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都昌墈上曹姓和鄱阳强山杨姓250年前的湖产权之争,死4人,官司打了20多年打到北京

公众号湖畔黄昏190篇文章

全文5000

都昌龟山曹氏14丙一公(1206~1274年),在宋朝末年由中堡长平坂迁居六都沙塘,是为墈上枣树下先祖。

彼时,鄱阳湖北岸荒无人烟,先来者优先占有湖基柴山。宋末明初,丙一公曾孙曹亨,亦即龟山曹氏17世万公1298~1351年)带领5个儿子,筚路蓝缕,始创湖山,拥有300平方公里的湖洲柴山产权。

诸如石牌湖、竹筒湖、焦潭湖、强山、乌头山、朱袍山等等,所谓“上齐滕王阁,下齐蜈蚣脚,除了禾苗,见青就斫”。

清朝康熙六年(1667年)《曹氏族谱》谱序载,万公

适当先朝草昧,抄报湖课二百石,以遗子孙,迄今世享其利

所谓先朝,即元朝、明朝;抄报湖课,即将湖产向官府登记、纳税,得到官府认可和保护,湖产允许子孙继承。

纳课户头曹亨一直沿用到清朝。

万公后裔开枝散叶,在鄱阳湖北岸繁衍成20多个村落。

参阅龟山曹氏先祖事略【7】:15世靖公~17世万公

▲万公后裔村落

天气好的时候,站在鄱阳湖北岸南望,约二十里外,隐隐约约可见一片岛屿,那就是鄱阳县强山(长山群岛),明朝永乐年间杨姓迁入岛上居住,繁衍至今。

强山乃都昌墈上曹姓祖业,湖畔君小时候(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村里每年都要组织劳力去“斫下山”,即去强山斫柴,湖畔君的父亲哥哥姐姐都去过。

强山西面水域也是墈上曹姓祖业,鄱阳强山杨姓虽然近在咫尺,但没有捕捞权。

▲都昌墈上、鄱阳强山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些规则的形成当然不是理所当然。

数百年来,围绕着湖洲柴山权属,鄱阳湖周边的几大家族,有争执,有诉讼,有械斗,都昌墈上曹氏族谱上还载有明永乐年间20世铎公“穿铁靴争湖产”的故事。

参阅龟山曹氏先祖事略【9】:穿铁鞋赢官司的20世铎公

都昌、鄱阳两县虽然为邻县,然而南宋、明、清时期,都昌县属南康府,鄱阳县属饶州府。

时至今日,都昌属九江市,鄱阳属上饶市。两县子民发生纷争,官司常常由县至府,甚至打到省城、京城,旷日持久。

▲南康府、饶州府

都昌墈上曹姓和鄱阳强山杨姓可谓世仇,争斗的最早官方记录可以追溯到乾隆十四年(1749年)。

这一年,就鄱阳强山权属,都昌墈上曹振倚与鄱阳强山杨盛元打起了官司,官司打了7年直至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

“振”字辈为都昌龟山曹氏30世。

这起官司的具体情况已无从得知,仅知墈上曹振倚败诉,由此埋下了祸根,20多年后曹、杨两姓为此打了20多年官司、出了4条人命

强山西南面有三片湖面:佛僧港、均池和水尾均属都昌县境,为都昌墈上曹姓祖业,一向在南康府交纳税粮。

▲争议湖面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冬,鄱阳县强山杨盛元等人越界抢鱼生事,并恶人先告状,在鄱阳县起诉都昌墈上曹姓。

墈上曹姓赴鄱阳县应诉,县庭查明:

课册无户,湖名互异,并查两县志载,强山之背,属鄱在东;强山之面,属都在西。其所控争等湖,俱在山面西界,都邑境内,其为都业无疑。

都昌墈上曹姓称鄱阳强山杨姓为“棍”。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鄱阳县新任县令复审此案,一味偏袒自己的县民,将都昌界内的均池、水尾混淆为鄱阳县汉池内的云池、强港,判给了鄱阳杨姓。

都昌墈上曹姓不接受判决,六月二十三日曹文科等人前往南康府衙,呈上证据,请求南康府出面组织都昌、鄱阳两县会同勘界,以保护曹姓的湖产:

不凭志载疆界东西,不查册名均池、云池,不阅经所勘绘图势,不究越占强夺,惟知各子其民,曲理枉断,混将民业尽归管。

六月二十八日,南康府批示勘界:

仰都昌县即将均池、水尾等港实在坐落是否在鄱,抑系在都查明,确切关移鄱阳县,会同鄱阳县勘明定案,毋致延讼,图发还。

七、八、九月间,墈上曹姓又先后到都昌、鄱阳、饶州府、江西布政司状告杨姓,要求勘界。

在这期间,双方发生了命案。

▲墈上曹姓祖祠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九月九日,都昌墈上曹常遇等人杀入鄱阳强山杨姓村庄,杨姓死四人,曹姓跌毙一人。

据都昌县档案馆藏《为拥巢捉杀等事》载,鄱阳强山杨盛元、陈大谟为此在鄱阳县衙状告都昌墈上曹姓侵扰祖业、越界烧杀:

缘蚁祖遗云池、强港,被都蛮曹文科等,恃族千烟,欺占互讼,案经前各宪叠讯叠断,讵凶占心不灭,瞰蚁族栈泊取鱼。

本月初九早晨,不意曹常遇等,哨统千余凶丁,各执刀铳,鸣锣蜂捉。

曹振廷、凌云即曹文科、曹和若、常轼、常典、常如、秀宗、振勿、常候多人,携带枪刀、铁铳,蜂拥入舍。

蚁族杨敬甫、杨辗等在舍,见曹凶势滔天,敬甫奔逃不及,比遭杀毙,尸被抢去……

鄱阳强山杨姓称都昌墈上曹姓为“都蛮”。

曹常遇、常轼、常典、常如、常候……

”为龟山曹氏33世,湖畔君父亲的高祖辈。

参阅根在鄱阳湖畔【五】:细房两百年

九月十一日,墈上曹姓到都昌县衙报案,大意为:

杨姓率领百名凶徒,侵入争议湖区,烧杀抢掠。曹姓在自卫过程中,受伤多人,一人不治身亡。

因为事发鄱阳强山杨姓村庄,鄱阳县令禀告南康府,要求将案犯押送鄱阳县受审。

南康府为此命令都昌县:迅将各案犯上紧严拿到案审究明确,刻日押解鄱邑收审。

湖畔君未查得此案的审理结果。

鄱阳湖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十一月初六日,都昌、鄱阳两县会同勘界。据现有资料,此为第一次两县会同勘界:

雷前令遵即带齐犯、证、卷宗前赴鄱邑,会同谭先诣两造控争处所会勘。

云池、强港坐落杨盛元、陈大谟屋后长山之西南。下湾池在云池之南。

虽鄱阳、都昌二县交界之虬门远隔十五里,其强山四脑、三塘并草坪在云池之西南,即系杨姓之祖杨时章与曹姓之祖曹文育,康熙五年(1666年)公共承买,经鄱邑各给印照分执,曹管西南,杨管东北。

曹文科等混指长山为强山,并以长山为鄱、都交界之处,以长山东属鄱阳,西属都昌,以云池匀池,又称均池,以强港水尾,以下湾池佛僧港,希图冒占。

勘毕,雷前令复赴都昌境内查勘,得曹文科等所管均池、水尾、佛僧港,坐落强山西南,棠荫四山之内,系都昌六都地方,与鄱邑杨、陈二姓所管之云池、强港、下湾池,各不相扰。

根据勘界结果,湖产被断为陈恒一名下,而陈恒一乃陈大谟先祖。

都昌墈上曹姓认为与事实不符,十二月三日到江西布政司上诉,请求布政司纠正两县的误判:

十一月初六,虽沐谭爷、雷爷会勘,事关疆界,害切课命,尤冀宪天颁恩斧正,以杜后祸。

布政司不置可否,仅批示“严檄催详”。

▲鄱阳湖

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二月二十三日,都昌墈上曹姓来到省城南昌,至江西按察司上诉:

虽奉会勘,奈终徇获,幸荷宪驳,始知详扯先年曹振倚与棍争山,牵及民湖,默结旧案,不知倚非民宗……不颁斧正,后祸旋踵,伏乞全课杜患,世世啣恩典无饶,上告。

按察司认为布政司对此案已有命令,所以批示墈上曹姓到县衙催促勘界:

两邑分界之处,既经藩司仰饶州、南康二府饬令鄱、都两县会勘,应赴县禀催,订期会勘可也。

三月初三日,曹姓再赴布政司告状,呈上县志和纳税课册证据,恳请布政司“案据作主,全课业,杜后祸”,布政司批示“候檄催”。

四月三日,曹姓上诉至江西巡抚“伏乞按据作主,全课业,杜后祸”。

四月初八,巡抚批示:

云池、强港、下湾池等湖,系杨、 陈二姓共管,坐落鄱境。尔族均池、水尾、佛僧港,坐落都昌,课纳各府,两不相涉。□经前藩司核案批结,今又经两县会勘明确,并无偏抑。

此案因尔族抗断混争,致酿人命,尚复不知悔悟,尚敢以冒掇臆详,捏词混控,实属冥顽姑宽,不准。

都昌墈上曹姓再次受挫,然而不屈不挠,继续上诉。

▲清朝巡抚

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九月初四日,都昌墈上曹姓奔赴千里之外的南京,到两江总督衙门上诉。

十三日,两江总督萨载批示:

不将断案抄录呈阅,明系隐匿真情,饰词翻控,不准。

十月初三日,曹姓整理证据,再次上诉至两江总督衙门,结果仍然是“不准”。

十月二十六日,曹姓第三次在两江总督衙门上诉。这时候,萨载已调离,杨魁署理两江总督。

杨魁于十一月初一日批示:仰江西布政司查案报

十二月十二日,墈上曹姓回到江西,布政司批示饶州府移会南康府查案。

▲两江总督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三月二十一日,都昌墈上曹姓上书都昌县,请求本县保护自己的产权。

但都昌县却不为所动:

此案尔等如果实有屈抑,前经屡次勘讯,尽力捡呈以为管业铁据。乃案经题结,混图翻控,何不知事理轻重。实属刁蛮,不准。

四月十三日,不服输的曹姓又向南康府递上状纸,历陈己方理由。

八月,两江总督催促鄱阳、都昌两县复查此案: 

今虽据称曹文科等,混指长山等处为强山等处,希图冒占,但地各有名,何能指此作彼?若不确实讯明,取遵立界,难免复起讼端。

批引再饬二县详勘明晰,绘具切实图说,并查拘人证,讯取切供,取具两造遵依,将如何立定界址,分别管业之处,秉公妥协,会议详报察夺……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都昌、鄱阳两县第二次会勘湖界,结果对曹姓不利。

墈上曹姓一次次被否定,一次次重新起诉。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都昌、鄱阳两县第三次会勘湖界,结果仍然对曹姓不利。

官司经历了多次反反复复,在县、府、布政司、督抚四层官府之间来回流转至少十次。

最后,面对挫折,都昌墈上曹姓并不气馁,走出了最后一步:赴京上诉。

▲县、府、巡抚、总督

乾隆六十年(1795年),74岁的曹鹤松和54岁的曹文科跋涉四千华里,从鄱阳湖畔的墈上来到了北京城。

八月初九日,两人赴刑部大堂,状告鄱阳强山杨姓、陈姓侵占自己祖业:

鄱主始藉另族曹振倚争山讼案,牵溷掩占,继掇东界鄱境之云池湖,冒民都土均池,诳蔽冤断,致将民湖尽归棍管。

在这份千余字的状纸中,都昌墈上曹姓上诉“饶郡杨太守与势豪杨姓联宗”,在乾隆十四年(1749年)旧案中舞弊,捏造了杨姓对争议湖港的产权依据,听任杨姓改山占湖,为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开始的湖产之争埋下了祸根。

墈上曹姓诉称:

1749年鄱阳强山杨盛元与墈上曹振倚争抢强山薪柴构讼,但此曹非彼曹,并不与曹鹤松等代表的曹姓共享湖产。

在这场争讼中,杨盛元将都、鄱分界处的上强山改称长山,从而假云池、强港、下湾池水名,影射曹姓佛僧港、均池、水尾

刑部官员经过初步讯问,认为证据不足,所以并未直接受理此案,而是将问题下发回了地方,批示:

仰江西巡抚委道、府大员亲诣踏勘,核查都、鄱两县志册,究杨、陈坐处山名,或强或长,告石立界。

并查杨姓有湖无湖,果系改山冒占,抑或曹姓希刁翻取具,两造遵依切结,绘妥议详报,以凭核夺,毋任延迟滋祸,致干未便。速速。

八月二十四日曹鹤松、曹文科返乡,十月到达江西省城。

十二月,江西巡抚组织了三方会审:与诉讼双方并无关系的袁州府会同彭泽县(属九江府)审理此案。

这次至关重要的审理记录没有流传下来,根据其他文书可知,官方当场饬令陈姓将云池、强港、下湾池,当堂卖给曹姓(曹俊明)管业。

十二月二十二日,交易完成,都昌墈上曹姓支付鄱阳强山陈姓500两银子,并承担课米五石八斗四升五合。

▲刑部

嘉庆四年(1799年)九月十一日,饶州府下行文书至都昌县:

署饶州府正堂、瑞州铜鼓营分防府、加十级纪录十次张为行知事。

本年七月初八日,据该县民曹常明禀称,民与鄱民陈大谟等前因互争湖界不清,控部行江。

饬委袁州府、彭泽县会勘审明,当经大谟即文吉将所争之云池、强港、下湾池三处湖产立契卖与承管,以断葛藤。

兹已将契投税,理合呈请查验过割等情。随经查验无异,并饬承照契在陈大谟五区四甲陈恒一户内,拨除课米五石八斗四升五合,归入曹俊明户下注册,照额纳课,并将印契给还具领外,查此案前据曹俊若等控部,委勘审断有案。今既承买,投税过割立户,合就行知。

为此行县即便知照,毋违。切切。

右票行都昌县。

准此。

至此,这桩打了20余年、付出4条人命的官司总算尘埃落地。

云池、强港、下湾池遂归都昌墈上曹姓。

这一年,湖畔君父亲的高祖常辰公出生。

有“课甲一户曹亨”字样的清代课册

十一

时间来到咸丰二年(1852年)

彼时,云池、强港产权共有96股,墈上曹常满、曹明秀二人共有1股,二人将自己的云池、强港股权出押给鄱阳强山陈、杨两姓,换得7担谷子。

后曹姓众得闻知,不依此事。常满、明秀二人即将此契取回。陈、杨二姓付契是实,在后倘有片纸只字,陈、杨二姓不得为据。

于墈上曹姓而言,祖宗置下的祖业,没有一寸土地一寸湖面是多余的。

付出了鲜血、诉讼二十余年争来的湖产权,岂能出让?

这一年,湖畔君的高祖时年20岁。

“明”为都昌龟山曹氏35世,湖畔君的曾祖辈。

▲鄱阳湖区文书·都昌墈上曹姓

阅读更多

曹氏字辈:都昌治内合族编修百世派

根在鄱阳湖畔【二】:墈上枣树下

龟山曹氏先祖事略【7】:15世靖公~17世万公

根在鄱阳湖畔【一】:上下五百年

根在鄱阳湖畔【五】:细房两百年

龟山曹氏先祖事略【9】:穿铁鞋赢官司的20世铎公

《墈上枣树下曹氏先祖事略》合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现实版的“沧海桑田”,江西的这个遗址讲述着千年前古城沉浮往事-今日头条
劉詩古:鄱陽湖區文書的發現、收集與整理(代序)
美丽都昌我的家
都昌龟山曹门进士  作者曹庆
七绝·鄱阳双港中学行吟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八百五十五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