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医馆的竞争短期看“医”,长期看“疗”。
之前在和一位医馆负责人交流时,就已经提到过,现在各家医馆啥的,在“医”的层面已经卷到一个没有太大意义的水平了。
说得不好听一点,基本每家医馆都解决不了技术的问题。
大部分患者基本上还是“认佛不认庙”。
绝大多数医馆都是靠着一两位有水平的中医师撑着,所以没办法做出足够规模的连锁。
而好的中医师自己就能带走几乎所有的患者资源,对于平台的依赖度是很低的。
医馆也都非常清楚那些中医师是很难管理的,想要达到稳定的疗效交付是挺难的。
不少家医馆都出现过核心中医师一走立马一蹶不振的情况。
高度依赖于中医师个体的情况成为无数中医馆的痛点。
所以一大堆医馆都是搞各种理疗项目,搞容易复制的推拿,艾灸,刮痧拔罐等来创收
大家都搞一样的项目,就只能打价格战了。
到最后医馆的形象和很多“美容馆”“理疗馆”高度重合
因为自身医疗定位+服务意识不到位等多种因素,还往往竞争不过理疗馆和美容馆……
还有就是摆上一大堆的中医产品,在店内摆满各种保健品和名贵中药材啥的,一家医馆搞得和药店基本没有什么区别了。
即便这样子照样是挽救不了医馆的亏损状态,因为这年头各种保健品啥的网上一查都有各种平替,还有各种直播间的抄底价格。
而且说真的,愿意去医馆买保健品的都是医馆的熟客,基本都是在做存量,想要吸引新顾客是非常难的。
技术问题没法解决,后面的各种产品销售啥的也基本都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一方面是无数人觉得中医馆是个好生意,兴高采烈的要投资要入局;
另一方面是无数家中医馆黯然倒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某家中医连锁企业在某个城市开开心心的“十店同开”,不到半年就倒了5家馆,剩下的5家也是在盈亏平衡线上挣扎。


1


毕业后走访各地医馆,采访多位养生博主之后感触最深的有两点:
1,广大老百姓对于养生小妙招的需求极大,学习热情极高。
其实说到底,大多数老百姓的想法就是能够“花小钱甚至不花钱解决问题”。
所以类似张宝旬老师和罾事物语这样子分享各种治病小妙招的博主就很容易出圈。

之前就聊过《文小叔有三个点,远超绝大多数中医师》,拆解过一些这方面的内容,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而广大老百姓得了病的第一选择多半还是去医院,只有当医院是真的看不好了,或者实在是排队之类的太耽误事了,才会考虑看私立的中医。
同时决定去中医馆就医的心理决策成本还是很高的。
不少人得足够相信这个中医馆的医生能治好自己的病才愿意去,多半是有人推荐某位医生,或者是自己信任的医生出诊时才前往。

2,中医生活化才是大势所趋。

广大中医爱好者对于去医馆看病是意愿不高的,但是去自学中医,自用中医产品和技术还是很有兴趣的。
原因也很简单,这些爱好者之前遇到的绝大多数中医师都很菜,无论体制内外。
都是被毒打到求医不如求己了。
医的层面 大家都卷的差不多了。
疗的层面,还是大有可为的。
现代人都是有那么多的心理压力和不良生活方式,各种情志病和生活方式病单靠吃药打针的效果就是不会那么好。
各种禅修班和减肥训练营啥的都能格外火爆,就是反映了这一个时代的需求。而且现在钱大部分都在中老年人手里,相当大一批60后,70后赶上了经济飞速发展的好时候,他们的子女也多半赶上了经济景气的时期,外加现在还是各种退休金比较充沛的时候,基本上也可能是中国有史以来最有消费能力的一批人了。
这批中老年人普遍经历过从贫到富的艰苦打拼岁月,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陈年老病。
而他们有钱了,又希望治疗过程能够舒服一些。
是提供各种养生体验营或者康养营的活动,让大家隔绝外界的干扰,规律作息,放下手机,学习各种实用养生知识和技能,体验各种中医疗法(食疗,艾灸,熏蒸,刮痧,吐纳,推拿),达到身心愉悦,深度疗愈的效果,这一块的市场更加具有想象的空间。
对于中医馆来说,那一大堆的中医产品,放在货架上永远都是冷冰冰的产品,只有医生和消费人群之间更深层次的互动,才能让那些产品拥有医疗的温度,才能够让中医产品真正走进老百姓的心里。
医馆和医生要切实为这些消费者考虑,不是只想着尽可能狠宰一刀,想着一口气出大单;
而是真正的推荐那些适合他们使用的产品,并且在日常不断跟进,组织各种茶话会,交流会等,收集大家对于这些产品的使用反馈,结合对他们四诊信息的分析,给出更为合理的建议。
让中医馆成为“健康生活中心”,这样才是更为长久可持续发展的。

2

中医馆未来的发展形态大概是往两个方向走,一个是精细化和小型化。一个是品牌化和生活化。
精细,是专注于专病专科,把细分领域的疾病做透。在这方面,西医是做得遥遥领先的。
小型化,是把规模和成本压缩控制得尽可能的小,立足于几个小区就行。
品牌化,是靠自己医馆的品牌建设和口碑积累赋能自己的产品,服务,以及一整套的运营管理模式。
生活化,是围绕老百姓生活的各种痛点和需求点去开发设计自己的内容,之前酸梅汤的出圈,以及一大堆药膳餐厅的走红都展现了中医生活化的无限可能性。
这个时代,各种中医产品和中医项目是到处都有的,关键是如何组合起来,更好的服务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如是心这一家企业巧妙的构建了一整套中医生活化的模式,把黄精开发成各种适合日常使用的小零食,小茶包等,再通过在风景区设立接待酒店,通过让顾客沉浸式体验中式养生生活的形式,让更多人感受到中医生活化的好处,很好的打开了市场

这一个时代,是重视消费体验的时代,谁能让更多人体验到中医生活化的好处,谁就能在今后的行业竞争中获得更大的优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489)
(12)道解伤寒论第4条
关于中医与中药
青年中医困局:脱离群众是根本原因
【纯干货】愛中医群课堂笔记第424期 -- '' 有血小板减少的惶惑,为什么不试试中医呢?'' ​
【纯干货】愛中医群课堂笔记第787期-- “伴随高血压的失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