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名家专辑】当代文艺评论家​李智作品《浓墨纵写国家民族大我情怀 巨笔橫绘中华诗坛华章重彩》
userphoto

2024.01.03 安徽

关注

李智,黑龙江省七台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七台河市新兴区作协主席。有500余篇小说、散文、诗歌、曲艺、剧本、文艺评论等作品散见于报刊。上千篇作品散见于全国各专业网络平台。


愿经典舒缓的音乐,提升您的阅读感受

         
         
    

 浓墨纵写国家民族大我情怀 

巨笔橫绘中华诗坛华章重彩

——重读毛泽东同志的经典名篇《沁园春·雪》有感

谨以此文,献给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并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伟大的开国领袖

毛泽东同志的《沁园春·雪》,我们说不清一共读了多少遍,很多人都会背诵这首诗,可每次当我们重读毛泽东这首精典之作时,我们都不能不折服于他老人家的博大情怀,和那飘逸飞扬的文釆。那种豪气,那种洒脫,那种文学家的文字掌控能力,那种政治家的远见卓识,真的让我们顶礼膜拜。

毛泽东同志简单几笔便把长城内外、大河上下概括其中,勾勒出一幅“景、情、思”三个维度绝佳壮美的北国山河风光。真可谓描难描,绘难绘,就是再高明的画家也难表达出原词的美妙精华。真乃巨人思想视野的神来之笔。词人若不是立于群峰之巅,是无法写出如此精美传世之经典绝句的。

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接下来的几句词:“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釆,唐宗宋祖,稍逊风骚”国人皆知,毛泽东提到的几位帝王,不是开国大帝,就是历朝之名君圣主,客观上他们对推动社会发展,对中华民族的文明进步都做出了重大贡献,是一代豪雄。可在毛泽东同志的笔下,他们不是缺少文釆,就是“稍逊风骚”,更可怜的是那位驰骋欧亚旳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在诗人的眼中,却只是个“只识弯弓射大雕”的一介武夫。词人如果不是站在历史的最高处,是无法写出这么自信而恢弘的诗句。

此词句句精华,点睛升华之笔当数:“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首词是毛泽东同志1936年创作的,据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向毛泽东学习》一书记载,1936年2月,毛泽东等率领红军东征抗日先锋军东渡黄河、突破阎军防线后,踏雪沿官道山行进,顺利到达山西省石楼县留村驻地,并在此写下了著名诗篇《沁园春·雪》。此时,中华民族正处在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灾难深重的年代。词人如果不是把世界风云尽收眼底;如果,词人不把中华民族之魂尽装心中;如果,词人对中国的命运没有一个特别清醒的认识;如果,词人不是站在历史的潮头,紧紧按住我们整个民族命运跳动的脉搏,他是绝写不出这么大气磅礴、积极浪漫的词句和经典名篇的。

抗战结束后,中国的上空仍战云密布,为了民族的利益,当年的毛泽东同志不顾个人安危,只身前往重庆,与国民政府谈判,谋取和平。毛泽东同志在此时将《沁园春·雪》送予友人柳亚子先生,并见诸于报端。《沁园春·雪》的发表,好像在重庆扔了一颗重磅“炸弹”,顿时震撼了山城,并迅速波及到全国,形成一场国共两党的文化大战。身为国民政府主席的蒋介石如坐针毡。他被毛泽东同志那种气吞山河、雄视古今的英雄豪迈的气概吓坏了,急令他的笔杆子,国府文胆陈布雷组织了六十多个文人墨客,组成写作班子,讨伐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令国民党控制的报刊连续发表所谓“和词”近30首,文章10余篇,大肆“围剿”毛泽东的“咏雪”词。但无论其思想,还是其词艺文采,都为人所不齿。其结果是蒋介石骂娘,文人墨客们则叫苦不迭。

试想毛泽东的雄才伟略,他大气恢宏的诗章,谁人可敌可挡。一时毛泽东同志的这首气吞千古的名篇《沁园春·雪》传颂在雾都重庆的大街小巷。

翻开中国的历史,我们不难看到,历代诗人墨客的不朽名篇。最早的《诗经》里有这样的诗句:“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特兮?”你不狩猎,你的院里怎么挂着小兽皮?说白了,那时《诗经》已关注了社会分配的不公平,但对这种现象也只能是扒墙头看看而已,发表一下悲愤罢了。

提及诗词,不能不想到屈原,屈原的作品永远是中华文明的文化瑰宝。可屈原的作品多是对朝政的不满,和“忠不必用,贤不必已”的认识,多表现“吾将懂道而不豫兮,固将愁苦而终穷”的那种坚定与铁骨铮铮和个人的高风亮节。

唐朝,中国的诗词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李白的诗大气磅礴,大有气吞山河之势,但多把豪情挥洒于名山大川之间,杜甫,白居易倒是较关心社会问题,他们看到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社会弊端,也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美好愿望,可对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他们仍十分茫然。

说到宋词,不能不提苏轼,他虽写出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样的绝句佳篇,最后也只能长叹“早生华发”的人生易老的悲凉慨叹,而李清照的词虽凄婉优美,但多是佳人的个人情感,跳不出借景伤情的小我的范畴。

宋末元初,多文天祥样的慷慨悲歌,还有李煜的“春花秋月何时了”“无言独上西楼”等凄婉之词,悲凉有余,空流了“一江春水”。

这里要强调一点,我绝没有轻视中华的传统古典文化成就,唐诗宋词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去研究,去仰视,就文学性,艺术性,思想性,诗词的美学性,从有文字记载以来的中华诗词,确实达到了炉火纯青,无可超越的地步。但纵观中国历史真的无人敢与毛泽东同志相比。毛泽东同志的那种豪情,那种从容,那种大气,那种自信,那种大手笔,最低敢说是前无古人的。毛泽东同志的大我的情怀,大美的境界,崇高的思想就是把自己个人的命运,紧紧地与整个民族的命运梱绑在了一起,在他老人家眼中,人民才是改变中国命运的主动力,人民才是真正的风流人物。历史的发展,及毛泽东的战略思想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三大战役结束后,身在西板坡农家小院晒太阳的毛泽东,望着警卫员为他拔下的一根白发说:“打胜了三大战役,白了我一根头发,值了”。这大概就是毛泽东特有的自信与豪气吧。这种革命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精神,在《沁园春·雪》里也得到了充分发挥。毛泽东同志不同于古人的地方,是毛泽东不但是伟大的诗人,他还是伟大的思想家,军事家,更重要的是他是伟大的政治家。政治家的高度与前瞻性是其他诗人所没有的。所以,我们说毛泽东同志《沁园春·雪》的政治高度是别的诗人所望尘莫及的。是诗词里的珠穆朗玛峰。

伟大的作品展现伟大的灵魂,歌德说过:"如果想写出雄伟的风格,他也首先要有雄伟的人格。"毛泽东同志正是这样一位具有这种人格的世界伟人。

早在1925年,意气风发、风华正茂,青年时期的毛泽东同志,在湘江边填下了《沁园春·长沙》,词中写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由此可见,年轻时的毛泽东就志向远大,他思维深遂,他在对囯家的命运苦苦求索,在为中华民族的未来寻找着光明,也有淡淡地少许的哀愁。而在长征路上毛泽东同志,又写出了:“今日长缨在手,何日缚住苍龙?”的豪迈诗句。此诗比起《沁园春·长沙》来,更坚定了信心,通篇都洋溢着革命的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看一首诗词,品一篇作品,一定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观点。毛泽东是人,不是神,而毛泽东的这首词却出神入画地呈现了一代伟人的雄才大略与大我情怀,这首词更是中华诗坛的巨笔重彩。

毛泽东同志的诗词可连成一条线,从橘子洲头到六盘山上,从六盘山再到《沁园春·雪》中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是一条线,更是中国革命的一个历程。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是词人不同于历代文人墨客的地方,他和人民和整个民族站在了一起,《沁园春.雪》不仅仅是首壮美的诗篇,同时,它对中国的民族命运进行了充分肯定,这种肯定是大胆的,气势磅礴的,同时也更是客观现实的。是大宏观,大远见。这首词也是我们中华文学史上的巨笔宏篇。

 "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毛泽东同志的《沁园春 雪》正是这样的精品力作。

我赞美《沁园春·雪》,我没能力去评论毛泽东的作品,也不敢去评论这首词,只能去仰视它,《沁园春雪》真的是美哉,壮哉,壮哉,美哉。《沁园春·雪》已成为中国人心中不可磨灭的一个英雄辉煌的时代,它将永远载入中国革命和中华文化的光辉史册。

华年盛世,党中央正带领我们跨进一个民族复兴的新时代,我们要牢牢记住这一点,人民才是真正的风流人物,让我们再重温一遍毛泽东同志的伟大诗篇的最后一句吧,"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组 织 机 构

顾问

周智  陈家宝  史胜  代晓春  李智 廖原 

诗歌主编  

徐正秀(xuzhengxiu001)

诗词主编  

忆江南(微信号MR8090200)

程建雄(微信号seekcheng) 

廖天国

朗诵 

诗梦浮萍  赵仁娟  木子  张怀军

总编  单佳(微信WX2533302385)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精彩晚秋】毛泽东诗词赏析
毛泽东诗词全编鉴赏
狂草毛泽东诗词爱情友谊篇蝶恋花·答李淑一
三十五首毛泽东诗词(配音朗诵)
中国古典诗词的发展历史简介
【讲座预告】李树喜:毛泽东诗词对当代诗坛的影响与启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