的反应,判断儿童依恋关系的类型。这种方法基于的假设是:儿童被置于由亲子分离和陌生人的出现所导致的压力情境中,因而突出了其寻求安全的努力。

                        陌生情境实验的场景

 

场景

事件

观察的依恋行为

1

实验者把孩子和父母带进游戏室,然后离开

 

2

父母坐着看孩子玩玩具

父母是安全保障

3

陌生人进入,坐下和父母交谈

对不熟悉成人的反应

4

父母离开,陌生人和孩子交流,如不安则安慰他

离别焦虑

5

父母回来,和孩子打招呼,有必要的话安慰他,陌生人离开

重逢的反应

6

父母离开房间

离别焦虑

7

陌生人进入房间安慰

接受陌生人抚慰的能力

8

父母回来,和孩子打招呼,有必要的话安慰他,并再次激起孩子玩玩具的兴趣

重逢的反应

 

注:第一个场景持续30秒,其余各场景各为3分钟。分离的场景如使孩子很不安就缩短从分离到重逢的时间。如孩子需要更多的时间才能平静,重新玩耍,则会延长。

 

观察孩子在这些场景中的表现,发现儿童依恋有着不同的类型。

 

一、依恋的类型

 

儿童的依恋分为A型(焦虑—回避型依恋)、B型(安全型依恋)和C型(焦虑—抗拒型依恋)三类。

 

(一)A

 

这类儿童在陌生情境中,母亲是否在场对他们的探究行为没有影响。母亲离开时,儿童不表现出明显的分离焦虑;母亲返回时,也不主动寻求接触;母亲接近时反而转过身去,回避母亲的亲密行为。在忧伤时,陌生人的安慰效果与母亲差不多,不表现出明显的陌生焦虑。

 

(二)B

 

这类儿童在陌生情境中,把母亲作为“安全基地”,去探究周围环境。母亲在场时,主动去探究;母亲离开时,产生分离焦虑,探究活动明显减少。忧伤时容易被陌生人安慰,但母亲的安慰更有效。母亲返回时,以积极的情感表达依恋并主动寻求安慰,即使在忧伤时,婴儿也能通过与母亲的接触很快平静下来,然后继续探究和游戏。

 

(三)C

 

这类儿童在陌生情境中,难以主动地探究周围环境,而且探究活动很少,表现出明显的陌生焦虑。母亲离开时儿童相当忧伤,但重逢时又难以被安慰。实际上,这些儿童抗拒母亲的安慰和接触。他们的行为表现出一种愤怒的矛盾心理,对母亲缺乏信心,不能把母亲当做“安全基地”。当母亲返回时,他们拒绝去探究,仍表现出明显的焦虑不安。

 

如果把B型称为安全型依恋的话(约占70%左右),A型(占10%左右)和C型(占20%左右)则称为不安全型依恋。三类依恋之间的区别不在于强度的强弱,而在于质量的好坏。显然,B型的质量高,而A型和C型质量低。

 

可见,婴儿的依恋行为中,存在着一种依恋安全模式和两种依恋不安全模式,前者属于良好、积极的依恋,后者属于消极、不良的依恋。

 

当然,来自于不同文化背景的儿童,其依恋的模式因为受到所属环境的影响,而会有较大的不同。

 

二、影响依恋安全性的因素

 

(一)稳定的照看者

 

稳定的照看者是儿童依恋形成的必要条件。通常,这个人是母亲。母亲在婴儿依恋的形成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导致照看者不稳定,将对儿童依恋的形成起到破坏性作用。安娜·弗洛伊徳(AFreud)曾研究过二战期间欧洲一些孤儿的依恋发展,发现由于战时看护孤儿的护士不稳定,导致这批儿童无法形成对照看者的正常依恋,只能相互抱成团,相依为命,对社会适应造成很大困难。斯皮茨(RSpitz)对孤儿院孩子进行的研究进一步说明了这一点。这些孩子都在3~12个月内被母亲抛弃,他们被放在一个大的病房内,至少七八个孩子都由一个护士照看。和与父母分离前的快乐、外向的行为相比,他们哭泣,对周围环境退缩,体重减少,很难入睡。如果孩子所见到的照看者无法代替母亲,这种伤心就更加严重。

 

哈洛(HHarlow)对刚出生的“婴猴”实施“母爱剥夺”实验(见信息栏3-3)。实验表明,婴猴具有先天的接触安慰的需要。与正常生长的同龄伙伴相比,在这种缺乏真实母亲养护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猴子,缺少群体性行为,不合群,富于侵犯性,怯于探索环境,且不能适应未来的生活。母爱剥夺的后果是极为严重的,而且今后要花很大力气才有所弥补。

 

从儿童个案和动物实验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出生的头几年与照看者建立起亲密的关系是儿童今后正常发展的重要基础。

 

受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很多人都认为儿童早期母爱剥夺导致的情感创伤,将对儿童的发展造成终身伤害。但后来的研究发现情况并不像早期的结论那么严峻。1976年,克拉克(AClarke)等综述了大量文献后指出,“看起来有些儿童几乎经历了所有的心理社会性不幸,但后来都复原了”,从而他们进一步指出:“发展的每个时期都很重要,而不仅仅是早期岁月才重要。这并不等于有理由认为不必为抚育儿童的环境条件过多操心。重要的是每一发展阶段的质量。婴儿期固然重要,但这一早期阶段中的经历并不一定就确立了随后的发展情况。后期的经历可以弥补早期的困难。”

 

“代理妈妈”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动物心理学家哈洛用恒河猴做的“母爱剥夺”实验是心理学界的经典实验。他们将刚出生的“婴猴”脱离母亲的哺养,单独关在笼子里。笼子里装有两个“代理妈妈”:一个用铁丝编成,身上装有奶瓶;另一个用绒布做成,身上不设奶瓶。小猴饥饿时在铁丝妈妈身上吃奶,但当小猴歇息或恐惧时便趴到绒布妈妈身上去。研究发现,小猴不仅需要食物,还有一种先天的需要便是与母亲亲密的身体接触。哈洛称之为“接触安慰”。从这个实验推断人类婴儿也具有接触安慰的先天需要。

 

(二)照看的质量(包括照看的态度和环境)

 

首先,照看态度对依恋形成有重要影响。婴儿与照看者之间互动的方式,决定着依恋形成的性质。通过对4 000对母子的66项研究表明,母亲对孩子的信号始终能作出合适、积极的回应的,对孩子照顾温柔而细致的,孩子的依恋安全就比较强(De Wolff, Van Ijzendoorn, 1997)。因为在此过程中,儿童发展了一个信仰体系,即将父母合并成一个在保护、培养、安慰和安全的方面可以信赖和依靠的人,同时儿童形成了一个信念,自己能够从别人那儿获得积极的反应。

 

安斯沃思根据敏感—不敏感、接受—拒绝、合作—干涉和易接受—冷漠四个维度来评定母亲的照看方式,结果发现安全型依恋的儿童,其母亲的照看方式在以上四个维度上的分数都高。其中,母亲对儿童的敏感性是影响儿童依恋形成的关键因素。敏感的母亲对儿童是易接近的、接受的、合作的。安斯沃思发现,婴儿出生头三个月中,哺乳过程中敏感性高的母亲,其婴儿在1岁时一般都显示安全型依恋模式。来自于照看者的关心的、温馨的、适时的抚养,有助于婴儿形成安全型依恋。如果母亲取拒绝态度或不敏感,教养行为又不适当,婴儿则会形成不安全型依恋。

 

其次,照看环境。这里讲的照看环境是指婴儿在家庭中由母亲或亲属单个儿照看还是把婴儿送到托儿所集体照看。这两种不同的照看环境对儿童的依恋是否会有影响?这些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在托儿所,一般采取集体照看,几个保育员轮流照看几个或十几个儿童。在集体照看条件下,每个儿童得到的关怀要比个别照看少,儿童与照看者相互作用的时间或机会少,但这只是一个量的问题,还不足以影响儿童对母亲依恋的性质,关键是照看者的照看质量,也就是照看者的敏感性、易接近性和合作的态度或行为特点。我们知道,母亲的照看态度对儿童依恋的形成具有关键的作用,通常,儿童在进入托儿机构时,依恋的模式已经形成。新的照看环境一般不会改变母子依恋的模式。集体照看和短暂亲子分离也不会中断亲子依恋。但研究也表明,日托儿童与家庭照看儿童在依恋强度和依恋表达方式有差异。日托儿童依恋行为少,焦虑水平低,探究频率高,多以接近、注视和有声信号表达依恋。家庭照看儿童依恋行为多,焦虑水平高,探究频率较低,多以身体接触、接近行为表达依恋。

 

为什么婴儿害怕陌生人、害怕分离?

 

为什么婴儿刚刚开始体验被爱的快乐,就突然开始害怕陌生人,并且与他们喜爱的事物分离时感到焦虑呢?让我们来看一下已经得到一些支持的两种观点。

 

1.习性学的观点。习性学研究者鲍尔比(1973)宣称,婴儿面对的许多情景被认为是危险的自然线索;在人类进化的历史中,他们遇到危险的频率非常多,因此害怕或回避的反应已经成为生物学上设计好的程序。一旦婴儿能从不熟悉的东西中区分出熟悉的物体和事件时,婴儿对陌生的脸(这张脸在远古时代可能是一只食肉动物的脸)、陌生的情景,还有与熟悉的照看者分离的陌生环境。

 

和习性学观点相一致的是,婴儿在一个不熟悉的实验室里表现出来的陌生人焦虑和分离焦虑要比他们在家里表现出来的更强烈;大概实验室的陌生环境增加了他们平常遇到一个陌生人或不得不忍受分离的焦虑。这种行为理论的观点也解释了在分离焦虑中存在的一种有趣的跨文化的差异:在许多非个人取向的社会中,婴儿与妈妈睡在一起,而且经常与她们有非常亲密的接触,这些婴儿出现分离焦虑的时间要比西方国家的婴儿早2~3个月。为什么?因为那些婴儿很少与他们的照看者分开,因此几乎任何一次分离对他们来说都是非常奇怪、害怕并容易引起他们生气的事件。

 

习性学的观点也解释了为什么陌生焦虑和分离焦虑在第二年的时候开始减少。一旦婴儿开始走路,并把他们的依恋对象当做是探索的安全基地后,他们开始主动地引起分离,变得更加能忍受分离,对他们以前害怕的其他新奇刺激(包括友好的陌生人)表现出来的小心谨慎也少了很多(Ainsworth1967)。

 

2.认知发展的观点。认知理论的研究者们认为陌生焦虑和分离焦虑是婴儿感知觉和认知发展的自然结果。卡根(19721976)认为,6~10个月的婴儿最后发展了稳定的图式:(1)熟悉的照看者的脸的图式;(2)这些照看者可能呆在家里的哪个地方的图式(如果他们不在现场的话)。突然,一个陌生的、与婴儿形成的照看者的图式不一样的脸,使得孩子不安,因为他们不能解释他是谁或者熟悉的照看者变成了什么。卡根也提出7~10个月的孩子在家的时候对绝大部分的分离不会产生抗拒,那是因为他们清楚地知道,如果照看者把他们留在起居室的话,那么他会去哪里:他们在另一个熟悉的地方生存,比如在厨房。但是如果照看者拎起公文包,走到前门,从而与婴儿所建立这些熟悉的脸在一些熟悉的地方的图式不一致,那么婴儿不大能接受照看者所在的地方,有可能会哭。

 

实际上,婴儿在家里被观察到,当照看者穿过一个不熟悉的门口(比如地下室的入口)离开时,比他穿过一个熟悉的门口更有可能引起他们的反抗(LittenbergTulkin & Kagan1971)。一个9个月的孩子,在分离期间自己安静地玩,当他寻找妈妈并发现妈妈不在他想象的地方时,他就马上变得非常不安(Corteret al., 1980)。很清楚,这些观察的结果支持了卡根的理论:当婴儿不确定照看者在哪里时,他们很有可能因为与照看者的分离而引起焦虑。

 

总之,陌生焦虑和分离焦虑是非常复杂的情感反应,他们一部分来自婴儿对不熟悉的事物的一般恐惧(行为理论的观点),另一部分来自他无法解释那个陌生人是谁,或者熟悉的照看者变得怎么样了(认知发展的观点)。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对于陌生人和分离,不同的婴儿的反应差别非常大:有些几乎不关心这些事情,而另一些婴儿表现得似乎他们非常害怕。为什么有这些不同呢?发展心理学家现在相信,这些不同经常反映着婴儿在依恋关系的质量或安全性方面的个体差异。

 

──ShafferD(2002)Developmental PsychologyWadsworth/Thomson Learning,p394(韩春红译)

 

(三)儿童的特点

 

依恋关系是亲子双方共同构筑的。因此婴儿自身的特点也决定了建立这种关系的程度。

 

一些心理学家在研究中发现,早期儿童的行为特性、活动水平、挫折耐受力与生活的节律性有明显的个体差异。一些儿童容易照料,与母亲关系融洽,容易接受抚慰;一些儿童很难照料,异常活跃,拒绝母亲的亲近,不易抚慰。这主要归因于儿童先天特性尤其是气质的作用。有研究表明,儿童的气质特点是母亲抚养困难的重要引发源之一。气质在依恋形成与发展中的意义在于,它是影响儿童行为的动力特征的关键因素,它在很大程度上赋予儿童依恋行为以特定的速度和强度,制约着儿童的反应方式和活动水平。对于难以照看型气质的儿童和敏感—退缩型儿童,其母亲的抚养困难程度,显著高于容易照看型气质的儿童的母亲。

 

有关缺陷儿童的研究表明,儿童的智力水平及生理缺陷对依恋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大多数有智力障碍的儿童在与母亲交往中往往消极被动,交往的主动权在于母亲,不像正常儿童那样能够把握主动权。智力正常的儿童比弱智儿童更爱注视母亲。而聋童对父母的依恋通常发展缓慢,而且衰减的速度也快,其主要原因在于聋童与父母之间未能建立起有效的信号反应系统,使他们的交流受阻。如果父母与聋童之间建立起相互理解的符号系统,情况就有所改善。

 

(四)家庭的因素

 

在儿童的生存条件中,家庭是第一要素。失业、婚姻的失败、经济困难和其他一些因素都会影响父母对儿童照看的质量,从而破坏儿童的依恋安全。

 

孩子在养育环境中是否得到关爱,是否被精心抚养,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依恋安全。有一项研究表明,第一个出生的孩子会因第二个孩子的出生而降低依恋安全性。

 

正常家庭,尤其是婚姻美满、成人之间充满温馨、较少有家庭摩擦,那么会使儿童的依恋的安全感增强。相反,如果成人之间充满愤怒的交往,对孩子不适宜的照看,将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安全依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母婴依恋——生命最初的纽带
心里社会发展
依恋的类型
教招备考理论-依恋类型解读
分离焦虑与安全依恋
耐心暖亲的第5篇文章:生命打底的温度- 把握亲子关系,让孩子建立安全依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