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经典、分析、案例1(学中医辨证来这里)《二》

中医、经典、分析、案例1(学中医辨证来这里)《二》


今天把前面说的作个小结吧。(这两天工作忙,加上老断网,精力不太集中,今天努把力,把前面的小结一下)
中风表虚证:
第十二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方药略)(1、桂枝汤)
第十三条:太阳病,头痛,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第九十五条:太阳病,发热,汗出者,些为营强卫弱,故使汗出。欲救风邪者,宜桂枝汤。
第二十四条: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庥,却与桂枝汤则愈。
第四十二条:太阳病,外证未解,浮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第五十七条:伤寒发汗已解,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
第四十四条: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
第四十五条: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在外,当须解外而愈,宜桂枝汤。
第五十六条: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
第十五条: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不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
第五十三条: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营气和,营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营气谐和故尔。以营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营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第五十四条:病人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主之。
桂枝汤禁忌:
第十六条: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第十七条: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第十九条: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中风表虚兼证:
第十四条: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方略)(2、桂枝加葛根汤)
第十八条:喘家作,桂枝加厚朴,杏子佳。(3、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第四十三条: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第二十条: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方略)(4、桂枝加附子汤)
第二十一条: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方略)(5、桂枝去芍药汤)
第二十二条: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方略)(6、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第六十二条: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方略)(7、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
以上的这些条文,句句都是经典,看到这里的同仁或初学的,能背几条就背几条,全背下来最好,我是背不下来的,背过但后面越来越容易混淆。我觉得先理解吧。随便哪一条都会给你以后治病救人时打开一条思路的。书到用时方恨少啊。经典就是要背的。就像背乘法口诀一样。
写这些的目的有两个:第一个是把各方子之间的关系联系一下,哪个方子是什么病症,从轻到重,医圣是怎么用药的,我们可以细细的体会一下。第二个是把第个方的数子标出来。因为学中医的都知道伤寒论一共有113个方子,有一个方子有名无药,那就剩下112个方子了,我以前数来数去数不完,就象卢沟桥的狮子一样怎么数也没数清过。这次写这个大贴子,看能不能数清,呵呵。
这里说一下不什么不是原文的条款呢?因为原文很深奥,非常精简。我参考的是教课书。这样方便一些。那些大家都帮我们整理好了。我们应该容易好学的多了。
今天就写到这里吧,完了再接着分析。

这些天事较多,没顾上写这个主贴子。今天把前面的复习一下,再加深一下记忆。有时候拖的时间长一点有利于消化。
首先是桂枝汤:桂芍姜甘枣,三个三,二一二。意思就是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这就是桂枝汤的方法和剂量比例。我觉得在研究伤寒论的时候方药比例更为重要。所以得想办法记住原方和剂量比例。
它的适用范围,主要就是调合营卫,不算猛烈的发汗药,只是微微发汗而已。发汗方法就是全身微微出汗,出汗过多则病必不愈。
桂枝汤被列为伤寒论的首方,很有深刻意义的。有的方剂学上还把桂枝汤作为和剂呢。这里还想说一下,汤头歌里面第一个方子是四君子汤,四君子汤的药方是:人参、茯苓、白术各二钱,炙甘草一钱,加生姜三片。这里不分析四君子汤了。
从上面伤寒论的首方和汤头歌的首方,都提示我们医生,一定要注意病人的身体,不到万不得已,不要用猛药,无论是开下,还是攻邪。大家可以细细体会,这两个方子选药都不多,精简,作用很明显。
第二个方子是桂枝加葛根汤:也就是桂枝汤加葛根呗,桂芍姜甘枣,三个三,二一二,加葛根三两,这里一个区别就是桂枝减一,葛根加一,(这里重用葛根要解筋,因为项背强几几)。所以就成了:桂枝二两(三减一),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葛根四两(三加一)。便于记忆。你说桂枝用成三两,葛根也用成三两,药效怎么样,我个人觉得也有效吧,但医圣细心到这种程度,我们先记住以后临床上再体会药量的不同的药效差别。
桂枝加葛根汤的适应症是太阳中内症中的,项背强几几,意思就是太阳中风症里的汗出,兼有太阳经气不利的项背不舒服,现在说的后背拘紧不舒服症候。
第三个方子是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还是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加厚朴杏仁二百五(呵呵),三个三,二一二,再加二百五。
所以方药就是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厚朴二两,杏仁五十个。
适应症:原文是,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意思就是平素有咳喘的病人,身体阴阳都有点虚,如果得了伤风感冒用桂枝汤调合营卫,加厚朴宽胸现气,用杏仁以下利肺气,因为肺气上逆为咳喘。
这里医圣只用这几味药就把问题解决了。这点非常值得我们后学者学习的,不要动不动,一二十味药,一把抓,管你有用没用,反正该有的药都有了,总有一个管用吧,这个是不可取的。
第四个方子是桂枝加附子汤,就是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再加附子,桂芍姜甘枣,三个三,二一二,加附子一枚。可原方稍有区别。它是桂芍姜甘枣,四个三,一二一。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三两,大枣十二枚,附子一枚。这里炙甘草的药量加重一两,我在这儿说不上原因,总之医圣的东西,咱先记住再说。
方义是用桂枝汤调合营卫,用附子温经复阳,固表止汗。其病人的症状当有真阳不足的症候,也就是阳不摄阴造成的漏不止的情况,漏不止就会有四肢微急,难以屈伸的情况。这个方子和四逆汤有点像,四逆汤就是附子,干姜,和炙甘草吗,医圣还把这两个方子分开来说,足以说明他研究的有多细。
第五个方子是桂枝去芍药汤,这个就好理解了,桂枝三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
这个方子的适应症,在原文里是脉促胸满者,用该方。我把前面的太阳病,下之后,去掉了。
因为在中医上有句话就是:有是病用是药,意思就是不管是不是太阳病,见到这个情况,都可以试试。可以达到缓解病情的效果的。
但是有是病用是药,也不是随便试的哦,一定不要药味多,量大,不好。
这里还应该说一个重点,在伤寒论中,凡见胸满者,医圣皆不用芍药的。凡见腹满者,医圣皆用芍药。我们得好好体会医圣的深意。
第六个方子是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按前面的理解很容易得出:桂枝三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附子一枚。
它的适应症,原文是:第二十二条: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还应该加上第二十一条: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综合来说是: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兼脉微恶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这样就好理解了。
第七个方子是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这个方子的题目已经说的很清楚了。那方药就是:桂枝三两,芍药四两(三加一),生姜四两(三加一),炙甘草二两,人参三两。
它的适应症,原文是第六十二条: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该方主之。这里重点要体会脉沉迟三个字。
脉沉迟是这里的重点。一般脉浮为表,脉沉为里,数为阳,为亢进,迟则为阴虚,为阴不足。
这里不管什么原因造成的脉沉迟,都可以试试该方的。本方,重用芍药、生姜以缓急止内痉挛,用人参以益气生津。病人当见腹不舒服,胃逆等情况,还有身疼痛的情况。
这里我想分析一下第六个方子和第七个方子的区别。
也就是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和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两个主治病人的情况。下面以第六个方子和第七个方子来说明。
第六个方子的病人情况是:脉微恶寒,这是一个真阳不振或是真阳不足的情况。
第七个方子的病人情况是:脉沉迟,这是一个真阴不振或是真阴不足的情况。
从我的理论来说,阴阳相合,以阴为本,如果真阴伤损,则病重。真阳伤损虽也重,但较真阴伤损轻一点。俗话说的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以阴为本,只要还有本钱,就会东山再起。但真阴伤损,则后果不好。
所以我说第七个方子比第六个方子更重一点。看书看到这里,编者是这样安排的,大体上也说明我的意思是对的。
在以后看到用附子或用人参的方子中用这个想法去思考,我感觉就不会有问题的。
我以前也没认识到这么深的意思,就在写这些的时候分析下去,意思自然就出来了。
这几个方子是由轻到重,有的也不是,是横向发展的。但大体上是由轻到重来进行的。
这才是伤寒论的前几条呀,分析的头都大了点,到后面会越来越难的,也会越来越绕的。让我们理清思路,头脑保持清醒,从千丝万缕的现象中来分析,来判断病人到底是什么问题。
好了,前面的就分析到这儿吧,我觉得这个贴子很重要,另发一个贴子让更多的同仁看到,版主不要删哦。感谢了。

今天我们开始分析2.2.2伤寒表实证。
前面我们说了伤寒表虚证,并把表虚症的七个方子(有一个是桂枝汤)做了相应比较,以便总结归纳。
2.2.2.1麻黄汤证(也是麻黄汤的本证)

第三十五条: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筋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麻黄汤方: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一两(炙),杏仁七十信(去皮尖)。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第五十一条: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

第五十二条: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

医案:
孙某某,男,68岁,农民。因操劳过甚,感受风寒,发热头痛,无汗,浑身关节皆痛,已二三日,适其子从部队回家的探亲、、、、、、给服西药土霉素等未效。来诊时症见两脉浮紧带数,舌苔薄白,身灼热无汗,微喘,气息稍粗,自诉骨节痠楚烦疼较甚,似属麻黄汤证,然虑其年高,用此发汗峻剂可能有弊,故对其子言明,嘱其注意观察,症情有变,随时来诊,即处以麻黄汤:麻黄二钱,桂枝二钱,杏仁二钱(杵),甘草一钱,二剂。
数日后,其子来告说,服药二剂后病已愈,特来道谢。(伤寒论方医案选编)


第三十七条:太阳病,十日已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医案:
予友沈镜芙之房客,十二月起,即患伤寒,因贫无力延医,延至一月这久,沈先生伤寒遇,乃代延余义务诊治。察其脉浮紧,头痛,恶寒,发热不甚,据云初得病时即如是。因予:麻黄二钱,桂枝二钱,杏仁三钱,甘草一钱。又因其病久胃气弱也,嘱自加生姜三片,红枣两枚,急煎热服,盖被而卧。果一刻后,其疾若失。(曹颖甫(经方实验录))


第四十六条: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

医案:
1、范左。伤寒,七六日,形寒发热,无汗,而喘,头项腰脊强痛,两脉浮紧,为不传也,麻黄汤主之。麻黄一钱,桂枝一钱,炙草八分,杏仁三钱。(《经方实验录》)
2、于某某,男,33岁,工程师。3月7日初诊。恶寒甚,体痛呕,两脉浮紧,此伤寒也,当发其汗,宜麻黄汤。身上发风疹,从缓治。麻黄三钱,桂枝三钱,杏仁四钱,甘草三钱。三月八日复诊:昨进麻黄汤,战慄恶寒,得微汗而罢,骨楚亦除。今觉心下逆满,略感头眩,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方略)。(《哈尔滨中医》1961年第8期


第四十七条: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

第五十五条: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

第三十六条: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

医案:
有豪子病伤寒,脉浮而长,喘而胸满,身热头痛,腰脊强,鼻干,不得卧,予曰,太阳阳明合病症。仲景法中有三证,下利者葛根汤,不下利呕逆者加半夏,喘而胸满者,麻黄汤也,治以麻黄汤,得汗而解。(《伤寒九十论》)


打原文真累呀,怕丢失了,先发了吧,后面再接麻黄汤的禁例。

接上贴,下面说麻黄汤的禁例
麻黄汤的禁例:
第八十三条: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
第八十四条: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必便血。
第八十五条: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痉(原字是病头下是至,这个软件打不出来)。
第八十六条: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眴,不得眠。
第八十七条:亡血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慄而振。
第八十八条:汗家,重发汗,必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疼,与禹馀粮丸。
第八十九条:病人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必吐蛔。
第五十条: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营气不足,血少故也。
第四十九条: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数,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
以后这些天,我会对麻黄汤的本证,及麻黄汤的禁例一条一条的进行分析。
呵呵,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书归正传。
第三十五条: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筋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这一条充分说明了典型伤寒实证的各个症状。太阳病是总纲,头痛是因为风寒侵强人体表,头乃诸阳之会,所以头会痛,发热这里是病人体内正气奋力抗邪和个状态。身疼,腰痛,骨筋疼痛,说的还是风寒客于体表的表现,恶风在这里和恶寒是一个意思,在伤寒论里,恶风和恶寒有时候不一样,详细来说,恶寒比恶风重,但这里意思差不多。充分说明是有表症,后世所说的有一分恶寒就有一分表症,要好好理解理解无汗而喘这里应该分开来说,无汗是因为风寒客于体表,正气虽奋力抗邪,但却不能外达,才会引起的发热,这里的发热比太阳中风的发热要高,从体温表上就能看出来。太阳中风的发热一般在37度左右,或许更低一点,但这里的伤寒实证,其发热比中风的发热要高,温升要快。为什么还会喘呢,因为肺气主一身这表,太阳伤寒,一身体表皆受风寒所侵,所以才会有全身疼痛,腰痛,骨筋疼痛,因为肺气不利,肺气以下为利,肺气受阻,则会出现喘的症状。这里我想说一下,喘的表现,虽说都是喘,但这里的喘和那个喘家的喘不一样,喘家的家带有一种虚喘,因为称之为喘家,就说明其喘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而是好多天了,也许会有一个月,甚或是年儿半截的,喘家的喘病人带有体虚的表现,但这里的喘当是实喘,就是病人感觉气不顺的那种喘,或许会见咳,或许不见咳,但痰等症状不是很明显的,如果病人有痰那也是伤寒的时间长了以后,郁而化热成的痰,但就伤寒的喘是不应该有痰或稀更不可能有发黄的症状的。
这里说的意思不知道好理解吗,就像一个国家,边防线上受到敌国侵犯,国内同心协力,奋力抗击是一个道理。这也就是头痛,国家首脑也头痛呀,发热就是国家内部争议,如何反攻敌人一样,而全身疼痛,腰痛,骨筋疼痛,都是一个意思,无汗而喘这个意思怎么理解呢,不知道大家会不会下中国象棋,如果你遇到一个高手,他会把你的所有兵力压的没有一点动弹余地,那种气不顺的情况大概可以理解为无汗而喘的情况。
这里医圣重用麻黄来发其汗,麻黄是辛温发汗峻药,但麻黄根却是收涩药哦。
麻黄汤方: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一两(炙),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麻黄汤怎么记呢,麻黄,桂枝,炙甘草,杏仁,三二一递减,杏仁加到七十个。(这个顺口溜暂时先这样吧,还没想到最好的呢)
这里再说要先煮麻黄,把九升的水减少二升以后,去掉上沫,把剩下的药加入,煮到剩下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前面我们大概说过,合和升的单位问题,十合为一升。
喝药以后,盖上被子,等到出汗,出汗以然是取微微出汗,不可大汗淋漓哦,这里医圣给我们说,不须喝粥,医圣还专门的掉出来,不用喝粥,可见麻黄汤和桂枝汤不一样,麻黄汤为发汗峻剂,要比桂枝汤发汗的力量要大的多哦。
病人服药的的注意事项,医圣说了,如桂枝法将息。这里也充分说明了,医圣也不想多写一个字,在桂枝汤里把所有的事情交待的事无巨细,在麻黄汤这里就点到为止了。
从这里来看医圣的伤寒论中,每个字,每个条文都是很精简的,不是随随便便的写的,他都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才写上的,不要觉得,大概多个字吧,大概少个字吧。我觉得都是不合适的。
第五十一条: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
第五十二条: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
这两条意思在说伤寒的脉像。太阳伤寒的脉像,理当是脉浮紧,就寸关尺三部来说,理当三部皆有,不是太阳中风症的阳浮而阴弱,那里的阴弱,则说明尺部不足,而太阳伤寒当是尺部足的意思。全身所有力量都来抗击外邪。所以脉像上也当是三部皆浮,并且有根,就是尺部不弱。伤寒的脉从迟数来看,当是数的,因为全国奋力抗邪,就是说士气斗志很高,那脉当是数的。而太阳中风的脉像则是浮缓的,缓字足以体现脉跳的比平时要慢,虽达不到脉迟的程度,但已有脉迟的意思。
这里先插一个我自己的医案。这两天家人,也是偶然风寒(这么说怎么觉得很可笑呢,以前的太夫动不动就会用偶然风寒来应对病人,现在我也这么说了),因为她是什么体质我很清楚,就从现象来说,肯定是太阳中风,她不信,说让我摸摸脉,一来看看我摸脉的情况,二来说我一天说的一套一套的,是不是有真东西呢,我也就试着摸了一下,仔细体会阳浮而阴弱的脉像是个什么情况。结果我摸到脉比平时慢,还有就是尺部不足,轻按摸不到不就是不足吗。这不就是阳浮而阴弱吗。哈哈,我说你自己摸摸,她还说,我觉得心跳比平时要快,我说你摸摸再说,结果可想而知,她很惊讶的说,哦,怎么比平时跳的慢呢。呵呵,由此可见,我们可以以病测脉,也可以以脉没症,都是可以互通的。
这里的两条,都是在太阳病的基础上,脉浮紧而数,理当发汗,适用麻黄汤来发汗。
我看书上有总结伤寒八证的指示,也一块写出来吧。
典型伤寒的八证是:脉浮紧数,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疼,腰痛,骨节疼痛。
能仔细领会了典型伤寒的意思,伤寒八证也就自然出来了。
医案:
孙某某,男,68岁,农民。因操劳过甚,感受风寒,发热头痛,无汗,浑身关节皆痛,已二三日,适其子从部队回家的探亲、、、、、、给服西药土霉素等未效。来诊时症见两脉浮紧带数,舌苔薄白,身灼热无汗,微喘,气息稍粗,自诉骨节痠楚烦疼较甚,似属麻黄汤证,然虑其年高,用此发汗峻剂可能有弊,故对其子言明,嘱其注意观察,症情有变,随时来诊,即处以麻黄汤:麻黄二钱,桂枝二钱,杏仁二钱(杵),甘草一钱,二剂。
数日后,其子来告说,服药二剂后病已愈,特来道谢。(伤寒论方医案选编)
下面大体把这个医案分析一下,前面的几句和伤寒论上说的是一样的。用麻黄汤无疑了,但注意一下,舌苔薄白的意思就是没有入里化热,舌苔薄白是一个关键点哦。还有一个就是虑其年事以高,医生怕用麻黄汤如此发汗峻剂可能会出现大汗淋漓的情况,所以对其子说明情况,要注意观察,症情有变,随时来找医生。这一点也很重要的。也是值得我们做医生的要学习的。
好了这次就分析到这儿吧,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呵呵)

接上一贴,往下接着分析:
第三十七条:太阳病,十日已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这一条说明了太阳病,时间拖的长了以后的,三种不同变症。
第一种是,太阳病,十日过去了,脉像由阴阳脉紧变为脉浮细,从这几个字可以看出,表症已解,如果表症仍在,那脉像当还是浮紧的,这里脉由浮紧变为脉浮细,虽说都有浮像,但从紧变细来看,当是表症去后,身体向康复转变的过程。后面的嗜卧的意思,就是病人身体困乏,想睡觉而已,这里的嗜卧要和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的寐相区别,因为少阴病的寐那是时时想睡觉,时间要长的多,和这里的嗜卧虽有相似但其本质是不一样的,这里的脉浮细而嗜卧在临床上病人也就睡个一两天,待阳气回复,身体就好了,而少阴病的但欲寐也说的是病人时时想睡觉,病人有一种睡不够的感觉,一天基本上除了吃饭就是想睡觉的。所以第一种情况的变化下,不用用药就行。
第二种情况是胸满胁痛的变症,也就是太阳病,外邪由表入里,引起少阳症,少阳为枢机,枢机不利则不能用汗,吐,下等法,只能用和法,而和法医圣的代表方子就是小柴胡汤。我在看郝万山的伤寒论视频的时候,他说,你哪个方子记不住都行,但小柴胡汤必须要记住。我就记了,小柴胡汤的方药组成是:柴黄半生参草枣,柴胡半斤夏半升,芩参姜甘各三两,再加大枣十二枚,和解首方小柴胡。小柴胡汤真的很好,平时我本人特爱用小柴胡颗粒,那效果也是很不错的。
这里想说一下,现在的感冒发烧,西医一般都是肌注柴胡注射液吗,对吧,或者输液,或者肌注,但我个人倾向中成药剂一般不要输液,那样风险很大的哦,中成药针剂和西药不一样,中成药是复合成分,而西药是化合物,也就是纯的成分。西药的化合物也会因生产工艺的不同而纯度不同,纯度越纯的西药,其副作用在对症的情况下还是比较小的。何况中成药本身就是复合物也就是说,中成药里面各种成分都有,所以相对来说副作用就会大很多了,中成药口腹比肌注好,肌注比输液好。
这里还想说一下,柴胡的用法,小剂量为和解,大剂量为清热,由此可见,在治疗感冒发热的时候,柴胡的剂应稍大一点的。
这里再说一个重点就是医圣的胸满皆不用芍药,腹满皆用芍药。这里胸满胁痛,医圣就是不用芍药的哦。
第三种情况就是脉如果还是浮紧的,还用麻黄汤的。这里的脉但浮者是在伤寒里面,应该有脉像还是浮紧的,如果脉浮而缓,则是不能用麻黄汤的哦。不要一看脉但浮者,用麻黄汤,理解成脉只要是浮的都用麻黄汤那是不正确的。
中医上有以方测症,也有以症测方,这里看到脉但浮者,用麻黄汤则可知脉浮而紧的。这一点很重要的。
下面说一下医案:
医案:
予友沈镜芙之房客,十二月起,即患伤寒,因贫无力延医,延至一月这久,沈先生伤其(前面的条文中写的是寒,乃是笔误)遇,乃代延余义务诊治。察其脉浮紧,头痛,恶寒,发热不甚,据云初得病时即如是。因予:麻黄二钱,桂枝二钱,杏仁三钱,甘草一钱。又因其病久胃气弱也,嘱自加生姜三片,红枣两枚,急煎热服,盖被而卧。果一刻后,其疾若失。(曹颖甫(经方实验录))
这个医案就说明了不管得病时间长短,只要不发生变症,都是可以用相同方子治疗的。这个医案我觉得伤寒八症不一定全有,即使有也不是都明显,这里再回顾一下,伤寒八症的内容:脉浮紧,无汗,恶寒,发热,头痛,身疼,腰痛,骨节痠痛。这八个症状不一定同时都有,但深意领会了还是可以用的。在这个医案里,医生交待了脉浮紧,(没有无汗),恶寒,发热,头痛,(身痛,腰痛,骨节痠痛),这里没有交待有无汗,但我感觉是有汗的,因为病情拖延十余日,如果一直无汗,那发热是相当厉害的,也没有说后面那三个痛,但觉得都应有,只不过没有那么典型罢了。总的来说,只要分析得当,确认为伤寒症,则可用伤寒方,处以麻黄汤,医生也想到病人拖的时间较长,其病久胃气弱也,嘱自加生姜三片,红枣二枚,以顾阴。这一点很重要的哦,医生当时时注意病人自身的情况变化,而不是只管用药。急煎热服,盖被而卧。一刻之后,其疾若失。这里没有说是不是出汗而解,说的是其疾若失。意思相当隐悔,病人的情况,应该是微微出汗,汗出热退而身凉,其疾若失也。
曹颖甫是近代的一个名医,在抗日战争的时候,他不给日本人看病,后被日本人所杀害。我以前记得好像看过有关他的这个电影的。
这一条就说到这儿吧。

今天感觉时间还早,就接着分析吧。
第四十六条: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
这一条前面的内容应该好理解,医圣的意思当是这样的,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症仍在,此当发其汗,麻黄汤主之,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
太阳病,伤寒症,八九日不解,没有发生变症,服用了麻黄汤以后,病人的情况已经得到缓解,但没有全解,这个时候,其人发烦目瞑,这怎么理解呢,我认为或许是麻黄量是不是小了那么一点点,鼓动阳气没有达到袪除病邪的目的,而是鼓动阳气使其人产生了目瞑的情况,这个太阳病表虚证里的桂枝汤的一个情况很相似,就是
第二十四条: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本条文的后面剧者必衄,衄乃解。这一条和
第五十六条: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當发其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
第五十六条里面的若头痛者,必衄的意思是一样的。都是病人体表阳气被药物所鼓动,没有一鼓作气,战胜病邪,而产生的血衄情况。
医圣也说了,为什么会这样,那是因为体表阳气重故也。
出汗和血衄都能解热退烧,在中医理论上认为血汗同源。
这里的烦,和阳明病的烦有想似,但细细体会也是不一样的,这里的烦相对阳明病的烦,这里的烦为表症,为轻症,而阳明病的烦为实症,为重症。因为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吗。
虽说第二十四条和本条都有用药后产生的烦症,为什么二十四条之后用桂枝汤,而本条用麻黄汤,我感觉两个情况还是不一样的,有伤寒症的用麻黄汤,是中风症的用桂枝汤。只要细加辨别,不难区分的。
医案:
1、范左。伤寒,七六日,形寒发热,无汗,而喘,头项腰脊强痛,两脉浮紧,为不传也,麻黄汤主之。麻黄一钱,桂枝一钱,炙草八分,杏仁三钱。(《经方实验录》)
2、于某某,男,33岁,工程师。3月7日初诊。恶寒甚,体痛呕,两脉浮紧,此伤寒也,当发其汗,宜麻黄汤。身上发风疹,从缓治。麻黄三钱,桂枝三钱,杏仁四钱,甘草三钱。三月八日复诊:昨进麻黄汤,战慄恶寒,得微汗而罢,骨楚亦除。今觉心下逆满,略感头眩,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方略)。(《哈尔滨中医》1961年第8期)
从第一个医案结合本条文,不难分析,伤寒表症都在,两脉浮紧,提示病情没有发生变症,可以用麻黄汤的。我这里想说一个,麻黄汤的组方是:麻黄桂枝甘草比例是三二一,再加杏仁七十个,而这里医生的用药比例是麻黄桂枝一比一,甘草少一点,杏仁是三钱,三倍于麻黄桂枝,可见,重用杏仁以下利肺气,其结果也是一样的。
一个医生在临床上一定要详加分析病人身体情况,随机用药,不可拘泥,只要有的放矢,疗效都是很好的。
第二个医案说明在病人复杂的病情中找到病人的主症,先治其伤寒,再治其风疹。在治疗其伤寒的时候病人出现战慄恶寒,这是一个什么情况呢,在病人体内正气相抗,就会出现战慄的情况,发汗也可以说成战汗作解。
之于后面的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那是治疗水湿的方子以后分析的原文再说加说明,其心下逆满,略感头眩,那就是体内水湿在作怪。
一鼓作气,把后面的几条也分析了

上个贴子,本想连着下面这个贴子的,一不小心按了crtl+回车键就给发出去了。呵呵。
第四十七条: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
第五十五条: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
第三十六条: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
医案:
有豪子病伤寒,脉浮而长,喘而胸满,身热头痛,腰脊强,鼻干,不得卧,予曰,太阳阳明合病症。仲景法中有三证,下利者葛根汤,不下利呕逆者加半夏,喘而胸满者,麻黄汤也,治以麻黄汤,得汗而解。(《伤寒九十论》)
第四十七条当好理解吧,血汗同源,自衄者愈。
第五十五条说的是太阳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到致自衄后,表实证仍在者,还可用麻黄汤主之。对于这一条我感觉自衄以后,其营受损,如果表实症仍在,可用麻黄汤,如果转为脉浮缓,则可用桂枝汤。
下面抄一段书上原话,是尤在泾写的,体会一下:
伤寒脉浮紧者,邪气在表,法当汗解,而不发汗,则邪无从达泄,内搏于血,必致衄也。衄则其邪当去,而犹以麻黄汤主之者,此亦营卫并实,如上条所云阳气重之证、、、、、、然必欲衄而血不流,虽衄而热不解者,乃为合法,不然,靡有不竭其阴者。
第五十五条当说的是有自衄的情况,但自衄达不到袪邪的目的,而病人的本身情况仍然是表实的情况,则还用麻黄汤主之。后面说的就是不然,靡有不竭其阴者。说的就是自衄厉害伤其阴的情况。
第三十六条说的是太阳病和阳明病都有的情况下,先攘外后安内的治则。如果用阳明症的开下之法则会引邪内陷,所以先治其外,而后安其内也。
医案的分析:喘当是表证,胸满我认为兼有里症,身热头痛,腰脊强,典型的伤寒症状,鼻干,说明肺热,也是表症,不得卧则是阳明里实症的情况。
下面引一段原文的医宗金鉴上的话:太阳阳明合病,不利不呕者,是里气实,不受邪也,若喘而胸满,是表邪盛,气壅于胸肺也。邪在高分之表,非结胸也,故不可下,以麻黄汤发表通肺,喘满自愈矣。
医案就不怎么分析了,在这个医案里我注意到医生说的仲景三证:下利者葛根汤,不下利兼呕者加半夏,喘而胸满者,麻黄汤也。
最后说的是喘而胸满者是本条的麻黄汤,前面两个情况,后面学习的时候再说,我也不太清楚。有问题先留下。
行了,今天这些就说到这儿吧。

今天把麻黄汤的禁例简单的说一下:
原文太深奥,太精简,有时候言不达意,在所难免。还有各家所说,意思也不太一样,我们后学者好好理解,好好学习,总各家之长就是好的。
第八十三条: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
这一条以咽喉部位为重点,提示什么呢,因为咽喉为三阴经所过之处,足太阴之脉挟咽,足少阴之脉循喉咙,足厥阴之脉循喉咙之后,皆三阴经所循之处也。三阴精血虚少,不能上滋于咽喉,故干燥,所以不可发汗。这几个字是张锡驹所说哦。
总的意思就是体内阴液亏损不可发汗,发汗更伤其阴,容易引起变症。
第八十四条: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必便血
这一条重点在于淋字,书上说的淋家,多阴津素亏,下焦蓄热。在这里我能想到的现实病例就是前列腺增生的患者,算不算淋家呢,我觉得应该算吧,像这类病人,发汗当谨慎,医圣说不可发汗,发汗必便血,这里的便血当小便尿血来讲。其实前列腺增生的患者体内也就是阴阳两虚的情况,一般这类病人都或多或少的服用过六味地黄丸等药,六味地黄丸乃补肾阴之药,由此可见淋家是真阴不足的情况,所以不可发汗。发汗过量则会津液竭于外,而血动于内,干及胞中,必患便血。
我认为对于淋家当慎用发汗,也不是不可发汗,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不可医圣这样说了,就一点也不能发汗哦。
第八十五条: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痉(原字是病头下是至,这个软件打不出来)。
这条也是真阴不足的情况,因为久患疮疡的病人,多气血两伤,其身疼痛,为营血不足的情况,所以发汗药也当慎用。
原文为痓字,前面用的那个电脑软件打不出来那个字。也就是痉的意思,在金匮要略里有一篇专门说痉的情况的。
痉分刚痉和柔痉,我觉得太阳伤寒为刚痉,太阳中风则为柔痉。
像现在有的小孩感冒发烧,几天之后有的就会出现抽搐的情况,我觉得就属于这个范畴。真阴不足或是营血不足则会产生痉病的。
疮家就是病人平素得了疮疡之类的很久不能愈合的,就说明其病人身体真阴不足,在治疗疮疡的同时要注意增补真阴的药物,或是气血双补。但在补药的过程中还要注意,补之过度当又不合适的。总之在治疗疮疡病人的时候,注意增补气血之药会对疗效很有好处的。
第八十六条: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眴,不得眠。
书上原话,素易鼻衄之人,阴血亏虚居多,虽有表证,亦不可发汗。若误用发汗则更伤阴血。其血不养筋,经脉失濡,则额上陷中之脉紧急;血不养目,则目直视情不能转动;血不养心,神不守舍,则不得安眠,故阴血亏虚者应禁用汗法。
我说的话没有人家书上说的精简达意,所以这里引用书上原话。不要嫌我是抄的哦。
第八十七条:亡血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慄而振。
亡血家,因长其经常出血,不但阴血极亏,气亦无所依附而虚衰。发汗既伤阳气又耗阴液,故当禁用。若误用发汗,必致气血更虚,其气不足温煦则寒战,血不及濡润,经脉失养则振摇,故晚发生动生的变症。
成无已说:“针经曰: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亡血发汗则阴阳俱虚,故寒栗而振摇。”
从成无己说的针经里面的话,又说明了血汗同源的思想。
第八十八条:汗家,重发汗,必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疼,与禹馀粮丸。
这里说的汗家,就是平素最易出汗之人,多为阳气虚弱,卫外不因,阴液易泄。若再发汗,不独损阳,亦必伤阴,以致阴阳两虚。阴阳两虚致心失所养,心神浮越,则恍惚心乱;阴津不足,阴中涩滞失润,则小便后阴疼。
这里的小便后阴疼,我个人很有感觉,一般情况也如是所说,夏天,出汗过多,小便很少,所以小便会涩疼。本人属于办公人员之类,平素身体就是那种阳浮而阴弱之辈,这里也可以说和爱得太阳中风这类病的患者是一样的。阳气虚弱,卫外不固说的就是这类人。对此变证,医圣用禹余粮丸治疗。禹余粮丸方虽已失载,但从主药禹余粮似提示敛阴止汗,重镇固涩之法,既救其急,亦补其虚。
从上面这条还可以看出,平时爱出汗之人,在临床是需要发汗治疗感冒等情况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发汗的情况哦。通过别的方法也可达到袪邪的目的的。用桂枝汤之类的可以,但万不可用此发汗峻剂的。
这里已经说出了禹余粮丸只有方名而无方药,那我们就可知道伤寒论里共有一百一十三方,这个方有名无药,就剩下一百一十二个方了。
第八十九条:病人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必吐蛔。
说的是病人平素阳虚体内有寒,或是中焦有寒,如果患了感冒等病,以本有阳虚,自宜温阳解表并用,而不可纯用发汗之法。若用发汗,必更伤阳气。其引越脾胃阳虚,胃气上逆者,每致呕吐。由于人体内环境改变,有蛔虫上入于胃脘者,则可见吐蛔。不是一定都吐蛔,这里医圣大概见过这种病例吧。研究的真是细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呀。
第五十条: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营气不足,血少故也。
这条应该好理解了吧,太阳伤寒的病证就是,脉浮紧,全身疼痛的吗,但这里说的是即使前面情况者具备,但这个病人尺中迟者,提示其真阴不足,也就是营血不足,血少故也。
我个人觉得这条的病人慎用发汗峻剂,如果要用,也是一剂知,二剂不可用也。要时时顾护病人的阴液。
也反复说明了我认为的,阴阳相合,以阴为本的情况的。
第四十九条: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数,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
这条和上面第五十条的意思差不多,这条是应当用汗法解表,而用了攻下之法,造成身重心悸的情况,也就是用下法使病人体人真阴不足,身重心悸。等到自汗出乃愈。尺中脉微就提示了真阴不足,真阳也不足。倒是可以用用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中汤方。最后说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
综上几条大都说明了病人身体平素阴阳两虚,由以阴虚为主,不可轻用发汗之药的。
像咽喉干燥家,淋家,疮家,衄家,亡血家,脉浮紧但尺中迟家,都在不同的方面提示病人体内真阴不足的情况,医生则慎用发汗之药。有时候想想医圣为什么要提这么多家呢,是不是有点多余,只接说阴不足者不亦用汗法不行吗。为什么还要分列之么多的家而反复说明真阴不足不能用汗法呢。
我觉得医圣是想通过各个情况来郑重提示后世医者,细查病人的病情,虽说这几家都是真阴不足,其表现的症状却各不一样,聪惠的医生,也许能体会到这许多家,怕大多医生不能体会到这许多家,所以医圣把所能想到的家都写出来,不厌其烦的反复给我们说明什么是真阴不足的情况,以便我们临床时可以随手用之。真可谓是用心良苦呀。如果我们后世学医之人不能体会到医圣的这种心情,怕真是医圣的悲哀呀。都给你们说的这么详细了。还要让医圣怎么说呢。那个时候在竹简上写字,容易吗。真的,让我们用心想想,如果让我们在那样的条件下写字,怕真是少一字不如多一字了。
汗家,病人有寒家,这两家前面说的是阳虚,后面说的是内有阳虚的情况。也不可用发汗之药。
医圣通过这许多条文来给我们郑重提示什么情况不能用发汗,我个人认为,不是说绝对不能用发汗药,但用发汗药的时候一定要谨慎从事,一定要时时注意病人自身的真阴真阳变化,万不可发汗药,一用到底。那是很坏事的哦。
在方剂学里面把解表剂分为三类,一类为辛温解表药,一类为辛凉解表药,一类为扶正解表药。
辛温解表药适合于太阳病的中风,太阳病的伤寒,等外感风寒需要解表的情况。
辛凉解表药适合于现在的一些温病范畴,像腮腺炎等内热引起的发热情况,还有大头瘟等的传染病引起的发热等情况。
扶正解表药就适合于上面所说的这些条文所说的情况。
虚人解表人参败毒散,或玉屏风之类的就是这个意思哦。
一个医生临床查病一定要查清摸准,不可因自己的一时疏忽而产生变症,那们我们做医生的也会心里不安的。我这句话不知道有同仁能理解吗。
今天就分析到这里吧。

 

好几天没更新了,这几天收秋,累的没顾上,有个时间赶紧点吧。
刚看了一下后面的,那是越来越难了。

为了方子的记忆方便,我把方药的顺序打乱了,按我认为的顺序来写了,但其它都有一样的,只不过顺序不一样而已。

上正文:
2.2.2.3太阳伤寒兼证
第三十一条: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葛根汤方: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芍药二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掰)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
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诸汤皆仿此。

第三十二条: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第三十三条: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葛根加半夏汤方: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芍药二两,生姜二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掰),半夏半升。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麻黄,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
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医案:
朱某某,男,12岁。发热恶寒,头项强痛,汗不出,大便泄泻,苔白。此太阳阳明合病,拟葛根汤。葛根三钱,麻黄一钱,桂枝钱半,白芍钱半,炙甘草一钱,生姜二钱,红枣五枚。服二剂,病即告愈。(<<江西中医药杂志>>1965年第9期)

第三十八条: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纯(原字是目字旁,右边里一个王字)(中医大多是老字,真是的,有时候打个字都打不出来,能不累吗),此为逆也。

大青龙汤方:麻黄六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枚(掰),杏仁四十枚(去皮尖),石膏如鸡子大(碎)。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
温服一升。取微似汗。
汗出多者,温粉扑之。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医案:
1、何保义从五太尉军中,得伤寒,脉浮涩而紧,予曰,若头痛,发热,恶风,无汗,则麻黄证也,烦躁,则青龙汤证也。何曰,今烦躁甚,予投以大青龙汤汤。三投汗解。(伤寒九十论)
2、曾治一人冬日得伤寒证,胸中异常烦躁。医者不识大青龙证,竟投以麻黄汤。服后分毫无汗,胸中烦躁益甚,自觉屋隘莫能容。诊其脉洪滑而浮,治以大青龙汤加天花粉八钱。服后五分钟,周身汗出如洗,病若失。(医学衷中参参西录)
3、邓某,男。身体素壮,时值夏令酷热,晚间当门而卧,迎风纳凉,午夜梦酣,渐转凉爽,夜深沉寒而醒,入室裹毯而寝。俄而寒热大作,热多寒少,头痛如劈,百节如被杖,壮热无汗,渐至烦躁不安,目赤,口干,气急而喘,脉洪大而浮紧。此夏令伤寒已化烦躁之大青龙证。为书大青龙一方治之。生麻黄四钱,川桂枝四钱,生石膏四两,杏仁泥四两,炙甘草三钱,生姜三钱,鲜竹叶五钱。
二诊:服昨方,汗出甚畅,湿及衣被,约半小时,渐渐汗少,高热已退,诸证爽然若失。又为外一清理余邪之方,兼通大便,其病果瘥。(江苏中医1959年第5期)
4、石某某,男,36岁,河港大队四小队社员。1965年11月3日初诊。病已三日,恶寒高热39.5度,无汗烦躁,头身疼痛,脉浮数,舌苔薄白。处方:麻黄,桂枝各一钱半,杏仁三钱,生石膏一两,生甘草一钱,竹茹一钱半,竹叶三十片,鲜芦根二尺,水煎服。一剂后寒热即退,但增咳嗽,原方去桂枝,加桔梗,桑叶各一钱半。又服一剂,病即告愈。(中医杂志1969年第三期)

第三十九条: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医案:
双桂乡,程某,年近60。一日,发热恶寒,无汗,似睡非睡,不欲转侧,神倦懒言,问之再三,才勉强答云:全身疼痛,人感烦躁。有人断为少阴证,主用姜,附回阳,家属犹豫不决。按其脉搏,浮而微数,触其两胫,颇热,我认为属大青龙汤证。因恶寒发热,无汗烦躁,脉浮数,大青龙证证毕呈。但青龙汤证本烦躁不得安卧,现病人似睡非睡,问之久久不答者,乃邪热闭郁所致。此与少阴之“但欲寐”迥然有别,与嗜卧亦有不同。足胫颇热,知非少阴证。至于不欲转侧,是因表邪困束,身痛之故。本证属寒邪外束,阳热内郁,当用大青龙汤双解表里邪热。但又虑老人体质素弱,如发汗太过,恐导致亡阳,因此用石膏一两,麻黄,桂枝,杏仁,生姜各三钱,炙草三钱,大枣五枚,水煎,分作三次温服,每二小时服一次,叮嘱家属留心观察,如发现病者有微汗出,即须停药。仅服两次,果全身微汗出,诸证悉除。、、、、、、(伤寒论汇要分析)

第四十条: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小青龙汤方:
麻黄(去节),芍药,细辛,干姜,桂枝(去皮)各三两,五味子半升,半夏半升(洗)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若渴,去半夏,加栝楼根三两。若微利,去麻黄,加荛花,如一鸡子,熬令赤色。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加茯苓四两。若喘,去麻黄加杏仁半升,去皮尖。且荛花不治利,麻黄主喘,今此语反之,疑非仲景意。

第四十一条: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医案:
1、张志明、、、、、、初诊十月十八日。暑天多水浴,因而致咳,诸药乏效,遇寒则增剧,此为心下有水气,小青龙汤主之:净麻黄钱半,川桂枝钱半,大白芍二钱,生甘草一钱,北细辛钱半,五味子钱半,干姜钱半,姜半夏三钱。二诊十月二十日:咳已全愈,但沉微喘耳,宜三拗汤轻剂,夫药以稀为贵。(方略)(经方实验录)
2、刘聘贤孙六岁,住刘行乡南潘泾宅,十一月下旬,夜间随父戽水捕鱼,感冒风寒,咳嗽痰粘,前医投方旋复代赭汤,咳嗽陡止,声音嘶嘎,涎壅痰鸣,气急,鼻掀,肩息,胸高,烦躁不安,大小便不利,脉右伏,左弦细,乃予仲圣小青龙汤原方:桂枝六分,杭白芍五钱,仙半夏五钱,北细辛五分,炙麻黄四分,炙甘草七分,干姜五分,五味子五分。一剂而喘平,再剂咳爽而咯痰便利矣。(伤寒论译释)
3、五某某,男,45岁,农民。门诊号14981,1963年8月5日初诊。患者咳喘十余载,往年冬发夏愈,今年起自春及夏,频发无度。现值盛夏,尚穿棉袄,夜睡棉被,凛凛恶寒,北部尤甚,咳吐稀痰,盈杯盈碗,气喘不能平卧,舌苔薄白,脉弦紧。此为风寒外束,阻碍阳气,肺气失宣。法宜温肺化饮,解表通里。处方:炙麻黄一钱,桂枝三钱,姜半夏三钱,五味子一钱,干姜钱半,白芍三钱,细辛六分,白术三钱,炙甘草一钱。8月13日二诊:投青龙汤剂后,咳嗽已稀,已弃棉衣,畏寒亦减,前既中的,毋事更张,原意续进。原方干姜加至二钱,细辛加至一钱。8月29日三诊:青龙剂已服六剂,咳喘全平,已能穿单衣,睡席子,夜寐通宵,为除邪务尽计,原方再服三剂。9月9日四诊:诸恙悉减,唯动则气喘,初病在肺,久必及肾,配以都气丸常服,以图根除。(江苏中医1965年第10期)



打原文真的好累好累的,从晚上10点多打到12点了,给点分吧,没有功劳还有苦劳哦。呵呵。

精彩下回分解。
好几天没回贴了,原因是收秋较忙较累,没精力了。今天好点了,赶紧写吧。
本贴是对52楼的详解。
第三十一条: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这一条就字面上意思很简单的,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项背强几几,和桂枝加葛根汤很像,桂枝加葛根汤的药方是:桂芍姜甘枣,三个三,二一二,也就是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再加葛根四两,(原方是桂枝和芍药和减一两,就成了桂枝二两,芍药二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再加葛根四两)这就是桂枝加葛根汤的药方组成,而桂枝加葛根汤的适应症是,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而恶风者用桂枝加葛根汤来治疗。总的来说,只要有项背强几几的表现,就可用葛根来疏筋解肌的,为什么会项背强几几呢,因为太阳经的经脉循行于后背部,太阳经气不利,则会出现项背强几几,医圣重用葛根来解肌的。我觉得只要浑身难受,都可用葛根的。
无汗,是太阳表实症的表现。后世不是说有汗用桂枝,无汗用麻黄吗,用有无汗来判定是表实还是表虚是一条辨症要点。而无汗伤寒论上用的麻黄汤的药物组成是: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三二七十一,也就是麻黄三两,桂枝二两,杏仁七十个,炙甘草一两。
其实麻黄用量三两是为太阳表实症的无汗而来的,杏仁七十个是为了表实而喘而来的,用桂枝二两以助麻黄发汗,用杏仁七十个以下利肺气平喘,用甘草和其中。
恶风,是太阳表症的辨症要点,恶寒或恶风都可以作为表症的一个辨症要点,如果没有恶风则不能用葛根汤了哦。
这句话医圣写的很简单,提纲携领,要点突出。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这里想说的就是桂枝加葛根汤和记成在桂枝汤的用药组方上再加葛根四两。临床是应该没问题的,但医圣的桂枝加葛根汤是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减桂枝芍药各一两再加葛根四两。
我觉得更应该体会医圣的深意,而不只是简单的在桂枝汤原药比例的基础上再加葛根四两。
看书一定要看到最深层的意思那才能温故而知新。才能为师矣。
葛根汤方: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芍药二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掰)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
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诸汤皆仿此。
这里看葛根汤的组成,还是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减桂枝芍药各一两,再加葛根四两,再加麻黄三两。完全可以看成是桂枝加葛根汤再加麻黄吗。而医圣把方名定为葛根汤,还是有深意的呀。
这里重用葛根以解肌,解决项背强几几,用麻黄治疗无汗,用桂枝助麻黄发汗,其余和上面说的是一样的。由此可见,医圣用药从来不多用一个药的。你说在这里面加点杏仁行吗,我觉得也行,但没必要。没有肺气不利的情况就不用杏仁了吧。
最后发汗的程度还是覆取微似汗。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诸汤皆仿此。这里我想说的是诸汤皆仿此这几个字,意思就是以后用的方药之后的后续护理都是这样的。医圣在这里做了总结,也就是在后面的方药后面也许就不谈及此意或简单说之而已了。
第三十二条: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这一条不太好说,太阳病,说的是表症,阳明病,说的是里症,因为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太阳与阳明合病的意思是即有表症也有里症,可以这么认为,病人即有恶风,恶寒的表症,也有里热里实的里症。在表里同病的时候,治则是先解表,后治里,在表里同病的时候怎么取舍随有很多说法,但我觉得当随机应变,这里表里同病是兼有下利,下利可以说的通俗一点就是大便下利,这样好理解一点。这条说的就是即有感冒的症状还有大便下利(大便拉稀)的情况,用葛根汤来治疗。葛根这味药书上说葛根一药,即能解表,又能止利,葛根汤在这里有发汗解表兼以止利之功。
由此可见医圣对药物也是认识的非常清楚的。
医宗金鉴说:太阳与阳明合病者,表里之气,升降失常故下利也,治法解太阳之表,表解而阳明之里自和矣。
第三十三条: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这条说是太阳与阳明合病之后,不下利,出现呕吐的现象。呕吐也是阳明病的表现,前面桂枝汤的变症里面用呕不呕来判定是不是有阳明里症的一个要点。这里在葛根汤的基础上加半夏以和胃止呕。
葛根加半夏汤方: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芍药二两,生姜二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掰),半夏半升。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麻黄,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
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方义就不怎么说了吧,从前面看到这儿,应该很好理解了,葛根汤就是桂枝汤的方药减桂芍各一两再加葛根四两再加麻黄三两而成,也就是桂枝加葛根汤加麻黄而已。这里葛根加半夏汤,就是在葛根汤的基础上加半夏半升吗。半夏的用量用半升,以后好记一点,半夏有半,而用量为半升,还是有一定联系的。
医案:
朱某某,男,12岁。发热恶寒,头项强痛,汗不出,大便泄泻,苔白。此太阳阳明合病,拟葛根汤。葛根三钱,麻黄一钱,桂枝钱半,白芍钱半,炙甘草一钱,生姜二钱,红枣五枚。服二剂,病即告愈。(<<江西中医药杂志>>1965年第9期)
对于这个医案我想说的是很符合葛根汤的适应症,但在用药组方上和原药比例不一样,以葛根做比较,麻黄用量小了一点,但药效也是很明显的,我看到后世的很多医家,对用伤寒论的原方应用,药量大多和原方比例不一样,但效果还是很好的。由此可见,医圣当时确实是用心了,直到两千年后的今天还是药效明显,不得不佩服他的细心呀。我现在学习感觉应该注重原方用药比例的,如果你对原方吃透了,那可以随机用药,但对原方吃不透之前,还是照原方的好。可是反过来说,能把伤寒论原文原方能吃透的从古到今有几人呢。据说在日本就有一支研究伤寒论的,对原方比例一点也不更改。看看郝万山的讲解里面提到过这事的。
虽说对原方剂量一成不变有点不可理喻,有点死板,但随变加减药量也是不可取的。我觉得一定要在吃透原文原方的时候才能随变用药的。
原文原方比例很重要。
52楼之二解。
泡了一会论坛,没什么感觉,咱接着写主贴子。
第三十八条: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纯(原字是目字旁,右边门里一个王字)(中医大多是老字,真是的,有时候打个字都打不出来,能不累吗),此为逆也。
这一条如果没有后面的烦躁二字,就是麻黄汤的适应症了。麻黄汤的原文第35条: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如果没有后面的烦躁二字,就看前面的,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完全就是麻黄汤的主症呀,可以一有烦躁二字,意义就完全不一样的。另外这条开头的太阳中风,也不是太阳中风的意思,如果是太阳中风,脉当浮缓,这里前面说了太阳中风,而后面全是麻黄汤的症状,还说了不汗出,由后往前推,理当是太阳伤寒。这里说成是太阳中风,书上旁边批文对太阳中风的解答是被风邪所中,而不是前面说的太阳中风。这里当加以知道,不能认为这里的太阳中风和前文说的太阳中风是一个意思。
下面再说烦躁二字,烦躁二字当是阳明热盛的表现,尚没到谵语的程度,学伤寒论,一定要对字面意思深加体会,烦和躁虽相似,但也有不一样的地方,躁比烦更甚,前面第二十四条: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第24条的烦和本条的烦虽是一个意思,但24条就没有说成是烦躁,却说成是烦,可见,24条的烦是因为初服桂枝汤,鼓动体内阳气,没有达到袪邪外出的目的,而引起了体内阳气鼓动产生的烦,而这里的烦躁,是因为太阳伤寒以后,阳被郁甚,产生的烦躁,形成的内热壅盛。这条所说的病人体表被寒邪所侵,体表闭郁而不汗出,而体内热盛,如果只用麻黄汤,虽说也能发其表,但内热不能除,(在后面的第二个医案里证明我的想法不太对,根本发不出汗来),所以这里医圣用大青龙汤来治之。外解表邪,内清里热。表里双解。
这里我想对青龙二字做点说明。在中国的古代星象上分四象,东南西北,东方为木,西方为金,南方为火,北方为水,中为土。观天象,看北斗星的勺柄可知天候,斗柄指向东方,地上是春天,指向南方,地上是夏天,指向西方,地上为秋天,指向北方,地上为冬天。一年四季,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真的很好。看过武侠小说的大体上都知道这几个字: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本条所说的青龙和这里的青龙意思差不多,这样就好理解多了。在伤寒论里,有青龙汤,有白虎汤,有真武汤,好像没有朱雀汤和土方面的汤,后世医家为了补全就增加了土方面的汤,好像是补阳还五汤还是什么的。在医圣的书里,按他的起名方式理当这五个汤都有的,但现在不全了,当是一大遗憾呀。看看医圣的书,起名方式都是这么特别,方药基本差不多,但名字却不一样,寓意也很深呀。
龙在中国人的心里,还有一个意思就是龙升雨降。
这里说的大青龙汤,意思就是龙升雨降的意思,外有表邪,内有里热,表里双解,首选大青龙,后面还有小青龙汤,当所治有所不同。
本条后面的
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纯(原字是目字旁,右边门里一个王字)(中医大多是老字,真是的,有时候打个字都打不出来,能不累吗),此为逆也。
当是大青龙汤的禁忌,就是说什么情况下不能用大青龙汤的。
脉微弱,说明病人体内阴阳皆不足,正气充足人病人当是脉浮紧,而不是脉微弱,再兼有汗出恶风者,那更是阴阳两虚了,在前面说的方剂里,虚人感冒用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方比较合适的。就是用桂枝汤加人参三两也行,但一定不能用麻黄汤之类的发汗峻剂哦,因为此类方剂发汗过峻,很容易出事的,医圣说的多好,服之则厥逆,可以看一下麻黄汤里面麻黄的用量是三两,而大青龙汤里的麻黄用量是六量,相比发汗来说,那得多厉害呀,汗出过多,可不得厥逆吗。病人本身就是阴阳皆虚,用如此大量的发汗药,那出汗过多,不就亡阴了吗,阳随阴脱,病人后果不堪设想哦。我个人的生活中总结的,阴阳相合,以阴为本。万事万物当以此为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吗,在人体内汗和血都是不可多发的,因为血汗同源,皆为阴,以阴为本,所以在临床上一定不可过度发汗,不可过度放血的。你把青山都发没了,就不会有柴烧了。厥就是四肢冰冷,逆为不顺,就是和正常治法相反的意思。这里厥逆连在一块就是一个意思,都是四肢冰冷的意思,发汗过度,阳随阴脱,青山没有了,病人后果不堪设想。医圣说的好,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纯,筋惕肉纯是后果,书上说是筋肉跳动的意思。自己可以想一下后果。
下面说一下大青龙的方药,
大青龙汤方:麻黄六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枚(掰),杏仁四十枚(去皮尖),石膏如鸡子大(碎)。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
温服一升。取微似汗
汗出多者,温粉扑之。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麻黄,桂枝,杏仁,甘草,三二七十一,这个比例是麻黄汤的药量比例,在大青龙汤里:麻黄六两,桂枝二两,杏仁四十枚,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枚,石膏如鸡子大。和麻黄汤里相比,麻黄是两倍的量,桂枝量相同,杏仁减了三十个,甘草是二两,麻黄汤里是一两,这里用大枣和甘草以护中,生姜三两和桂枝汤里生姜用量一样,大枣用了十个,比桂枝汤里少两个,这个我觉得倒无所谓,少两个大枣吗,没什么要紧的,但医圣在写书的时候为什么不也写成是十二个呢,很值得回味的哦,最后一个最重要的药是石膏,没有它就不是青龙汤了,就靠它来龙升雨降呢,石膏的用量是如鸡子大,我主为就是和鸡蛋大小,这个大青龙汤的重点就是麻黄和石膏两味药。龙升雨降就靠他俩了,其它药皆为臣佐使,桂枝和生姜助麻黄以发汗,就是龙升的意思,甘草和大枣以护中,杏仁助石膏以降雨,组方很是严谨。这样理解,方药搭配会好一点,在以后的方子中,姜甘枣很多情况是在一块用的。
在麻黄汤的基础上加姜枣,最重要的还有一味石膏哦。这样就好记组方比例了,麻黄三两加三两,桂枝二两不动,杏仁七十个(我觉得不动也行,这里医圣是用四十个),甘草一两加一两(我觉得一两和二两区别不是太明显,麻黄汤里也可以用二两的),生姜三两(和桂枝汤一样),大枣十枚(我觉得和桂枝汤的十二枚区别也不是太大),石膏和鸡蛋大小。这样就把大青龙汤的方药组成及比例记住了。
下面再说服药,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
温服一升。取微似汗
汗出多者,温粉扑之。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煮药就不多说了。
煮取三升,温服一升,取微似汗。重点说取微似汗,这么大的麻黄用量,还是要取微似汗,不得不说医圣时时顾护阴液的思想,什么时候都要以阴液为本的。不可过度发汗。后面说了,汗出多者,温粉扑之。温粉这个东西,有人说是米粉,在郝万山的视频里,他说的好,粉就是米分也,他研究字面意思很好的,在这里我认为用小儿爽身粉就行,在哪儿找那些米粉来扑呢。总之意思就是不能过度发汗。后面还说,一服汗者,停后服。再次强调不能过度发汗,一剂知,就停药,不能过度发汗的。若复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这里说了过度发汗的后果,汗多亡阳,遂虚。有的人很不理解,为什么汗出过多,就会亡阳呢。这里我想说一下,阳这个东西是建立在阴的基础上的,阴阳相合,以阴为本,为有了阴,阳以谁为载体呢。在这里理解发汗过多亡阳就很好理解了。所以汗多亡阳,遂虚,也就好理解了,之后的恶风,体表阳气不盛,不能抗击外邪则会恶风。后面的烦躁,不得眠也说的是情况更加严重发,这个烦躁比前面的烦躁更厉害,前面的烦躁也当有不得眠吧,但在这里重点说出来了,就是病情加重了。
这里想说一下,(若复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这类病人和(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纯(原字是目字旁,右边门里一个王字)(中医大多是老字,真是的,有时候打个字都打不出来,能不累吗),此为逆也。)这类病人还根本不是一回事哦,前面说的是强人发汗过度则是烦躁不得眠,而后面的虚人再过度发汗,则就是厥逆了。这两种情况当要分清楚的。
下面再说医案,
医案:
1、何保义从五太尉军中,得伤寒,脉浮涩而紧,予曰,若头痛,发热,恶风,无汗,则麻黄证也,烦躁,则青龙汤证也。何曰,今烦躁甚,予投以大青龙汤汤。三投汗解。(伤寒九十论)
第一个就不说了吧,很好理解的。
2、曾治一人冬日得伤寒证,胸中异常烦躁。医者不识大青龙证,竟投以麻黄汤。服后分毫无汗,胸中烦躁益甚,自觉屋隘莫能容。诊其脉洪滑而浮,治以大青龙汤加天花粉八钱。服后五分钟,周身汗出如洗,病若失。(医学衷中参参西录)
这个医案我在本贴的前面说了,说用麻黄汤也行,但看来是不行的,必须要龙升雨降才行。以后当详细诊病。
这里插一句话,我要不是这么一条一条,一字一字的分析,不可能对大青龙汤的适应症体会这么深刻的。今天看到论坛里有个同仁买个本(医学衷中参西录)说是不好读,我也觉得中医原文不好读的,理论根基不行,是很难体会这么深刻的,还有一个同仁说这本书很好读,呵呵,我心里笑了,真的这么好读吗,不见得吧,后面这个同仁在看(医学衷中参西录)的时候看到这个医案,我就不信他能体会这么深刻。我说了,我看一本大学的课本,讲义都这么难的,看原文真的那么好理解了吗,十句能理解一句都是万幸的。原文里引经据典,一会内经,一会什么大论,一会经络,对那些基础知识不能融会贯通是不可能读起来得心应手的。
3、邓某,男。身体素壮,时值夏令酷热,晚间当门而卧,迎风纳凉,午夜梦酣,渐转凉爽,夜深沉寒而醒,入室裹毯而寝。俄而寒热大作,热多寒少,头痛如劈,百节如被杖,壮热无汗,渐至烦躁不安,目赤,口干,气急而喘,脉洪大而浮紧。此夏令伤寒已化烦躁之大青龙证。为书大青龙一方治之。生麻黄四钱,川桂枝四钱,生石膏四两,杏仁泥四两,炙甘草三钱,生姜三钱,鲜竹叶五钱。
二诊:服昨方,汗出甚畅,湿及衣被,约半小时,渐渐汗少,高热已退,诸证爽然若失。又为外一清理余邪之方,兼通大便,其病果瘥。(江苏中医1959年第5期)
这个医案我想说的是大青龙汤的适应症本不是病人刚开始得的就是这个情况,而是迁延数日以后才形成的烦躁症侯的。刚开始的时候也许用麻黄汤就解决问题了,但到后来,引起内热烦躁,则再用麻黄汤就不行了,必须要龙升雨降,用大青龙汤才行。不然用麻黄汤就和医案2、的结果是一样的了。
就本医案的用药比例来说,和原方的用药比例有些不同,麻黄用量小,(原方是麻黄六两,桂枝二两,杏仁四十个,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枚,石膏如鸡蛋大小),而本医案的医生麻黄用量比例比原方小,估计是怕麻黄发汗过度,所以才减轻用量的,重用石膏到四两,麻黄用的是四钱,(哦,这里他用的是生麻黄,咱一般用的不就是生麻黄吗,看到这里的同仁说说),其它几味药没什么大不了的。就这样的用药比例病人服药后的情况是(汗出甚畅,湿及衣被,约半小时,渐渐汗少,),由此可见,大青龙汤的发汗力量不可小视哦,这里还能说明一个问题,在君药麻黄和石膏的比例上,当重用石膏,麻黄的用量能到麻黄汤的比例上,发汗力量都是很强的,麻黄汤的麻黄和桂枝比例是三比二,这里他用量比例是生麻黄四钱,川桂枝四钱,发汗还如此厉害。以后当谨慎用药。
4、石某某,男,36岁,河港大队四小队社员。1965年11月3日初诊。病已三日,恶寒高热39.5度,无汗烦躁,头身疼痛,脉浮数,舌苔薄白。处方:麻黄,桂枝各一钱半,杏仁三钱,生石膏一两,生甘草一钱,竹茹一钱半,竹叶三十片,鲜芦根二尺,水煎服。一剂后寒热即退,但增咳嗽,原方去桂枝,加桔梗,桑叶各一钱半。又服一剂,病即告愈。(中医杂志1969年第三期)
这个医案再次说明了,麻黄用量得注意了,他后面加的竹茹一钱半,竹叶三十片,鲜芦根二尺,是以助石膏行云降雨,而本方没有用生姜和大枣,由此可见,大青龙的的主要用药当在麻黄和石膏上,这里麻黄用钱半,石膏用一两,而医案3、是用的四钱和四两,用药比例差不多。本方的杏仁用量比例怕多于大青龙原方,也不要紧了,重点抓住就行了。
这几个医案就说到这儿吧。
写了这么多,真累呀。分析的头都有点大了,后面第三十九条就下个贴子再分析吧。
第三十九条: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医案:
双桂乡,程某,年近60。一日,发热恶寒,无汗,似睡非睡,不欲转侧,神倦懒言,问之再三,才勉强答云:全身疼痛,人感烦躁。有人断为少阴证,主用姜,附回阳,家属犹豫不决。按其脉搏,浮而微数,触其两胫,颇热,我认为属大青龙汤证。因恶寒发热,无汗烦躁,脉浮数,大青龙证证毕呈。但青龙汤证本烦躁不得安卧,现病人似睡非睡,问之久久不答者,乃邪热闭郁所致。此与少阴之“但欲寐”迥然有别,与嗜卧亦有不同。足胫颇热,知非少阴证。至于不欲转侧,是因表邪困束,身痛之故。本证属寒邪外束,阳热内郁,当用大青龙汤双解表里邪热。但又虑老人体质素弱,如发汗太过,恐导致亡阳,因此用石膏一两,麻黄,桂枝,杏仁,生姜各三钱,炙草三钱,大枣五枚,水煎,分作三次温服,每二小时服一次,叮嘱家属留心观察,如发现病者有微汗出,即须停药。仅服两次,果全身微汗出,诸证悉除。、、、、、、(伤寒论汇要分析)
这个条文和医案放在一块说吧,这条不好说呀。
本条文我觉得重点是在无少阴证这四个字上,因为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后面的医案很好的诠释了本条文的情况,书上说脉浮缓是伤寒轻症,我认为脉浮缓那就当是太阳中风了,有汗出的,但这里医圣用大青龙汤治之,又当是无汗的,还有一个重点字那就是重,病人感觉身重,这是一个要点,其它情况不太明显,但身重就肯定是不想动之类的,得了感冒的人有好多都是浑身无力,不想动弹,在这个基础上如果有烦躁的情况出现,就是本条所说的情况了。医圣写书太精简了,不过核心的东西是说出来了,弄的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了,不过后面的医案说出了我想说的话。本条就不多加解释了,因为我对少阴篇还没分析透呢,呵呵,只知道少阴是重症,就背了个少阴的总纲,阴阳皆虚,不好弄的。

52楼之三解(完)
这两天更新少,主要是因为越来越难了,还有就是礼尚往来较多,没时间来长篇专心写东西。
第四十条: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上面这条最难解答呀,我费了好半天劲,反复查资料,也不尽相同,后面弄出来。
第四十条小青龙汤证的大意,大家也许知道,我也说出来吧,是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这十个字是小青龙汤的核心,书上说是太阳伤寒表实无汗,兼心下有水气,再加上小青龙方药里用麻黄三两,以此推出当是太阳伤寒表实无汗兼心下有水气。而我觉得不然,只要是表不解兼有水气者都可用小青龙汤。
在上个贴子中我详细说了大青龙汤的方药及意义,这里还想说一下小青龙的意思。
龙在中国古代有龙升雨降的说法,另一种意思,就是龙主水,什么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识一家人,或看西游记里四海龙王一样,他们可兴云布雨,还可主四海之水。在小青龙汤的方名是我们可以看出来,它是主水的一个方子。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在伤寒论里心下这个部位一般指胃脘部位,心下有水气指胃脘部水饮内停,至于后面的各个兼证皆是水饮内停于中焦引起的不同病症罢了。
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
干呕,是水饮犯胃的表现,
发热而咳,发热是表不解的表现,这里的咳我觉得应和后面的或喘者结合一块,这儿说的咳和喘与前面说的麻黄汤的喘当是不一样的,因为麻黄汤的咳和喘是伤寒表实,肺气不利,肺气被郁而成喘,这儿的喘是水饮犯肺或是水饮射肺形成的喘。这儿的喘和麻黄汤的喘应当还有鉴别点的,那就是有无痰,典型的麻黄汤的喘当是无痰,其马初始是无痰的,而这里的喘当是有痰的,当是清痰,稀痰,而不是浊痰,黄痰之类的,因为浊痰和黄痰是肺有热或在肺里留滞时间长以后才会是浊痰和黄痰。
或渴,说的是心下有水气,胃脘部有水饮停滞,致津液不能上承,而致的渴,书上旁批示说是渴不欲饮,我觉得欲不欲饮怕不太明显,如果想喝水也是想喝热水。在临床上这些都是细节地方,病人随便说一句话,都能提示问题的所在的。
或利,当是大便稀塘,一般说利都是指大便的,我不知道有哪条条文说利是指小便的。水饮内停,下迫大肠则成下利。
或小便不利,这几个字有两个意思,一个是说水蓄下焦,书上说是水之上源不调,致膀胱气化失司,水蓄不行,则小便不利,下腹部胀满。另一个意思是内停水邪下迫大肠,大便利后则小便不利。这两个说法,不管是哪个,体内的水饮内停的总体是没变的。
少腹满,的意思是体内水饮内停,气机不畅所致。
或噎说的是水饮内停,上壅肺胃通道,则见咽喉噎阻。
其实或利,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噎等均是中焦虚寒的表现,我越分析越觉得是在说我这类人,我本人属于办公室人员,不是强体力劳动者,中焦虚寒,我本人平时常备参苓白术丸,因为这几个现象我都有,或利,是说大便稀塘,少腹满是说小腹胀满,或噎,时常感觉咽喉部不爽(这条可是真真切切的)都说是慢性咽炎,我感觉小青龙汤才是最合适的方药的。
小青龙汤的方义是说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像我这种人中焦虚寒之人,因为中焦虚寒,则水饮内停,就完全合乎条文的。
小青龙汤方:
麻黄(去节),芍药,细辛,干姜,甘草(炙),桂枝(去皮)各三两,五味子半升,半夏半升(洗)
炙甘草三两在52楼的抄写中漏掉了,这里补上。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若渴,去半夏,加栝楼根三两。若微利,去麻黄,加荛花,如一鸡子,熬令赤色。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加茯苓四两。若喘,去麻黄加杏仁半升,去皮尖。且荛花不治利,麻黄主喘,今此语反之,疑非仲景意。
下面说一下小青龙汤的方药:麻桂芍细草干姜,六药都是三两同,五味半夏各半升,八药组成小青龙。这是我的记忆方法。
至于方药里面我认为,干姜,细辛,五味子为要药,是小青龙的骨干药,其它药都可加减,但这三个药不能随便加减哦。
用麻黄以解表,芍药我在前面说过医圣凡腹满皆用芍药,胸满皆不用芍药,这里有少腹满,桂枝和芍药搭配缓急和中,干姜以温肺化饮,细辛和五味子一散一敛,这里细辛用量是三两,感觉是不是量有点大,因为后世医家皆知细辛有毒,有个说法是细辛用量不过钱,可以参考一下,用甘草量大是不是也有制约细辛毒性的作用呢,用半夏以燥湿化饮。
麻黄的用量很大,是三两,后面又有桂枝,当是伤寒表实无汗,如果有汗,则去麻黄。
后面的条文,说
若渴,去半夏,加栝楼根(即天花粉),我觉得可不去半夏也行。
若微利,加荛花,我百度了一下,荛花和芫花用法差不多,在伤寒论里有一个有名的十枣汤,大戟,干遂,芫花各等分,加甘草,治水的方剂。这个十枣汤常用于肺水肿等,我感觉医圣用荛花是不是芫花笔误还是什么的。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这个意思分析不下样子,按说,附子我前面说过是真阳不足用之,真阴不足用人参,(参考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和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加茯苓四两。是用茯苓来淡水渗湿。若喘,去麻黄加杏仁半升。我觉得麻黄减量即可再加杏仁半升。后面说的荛花不治利,我觉得荛花不治下利,但治水饮内停的。我的意思和后面的意见不同。
下面再说这后面的变化条文,我这本教科书上有,但我在伤寒论网上有两个版本,一个版本桂本伤寒论,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里面:
小青龙汤方 
  麻黄三两(去节) 芍药三两 细辛三两 桂枝三两 干姜三两 甘草三两 五味子半升 半夏半升(洗) 
  右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若渴去半夏,加栝蒌根三两;若微利,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若小便不利,少服满者,去麻黄,加茯苓四两;若喘者,加杏仁半升(去皮尖)。 
这个条文里若微利后面没有加减药。若喘者后面也没有去麻黄几个字,加杏仁半升后也没有且荛花不治利,麻黄主喘,今此语反之,疑非仲景意。
另一个版本是伤寒论网里面的是伤寒论原文(大概是宋版伤寒论吧):
小青龙汤方
麻黄三两(去节,味甘温) 芍药三两(味酸微寒) 五味子半升(味酸温) 干姜三两(味辛热)甘草三两(炙,味甘平) 桂枝三两(去皮,味辛热)半夏半升(汤洗,味辛,微温) 细辛三两(味辛温)
右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这个方子的后面都没有加减方。
这两个弄出来以供大家参考。
说到这里我还想到在伤寒论里还有一个方子很有名,那就是苓甘五味姜辛汤,就五个药,茯苓,甘草,五味子,干姜,细辛,这个方子在治疗 寒饮咳嗽,咳痰量多,清稀色白,胸膈不快,舌苔白滑,脉弦滑等温肺化饮的方面很好的。
现在感觉苓甘五味姜辛汤和小青龙汤差不多吗。只不过小青龙汤里说的是表有寒邪,内有水饮,而前面的方子只是温肺化饮的,在前面的方子基础上再加麻黄,桂枝,芍药,半夏,天花粉,附子,茯苓,杏仁等,有哪方面兼证就加哪方面的药。感觉真是小青龙汤是在苓甘五味姜辛汤中化裁而来的。可是医圣却把这个方子起名为小青龙汤,和大青龙相平起平坐,可见小青龙汤又比苓甘五味姜辛汤重要。谁更重要分析到后面再说吧。
上面这些分析的可真够累的。
医圣真是的,弄的这样细,把我都快累的晕了。
第四十一条: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经过上面条文的分析本条的分析就好多了,说是倒装说法,当是: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小青龙汤主之,
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
这样就好理解多了,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是寒饮射肺而成喘咳,咳而微喘说明心下有水气,发热不渴说明有表证而无里热,用了小青龙汤后,而感觉口渴了说的是温肺化饮后,水饮得解,一时津液不足之故,只需少少与饮之,以滋其燥,使胃气和则愈。切不可大饮,更忌冷饮。
医案:
1、张志明、、、、、、初诊十月十八日。暑天多水浴,因而致咳,诸药乏效,遇寒则增剧,此为心下有水气,小青龙汤主之:净麻黄钱半,川桂枝钱半,大白芍二钱,生甘草一钱,北细辛钱半,五味子钱半,干姜钱半,姜半夏三钱。二诊十月二十日:咳已全愈,但沉微喘耳,宜三拗汤轻剂,夫药以稀为贵。(方略)(经方实验录)
这个医案很典型,不加多说了吧。
2、刘聘贤孙六岁,住刘行乡南潘泾宅,十一月下旬,夜间随父戽水捕鱼,感冒风寒,咳嗽痰粘,前医投方旋复代赭汤,咳嗽陡止,声音嘶嘎,涎壅痰鸣,气急,鼻掀,肩息,胸高,烦躁不安,大小便不利,脉右伏,左弦细,乃予仲圣小青龙汤原方:桂枝六分,杭白芍五钱,仙半夏五钱,北细辛五分,炙麻黄四分,炙甘草七分,干姜五分,五味子五分。一剂而喘平,再剂咳爽而咯痰便利矣。(伤寒论译释)
这个医案里出现了经方的旋复代赭汤,这个方子我还没分析到位,到后面详细再说吧。这两个方子不太一样,旋复代赭汤是重镇降逆,气逆不主,而小青龙是外有表实,内有水饮,二者虽相似,但实质是不同的。
这个医案当用来体会同病不同药的一个案例吧。
3、五某某,男,45岁,农民。门诊号14981,1963年8月5日初诊。患者咳喘十余载,往年冬发夏愈,今年起自春及夏,频发无度。现值盛夏,尚穿棉袄,夜睡棉被,凛凛恶寒,北部尤甚,咳吐稀痰,盈杯盈碗,气喘不能平卧,舌苔薄白,脉弦紧。此为风寒外束,阻碍阳气,肺气失宣。法宜温肺化饮,解表通里。处方:炙麻黄一钱,桂枝三钱,姜半夏三钱,五味子一钱,干姜钱半,白芍三钱,细辛六分,白术三钱,炙甘草一钱。8月13日二诊:投青龙汤剂后,咳嗽已稀,已弃棉衣,畏寒亦减,前既中的,毋事更张,原意续进。原方干姜加至二钱,细辛加至一钱。8月29日三诊:青龙剂已服六剂,咳喘全平,已能穿单衣,睡席子,夜寐通宵,为除邪务尽计,原方再服三剂。9月9日四诊:诸恙悉减,唯动则气喘,初病在肺,久必及肾,配以都气丸常服,以图根除。(江苏中医1965年第10期)
这个医案我能感觉出来了,小青龙和苓甘五味姜辛汤的区别了,前者真的是外有表邪上,内有水饮;而后者是只有内饮没有表邪。
临床不可不详细诊断病情呀。
俗话说的好,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呀。
今天就分析到这吧。真累。不过感受和体会那是不可估量的,不一条一条一字一字的过一次,看来是不行的。
后面真的越来越难了。
这段时间更新有点慢,这是过了那个新鲜的价段了,以后就看我的坚持了。我相信自己。一定要把这个大贴子写完。
2.2.3表郁轻证
第二十三条: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麻黄各半汤方:
桂枝一两十六铢(去皮),芍药,生姜,甘草(炙),麻黄(去节)各一两,大枣四枚(掰),杏仁二十四枚(汤浸,去皮尖及两仁者)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升八合,去滓。温服六合。
本云:桂枝汤三合,麻黄汤三合,并为六合,顿服。将息如上法。
第二十五条: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方。
桂枝二麻黄一汤方:
桂枝一两十七铢(去皮),芍药一两六铢,麻黄十六铢(去节),生姜一两六铢(切),杏仁十六个(去皮尖),甘草一两二铢(炙),大枣五枚(掰)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
本云:桂枝汤二分,麻黄汤一分,合为二升,分再服。今后合为一方。将息如前法。
医案:
1、已酉夏,一时官病伤寒,身热头疼无汗,大便不通,已五日矣,予适自外邑归城,访之,见医者治大黄芒硝辈,将下之矣,予曰:姑少待,予为诊视。视之脉缓而浮,卧密室中,自称恶风。予曰:病人表证如此,虽大便闭,腹且不满,别无他苦,何遽便下,于仲景法,须表证罢,方可下,不尔,邪毒乘虚而入内,不为结胸,必为协热利也,予作桂枝麻黄各半汤,继之以小柴胡汤,(执水)(上面为执下面为水这个字打不出来)(执水)然汗出,大便通,数日愈。(许叔微<伤寒九十论>)
2、刘某某,女,30岁。患者产后感冒,迭经中西药治疗无效,已延及三十余日。一直发热不解,头痛恶风厌油纳呆,精神倦怠,四肢乏力,每热退之前出微汗,汗后热退身适,二便正常,夜寐较差。舌质淡,苔薄白,脉弱而缓,此产后体虚外感延久失治,风邪怫郁于表不解之故。宜调和营卫,解肌祛风为治,桂麻各半汤主之。桂枝钱半,白芍钱半,生姜一钱,炙草一钱,麻黄一钱,大枣四枚,杏仁一钱,水煎服。连进两剂,一剂后发热顿解,二剂后诸恙悉瘳。后来进补气补血之品,而起居饮食一如常人。(重庆医药1975年第四期)
3、李某,49岁,门诊号13960。1963年4月10日初诊:恶寒颤栗,发热,热后汗出身凉,日发一次,连续三日。伴见头痛,肢楚,腰痛,咳嗽痰少,食欲不振,二便自调,脉浮紧,舌苔白厚而滑。治宜辛温解阴轻剂,与桂枝二麻黄一汤方。处方:桂枝三钱,白芍三钱,杏仁二钱,炙甘草二钱,生姜二钱,麻黄钱半,大枣三枚。4月13日复诊:前药服后,寒热已除,诸证悉减。现惟心悸少气,昨起腹中微痛而喜按,大便正常,脉转弦缓。此因外邪初解,荣血不足,敢滞使然,遂与小建中汤。服一剂而安。(伤寒论汇要分析)
第二十七条: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桂枝(去皮),芍药,麻黄,甘草(炙)各十八铢,大枣四枚(掰),生姜一两二铢(切),石膏二十四铢(碎,绵裹)
上七味,以水五升,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
本云:当裁为越婢汤、桂枝汤,合之饮一升,今合为一方,桂枝二分,越婢汤一分。
第四十八条: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徹,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可小发汗。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當解之、熏之。若发汗不徹,不足言,阳气怫郁不得越,當汗不汗,其人躁烦,不知痛处,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气但坐,以汗出不徹故也,更发汗则愈。何以知汗出不徹?以脉涩,故知也。
医案:
王某,女20岁,门诊号48942。1963年10月15日初诊:三日前因接触冷水,当即感寒意。昨日上午开始头痛,恶寒发热,寒多热少,伴发咳嗽,咯痰白粘。今晨仍头痛发热(体温38.2度),虽得微汗,但尚恶风,喜着厚衣,咳嗽,痰色转赭色,咽痛而干,因渴而不多饮,胃纳欠佳,腰背痠痛(据去今年二月分娩后,因不慎闪挫,以致腰痛至今),二便自调。形体较瘦,神色尚无异常,舌质无变,苔薄而滑,手足欠温,但未至厥冷,六脉滑数。、、、、、病发于暮秋入冬之际,天气骤冷,风寒有机可乘,唯其体虚形瘦,应虑秋令燥气早伏,更因冒寒触冷,邪由皮毛袭肺,寒邪与燥邪相搏,营卫失调、、、、、应作伤寒太阳证治例,但燥气内伏,又当稍变其制、、、、、拟桂枝二越婢一、麻杏石甘汤两方并用,以散寒疏卫,和营清热。处方:桂枝三钱,白芍三钱,麻黄二钱,杏仁二钱,甘草二钱,生姜二钱,生石膏八钱,红枣三枚。仅服一剂,除因闪腰痛宿疾外,诸证悉除,继以自创“忍冬路通汤”专治其腰痛。(伤寒论汇要分析)
后面的贴子会对这一小节详细解说的。

后面要研习桂麻各半汤,和桂二麻一汤,关于汉代的度量衡的转化关系很有必要做个说明。
本人水平有限,下面我百度了一个郝万山的总结。提前先声明一下,不然什么版权问题就麻烦了,郝万山是研究伤寒的教授,我相信,他也很想让所有的中医人员知道这个关系。
汉代度量衡的转化汉代度量衡的转化——郝万山
度量衡制
要用好《伤寒论》中的方剂还要注意它的药物用量问题,论中用的是汉代的度量衡,和我们现代的不同,所以我们要考证汉代的度量衡。
其实这一点并不困难,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说: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就是说1200个黍米重12铢,两个12铢是一两。明确的指出了汉代的度量衡制度,用量单位和进位关系。单位应用了铢、两、斤、钧、石。石这里读shi,在后来读dan,是个衡量单位。
但是现在要用黍米来推测汉代的度量衡肯定不准确,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文物考察来准确的到结果。北京博物馆里有汉代司农铜权,是东汉国家最高的管理农业的行政部门,它所制定的标准的衡重器具,实际称下来汉代的1斤=250g,汉代的1两=15.625g,约等于15g。
容量单位,还是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千二百黍实其龠(yue),合之为合(读ge),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这是五个容量的计量单位。还是通过文物来考察它实际容量。结果是:1合=20ml 1升=200ml 1斗=2000ml。故麻黄汤每次服用8合,就是160ml,桂枝汤每次服用1升就是200ml,和现在的用量差不多。
《伤寒论》中还用到了度量,如五苓散说白饮和服方寸匕,麻子仁丸中说厚朴用1尺。那么1寸和1尺究竟是多少呢?还是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一黍为分(这句不是原话),“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所以分、寸、尺、丈、引是汉代关于度量的5个计量单位。进位关系都是十进位。从中国科学计量研究院收集的全国博物馆所保存的14把汉代尺子测量来看,1寸=2.3cm,1尺=23cm,三国大将关羽身高8尺,也就是184cm,相当于女排郎平的高度。
汉朝后是晋朝,晋朝在衡重的两和铢之间加了分,6铢=1分 4分=1两。在《伤寒中》只有一个方子用了分,就是麻黄升麻汤,显然在仲景时代是不会用分来最单位的,是后人在传抄的时候进行了换算,或者这张方子不是仲景的方子。在《金匮要略》中出现了许多用分作为计量单位的方子,肯定是晋唐以后的人在抄写时给改过的,不是张仲景原来的东西。当然有的方剂如三物白散,说桔梗三分,巴豆一分,贝母三分,这个分不是实际的衡重单位,而是药物之间的剂量比例,是份的意思。四逆散中各十分也是一样的意思。但是《金匮要略》中好几张方子是用分作为计量单位。
从晋朝到宋朝,我国的度量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1斤从200g上升到了600g左右,1升从200ml上升到1000ml,1尺从23cm上升到了33cm。在不到1000年的时间里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为什么呢?根据中国计量科学研究员他们的理解认为,在这个时期地主收租想多收一些,国家收税想多收一些,于是有的地主偷偷的把斗给扩大了,后来大家都这么作,国家就从新制定度量衡了。但是到宋代以后一直到清代的库平制,中国的度量衡制基本就稳定了下来。没有随意扩大,主要是我国的经济发生了变化,地主收租,国家收税不再单纯的收粮食,而是收银子或银票,再改度量衡已经失去了意义,所以就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晋、唐、宋的度量衡发生了变化但是,当时国家规定,医药和天文是关系到人命和国家兴衰的大事,故度量衡均用旧制,其他行业用新制。孙思邈的《千金要方》王焘的《外台秘要》它的药物计量仍然保留的是汉制,宋朝以前的中药书都是应用的汉制。宋朝在各方面都进行了改搞,包括中药的服用方法,包括中药剂量,宋朝应用煮散的方法,就是把药物作成粗散,煮过后连药渣一起吃,这是宋朝的独特的服药方法,如果连药渣一起吃的话,药量一定要减少,这样它就用了宋朝当时的度量衡制,从衡重的方面来看,它用了斤、两、钱、分、厘、毫。从宋代到清代,度量衡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故以后的方书基本用的是宋代这种度量衡制。因此说虽然度量衡在我国历史上发生过很大的变化,但是在中医药方面确很简单,就是宋朝以前是汉制,宋朝到解放前用的是宋制。
2.经方药量的折算
如麻黄汤: 麻黄三两 桂枝二两 甘草一两 杏仁七十枚(去皮尖)
折算过来就是:45g 30g 15g 28g
但是从麻黄汤的煎煮方法上来看: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合,所以是三次的治疗量,如服药发汗后,不再服用。那么一次量就是15g、10g、5g、9g,和我们现在一次开的麻黄汤的用量是基本上一样的。
再如桂枝汤: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生姜三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
它也是三次治疗量故折算为: 15g 15g 15g 10g 4枚
我们在换算的时候要记住两点:一是汉代的一两相当于现在的多少克,还要记住这个方子分几次吃。如四逆汤等救急的方子是一次服用,而吴茱萸加生姜汤是分五次服用的,这样折合才能准确。
这样记起来就有点麻烦,再告诉大家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你了解了当地的药物用量习惯后,按照《伤寒论》的比例套用,比如:北京的桂枝常用量是10g ,那么麻黄汤的剂量就是:15g、10g、5g,如果它的桂枝常用量是6g,那么麻黄汤的剂量就是:10g、6g、4g就可以了,这个方法是最简便的。即符合的当地的用药习惯,又符合经方的用量。
《伤寒论》中还有以容量和数量来计算的药物。有的我们现在仍用容量来计量,如水。但是许多我们现在已经不再用容量来计量了,如半夏半升,粳米一升。那么我们今天如何折算呢?可以先折算为现代的容量然后再称重。比如说粳米一升,就用现在的粳米200ml进行称重就是180g。粳米是旱地长的稻子,就是旱稻子。它和水稻是同科属植物,但是在旱地生长。有些人在开白虎汤或白虎加人参汤的时候,药房没有粳米,他就告诉病人,回去抓把大米放进取。从理论上来讲大米不能代替粳米,白虎汤证和白虎加人参汤证是热盛伤津津液不足的证候,用粳米在这里是养胃气的,要用大米的话,它除了保胃气的作用之外还有一点利尿作用,所以对于一个热盛伤津的病人,严格的来说用大米是不科学的。半夏半升,我们用半夏100ml,今天称重大概是50g。五味子半升大概是30g。麻子仁丸中的厚朴一尺,一尺当然是23cm,但是宽和厚没有说,我们今天用中等的厚朴,就是宽3.5cm,长23cm,称重大概是15g。五苓散用一方寸匕,就是用一个边长是一寸的正方形药勺来去这个散,我用一个2.3cm见方的纸板来取五苓散,称重大概是5-6g。
用数量来计算的药物,我们今天还有用数量来计算的如大枣等。但是这种方法已经不常用了,都改成了称重的方法。如杏仁,我们不再数多少个杏仁,而是称重。有人称得杏仁100粒去皮尖是40g,桃仁100粒称重是30g,枳实一枚是18g(中等大小),附子一枚20g,大的附子一枚25g,乌头一枚大约是5g。还有个一钱匕,说法很多,没有考察清楚,大概是1-1.5g。仅供参考。
《伤寒论》《金匮要略》经方(汉方)及其以前的方剂中:
汉1斤=今250g
汉1两=今15.625g
汉1升=今200mL
如:汉1升半夏=今法半夏56g,京半夏58g
汉1升麦冬=今61g
汉1升火麻仁=今49g
汉1升五味子=今40g
汉1升吴茱萸=今31g
汉12枚大枣=36g
汉12枚栀子=20g
汉50枚杏仁=25g

56楼解一:
第二十三条: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这一条感觉相对好理解一点吧,总分三层意思。
症状是: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
就是说感冒伤风或伤寒以后,八九天了,这是一个时间词,不一定就是八天或是九天。大意是时间拖的时间长了,情况是如疟状,疟字不好解释,往来寒热吗,因为疟疾是有后面的表现的,但医圣这里说的是如疟状,意思就是不是疟疾,而是和疟疾很像的一种情况。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这几个字在这里提示了病人正气不错,有向愈的转向,因为正多寒少是疾病转好的表现。在厥热胜复篇里会提到的。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大小便正常)说明病人的太阳病没有转化到内热,或是阳明腑实病的情况。一日二三度发,再次的说明了热多寒少的情况,为了和后面的桂二麻一汤加以鉴别,这里是一日二三度发,后面的是一日再发。这里要体会,这两个情况的不同点和相同点了。
第一种转归是:脉微缓者,为欲愈也;
脉微缓的意思是大病(可以这样说吧,病的时间长了,拖的身体有点虚了)初愈,脉缓的意思有那种正气悠长的意思。这里我感觉就是病人呼吸均匀,呼吸悠长的感觉,虽说身体有点虚了,也就是脉微,但一个缓字说明了问题。就是那种百废待举的那感觉。不需要用药,就好了。
第二种转归是: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
这个意思医圣也说的很明白,脉微是阴阳俱虚的表现,和上面第一种转归的脉微可是一样理解,但这里后面还带了恶寒二字,意思就不一样的,医圣在这里强调不可汗,吐,下,因为汗,吐,下,三法,很伤正气的,这里不适合用这三法的。
后面又没有说用什么方子。我个人感觉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方比较合适。有看到这里的同仁,觉得怎样。
第三种转归是: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这里说的面色反有热色者意思是阳气来复,阳气想外出而不达,后面医圣说的好,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这是原因,身必痒是症状,宜桂麻各半汤。这里想说几个问题:第一个关于痒,内经里好像有句话,诸痒皆属风吧,(原文记不住,大意是这样的),看到论坛里好多人问荨麻疹的治疗方子,我看过一些医书,说桂枝汤在治疗该病的时候效果是很好的,现在觉得,桂麻各半汤不是更适合吗。
其实我觉得桂麻各半汤更适合治疗荨麻疹之类的疾病。
荨麻疹一般都是身受冷气所致,我一亲戚,就是常年出入冷库之类的地方,动不动就浑身难受,起大片疙瘩。
伴随荨麻疹的还有一个现象就是偏头痛或是头痛。这类的情况,我常用川芎茶调散来治疗。
我觉得桂麻各半汤和川芎茶调散合用,来治疗荨麻疹伴头痛之类的病最好不过了。
下面说一下方子吧
桂枝麻黄各半汤方:
桂枝一两十六铢(去皮),芍药,生姜,甘草(炙),麻黄(去节)各一两,大枣四枚(掰),杏仁二十四枚(汤浸,去皮尖及两仁者)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升八合,去滓。温服六合。
本云:桂枝汤三合,麻黄汤三合,并为六合,顿服。将息如上法。
这个方子不好说,方名为桂麻各半汤,桂枝汤的组成是: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
                                     麻黄汤的组成是:(三二七十一)麻黄三两,桂枝二两,杏仁七十个,甘草一两。
按方名来的话,桂枝一两半,芍药一两半,生姜一两半,炙甘草一两,大枣六枚,
        再加  麻黄一两半,桂枝一两,杏仁三十五个,炙甘草半两。
得出麻黄一两半,桂枝二两半,芍药一两半,生姜一两半,炙甘草一两半,大枣六枚,杏仁三十五个。
看我56楼可以知道,24铢为一两,12铢为半两,那么桂枝的用量是1.67两,
我的问题一:一个医生的开方习惯是不好变的,医圣有必要这样写桂枝的用量吗。我感觉没必要。大家都是医生,现在常用克为单位,有谁用克拉或是盎司做用药单位的吗?虽说铢也是汉代的重量单位,我感觉医圣没必要这样写。
而本方的组成是:  麻黄一两,桂枝1.67两,芍药一两,生姜一两,炙甘草一两,大枣四枚,杏仁二十四个。
桂麻各半我算出是:麻黄一两半,桂枝二两半,芍药一两半,生姜一两半,炙甘草一两半,大枣六枚,杏仁三十五个。
方药组成的问题先放这儿,再看后面的。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温服六合。
我的问题二:医圣在麻黄汤的煮药里用麻黄的,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一个是先煮麻黄一二沸,一个是先煮麻黄,减二升,这两个意思是不一样的哦。虽说,伤寒论里也有煮一二沸的用药例子,但我感觉在这里不应该是先煮麻黄一二沸的。
由我这两个问题我感觉这个方子不是医圣本人写的,而是别人写的,像王叔和(也就是他徒弟,名字可能有误吧)之类的很有可能。所以我感觉桂麻各半汤应当取其意,在桂枝汤基础上加麻黄以发其汗,再加杏仁一点吧。个人感觉没有肺气不利的表现加不加杏仁吧。
有哪位高人能和我探讨这个问题呢。非常感谢!!!
第二十五条: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方。
这条我想说,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这条里面脉洪大者是关键点,因为脉洪大的情况下可用桂枝汤,如前法,而像脉洪大,兼身痒,一日二三度发,可用桂麻各半汤,这里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可用桂二麻一汤。
这里当区别桂二麻一汤和桂麻各半汤的发汗力度的问题,麻黄汤发汗力量大于桂麻各半汤的发汗力量大于桂二麻一汤汤的力量大于桂枝汤的发汗力量
桂枝二麻黄一汤方:
桂枝一两十七铢(去皮),芍药一两六铢,麻黄十六铢(去节),生姜一两六铢(切),杏仁十六个(去皮尖),甘草一两二铢(炙),大枣五枚(掰)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
本云:桂枝汤二分,麻黄汤一分,合为二升,分再服。今后合为一方。将息如前法。
这里当和桂麻各半汤来比较:
桂麻各半汤方药组成:桂枝一两十六铢,芍药一两,    生姜一两,    炙甘草一两,    麻黄一两,大枣四枚,杏仁二十四个。
桂二麻一汤方药组成:桂枝一两十七铢,芍药一两六铢,生姜一两六铢,炙甘草一两二铢,麻黄十六铢,大枣五个,杏仁十六个
我的问题三、两个方子里的药量就差一点点呀,桂枝差一铢,芍药差六铢,生姜差六铢,炙甘草差二铢,麻黄差六铢(二十四铢为一两),大枣差一个,杏仁差六个。
难道真差这么一点点吗,我很是怀疑的,感觉这两个方子不像是医圣本人写的。有同感的没有呀,同仁们。
后面的煮药方法里还是先煮麻黄一二沸,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感觉这两个方子不是医圣写的,而是别人写的。但用药思路是很值得研习的。
医案:
1、已酉夏,一时官病伤寒,身热头疼无汗,大便不通,已五日矣,予适自外邑归城,访之,见医者治大黄芒硝辈,将下之矣,予曰:姑少待,予为诊视。视之脉缓而浮,卧密室中,自称恶风。予曰:病人表证如此,虽大便闭,腹且不满,别无他苦,何遽便下,于仲景法,须表证罢,方可下,不尔,邪毒乘虚而入内,不为结胸,必为协热利也,予作桂枝麻黄各半汤,继之以小柴胡汤,(执水)(上面为执下面为水这个字打不出来)(执水)然汗出,大便通,数日愈。(许叔微<伤寒九十论>)
关于这个医案,我想说几个问题,
一是表里面同病的问题,就是病人头疼无汗,大便不通四五日,按说,应该用一两次下药,看看效果,也算是投石问路。但下药不可多用的。如果病人没有里急或是腹痛等情况,也可以不用下药的。在平时有的人大便就是好几天才排一次,如果没有其它情况不需要用下药的。表里同病的情况下,治疗原则是先解表,后治里,但发热这个情况也有时候会是阳明的发热,像伤寒论里的日晡所发潮热的情况,就是这样的。下药用量过大,过多以后会造成邪毒乘虚而入内,不为结胸,必为协热利也的情况,所以要看情况而定的。本医案医生,用桂麻各半汤后继小柴胡汤,然病人汗出邪解,大便得通。我觉得这个医案放在这儿有点牵强。它后面还有一个数日愈,这个数日是一个量词。读者自己想吧。呵呵。
二是:许叔微(1079~1154年),字知可,宋真州(今江苏仪征县)白沙人,南宋医学家。
我前面不是说感觉这两个方子不是医圣写的吗,由此可看出,这两个方子在宋以前就有了,时间又当往前推了。我感觉应该是他那个学生王叔和的。
2、刘某某,女,30岁。患者产后感冒,迭经中西药治疗无效,已延及三十余日。一直发热不解,头痛恶风厌油纳呆,精神倦怠,四肢乏力,每热退之前出微汗,汗后热退身适,二便正常,夜寐较差。舌质淡,苔薄白,脉弱而缓,此产后体虚外感延久失治,风邪怫郁于表不解之故。宜调和营卫,解肌祛风为治,桂麻各半汤主之。桂枝钱半,白芍钱半,生姜一钱,炙草一钱,麻黄一钱,大枣四枚,杏仁一钱,水煎服。连进两剂,一剂后发热顿解,二剂后诸恙悉瘳。后来进补气补血之品,而起居饮食一如常人。(重庆医药1975年第四期)
这个医案,我想说的是,桂枝汤和桂麻各半汤和桂二麻一汤,区别不是太大,单就桂枝汤和桂麻各半汤应用区别还有点,但桂麻各半汤和桂二麻一汤区别就不很明显了。
这几个发汗方力量大小区别麻黄汤大于桂麻各半汤大于桂二麻一汤(这两个可以合二为一的)大于桂枝汤。
还有一个就是妇女产后的感冒要注意发汗的力度的。她前面虽说每热退之前出微汗,汗后热退身适,这和我写的我感冒的贴子里的感觉就是一样的,出汗的时候,感觉好点了,可是后面又不好了,这大概就是汗出不彻的原因吧。医生在发汗的时候用药也应当很注意选方用药的哦。这个医案前面说了迭经中西药治疗无效,已延及三十余日。一直发热不解,我们医生在这儿就当分析是药不对,还是量不对,考验医生的时机呀。中西药难道没有这类的发汗药吗,我感觉不是,但凡是医师大概都知道用汗法的,可是如何用,量多大,得加以思考的。后面还有连进两剂,一剂后发热顿解,二剂后诸恙悉瘳,这里说的就是用药量和服药量的问题,连进两剂量,量相对较大的,所以说,看病,要投石问路,但感觉肯定的时候,要加大药量,或服药量的,一剂后发热汗顿解,二剂后诸恙悉除。呵呵 。不错。
总之在用汗法的时候,注意不可大汗淋漓还是核心的。
3、李某,49岁,门诊号13960。1963年4月10日初诊:恶寒颤栗,发热,热后汗出身凉,日发一次,连续三日。伴见头痛,肢楚,腰痛,咳嗽痰少,食欲不振,二便自调,脉浮紧,舌苔白厚而滑。治宜辛温解阴轻剂,与桂枝二麻黄一汤方。处方:桂枝三钱,白芍三钱,杏仁二钱,炙甘草二钱,生姜二钱,麻黄钱半,大枣三枚。4月13日复诊:前药服后,寒热已除,诸证悉减。现惟心悸少气,昨起腹中微痛而喜按,大便正常,脉转弦缓。此因外邪初解,荣血不足,敢滞使然,遂与小建中汤。服一剂而安。(伤寒论汇要分析)
这个医案里用药就有点意思了,基本是按原方比例在用药,桂二麻一汤,也就是桂枝汤不变,麻黄汤减半,(这里主要看麻黄的用量的),桂枝汤是桂枝三两这里用是三钱,白芍三两这里用三钱,生姜三两这里用二钱(也行),炙甘草二两这里用二钱,大枣十二个这里用三枚(也行),麻黄汤里麻黄是三两这里用钱半,杏仁七十个这里用二钱,桂枝二两这里就不加了,炙甘草一两这里不加了。
至于后面的小建中汤来治腹中微痛喜按,我感觉参苓白术丸也行,因为我爱用参苓白术丸来治疗自己的腹胀的问题。
到这里总算是写完了,从下午四点写到晚上九点呀。不错。
感觉就是一、这两个方子不是医圣本人写的,因为用药习惯不同。
       二、这两个方子可以合为一个方子,以加减麻黄用量就是了。

55楼解二(完)
第二十七条: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桂枝(去皮),芍药,麻黄,甘草(炙)各十八铢,大枣四枚(掰),生姜一两二铢(切),石膏二十四铢(碎,绵裹)
上七味,以水五升,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
本云:当裁为越婢汤、桂枝汤,合之饮一升,今合为一方,桂枝二分,越婢汤一分。
这两个放在一块说吧,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这个条文和前面的桂麻各半汤和桂二麻一汤很像,桂麻各半汤是热多寒少,其形似疟,一日二三度发,兼身痒;桂二麻一汤是热多寒少,其形似疟,一日再发。
前面也说了,脉微弱者,不可汗,吐,下也。意思就是病人本身比较虚,不能用汗,吐,下等伤人体正气厉害的方法的。
医圣在这里说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我在前面的太阳表虚兼证的几个方子比较里总结了阳虚和阴虚,医圣的用药方法,阳虚,医圣用附子以温阳;阴虚,医圣重用人参也就是党参,如桂枝加芍药生姜和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方。
这里医圣用的是桂枝二越婢一汤方。在说之前,我想先说一下越婢汤。越婢汤来于金匮要略的水气病脉并治
越婢汤方
   麻黄六两 石膏半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五枚 甘草二两
   右五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恶风者加附子一枚,炮。风水加术四两。(《古今录验》)
越婢汤方:       麻黄六两,石膏半斤,    生姜三两,大枣十五枚,甘草二两。
再看大青龙汤方: 麻黄六两,石膏如鸡子大,生姜三两,大枣十枚,  甘草二两,桂枝二两,杏仁四十枚。
麻黄汤的组方:   麻黄三两,                                    甘草一两,桂枝二两,杏仁七十个,
桂枝汤的组方:                           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甘草二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
我把这几个方子列出来是想看看,这几个方名如雷贯耳,名子太响了,但观其用药成份能差多少呢。能不能说麻黄和石膏配合用药是越婢汤呢。这个婢字,我查了字典,没有什么好的解释,感觉像是脾的别字,就是医圣写成了越婢汤,那后世就一直尊为越婢汤,我感觉应该是是越脾汤吧。
大青龙汤能不能说是越婢汤和桂枝汤的合方呢,里面没有芍药,不能这样说,我在前面说大青龙是麻黄汤倍加麻黄,再加石膏和生姜和大枣而成的。大青龙汤能不能说是越婢汤加桂枝,杏仁而成呢,看起来是可以的。但医圣却为它们起了两个不同的名字,一个是越婢汤,一个是大青龙汤。唉,真心佩服呀。
越婢汤石膏用到半斤,比大青龙的量大,之于后面的几个姜,甘,枣,我感觉问题不是太大,主要的是麻黄和石膏配合的组方,桂枝和芍药配合成为千古名方桂枝汤,麻黄和石膏相配成了越婢汤和大青龙汤。但感觉大青龙汤又比越婢汤的名气大。
就这几个药,不同配合组方却能成为千古名方,不能不为医圣的用心良苦感到佩服呀。
再分析桂枝二越婢一汤的组成:
桂枝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个。
越婢汤:麻黄六两,石膏半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五个。
桂枝二越婢一汤组成:桂枝,芍药,麻黄,甘草各十八铢,大枣四枚,生姜一两二铢,石膏二十四铢。
我前面说了,二十四铢是一两,十八铢是1.25两,
那:麻黄1.25两,桂枝1.25两,芍药1.25两,炙甘草1.25两,生姜1.08两,大枣四个,石膏一两。
还等于桂枝1.25两,芍药1.25两,生姜1.08两(1.25两也行吧),炙甘草1.25两,大枣四个,麻黄1.25两,石膏一两。
也就是桂枝汤加麻黄1.25两和石膏一两。
这里我有一个问题,在汉代,度量衡里,二十四铢等于一两为什么医圣这里不写一两而写二十四铢呢,难道为了单位一致吗。有疑问,谁能为我解答?
我觉得桂二越婢一汤就是桂枝汤加麻黄和石膏罢了。
问题二,这里煮药方法又见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而越婢汤里的煮药是先煮麻黄,去上沫,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本人感觉麻黄煮一二沸,和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这个麻黄的煮时间长短不一样,对药效是不一样的。
虽说伤寒论里有用一二沸的用法,但煮一二沸是取其性轻,先煮沸麻黄,减二升,时间较长,是取其味厚。
不知道这个问题有人能给解答吗,真人版主看到这里,能说一二吗。不胜感谢。
这个方子就分析到这里吧。
第四十八条: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徹,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可小发汗。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當解之、熏之。若发汗不徹,不足言,阳气怫郁不得越,當汗不汗,其人躁烦,不知痛处,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气但坐,以汗出不徹故也,更发汗则愈。何以知汗出不徹?以脉涩,故知也。
二阳并病的意思是太阳病未罢,又有阳明病的转化,这就是二阳并病。我在以身试药的那处贴子里写了我感冒的过程,刚开始就是鼻塞,恶寒不明显或是没感觉恶风,继尔嗓子不舒服,是不是有转入阳明的表现呢。我记得说我服过防风通圣丸的,大便却是有点干,算不算这回事呢。
后面说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这是二阳并病的治疗原则。也是表里同病的治疗原则。外不解不能安内的。
后面这一大段都是说发汗不彻底,面色红,阳气怫郁在表等,当发其汗则愈。其脉为涩。还应该是浮的。
这条我说不下样子,感觉很累。只能意会却不能言传。
医案:
王某,女20岁,门诊号48942。1963年10月15日初诊:三日前因接触冷水,当即感寒意。昨日上午开始头痛,恶寒发热,寒多热少,伴发咳嗽,咯痰白粘。今晨仍头痛发热(体温38.2度),虽得微汗,但尚恶风,喜着厚衣,咳嗽,痰色转赭色,咽痛而干,因渴而不多饮,胃纳欠佳,腰背痠痛(据去今年二月分娩后,因不慎闪挫,以致腰痛至今),二便自调。形体较瘦,神色尚无异常,舌质无变,苔薄而滑,手足欠温,但未至厥冷,六脉滑数。、、、、、病发于暮秋入冬之际,天气骤冷,风寒有机可乘,唯其体虚形瘦,应虑秋令燥气早伏,更因冒寒触冷,邪由皮毛袭肺,寒邪与燥邪相搏,营卫失调、、、、、应作伤寒太阳证治例,但燥气内伏,又当稍变其制、、、、、拟桂枝二越婢一、麻杏石甘汤两方并用,以散寒疏卫,和营清热。处方:桂枝三钱,白芍三钱,麻黄二钱,杏仁二钱,甘草二钱,生姜二钱,生石膏八钱,红枣三枚。仅服一剂,除因闪腰痛宿疾外,诸证悉除,继以自创“忍冬路通汤”专治其腰痛。(伤寒论汇要分析)
这个医案我想说后面的方子,前面伤寒当发汗是主要的。但后面的方子说是用桂枝二越婢一汤和麻杏石甘汤两方并用。
桂枝二越婢一汤不就是桂枝汤再加麻黄和石膏吗,而麻杏石甘汤,也是以麻黄和石膏为主的,就是加了杏仁而已。
不如就说桂枝汤加麻黄石膏就成了吗,或是桂枝二越婢一汤也行呀。里面加一点杏仁罢了。
而病人仅服一剂,除因闪腰痛宿疾外,诸证悉除,继以自创“忍冬路通汤”专治其腰痛。
我感觉方名大于用药,这个医生是想用两个方子的,却忽略了两个方子的用药本就差不多。这个医生说是两方合用,也没见麻黄和石膏用量大了多少。

前面太阳中风表虚兼症的几个方子分析了七个方子,今天把前面的几个方子作一个小结。
2.2.2.3太阳伤寒兼症的葛根汤,葛根加半夏汤,大青龙汤和小青龙汤。
2.2.3表郁轻症的桂麻各半汤,桂二麻一汤,桂二越婢一汤。
共六个方子。
第八个方子:
葛根汤:我的记忆就是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减村芍各一两,再加葛根四两,麻黄三两而成。如果不加麻黄三两,则成了桂枝加葛根汤。那葛根汤的药物就是:
葛根四两,麻黄三两,桂枝二两,芍药二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
桂枝加葛根汤的药物是:
葛根四两,     桂枝二两,芍药二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书上原文后面以麻黄三两,但如果有麻黄三两的话,那个葛根汤就一点区别都没有了,所以桂枝加葛根汤里面没有麻黄三两的)
其后的煎服药方法一模一样的。就是葛根汤后面又多了诸汤皆仿此。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桂枝加葛根汤没有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
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诸汤皆仿此。
下面说一下本书本章节所记的有关条文以看一点眉目。
葛根汤:
第三十一条: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第三十二条: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桂枝加葛根汤:
第一十四条: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从第三十一条和第一十四条:可看出葛根汤和桂枝加葛根汤区别就在于,葛根汤是无汗,恶风,而桂枝加葛根汤是反汗出而恶风。
所以由此可看出医圣用麻黄的意义何在的。再次说明了桂枝加葛根汤里应该没有麻黄,而葛根汤里有麻黄三两的。用麻黄重在发汗,以解其表,桂枝加葛根汤里不能用麻黄三两,用麻黄则发汗力量过大,怕伤病人阴液引起变症。两者共同点在于项背强几几,重用葛根以疏筋解肌,以解太阳经气不舒之邪。
至于第三十二条的理解是说太阳病表症未罢,而又引起阳明病者。其自下利,为邪犯肠胃,病在阳明。从用方药来看当以表症为主,阳明里症为副。对此表里同病,自当发汗解表在先,以使表解而里和则愈。
第九个方子:
葛根加半夏汤:葛根汤是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减桂芍各一两加葛根四两,麻黄三两,那葛根加半夏汤就是在葛根汤基础上再加半夏半升而成。
其药物成组成: 葛根四两,麻黄三两,桂枝二两,芍药二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半夏半升。我看了书不太一样
书上原药组成:葛根四两,麻黄三两,桂枝二两,芍药二两,生姜二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半夏半升。
区别在生姜的用量上,我想的是生姜三两,而书上原药量是生姜二两,我感觉区别不是太大的,如果非要记原方,当记为葛根加半夏汤的药物组成是:桂枝汤的基础上桂芍姜各减一两,再加葛根四两,麻黄三两。
第十个方子:
大青龙汤:意义很深呀!!!
其药物组成是:在麻黄汤的基础上,倍用麻黄到六两,再加生姜三两,石膏如鸡子大,炙甘草加一两,加大枣十个,杏仁减三十个。麻黄汤的比例是三二七十一。怎么感觉这样记都有点绕口。如果按桂枝汤的记,去芍药,桂枝减一,大枣十个,再加麻黄六两,石膏如鸡子大,和杏仁四十个。这样是不是好一点。那大青龙汤的组成是:
麻黄六两,桂枝二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个,杏仁四十个,石膏如鸡子大,
大青龙汤主要作用在龙升雨降,以麻黄升,石膏降,另外,石膏在这里还要制约麻黄的发散之力的。这是我觉得的,不对的地方,看到这里的同仁请指出。
这里想说一下越婢汤,因为越婢汤和大青龙汤很像,但方名不一样,治疗方向也不一样,所以说出来,以分析。
越婢汤:麻黄六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五枚,甘草二两,石膏半斤。
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越婢汤主之。
这里当体会医圣对麻黄和石膏相配的精准。麻黄六两,石膏半斤加味治风水,一身悉肿,而麻黄六两,石膏如鸡子大,命名为大青龙,体会龙升雨降之意。
当然在后面还有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治疗肺郁里热之咳嗽,也是很好的用药组方的,看看现在的止咳嗽药,大多是以麻杏石甘汤为底方的。
有关大青龙汤的条方:本书本章节的。
第三十八条:太阳中风,脉浮紧,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
第三十九条: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主之。
大青龙之意在外有表寒闭郁,内有郁热当清。
第十一个方子:
小青龙汤:外有表邪,内有水饮。
小青龙汤我的记忆方法是:麻桂芍细草干姜,六药皆是三两同,五味半夏各半升,八药组成小青龙。(这个记得还较顺口一点)
麻黄三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细辛三两,炙甘草三两,干姜三两,五味子半升,半夏半升。
这里有一点点问题,那就是细辛的用量的,后世一般用细辛不过钱,也就是细辛用量很小,怕细辛中毒,而医圣这里用到三两,难道是有五味子的作用不成,有看到这里的说说。
医圣用麻桂以解表,干姜,半夏,以化湿,细辛和五味子,一散一收,炙甘草和芍药和护中。这分析的不知道对不对。自己想的。
总之小青龙外解表邪,内化水湿。
在后面还有个苓甘五味姜辛汤也很不错的,茯苓四两,炙甘草三两,五味子半升,干姜三两,细辛三两。
呵呵,刚查了一下书,原来苓甘五味姜辛汤是金匮里的第三十七条。
原文第三十七条:冲气即低,而反更咳,胸满者,用桂苓五味甘草汤加干姜,细辛,以治其咳满。也就是苓甘五味姜辛汤了。
由此可见,医圣用细辛,很爱大剂量的,不知道有没有副作用,也就是中毒现象,我觉得有五味子量大一点的基础上,细辛大点不要紧吧。这是我觉得的哦。
下面说本书的本节条文:
第四十条: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第四十一条: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2.2.3表郁轻症
下面这几个方子在学习的时候已经另立标题了,这里大体再列到一块就是了,不加详细分析了。
详见桂麻各半汤与荨麻疹与桂枝二越婢一汤学习体会。
第十二个方子:
桂麻各半汤:方药组成:桂枝汤是桂芍姜甘草,三个三,二一二,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个。
麻黄汤是麻黄,桂枝,杏仁,甘草。三二七十一,麻黄三两,桂枝二两,杏仁七十个,炙甘草一两。
即为桂麻各半汤,就各一半组成就行。
但原方记着比较麻烦:
桂枝一两十六铢,芍药,生姜,炙甘草,麻黄各一两,大枣四枚,杏仁二十四枚。
书上原条文:
第二十三条: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家桂枝麻黄各半汤。
第十三个方子:
桂二麻一汤:和前面一样,这里就不多说了,按比例来就是了。
原方:
桂枝一两十七铢,芍药一两六铢,麻黄十六铢,生姜一两六铢,杏仁十六个,炙甘草一两二铢,大枣五枚。
桂枝比上面多一铢,芍药比上面多六铢,麻黄比上面少六铢,(看前面的贴子当知道一两换二十四铢),生姜多六铢,大枣多一个,杏仁少八个。总的分析来看,就是麻黄和杏仁少了点,其它相比是多一点点。
经过这段时间的分析,很感觉这两个方子不像是医圣写的,真的。一个人的书写方式和方法是很难改变的。这个铢用到这儿真难受。
原文
第二十五条: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第十四个方子:
桂二越婢一汤:还和前面一样,这里有必要把越婢汤写出来,方便一点。
越婢汤:麻黄六两,石膏半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五个。(想着方子就写出来了,要知道越婢汤是发风水,一身悉肿的)
越婢汤,大青龙汤,麻杏石甘汤,都是医圣的经典方子,在不同领域都应用很好,疗效不错。但它们就是麻黄和石膏的配伍剂量不同而已。组方简单。意思很深呀。我觉得这才是我们应该加以学习和领悟的地方。
原方条文:
第二十七条: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前面这小节总算是分析完了,这个贴子相比较就写的简单了,大部分是归纳了一下,再打一次原文,以加深记忆。

这段时间学习进度有点慢了,心里真的很焦急的。
前面把太阳本证分析了一下,后面要说的是太阳病兼变证。这是个大类的,也很难。
2.3.1变证治则
第十六条: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2.3.2辨虚证实证
第七十条: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谓胃承气汤。
2.3.3
辨寒热真假
第十一条: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第一百二十条:太阳病,当恶寒,发热,今自汗出,反不恶寒,发热,关上脉细数者,以医吐之过也。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饥,口不能食;三四日吐之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朝食暮吐,以医吐之所致也。此为小逆。
第一百二十二条: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此为发汗,令阳气微,膈气虚,脉乃数也。数为客热,不能消谷,以胃中虚冷,故吐也。
2.3.4辨汗下先后
第九十条: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也。若先发汗,治不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为逆。若先下之,治不为逆也。
第九十一条: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第九十二条: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瘥,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宜四逆汤。
上面这些是大纲性的东西,就写到这儿,后面各类证另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胡希恕讲伤寒论(25--41条)
20201209伤寒论二辩太阳病脉证并治中,法66,方39
太阳病无汗病势——《伤寒杂病论》原文连载2
关于葛根汤、麻黄汤、大青龙汤、桂枝汤等等伤寒论治表证的经方
大青龙汤、小青龙汤
《伤寒论》太阳病上篇学习摘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