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云时代”到“渠时代”,学校要懂得“千斤才能拨四两”丨国庆特辑


中国有句话叫做“凡益之道,与时偕行。”世界不断变化,我们要做出适于时代的判断和选择。我们眼前这个时代被多重释义: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乌卡、第四次工业革命、生成式AI、后疫情……中国教育就像一个穿梭于时代山脉间的骑行者,两侧云雾缭绕,面前几部导航:教育强国、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深化基础教育转型与改革……一行呼啸,听山风谷雨,辨南北东西。

中国还有句话叫“野火烧后,新木丛生。”抬手一炬,覆手一矩,相比阳光和土壤,新规则、新秩序更需要一把烈火。“双减”、新课标、强师计划、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我们在时空腾挪和趋势推演中创造着新时代中国基础教育的未来,一路笃定,尽荠麦青青,过春风十里。

如果说2021年之前属于“云时代”,2021年之后就进入了“渠时代”。逐云奔跑的时代过去了,每个人需在自己的领域深耕。天上有云,云能下雨,雨水落地,滋养万物。这够了吗?不够。还要灌溉、排涝、挖渠。挖渠,则要了解天气、地形、水利,肯俯下身子,把手弄脏。

中国教育的“渠时代”,我们也要“挖渠”。它比看天更全面,更具体,更费时,它印证一个道理:好方法不是“四两拨千斤”,恰恰是“千斤拨四两”——在行动如琢如磨的笨功夫下,推动教育的云卷云舒。


渠在脚下:不是向远方喊话,而是与附近击掌

四川省大山深处有一所农村寄宿小学叫范家小学。学校共有28名幼儿园孩子、43名小学生和12名老师。这里的每个孩子都是我们眼中的“苦孩子”,背后都有一个“苦故事”。校长张平原刚来学校时,整夜整夜睡不好觉。要让这所又偏远又薄弱的小学有所改善,必须从最小最近处着手。

农村学校学生流失严重,师生比越来越高,这客观上让老师给予每个孩子更多关注。于是,师生关系越来越好,范家小学的老师会情不自禁拍拍学生的脸,学生也会直接冲到老师怀里。不知不觉中,达成了“学校最佳规模是所有师生相识”的教育愿景,也实现了大城市难以企及的“小班化”教学。

农村学校另一难题是:很难按照传统学科配置任课老师,一个老师往往身兼数科。于是,张校长带着老师们想方设法设计综合课程。教学资源有限,必须就地取材,充分利用乡村资源。范家小学组织学生参加村里庙会,调查村子里的一口老井,上山采蘑菇和草药。他们的教学方法竟然无意中向芬兰的项目式教学靠近。

中国像范家小学这样带着泥土清香的农村学校不在少数,在河南濮阳、甘肃平凉、浙江缙云、湖南湘西、山西吕梁、江苏启东,都有它们的身影。他们筚路蓝缕,艰难求索,没有“好高骛远”的资本,只有顾好眼前人、做好当下事的诚心。所以,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原校长康健说,未来10年、20年,最好的学校一定在农村,是小规模学校。中国教育理念最先进的学校,不是北上广的国际学校,而是一所所“小而美”的农村学校。

不向远方喊话,而与附近击掌,这不是“没出息”,恰恰是“有追求”。如果能充分调动师生的内在能量,这就是一所未来充满想象力的学校。正所谓学校让师生心生欢喜,师生就能让学校眼前一亮。在我们郑州高新区艾瑞德学校“生活区启动唐诗项目”事件中,我再次确证了这句话。

(艾瑞德学校供图)

艾瑞德学校也是一所寄宿制学校,近四分之三是住校生,我们起初称孩子们的宿舍楼为“生活区”。一次偶然机会,我在转生活区时发现,走廊墙壁上贴满唐诗,生活老师会组织孩子们睡前读唐诗、背唐诗、讲唐诗小故事,甚至搞出小型诗歌比赛。这种“读诗不觉已夜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的氛围令人感动。

负责生活区的董晓老师告诉我,生活老师年龄偏大,为了跟上大家的步调,三年前便开启每日练字打卡,练字的蓝本大多是唐诗,这让生活老师与唐诗天然比较亲近。为了让孩子们回到寝室能够安静下来,不虚度睡前时光,她们就以唐诗为抓手,组织孩子们开展各种活动。

这件事令人振奋,生活区背唐诗与我们学校“大阅读”项目不谋而合。所谓“大阅读”,就是随时随地兴之所至的阅读,带队的可以是语文老师,也可以是每天陪他入梦的那个人。一首唐诗,推倒阅读的“墙”,拓宽学习的“场”,由此,“生活区启动唐诗项目”正式上马,一群50岁上下的生活老师组织了一场生动的启动仪式。

如今,学校生活部郑重更名为“生活教育部”,我们也提出了“入学一亩田(六年内人人种地、劳动)、成长六个一(一年级露过一次营、二年级穿过一条谷、三年级经过一种爱、四年级访过一座城、五年级蹚过一条河、六年级翻过一座山)、毕业一本书(六年级毕业时每人出一本自己的毕业书)、六年诗三百(六年会背三百首唐诗)”的学生成长画像。

知名学者项飚说:“现代社会有一种趋势,就是消灭附近。”这让我们警醒。人们似乎正走向两个极端:要么故步自封,做一个纯粹的原子;要么凌驾一切,只做宏观评论。我们忽略了身边最亲切,最容易产生灵感,也是最应该改变的地方。

也许未来学校的使命之一,就是找回“消失的附近”。

“渠”在手上:最大的“确定性”就是要行动

我们总是讲时代的“不确定”,但回顾历史会发现,没有哪个时代是“确定”的。中外教育史上多个有影响力的教育事件或主张,都产生于社会转折和时代交替中。春秋战国孕育诸子百家,短暂的隋朝诞生科举制度,清末庚子赔款改变中国留学格局,民国战火中成立西南联大。包括西方教育取得重要进展的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都充斥着新旧交替的社会动荡,欧洲新教育运动、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更是跨越两次世界大战。


(艾瑞德学校供图)

请看,哪有什么“确定时代”?!

我们对“大变局”很敏感,殊不知“大变局”在人类史上很平常。如果说“确定”代表安稳、富足、休养生息,那么“不确定”恰恰代表进步、发展、绵绵不绝。任何时代,世界都需要行动者,而行动本身就是最大的确定。

2023年暑假前学校的期末教职工大会,依据惯例我要做最后发言。在总结完上个学期的成绩和经验之后,我首次在全校大会上提出学校下一步要解决的“十大十小”问题。“十大”问题其实也不大,主要是要完成下一个三年的发展规划、让校风具体化等。而“十小”问题则很有些意思,比如关注“校园没有一片垃圾”“早晚自习问题”“学生60秒”“班级学习团”等,并且面向暑假提出艾瑞德的“双减”:减肚腩、减度数——这是为了解决“小胖墩”和“近视眼”问题。老师们说校长的触角伸到学校神经末梢,我认为这是对我的褒奖。

“十大十小”问题提出后,随即成立以副校长刘浩然为主任的“十大十小”问题解决办公室。每周干部行政例会上,都会有一个干部针对自己部门负责的一个问题汇报进度和节奏,分享做法,大家戏称这是属于艾瑞德的“教育行为学”。

这让我想到毛泽东的《实践论》。据说,毛泽东写《实践论》的时候受杜威的影响要多于马克思。毛泽东听过两次杜威演讲,也和杜威学生胡适有过交往,让毛泽东服膺杜威的,是杜威身上的气质与中国的气质非常契合。杜威见过孙中山,他说孙中山是一位重视实践的哲学家,孙中山则告诉杜威,中国传统文化讲究“知易行难”,他担心这种说法会让国人不敢做事,所以他想写本书,告诉大家“知难行易”,这让杜威很受触动。

所以我们发现,中国任何领域的改革实践其实都有同一个核心方法论:干起来再说。中国体质里有强调计划、自上而下的传统,但也有强调实干、基层创新的一面。大到“建设教育强国”,小到“办好一所学校”,我们都能在“行动”里验证中国历史中的辩证法:有时,我们看起来很成功,但成功中蕴含危机;有时,我们看起来很失败,但失败中隐藏新的基因,为以后变革扫清障碍。

未来,只是我们现在做的事情中某个因素的展开。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明白挖渠最重要的是当下的每一铲,干起来吧,别怕把手弄脏。

渠在心中:在“理解学生”的基础上不断纠偏

20世纪之前的世界并不真正理解儿童,直到一个人出现了,他叫皮亚杰。皮亚杰通过大量观察和实验,将儿童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从此,世界开始理解儿童的心理发展。

教育无论发展到任何阶段,教育人心中都要装一条重要的准则:理解学生。理解今天的学生,理解未来的学生;理解传承中的学生,理解变化中的学生;理解中国大地上的学生,理解学生眼睛里的中国。绝对一点来表达,我们所做的所有改革,都要基于我们充分理解“此时此地”学生的基础上。所以,其实教育原本不要过度创新,只要在“理解学生”基础上不断纠偏。

比如,教育目标上,我们如今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社会情感能力、全球胜任力,这是后疫情时代对人才的要求。

比如,教育内容上,从关注分数走向关注生命,从关注人类走向关注生态,从学校中心走向家庭社会,这是学生成长境况在全球治理格局中的缩影。

(艾瑞德学校供图)

比如,教育评价上,从“结果认证教学评价”到基于数据的“成长型教学评价”,这是大数据背景下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支持。

教育改革不是一场“鏖战”,刀剑起舞,大开大阖,它只服务于三件事:第一,今天的学生是谁?第二,未来他们要成为谁?第三,我们怎么帮助他们?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有了自己的打法,并非“唯快不破”,而是“以静制动”。

黄灯老师写的《我的二本学生》,我读了很感动。她为了理解所教的这群学生,长期观察了4500人,跟踪走访10年,做了两届班主任,与他们朝夕相处,投入15年一线教学经验。

她写道:“作为二本学生,他们踏进校门,就无师自通地找准自己的定位,没有太多野心,也从未将自己归入精英行列,他们安于普通的命运,也接纳普通的工作,内心所持有的念想,无非是来自父母期待的一份过得去的工作。”“二本学生作为全中国最普通的年轻人,他们是和脚下大地黏附最紧的生命,是最能倾听到祖国大地呼吸的年轻群体。”“世界已悄然改变,对大多数人而言,日常生活并未产生太多变化,但那宏大的转身,终究会渗透进我们生活的细枝末节,会介入年轻的生命。看见他们,看见更多的年轻人,是我作为一个在场者记录的开端。”

从她细致勾勒的学生成长经历、生存状态、生命去向中,我对黄灯老师产生深深的敬意,她在“理解学生”这件事上耗费巨大精力。可以说,她一个人就是一个千斤顶。

画面拉回艾瑞德学校,一天放学前我无意中转到一个班级,看到一位老师拿着扫把、拖把、簸箕把学生打扫过的教室又打扫一遍。她说,自己用一遍劳动工具就知道平时孩子们用得趁不趁手,自己扫一遍就知道哪里是卫生死角。我认为,这位老师诠释了一个朴素的道理:理解学生,才知道如何帮助学生。

“渠”不在别处,改革不在别处,政策不在别处,趋势不在别处,就在心与心的理解与应和里。在云时代,聪明的人关心如何赶上风口,在渠时代,智慧的人在意如何穿越周期。云雾茫茫,时代喧嚣造物忙;火光熠熠,开渠壮士入太行。

祝福祖国!国庆快乐!

责编 | 陶小玮
美编 | 张天禹
执行主编 | 张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昨日记||教育是让人自由飞翔的(棋盘小学参观记)
古今中外著名教育家
[转载]教师应该读的十本书
教学是什么?
刘向军:郑州的“十一”学校——参观郑州艾瑞德学校20230615
其实你无法超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