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妈妈的音量,决定了孩子的一生

父母的语言是孩子看世界的眼睛,更是孩子汲取爱和能量的养分。

当父母安静下来,对孩子的心声给予理解和回应时,他们也一定愿意敞开心扉。

——鹿妈

作者 | 麦小麦

前两天,陪女儿读绘本,没想到竟被一只企鹅“教育”了。

故事中的小企鹅,常被妈妈吼得四分五裂:脑袋飞到宇宙;肚子落入大海;翅膀掉到热带丛林…

女儿先是被我夸张的演绎逗得咯咯笑,然后突然说:“妈妈,你上次吼我的时候,我也像小企鹅一样被炸飞了。”

女儿天真的“童言”让我尴尬不已,回忆起来才发现,对着孩子我们不知不觉采用了“极端”的沟通方式:

“这么简单的题也错,你没长眼睛?”“现在不好好学,以后要饭都排不上号!”

生活中,这样的话,不绝于耳。

对父母而言,说句话只是几秒的事,但对孩子而言,父母的话直接影响他对自我身份的认同、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以及和这个世界相处的方式。

美国临床心理学专家马歇尔·卢森堡曾说:

“当语言倾向于忽视人的感受和需要,以致彼此的疏远和伤害时,这种沟通方式会让人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

父母的语言,是孩子汲取爱和能量的源泉,泉水优质与否,沟通的方式是关键。

三流的妈妈,靠吼“压制”孩子;二流的妈妈,靠说“降服”孩子;一流的妈妈,靠听“赢得”孩子。

妈妈声音越大,孩子越不会“说话”

很难想象,光彩照人的“偶像剧女王”陈乔恩,童年的底色竟是灰色的。

一期访谈节目中,她讲起自己的心酸往事。

从小,妈妈对她严厉至极,只要达不到要求,等着她的都是“魔鬼般的叫声”。

用她的话说,“童年很没安全感,活在恐惧中,不知怎么和妈妈讲话,特别怕她吼我。”

妈妈长期的语言威慑,阻断了母女间的情感连接,以致20岁前,她都没主动拉过妈妈的手。

在妈妈的“高音”鞭策下,看起来陈乔恩如今事业有成,而实际上童年的阴影从未消散。

她曾自爆自己有过抑郁倾向,能好几周不出门。

当妈妈把孩子当成情绪的释放口,有的孩子即使当时迫于淫威被震慑住,但内心积压的不安和恐惧却如定时炸弹,随时可能被引爆;而有的孩子则会复制妈妈的分贝,变得愈发“失控”。

很多时候妈妈吼声越大,孩子不仅不会“说话”,更不会“听话”。

前几天,带孩子在游乐场玩,一个“小恶魔”冬冬让我印象深刻。

他不是抢别人玩具、就是欺负同伴,最后孩子们只能去他妈妈那里“告御状”。

但他妈妈骂得越凶,他反而越肆无忌惮。

最后,他妈妈无奈地说:“在家也是,脾气很臭,吼他无数次了,完全没用,现在他声音比我还大,真没办法。”

在妈妈眼里,儿子天性顽劣,而实际上儿子不过是“录音机”,妈妈才是“发声源”。

心理学家李玫瑾教授曾说:

“毁掉一个孩子很简单,不用游戏和贪玩,只要父母常年吼骂他。”

她曾对1000名未成年人做过一项调查,结果发现:在家常被父母吼叫责骂的孩子出现性格缺陷的几率最大:

25.7%的孩子“自卑、抑郁”;56.5%的孩子经常“暴躁”。

语言是有情绪的,我们对孩子说的每句“狠话”,都在孩子心中留下清晰的伤痕,虽表面看不见,但给孩子带来的伤害是真实的。

如果这样的感受堆积过多,最后孩子只能要么向内找出口,变得沉默、自卑;要么向外“释放”,变成一个“情绪化”的孩子。

妈妈说得越多,孩子“跑”得越快

知乎上有人问:“有个爱说教的妈,是种什么体验?”

看到一个高赞回答:“只要妈妈开口,我耳朵就想‘跑’。”

为什么明明是为孩子好的道理,孩子就是不想听?

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超限效应”,指的是机体在接受某种刺激过多时,会出现自然逃避的现象。

道理本就是个中性词,一旦“杠杆”偏向居高临下的说教,孩子听得太多,耳朵自然会长茧,不但听不进,甚至从“脚指头”开始反驳。

看过一期综艺《幻乐之城》,伊能静在节目中聊到和儿子相处,“妈味”十足的她,在儿子这儿竟翻了车。

她说和儿子第一次吵架,是因为儿子想学剪辑,而她用了一堆分析、论证来说服儿子学编剧更有出路。

喋喋不休了半天,最后被儿子一句话噎住。

儿子反驳:“你用你知道的事来告诉我,你怎么知道你知道的就是全部呢?我的未来你又没去过!”

教育家杜威曾说:“教育从不是件告诉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主动和建设性的过程。”

孩子只会从自己出发去看世界,告诉孩子这杯茶好喝,和孩子自己体验过后说“好喝”完全是两件事。

居高临下的说教,表面看是在沟通,实际只是以自己的标准要求孩子,孩子没主动权,自然会因为没有参与感而选择逃避、反驳。

而真正良性的亲子沟通,从来靠的不止是舌头。

妈妈耐心听,孩子才会说

育儿专家卢勤曾说:“亲子沟通的很多问题,大多因为父母说得多,听得少。”

在《好父母,好孩子》书中,她分享了自己的经历。

儿子放学到家,开始都会兴奋地和她讲学校的趣事,但一开始她忽略了儿子需要一个听众的需求。

因为工作忙,每次儿子和她讲话,她总觉得耽误时间,眼神左顾右盼,一副“你快点说完”的样子。

久而久之,儿子为了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把话说完,只能加快语速,最后竟造成了语言障碍,讲话开始结巴,越来越不自信。

发现孩子的变化后,卢勤开始反思,改变自己的“倾听”模式,不再做高高在上的指导者,而是放低姿态,耐心地听孩子说,看到孩子眉飞色舞时,给与会心的一笑。

就这样,孩子越来越喜欢和妈妈分享“小秘密”,性格也更加活泼开朗。

所以,想解决孩子的问题,第一步得打开我们的耳朵。

倾听是父母育儿必备的能力,正如一句话说得好:“孩子的教育80%在于沟通,20%在于教导。”

妈妈只听不“说”,看似偷懒,却让孩子感受到用心的关注, 心理学中有个'霍桑效应',说的就是倾听的重要性。

美国有家叫霍桑的工厂,工作环境一流,福利待遇完善,但奇怪的是里面的员工积极性不高,导致工厂的生产效率低。

为此,心理学家们专门成立研究小组开始对工人进行“谈话实验”,想找出“症结”所在。

两年多时间里,心理学家们找工人谈话两万余人次,在沟通过程中,耐心倾听,而不是反驳训斥,当工人们把自己内心真实的抱怨、意见全部发泄出来后,工作的心情越发舒畅,自然干劲也十足。

“当人们意识到自己真正被关注时,便会刻意改变自己的一些行为。”

大人如此,孩子亦如是。每个不听话的孩子心底都有一个声音,只要我们愿意“听”,孩子都会开口“说”。

父母学会有效倾听,孩子说话才更有“底气”。

《父母的语言》一书中曾提出一个重要的亲子沟通原则,“共情关注”:关注孩子在做什么,想什么,然后认真听,给予回应。

但亲子沟通的过程中,我们常被五只“拦路虎”,阻断了和孩子的“共情”联结。

氓:高高在上;

盲:空讲大道理;

忙:没空交流;

芒:话中带刺;

茫:不知如何沟通;

当我们打开耳朵,冲破这五种阻碍,学会共情,孩子一定会在爱的尊重下,敞开心扉。

苏格拉底曾经说:“自然赋予我们一张嘴,两只耳朵,就是让我们少说多听。”

育儿的路上,我们共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家有男孩,请好好“说话”
怎么让宝宝爱上看书?最关键的一点是什么?!
父母的唠叨,会成为孩子长大后内在的阻碍
【绘本之父松居直:孩子喜欢阅读是靠耳朵】
复旦教授的一句话,点醒天下父母:从今天起,他不再是你儿子了
妈妈聪明孩子一定聪明!这些遗传基因的事,你知道多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