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体12条筋膜链解析及具体手法操作
前表线

前表线(The Superficial Front Line,SFL)连接人体的整个前表面,下起自足背,上至头颅的两侧,可分为脚趾到骨盆和骨盆到头颅两部分。

在髋关节处于伸展位时,如站立,这两部分会作为一个连续的筋膜协同作用。

1

手法部位:伸肌支持带;

患者体位:仰卧位,小腿露出床面;

操作程序:治疗师双手半握拳放在足背上,肘关节伸直,利用身体重量,双手往上推, 患者配合缓慢做踝关节背伸-跖屈。

2

手法部位:胫前肌;

患者体位:仰卧位,小腿露出床面;

操作程序:治疗师双手半握拳,两拳面构成三角形,放在足背上,肘关节伸直,利用身体重量,沿着胫前肌双手往上推, 推至胫骨粗隆处两手分开,患者配合缓慢做踝关节背伸-跖屈。

3

手法部位:胸锁乳突肌;

患者体位:仰卧位,头转向健侧;

操作程序:治疗师一手固定患者头部,另一手半握拳,放在胸锁关节处,肘关节伸直,沿着胸锁乳突肌往上推, 推至乳突上方的头皮筋膜。

后表线

1

手法部位:跟腱;

患者体位:俯卧位,双脚露出床面;

操作程序:治疗师双手食指第二指骨面分别至于跟腱的两侧并挤压跟腱向下滑动。

2

手法部位:腓肠肌;

患者评估:站立位,观察患者双脚有无扁平足、高弓足;

患者体位:俯卧位,双脚露出床面;

操作程序:治疗师双手半握拳放在腓肠肌处,肘关节伸直,同时身体往下压,患者配合做踝关节的跖屈和踷屈的同时治疗师双手沿腓肠肌下滑。

3

手法部位:腘绳肌;

患者体位:俯卧位,屈膝90°;

操作程序:治疗师的操作手的四肢指尖放在腘绳肌内外侧头之间,患者配合做膝关节内外旋的同时治疗师的操作手的指尖做滑动。

4

手法部位:竖脊肌;

患者评估:坐位,嘱患者先低头,然后依次屈曲颈段、胸段以及腰骶部脊柱,观察各段有无活动受限。

患者体位:坐位,双脚踩地;

操作程序:治疗师位于患者背后,如图所示,患者配合使脊柱一节一节的屈曲,治疗师同时使双肘从上往下滑;操作结束后,治疗师的操作手从下往上提醒患者一节一节的伸展脊柱。

5

手法部位:枕脊;

患者体位:仰卧位;

操作程序:治疗师双手指屈曲,双手并拢,双手指尖置于枕骨粗隆下缘,嘱患者全身放松并将头自然放在治疗师的指尖;然后双手指尖沿着颈椎从下往上滑动。

体侧线(侧线)

体侧线位于身体两侧,起自足内侧与外侧的中点,从踝外侧上行,经小腿和大腿的外侧面,以“鞋带交叉”方式上至躯干,由肩部下方上行至头颅的耳部区域。

其功能是调整身体前后和左右的平衡,同时它还能对其他表层线(前表线、后表线、所有手臂线、螺旋线)之间的力量进行调节。

1

手法部位:腓骨肌;

评估:评估内侧和外侧足弓是否平衡;

治疗师:按照身体解读的结果把组织延长或分散开;

患者体位:侧躺,脚露出床沿外侧,做足跖屈足背屈的动作;

注意事项:接受治疗腿下方放一个枕头;与比目鱼肌做好区分。

2

手法部位:臀小肌;

患者体位:侧卧位、屈膝、屈髋;

定位:髂嵴与大转子连线中点;

操作程序:治疗师一手抱住上侧腿,同时做髋外展/内收,患者上侧腿完全放松于治疗师手臂上。治疗师另一只肘关节抵住定位点,缓慢下压。

3

手法部位:阔筋膜张肌、臀中肌、臀大肌;

患者体位:侧卧位;

操作程序:治疗师用肘关节抵住各部位肌肉,缓慢下压,患者膝关节伸直,同时做髋关节内旋、外旋。

4

手法部位:腹内外斜肌;

患者体位:侧卧位;

操作程序:治疗师双手手指并拢,从髂嵴上缘插入深处,往两端拉松髂嵴下方筋膜。

5

手法部位:腹内外斜肌;

评估:胸廓侧下方肋骨有没有更加靠近骨盆后侧(重点在腹内斜肌);胸廓侧下方肋骨有没有向前方移动(重点在腹外斜肌);

患者体位:侧卧位;

操作程序:治疗师双手半握拳,按压住髂嵴位置的组织,手肘下压,完成下压上挑弧线动作,上挑时要把组织向着肋骨的方向带起来,注意浮肋顶端的位置。患者同时做肩内收与外展动作,身体随之摆动。

6

手法部位:上斜方肌;

患者体位:侧卧位、肩关节内旋;

操作程序:治疗师半握拳推压斜方肌上侧,向下压向上挑,注意不要压到动脉和气管。

7

手法部位:腰方肌(腰方肌是前深线的一部分,但常在体侧线上发现问题,故在此介绍);

方法一:

患者体位:侧卧位,屈髋屈膝;

操作程序:治疗师先找出患者体中线,一手稳定患者腰部,另一手掌伸直,用指尖从髂棘和体中线交界处向后方插入,令患者在屈髋位下坐骨盆下沉-上提的动作。

方法二:

患者体位:侧卧位,屈髋屈膝;

操作程序:治疗师坐在患者骨盆后方,稳定骨盆,先触诊找到第12肋,然后双手掌伸直重叠,从第12肋下缘往下插往上挑。

方法三:

患者体位:端坐位,双足平放在地面上;

操作程序:治疗师双手掌伸直从侧边插入两侧腰方肌,令患者左右侧屈躯干。

螺旋线(旋线)

螺旋线以螺旋的方式围绕身体,将颅骨的一侧连接到对侧肩膀,接着再向下连接到同侧髋的前方,再到膝,绕过足弓,从身体的背侧向上直到与颅骨的筋膜重合。

1

静态身体旋转评估

患者体位:站立位,双足跟并拢;

治疗师:双手拇指放置于患者髂后上棘处,目测双拇指连线与双足跟连线是否平行。

2

动态身体旋转评估

患者体位:站立位,双足跟并拢;

治疗师:双手拇指放置于患者髂后上棘处,令患者躯干分别向左/右旋转。

注意事项:观察患者旋转时脊柱旋转的灵活性,并保持患者骨盆及下肢稳定。

3

手法部位:大小菱形肌;

患者体位:坐位,双脚置于地面;

操作程序:治疗师用双肘放于患者肩胛内缘,利用身体重量,沿肩胛内缘向下推,并伴随患者内收/外展肩关节。

4

手法部位:前锯肌;

患者体位:坐位,双脚置于地面;

操作程序:治疗师按体表标志定位前锯肌,用指间关节沿肩胛下缘向脊柱方向推,并伴随患者挺胸动作。

5

治疗部位:螺旋线下肢前侧线;

患者评估:双脚与髋同宽,平行向前,做下蹲动作,关节患者膝关节下降轨迹是否沿着第二趾垂直线。

治疗师:如果出现膝关节内旋(如图左膝为例),治疗师双脚踩在患者足背固定,双手环握患者膝关节(髌骨上缘),徒手纠正患者下蹲时膝关节移动轨迹。

注意事项:患者无论屈/伸膝关节,持续用力。

6

治疗部位:螺旋线下肢后侧线(股二头肌短头);

患者体位:侧卧位;

操作程序:治疗师的四指置于股二头肌短头,患者配合做伸/屈膝关节运动。

前深线

前深线对身体的支撑功能极为重要:

  • 支撑足内侧弓

  • 稳定下肢各个部分

  • 对腰椎提供前方支撑

  • 呼吸过程稳定胸腔

  • 维系颈部与头部的力学平衡

1

胫骨后肌处筋膜松解

患者体位:仰卧位;

评估:足有无内外翻;

治疗:小腿中下1/2处,双手四指相对,内侧手沿胫骨后缘插入,外侧手从比目鱼肌和腓骨肌间插入,相互透力,嘱患者踝背伸/跖屈,双手随之上下滑动分离。若足内翻则内侧手向下滑,外侧手向上交错,足外翻则内侧向上外侧向下。

2

髂腰肌汇合处松解

患者体位:仰卧屈髋屈膝位;

评估:骨盆有无前后倾;

治疗:手指从髂前上棘沿骨盆曲线进入直到指尖碰到髂肌,向内经过髂肌与腰大肌之间的筋膜位置,嘱患者屈髋感受腰大肌收缩,向内触及腰肌内侧(处理骨盆前倾,若骨盆后倾则停留在外侧);患者可以足跟发力,做骨盆后倾动作,重复3次;还可让患者呼气,同侧腿沿床面伸直,吸气屈曲,重复3次。

3

膈肌松解,促进呼吸功能

患者体位:仰卧位;

评估:吸气呼气膈肌活动情况;

治疗:(1)掌心向上,手指沿肋弓下插入保持,呼气末时,另一手将肋骨平行向下推,吸气时保持,呼气时上方手加力,重复3次;

(2)治疗师一手小鱼际置于喙突,另一手在身体侧T5-6处,呼气时依次是上方手先向足侧推——下方手向中心推胸廓——下方手掌根部向足侧转动;吸气时依次返回。

4

头长肌、颈长肌肉松解

患者体位:仰卧屈髋屈膝位;

评估:有无头前伸;

治疗:治疗师位于患者头侧,将双手指尖置于胸锁乳突肌后缘,也就是斜角肌前缘与胸锁乳突肌后缘的颈三角中,小心抬起胸锁乳突肌,可触摸到motor cylinder的筋膜,沿着斜角肌的筋膜往前滑,直到触碰到颈椎的横突。记住不要施加压力,必须缓慢进行,如有臂丛神经刺激症状及脸色产生变化就必须停止;嘱患者轻轻抬起头部拉直颈椎,然后放平,感受手指张力变化;将手指顺着颈椎向下,保持位置,患者足跟用力头略向上顶,重复3次。

功能线

前功能线

后功能线

前、后功能线的评估与练习

患者体位:俯卧位;

评估:治疗师一手置肱骨远端,另一手置于对侧下肢股骨远端,嘱患者上下肢同时后伸,观察患者上下肢是否同时发力及动作协调性;

练习:起始姿势同评估体位,用手引导患者同时发力或先刺激滞后发力肢体,注意观察动作质量,并逐渐增加阻力。

手臂线

肘关节的位置会影响到中背部;肩关节的位置影响肋骨,颈部及其他。反过来,躯干也会影响手臂的灵活性和有效性。日常生活中,手眼紧密协作,通过手臂线跨越多个关节完成各种工作。

臂前表线

Superficial Front Arm Line(图B)

臂前深线

Deep Front Arm Line(图A)

1

胸小肌筋膜松解

患者体位:仰卧位;

评估:患者有无圆肩及肩胛骨高度不一致;

治疗:患者治疗侧肩关节外旋外展位,放在床上。治疗师头侧手沿胸壁触到胸小肌,另一侧手按住触及到的肌肉,患者配合做肩胛骨内收动作。

2

锁骨下肌筋膜松解

患者体位:仰卧位;

评估:患者做肩水平外展时观察胸锁关节是否活动受限;

治疗:治疗师一手握住患者治疗侧上臂,另一手四指沿锁骨下缘触及到锁骨下肌,患者配合做肩关节内收/外展动作。

臂后表线

Superficial Back Arm Line(图D)

臂后深线

Deep Back Arm Line (图C)

1

大圆肌/背阔肌筋膜松解

患者体位:侧卧位;

评估:患者肩关节外展活动受限;

治疗:治疗师用交叉手,一手用掌指关节按住大圆肌,另一手扶住肩关节,患者配合做肩关节外展动作。

2

小圆肌筋膜松解

患者体位:俯卧位;

小圆肌定位:肩峰与腋后缘连线中点,触及条索状;

治疗:首先定位小圆肌,用拇指按住,患者配合做肩关节外展内旋(类似手臂游泳动作)。

3

肩胛下肌/盂肱关节关节囊松解

患者体位:坐位;

治疗:患者患侧手臂外展90度,治疗师一侧手四指触及腋窝,患者手臂放下放松,治疗师另一侧手在肩关节上方加压,腋窝侧手触及肱骨头后,逐步向上,向外,向下施力;

注意事项:肩关节上方手始终加压,治疗手切勿用力过猛。

来源:中山一院康复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2条筋膜链解析及治疗手法—螺旋线(旋线)
12条筋膜链,该如何操作呢?现在分享给你
腰椎病、腰间盘突出解剖图--骨诊病源歌诀
解剖列车临床实践操作笔记 III --前深浅/功能线/臂线
《职业技能鉴定教材——按摩师》3
「运动康复」崴脚的胫腓关节正位(评估 手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