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40岁下岗,55岁卖油条,60多岁学做自媒体,人生就要不断折腾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157位真人故事
我叫刘晓莹,六十年代出生的吉林人。
高中毕业赶上了恢复高考,却未能考入大学;工作时碰到了接班政策,有了一份铁饭碗。捧着铁饭碗,我有了一个温暖的小家庭。
我曾以为日子会一直这么美好下去。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因为政策,我下岗了,那一年我40岁。
40岁成了我人生的分水岭:之前,不知道缺钱是什么滋味;而后,我却为钱尝遍了生活的苦。
(我的生活自拍照)
01
我出生在吉林省辉南县,是地地道道的东北人。爸妈都有正式工作,从来不愁吃穿,日子过得一直都不错。
我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弟弟,作为家里唯一的女孩,爸妈对我比较宠爱,从小也没受过什么委屈。在家里人的保护下,无忧无虑地长大。
在爸妈眼里,男孩和女孩是一样的,都应接受教育。我从小就跟着哥哥一起去上学,学习成绩还不错,一直读到高中。
在我读高二那一年,国家恢复了高考。第二年,我便参加了考试,可惜没有考上。
高考决定命运,从过去到现在一直都是这个道理。每个人都想鲤鱼跃龙门,改变自己的命运。很多同学都选择复读,准备再战一年。
而我一点复读的心思都没有,就想着找工作赚钱。
80年代,大家的衣服都是买块布,找裁缝做,很少有人买成品衣服。那时候很多下学的女孩子,都去学习缝纫。
我也随了大流,去了一家服装厂学习缝纫,成了一名缝纫女工。
(我和学员的合影留念)
正当我干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另外一个机会来敲门了。
妈妈退休了,我要去接班。这种情况下,也没有什么好纠结的,我肯定要去接班,毕竟是铁饭碗。我随即去了百货大楼做营业员,从此端上了铁饭碗。
良好的家庭和稳定的工作,让我很快找到了门当户对的老公,过着简单而幸福的生活。
我们的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我也从不为钱发愁。
结婚前,家里的条件不错,从不缺钱;结婚后,老公开了个商店,生意也特别好,天天有进项。自己每个月也有固定工资,所以我手里从来没有断过钱。
我自己不爱存钱,有多少花多少,反正天天赚。本以为日子就这样平平淡淡地过下去,可人算不如天算。
(我和学员合影留念)
随着身边做生意、开商店的人越来越多,我家的商店生意大不如前。更让人意外的是,2002年国有企业改革,我下岗了。
真的是雪上加霜,我当时感觉天一下子塌了,谁会想到铁饭碗也有被砸的一天。
那一年,我40岁。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我人生第一次尝到了没钱的滋味。
孩子上大学需要钱,家里日常开支需要钱,哪哪都需要钱,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半花,可去哪里赚钱啊?
面对下岗,很多人整天愁眉苦脸的,我也不是十足的乐观派,一时也是接受不了,一些问题也是想不通,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有时候还会抱怨再过几年就退休了,就不能晚几年吗?
抱怨过,愤怒过,但终究是改变不了现实的窘迫。最终,我想明白了,我什么也改变不了,只能改变我自己。
02
毛主席曾教导我们,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人是不能被困难打倒的。
下岗了,工作没了,但是我们还要继续生活。我开始思考我能干点什么?四十岁了,再进正式单位也没可能了,去工厂也是被嫌弃的年龄。寻思再三,我和老公决定开饭店。
(开羊汤馆时候的照片)
于是,我们就拿出当时下岗买断给的钱,租了一个店面,开了一家羊汤馆。本以为大钱赚不到,能赚点小钱吧,可是现实啪啪打脸,没到半年,羊汤馆就撑不下去了。
开不下去不能硬撑,每天开门就是钱啊!
这次开饭店失败后,我就总结教训,为什么羊汤馆就开不下去了呢?我发现,其实羊汤并不是每个人必须的,客流量少,加上有别的更好的,所以自家生意就萧条了。
第二次开店,我多了些心思。没事就到处溜达,去考察一下市场行情,到底哪个行业受老百姓欢迎。
后来发现早点还不错,毕竟每个人都要吃早点。随后我就决定开个早点铺卖粥,卖包子。
希望多大,失望就有多大。我的包子铺并没有像我想的那样红火起来,每天起早贪黑地准备,等着顾客来吃早点,但是人却很少。
人总是要多栽几个跟头,才会成长。羊汤馆的失败,让我想了很多,无论干什么都要提前准备。在包子铺开不下去的时候,我便早早做了准备。
收工之后,我就去外面溜达,看看哪里的饭店人多,同时还会考量一下店铺的位置等。
(刚刚做好的拉面)
当时,我看到大家都喜欢吃面条。我想拉面馆不错,再说做面条简单快捷。
我立马决定做面条生意,也许在你们看来我是个冲动的人。但是作为一个生意人,我一直认为只有多尝试,才能知道自己适合哪一条路。
再说做生意哪有轻轻松松便成功的,免不了要多尝试几次,多摔几次。
光说不练假把式,我立马行动起来。去火车站买了一张去兰州的火车票,一个人杀到了兰州。
兰州拉面真是名不虚传,好多拉面饭店。他们几家饭店就合办一个学校,每走几步就能看到一个学校,真是让人看花眼。
在兰州,我晚上就住在一个朋友家里,白天在拉面学校学习拉面。
四十多岁的人跟着学习,刚开始感到很吃力。理论和实际相差太远,听懂了理论,但就是做不出好面,自己拉出的拉面不劲道。
连续好些天,自己都没有上道,但是我没有服输,一遍不行,就练两遍,两遍不行就三遍,一遍遍地练习。
就这样每天坚持,大约学了一个月的时间,课程结束了,我也习得了一门新的手艺。
(醒好的油条面,双手握拳头压)
返回吉林后,我就开始装修店面准备营业。装修的时候,我觉得自己的水平还是不行,需要找个师傅先把门面撑起来,同时我跟着再练习一段时间,之后再接手。
装修的时候,我已经联系好了一个上海的拉面师傅,一切都谈妥了,就等着装修后来上班。
可计划赶不上变化,这边马上要营业了,那边师傅却说不来了。这可把我急坏了,这又不是别的活,随便抓个人就能顶上,我自己也是撑不起来台面。
幸运的是,很快我就在网上联系到了兰州的一个师傅。我诚心邀请他过来,可人家却不敢来。
那个时候传销盛行,每天都会有传销的事情爆出来。他怕我是传销的,所以一直犹豫不决。
后来,他提议让我先把车票钱给他打过去。听了之后,我也犹豫了一下,毕竟我也害怕碰到传销的。
可这前怕狼后怕虎的,面馆什么时候开起来呀?为了打消他的念头,我决定把车票钱打给他,一次性把来回的车费打给了他,大约六百多块钱,剩下的就听天由命吧。
(拍摄的拉拉面视频)
没过几天,这位兰州厨师来了,当时我高兴坏了,面馆终于可以开业了。
03
生活有时候就是这样,打你一巴掌之后,又会塞给你一个甜枣
我请的这个师傅的手艺特别好,没过几天,我这小面馆就开始盈利。
让我没想到的是,经历了羊汤馆、早餐包子铺的失败,我的兰州拉面馆成功了。拉面生意一天比一天好,钱赚的也越来越多。
人赚钱的欲望总是慢慢地积累的,随着拉面生意的火爆,我想扩大经营。
五年后,我又盘下了一个店,整个拉面馆上下两层,240多平方,雇佣了十一员工。每天来吃拉面的人都是满满的,我再也不为钱发愁了。
可生意永远存在风险,拉面生意又红火了五年,便开始走向下坡路。
当时国家出台了消费限制的政策,很多饭店的生意瞬间清冷了许多,我这个小店也受到了波及。每天来吃饭的人都在减少,生意一天不如一天。
为了减少损失,我想着早晨卖早点,这样一天到晚都有点进项。
(油条、豆腐脑,简单的早餐)
恰巧这时我外甥跑来告诉我,省城一家油条特别好吃,建议我去看看。我一听来了精神,一刻也没耽误,买了票直奔那家店。
到了那家店,我就吃了好几根油条,真的特别好吃,是我有史以来吃的最好吃的油条。
于是,我跟店铺老板说了我的想法,希望跟着他学习炸油条,然后回老家开店。老板随即答应了,让我交5000块钱的学费。
别说5000,就是10000我也得交,必须把这个技术学到手。
我每天跟着师傅,从挑选原材料、和面的水面配比到如何炸油条,每一步都认认真真的学习,反复练习。休息的时候,我会把这些步骤整理到笔记本上,每天有时间就看看,多琢磨琢磨。
过了一个星期,师傅觉得我可以出师了,我满心欢喜地带着手艺回了家。
(凌晨三点,我在店里打豆浆)
回到家后,我就开始做油条,卖早点,希望能够盘活一下自己的拉面生意。但是当时大环境不好,原材料也在涨价,无论我怎么努力,都救不了我的拉面馆。
就这样,开了十几年的拉面馆黄了。
这一次,我内心的波澜少了许多。也许是经历了十多年的创业,有成功,有失败,心态变得更加坚强,也更有韧性。
俗话说得好,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生意黄了怕什么,我有手艺傍身。
小县城不客观,我就去大一点的城市。我就去外地开饭店,当时投资了30多万。
可人要是倒霉,喝水也塞牙。那几年我也是背到家了,投什么亏什么,投多少亏多少。无奈之下,我只好卷着铺盖回到了老家。
2017年,我回到了老家,此时我已经55岁了。家里人都劝我不要再折腾了,老老实实的安享晚年吧。
(切好的一条条油条面)
大家说大家的,我自己心里有数。
烟草大王褚时健一直是我的榜样。74岁的褚老,身患严重的糖尿病,但是他毅然和妻子承包荒山,种植橙子开始创业。
85岁,褚老还紧紧跟上时代,让“褚橙”在电商平台上销售,结果销售一空,从此褚时健也成为了“中国橙王”。
而我现在才55岁,为什么要停下来呢?
周星驰在电影里说过,人总要有梦想,否则和咸鱼有什么两样。我也有我的梦想,我的油条梦。
我必须要尝试,万一实现了呢?
带着这样的心态,我开了现在这家早餐铺子,主要是卖油条、炸糕和豆腐脑。
记得第一天营业的时候,收入还不错,盈利了一百多块钱。可还没高兴几分钟,忽然发现有一张假的一百块钱,我也是倒霉透顶了。
(油锅里炸的油条)
虽说开局有个小插曲,但是因为我做的油条好吃,慢慢地就把顾客养起来了。油条生意越做越好,每天来吃早点的人特别多,还会有附近单位预定油条的,天天忙的也是不可开交。
04
当时我就是一门心思做生意,闲的时候就刷手机视频。当时对自媒体的认知是,别人做的挺好的,自己就是看热闹。
后来,无意间刷到了一个小姑娘分享的视频,说自媒体可以赚钱,我一下子就心动了。我要做自媒体。
家里人一听都反对,一把年纪了,拼音都不会还做自媒体。当时我老公也不支持我,整天说我别被人骗了都不知道,甚至还打击我。
我还是那个性格,你们说你们的,我做我的。我开始看一些教学视频,首先我要注册账号,对于年轻人来说,这一步特别简单,但是对于我来讲,是一件大难事。
(准备待售的油条)
我就把视频教授的步骤用笔记下来,然后看着笔记,一步步的操作,结果就让我注册成功了。注册账号就花了我好几天的功夫,但是一切都是值得的。
下一步就是发布作品了,当时自己也不懂内容垂直什么的,就乱发,想起什么就录什么,录完也不会怎么剪辑,就上传发表。
每发布一个作品,我就特别的开心,每天都会关注一下自己的数据,有多少人看了,赚钱了没有等等。
忽然有一天,我打开软件一看,里面有钱了,虽然只是一毛两毛的,但是却给了我很大的信心,让我更坚定做自媒体的决心。
随着自己发布视频数量的增多,就有好多人关注我的号,我就在想我能给这些粉丝带来什么?
思来想去,我唯一擅长的就是做油条、豆浆、豆腐脑,于是我决定主攻早餐这一块。
网上小伙伴们分享,做视频最好日更,所以我也给自己订了一个小目标,坚持日更。
(演示和油条面)
每天,我忙完了一天的工作之后,就开始录视频,分享一下我和面的小技巧、制作油条的步骤等等。
由于自己对视频上传这方面还是不熟练,有时候一些链接没有发布成功,好多粉丝就会给我提出建议。
我虚心接受大家给我的建议,这种感觉特别好,就像有人催你写作业一样,监督你,让你做得更好。
有了粉丝们的反馈,虽说我已经60多岁了,但是为了更好的分享制作早餐的方法,我果断的报了网上的视频课程。
跟着网上专门视频课程的学习,我掌握了视频录制的一些方法和技巧,剩下的就是给大家输出更优质的内容。
内容这一块,我始终相信我的选择是正确的。我是一个早餐店经营者,每天制作早餐,手艺是越来越好。
关键是来我店里吃早点的人很多,有时候也有预定,我的早餐店是盈利的。
(早晨营业时,员工在干活)
我把这些经验做法分享出去,让更多的人学会这门手艺,无论是自己在家做,还是做生意,对大家都有益处。
带着这个初心,我认真的录制每一条视频,争取给大家输出更多的干货。
就在我真诚分享时,我的粉丝越来越多,最后达到了10万+。
面对这么庞大的粉丝群体,我感觉到自己的责任更大了。我不能只埋头录视频了,还要多去看粉丝们的反馈,看看他们需要什么,然后下一步改进。
做自媒体的过程中,我不仅收获了这么多人的喜爱,更让我想不到的是,好多人不远千里来到了我的小店,主动要求学习制作油条。
线上的自媒体,让我拥有了线下的学员,我特别开心。
每一个来小店学习的学员,我都手把手教他们如何制作油条,从和面开始,到最后油炸出锅,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他们。
他们这么信任我,我就应该对得起这份信任。
(我和学员在一起合影)
线上我收获了10万+小伙伴们的喜爱,线下的顾客对我的油条也是赞不绝口。
有一次,一个外地人在我小店吃早餐,吃完后说他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油条,我当时听了心里特别的满足,这么多年来的付出是值得的。
虽说如此,我却不会因为大家的赞扬沾沾自喜,我还要继续前行。现在我已经在另外的一个自媒体开设了账号,想去学习直播带货,并给自己订了个小目标,先赚个200万。
说起这个目标,我老公总是嘲笑我,说我自不量力。但是我不管别人怎么说,我都要试一试,万一实现了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夫妻俩一年轻松赚够一辆车,还在读大学的儿子不想上学了
上海滩几乎绝迹的米饭饼,找断腿也要吃!
【旅游天地】在山西早餐想吃碗热汤面,却只提供方便面
我家早餐每天油条都是几十斤的炸,是俺这县城出名的,现把这手艺教给你,只想听您一声师傅!
天冷了,早餐别吃油条包子,教你一锅广东早点,每次做至少吃3碗
8种早餐小吃, 最后2种只有北方人才能吃到, 南方人就只能咽口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