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书笔记-2024-4-《返璞归真》
《返璞归真》

第一,全世界的人都有这种奇怪的念头,即人应该以某种方式去行动,并且人无法真正摆脱它;第二,人实际上并没有以那种方式去行动。人知道自然法,却又违背了自然法。我们对自己、对自己生活的世界所作的一切清晰的思考,都以这两个事实为基础。
道德律不是一种本能,也不是一组本能,它通过指导本能创造一种旋律(这种旋律我们称之为善或正确的行为)。
顺便说一句,这一点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一个人所能做的最危险的事就是从自己的本性中任选一种冲动,将它作为自己应该不惜一切代价去服从的东西。若以冲动为自己绝对的向导,没有一种冲动不会将我们变成魔鬼。
没有它不行,有它也不行。上帝是唯一的安慰,也是最大的恐惧,我们最需要的东西也是我们最希望躲避的东西,他是我们唯一可能的盟友,我们又与他为敌。有些人谈论与绝对的善相遇,仿佛这是一件有趣的事,他们需要三思,他们还是在与宗教玩游戏。善要么给你带来极大的安全,要么给你带来极大的危险,究竟是安全还是危险,视你对它的回应而定。而我们对它的回应都是错误的。
第一种观点,即认为上帝超越善恶的观点被称作泛神论,普鲁士伟大的哲学家黑格尔、印度教徒持这种观点,犹太教徒、基督教徒则持另一种观点。
因为自由意志虽然使恶成为可能,也唯有它才可以产生值得拥有的爱、善和喜乐。一个机器人的世界,造物在其中像机器一样机械地行动的世界几乎不值得一造。上帝为他的高级造物们设计的幸福,是在极度的爱与喜悦中自由主动地与他及彼此联合,与这种极度的爱和喜悦相比,世上男女之间最销魂蚀魄的爱也不过平淡如水。人要得到这种幸福就必须自由。
上帝做了什么?首先,他给了我们良知,即是非感。
因为恶,我们才需要悔改,而恶又使我们无力悔改。如果上帝帮助我们,我们能悔改吗?能。可是,说上帝帮助我们究竟是什么意思?我们的意思是,上帝把他自己放一点到我们里面。他将自己的思维能力借我们一点,我们就可以思考;他把自己的爱放一点在我们之中,我们就可以彼此相爱。教孩子写字时,你握住他的手,教他一笔一划地写,也就是说,孩子之所以能一笔一划地写诗因为你在写。我们之所以有爱、有思想是因为上帝有爱、有思想,我们这样做时,上帝握着我们的手。
我们的理性是上帝智慧的海洋中的一滴水,所以我们能够思考,同样,我们只有分享上帝的死亡,才能够真正经历死亡。上帝不变成人不可能死,上帝不死,我们便不能分享他的死。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上帝偿还了我们的债务,为我们经历了他自己无需经历的痛苦。
基督徒与其他努力行善的人不同,原因即在此。后者希望,如果存在一位上帝,他们的善行能够取悦上帝,如果没有上帝,他们至少能够博得好人的赞扬。基督徒认为,他所行的一切善都来自他里面的基督的生命,上帝不是因为我们好而爱我们,因为他爱我们,所以才使我们好,正如温室的屋顶不是因为明亮才吸引阳光,而是因为阳光照射,它才变得明亮。
人这台机器可能出现两种故障。一种是个体之间彼此疏远或相互冲突,以欺骗或欺诲的方式彼此伤害。另一种是个体内部出现故障,他的各个部分或各行其道,或相互干预。
道德似乎涉及三件事。一是个体之间的公平与协调一致,二是每个个体内部的清洁与协调一致,三是人生的总体目标,即人为何而造,这支舰队应该行驶哪条航线,乐队的指挥想让它演奏何种曲调。
宗教包含了一系列对事实的陈述,这些陈述或正确或错误。
现在只谈四种基本德性,它们分别是谨慎、节制、公正和坚毅。
谨慎指的是在实践中运用常识,花工夫仔细思考自己所做的事以及可能产生的后果。如今大多数人都不愿把谨慎视为“美德”。实际上,因为基督徒便产生这种想法,认为只要“善良”,做傻瓜也无妨。这是一种误解。首先,大多数孩子在做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时都十分“谨慎”,非常明智地把事情考虑清楚。其次,正如圣保罗指出的,基督的意思绝不是要我们在智慧上永远停留在孩提阶段。基督教导我们不仅要“驯良像鸽子”,还要“灵巧像蛇”,他要的是儿童的心、成人的头脑。他要求我们调动一切智慧,时刻警惕,处于一级备战状态。
那时的节制不专指饮酒,而是指所有的享乐,它的意思不是戒绝,而是适可而止。
公正远不只是指法庭上的公正,我们今天称为“正当”的事,过去都用“公正”表示,它包括诚实、互让、正直、守信等等一类的美德。坚毅包括两种勇敢:危险时表现出的勇敢和在痛苦下坚定不屈的勇敢。
真正伟大的道德导师从来不引进新的道德观念,只有江湖骗子和怪人才会这样做。正如约翰逊博士所说:“相对于教导来说,人更需要不断的提醒。”
在各大宗教中,基督教几乎是唯一一个彻底肯定身体的宗教。基督教相信物质是善的,上帝自己就曾经以血肉之躯来到世间,甚至将来在天国,上帝也会给我们以某种形式的身体,这个身体将是我们的幸福、美和活力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每次失败之后都去祈求上帝的宽恕,振作起来,重新尝试。上帝一开始帮助我们获得的往往不是美德本身,而是这种不断去尝试的力量。这个过程是在培养我们灵魂的习惯,因为无论贞洁多么重要,它都不及这些习惯重要。这个过程打破了我们对自己的幻想,教导我们要依靠上帝。一方面,我们认识到,即使在我们最完美的时候,我们也无法依靠自己;另一方面,即使在最不完美的时候,我们也不必绝望,因为我们的失败得到了宽恕。唯一致命的是,干一切事情都满足于不完美,不再继续努力。
按照基督教导师的教导,最根本的罪、最大的恶就是骄傲,与之相比,不贞、愤怒、贪婪、醉酒都是小罪。魔鬼因为骄傲才变成了魔鬼,骄傲导致一切其他的罪,是彻底与上帝为敌的一种心态。
现在你需要明白的是,骄傲从根本上是竞争性的,它盛行喜欢竞争,而其他的恶,可以说,知识出于偶然才是竞争性的。骄傲不以拥有为乐,只以比旁边的人拥有更多为乐。
“爱”指的是“基督教意义上的爱”。这种意义上的爱不是指感情,不表示情感状态,而表示一种意愿状态,即我们天生对自己怀有,也必须学会对别人怀有的那种意愿。
现在你明白了祈祷过程中所发生的事:上帝是他祈祷的对象——他努力要达到的目标;上帝也是在他里面推动他的力量——他的动力;上帝还是道路或桥梁,沿着它,他被推向那个目标。因此,当一个普通人祈祷时,三位一体的上帝的整个三重的生命其实都在那间普通的小卧室中运行,将他提升到更高级的生命,即我所说的Zoe,或者说灵性的生命,他被上帝带入之中,但同时仍然是他自己。
国家存在的目的只是为了增进、保护人在此生中的平凡的幸福——丈夫和妻子能够在炉火边聊天、三两个朋友能够在酒吧玩飞镖、一个人能够在自己的房间里看书或在自己的花园里掘地,这就是国家存在的目的。国家倘若不能帮助增添、延长、保护这样的时刻,谈法律、议会、军队、法庭、警察、经济等等都是在浪费时间。
上帝降世为人不是为了其他目的,整个宇宙是否为其他目的而造甚至也值得怀疑。
上帝只让我们看到与我们有关的那部分计划。
我们唯一能保留的东西,是我们自由献给上帝的东西,我们极力想为自己保留的,恰恰是我们注定要失去的。
《返璞归真》是C. S.路易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应邀到英国广播公司发表的战时系列讲话,讲述超越不同派别基督教的纯粹信仰时的演讲稿出版而成的书。这是我看的第二本路易斯的书,去年看过他的《人之废》,发现很有意思,遂找来他的代表作《返璞归真》继续了解。
这是一本讲基督教的书,有意思的是,路易斯在信仰基督教之前一直是无神论者,跟现在我们当中的大部分人一样,视科学为首要,不相信任何宗教。但一个契机,他就成为了基督徒,后面就产生了一系列他对基督教的认识和解释的作品。
我从来不是基督教的研究者,唯一比较接近的宗教是佛教,但我也并不承认自己是完全的佛教徒,我目前的状态跟路易斯信教之前的感觉有些相像,算是一名无神论者。我经常说,如果说真要说什么信仰,我信真善美,我的生命为这些而存在。
作为从小生活在佛教文化中的一员,对佛教的熟悉会加剧我对其他宗教的好奇,我好奇这些宗教本质上的相似性和不同之处。看完路易斯的《返璞归真》后,我越发肯定了,这些宗教本质上的区别其实并不大,所有宗教的目的无一不希望信教的人从善、拥有爱和给予爱。只不过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似乎有些不同,还有解释这个世界和价值的方式有些不同,但本质上是大同小异的。
记得五年前看费尔巴哈的《宗教的本质》时,作者说:“人们也是善良的,但是并非永远善良;照苏格拉底说,神和人的区别,正在于神是永远善良的”。费尔巴哈还在书中说:你的心是怎样的,你的上帝便是怎样的。同样路易斯在《返璞归真》说道:上帝只让我们看到与我们有关的那部分计划。阅读过后其实觉得,把基督教的主体上帝换成佛,同样也是行的通的,不过是换了一些代名词而已,最终的目地都希望人们从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密阳》命运不公就强奸神父,韩国电影已经将魔爪伸向上帝了!
道教之道与基督教之上帝
美國的宗教現狀與政治傾向
美军的随军牧师最低配备哪一级作战单位?美军随军牧师制度是怎样的?
世界各大宗教全图解(最新)
尼采与基督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