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集《以水流的姿势》
2011年1月,诗人、作家石才夫的诗集《以水流的姿势》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并由广西新华书店集团向全国公开发行。
石才夫,笔名拓夫,是我区壮族诗人、作家。16岁开始发表作品。在相思湖畔熏陶和学习,从校园诗人成长为成熟诗人,期间历经了20多年。时代变革、社会进步、环境改变,唯一不变的是诗人对诗歌和文学的热情,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独特感悟。
《以水流的姿势》收录了作者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20多年的诗作,其中绝大部分在各种报刊发表过,有的作品被选入各种选本。在这些诗歌作品中可以看到社会和时代的变迁,看到我们生活的经历,看到心理和精神的印记。著名评论家王干先生说,石才夫的诗歌有气势、有激情,具有广场感、音节感和吟诵感。诗人热爱诗如同他热爱生活。他没有把诗歌神圣化,也没有丝毫的故弄玄虚,他把诗歌的优美与朴实、形象与意象、叙述与抒情完美融合在一起,既有宏观展望又有微观把握,既满足了语言的丰富性又突出了诗的韵律性。既有意气风发,也有似水柔情。    (歆 艺)
附一:《以水流的姿势》序
这一刻,文字如水般温柔光亮
                           王 干
 
有一种文字是火,它能点亮热情、希望和理想。有一种文字是水,它能呈现智慧、人生和世界。这是文学的两面,像篆刻里的朱文和白文一样,朱文如火,白文似水。水火在文学里相容,但水火在一个作家身上相容,却是比较难的。因为个人的气息和时代的要素以及地域的影响常常制约一个作家的单向性,像苏东坡这样容玩乐和豪放于一身的大家实在不多,而像秦少游这样风格鲜明的作家在文学史上倒不乏其人。
为石才夫的诗集作序开头就立这样一个伟岸的标杆,实在是有点仗“古”欺人。石才夫显然不是至少现在还不是苏东坡,以后也很难说就能追上这位文学大师,中国几百年也难得出一个苏东坡。但是我们可以向苏东坡学习,向苏东坡致敬,石才夫的诗作就是在向这种“水火兼容”的大师致敬。
石才夫的诗歌有气势,有激情,特别是那些歌颂时代和祖国的诗尤其有激情。激情曾经是青春的产物,我们年轻时候都曾经有过激情,但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年龄的增加,我们的激情也像荷尔蒙那样在消退,但石才夫依然保持着那股激情,那股对时代对人民的激情。这让我很惭愧,让我们很惭愧。虽然时代和人民在怀疑主义看来已经变得很抽象,但诗歌从来就需要抽象,如果诗歌具体到像论文那样拘谨、像小说那么琐碎,诗歌就没有生命力了。
这可能与石才夫诗歌启航的源头有关。每个作家都有一个启航点,这个点可能会制约他一生的写作。鲁迅从《狂人日记》出发,他的忧愤和深沉贯穿一生;郭沫若以《女神》为起点,狂飙直至晚年;王蒙《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奠定了不可改变的“少共”清结。石才夫是从哪儿启航的?我阅读这本诗集,发现他的热情源自他是曾经的少年诗人。
石才夫在大学校园里就发表了很多诗歌。在今天看来,那些诗歌虽然青涩,但并没有过时。那份热情和自信,在我们的大学生身上依然清晰可见。上个世纪80年代的诗歌运动,是文学启蒙,也是思想解放,同时也是一代人人生历练的开始。我在1986年《深圳青年报》的诗歌大联展上,曾经发过诗歌,还作为某一派的代表人物起草过宣言,宣称“诗歌是一种呼吸”。那时我已经离开了校园,但校园诗歌的热流依然激动着我,推动着我。石才夫生逢其时,他作为校园诗歌的参与者留下了很多的“少作”,他收在这个集子中。“不悔少作”是一个作家应有的品格,何况石才夫的少作是那么的“意气风发、挥斥方遒”呢!
校园诗歌的一个特点是具有广场感。校园诗人写作时,会想像面对广阔的空间和汹涌的人流,石才夫的诗歌很多有这种广场感。他想像的受众不是小我,而是大我,是人流如织的群众,是蓄势待发的大军。这让他的声音有一种音节感,你发现他的诗歌用词是洪亮的,是穿透的,是在空气里能引发共鸣的。有一种诗歌是有画面感的,比如那些意象派的诗歌,看上去很美,但读起来很别扭,因为这些意象诗歌不是通过听觉而是通过视觉来让读者进行联想的。石才夫的诗歌继承的是朗诵派的传统,他让诗歌的声音饱满而嘹亮,因而他的诗歌有吟诵感。在这个意义上,他继承的是中国重声音的诗词传统,不是那些重视觉轻诵读的“看”的诗。
 读才夫的诗,仿佛看到水中的我,仿佛看到了我年轻时候的身影和心思。书名叫《以水流的姿势》,和我的一本油印诗集名居然异曲同工,我那本油印诗集叫《水上诗叶》。这本油印诗集,是我结婚的纪念和见证。1982年5月,我结婚的时候,用现在的话说,属于裸婚。没有房子,没有车子,夫妻分居两地。我们的结婚纪念是妻子把我的诗歌油印装订成一本书,送给参加婚礼的人。而那时,我还没有发表过一首诗歌。时间过去三十年了,我至今仍保存着当年没送出去的油印诗集。
我和才夫的见面,事先没有预约。有预约的见面,往往是带有功利性质的。短短的相聚,我发现,他喜欢的,也是我喜欢的,他要说的,常常由我帮他说了,因为在广西的活动,我是客人,总是先说话。当然,他还有很多的思想,我是想不到的。在读了他的诗歌之后,我更加坚信这一点,他的柔软,他的睿智,他的内心的丰富和敏感,是我所不及的。
在粗粗谈了对石才夫的印象之后,我觉得有必要对他的作品进行细读。限于篇幅,我选了一首《树的影子》来看看这位曾经的校园诗人,是如何的柔软而忧伤。
 
树的影子
 
很多很多的树
知名和不知名的树
被搬到了这里
它们是被连根挖来的
根上有颜色丰富的泥
它们被栽在这里
树枝和树叶都被剪掉了
像一根根被剔掉肉的
骨头
立在风里
 
后来 它们慢慢长出叶子
慢慢 适应这片新的土地
慢慢 知道这里是城市
风吹过
它们也会互致问候 
也会打探
故乡的消息
 
没有人知道
它们是从哪里来的
我们只关心它们能否在这里成活
为这座城市
添一分新绿
 
肯定有另一片土地
因为它们的离去而哭泣
那些因它们的离去而留下的深坑
无人填埋
 
题目叫《树的影子》,其实也可以理解为石才夫的影子。我看石才夫的散文知道他也是乡村的孩子,如今被“移植”到城市里,起初身上也带着“丰富的泥”,后来“漫漫长出叶子”,“慢慢适应这片新的土地”,“为这座城市添一片新绿”。如今的石才夫显然已经是一片新绿了,但不变的乡土情结和恋根情怀让他思考“另一片土地/因为它们的离去而哭泣”,哭泣的土地让我们看到水样柔软的石才夫,看到诗人难以更改的农耕基因。他悲哀那些无人填埋的“深坑”,于是他用诗一首一首地填埋。而诗歌,本质上正是用来填埋那些心灵的深坑的。
是为序。
 
2010平安夜于润民居
 
(注:王干,著名作家、评论家,《中华文学选刊》主编。《王干随笔选》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
附二:
长在心里的树(后记)
 
我开始写诗,应该是在高中时候。当然,那时写的所谓“诗”,其实很多只是模仿,没有多少文学意义,但喜欢诗却是真的。到发表第一首诗歌作品,已经是1985年,当时我是广西民族学院中文系大二学生。和全国许许多多同在大学里又同样喜欢写诗的人一样,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称谓——校园诗人。
那个时代,文学就像遍地生长的野花,蓬勃而张扬。诗歌当然就是最美艳的那一朵了。不像现在,诗人几乎等同于寂寞。
现在回头看,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校园诗歌,可以用一个词形容,那就是——风起云涌。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各类高校的象牙塔内,都有诗歌的花园。广西当然也不例外。除了我就读的民族大学(当时是民族学院),广西师大、广西大学等,都活跃着一批热爱诗歌的学子。相思湖这个名字,本身就饱含诗意。所以在湖畔校园里学习的民大学子,一代又一代,都不缺诗人。
我有幸与那段历史结缘,也最终与诗、与文学结缘,直至今天在这个工作岗位上,与文化结缘。我始终以为,文学,是我内心最真实的需要。而诗歌,就是长在心里的一棵树。无论阳光还是风雨,只要心还在,树就会一直生长。
    相比散文随笔,我其实在写诗的时候更自信一些。当然,写到现在,虽然也有一点心得,但因为生性散淡,懒于经营,水平并无多大提高。
这个集子收录的诗歌,绝大部分在报刊发表过,有一部分被选入各种选本。例如《明天我们毕业》,22年前大学毕业前夕所作,后来发表在《民族文学》。到去年,上海百家出版社做的建国60周年献礼图书《中国朗诵诗经典》还收了这首作品。
集子里的作品,写作的时间跨越了20多年。20年间,中国经历着史无前例的伟大变革——我们今天所拥有的和所看到的一切,在20年前,都远远超出我的想象。这种巨大的变化,事实上也在人的精神层面,留下痕迹。现在看,我的这些诗歌,难免显得有些“怀旧”。当然新作也有,如《初冬,在一个叫做怀柔的地方》就是2009年11月在怀柔时写下的。《在燕子的歌声里怀想》是为今年端午所写。
第十辑“山河铭记”,主要是朗诵诗。这些作品是我近几年为各种主题演出、晚会所写的朗诵诗。包括200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庆典晚会主题朗诵诗《奔》、2009年纪念百色起义龙州起义80周年文艺演出主题朗诵诗《山河铭记》等。写在纸上的文字,经过艺术家舞台上的精心诠释,听起来是一种别样的享受,这些作品也因此得到来自各方的好评。
关于散文创作,我写过这样一段话——
面对文字,我是一直怀着敬畏的,因为文字有生命。仓颉造字鬼神哭,可见文字对于人类来说,不仅仅是一种工具。
文字又是公平的,如同土地。不同的人可以在地上种不同的东西,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文章就是作家种出来的瓜豆。散文虽散,仍不离文章法度。文贵真、贵情;章有节、有度。一如农人事稼穑,顺时而作,垄亩分明。
至于写什么,我以为很简单。倘若自己写自己看,那随便。但如果要发表出来,就得有所选择,至少,要有益于世道人心。
上面的观点,其实也可以用在诗歌创作上。甚至,诗歌这种瓜或豆,更加特别一些。
如同农民,总盼着自己地里的庄稼能有好收成一样,写诗的人自然也都希望自己写出来的东西能被读者喜欢。或者说,能被大多数的读者喜欢。这就有一个前提,就是这个作品首先要能够让人读懂。现在有的所谓诗人的一些所谓“诗”,说实话,我是看不懂的。这里面可以有两种解释,一是我的水平不够,二是那样的诗或许根本就算不上是诗。但如果一个大学中文系毕业、写了二十多年诗的人,还不能读懂,那这样的作品,到底是写给什么样的人看的呢?
当然,仅仅能让人读懂是不难做到的,大白话也并不等于诗。诗歌之所以是诗而不是散文或别的文学样式,毫无疑问是有其独特艺术特征的。比如,形象和意象的有机融合,叙述和抒情的高度统一,文字的丰富性和韵律性,等等。古诗更是规定了严格的格律形式,平仄对仗,合辙押韵,丝毫也不能马虎。相比之下,现代诗就自由多了,因此也叫自由诗。因为自由,似乎谁都能写诗,以为把文字分行,再押上韵(或干脆不押),这就是诗了。这其实是误解。好的诗为什么能打动人心,历经岁月而留存?其中就有深刻的艺术规律。
老子《道德经》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我喜欢水,向往水流的姿势,所以就以《以水流的姿势》作为书名(也是集子里一首诗的标题)。书名定下之后,偶然间想起,我在2007年出版的散文随笔集《坐看云起》,书名就取自王维诗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下好,云水都有了。人们常常用“行云流水”来形容文字的自然流畅,我当然更愿意以此自勉。
感谢广西人民出版社,这是他们为我出的第二个集子。每一次,从编校到设计,都极认真、仔细,敬业精神让我感动。
感谢王干先生,百忙中为我写序。我与王干先生认识的时间并不长,但却一见如故。这其中除了性情相投,还有一点,在创作上,我们的观点有很多是共同的。他的获鲁迅文学奖的作品《王干随笔选》,其中很多的篇章,我是击节赞叹的。而他读我的《坐看云起》,也说是“看书如看兄”。当然,王干先生的序,对我和我的作品显然多有溢美之赞,我会当成是一种鼓励,努力写出更多好的作品。
感谢我的亲人和朋友。我所有的苦乐情感,都维系在他们身上。感谢我所供职的单位领导和同事,他们对我的创作给予了极大的包容和鼓励,使我在写作的时候不至于感觉到“不务正业”。
有人说,诗歌属于青年。而我已经45岁,是不折不扣的中年人了,但感觉还是有写作的冲动。所以我想还会继续写下去。心里的这棵树,总要不断地成长才好。
 
 
2010年12月24日于石在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当我们纪念海子,是在纪念什么?
论文:重读《朦胧诗选》
诗人陈东东及其代表作
收藏海子
余秀华的10首诗,原来她的诗歌竟如此地清新脱俗!
我爱这哭不出来的浪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