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临危不乱:虽垂帘听政却不恋权的大宋一代贤后

临危不乱:虽垂帘听政却不恋权的大宋一代贤后

曹皇后是整个大宋王朝都难得寻见的一代贤后,她之所以名垂青史,不是因为她活得长,而是因为她留下的感人事迹多。曹皇后的一生,经历了北宋的两次变法,当一群士大夫为了确立自己的主张而大闹朝廷时,深宫中的曹后却能致力于保全双方的精锐力量,为后世子孙留下一批声名卓著的人才。这样的远见,让后世无法忽视她对国家长远发展的贡献。以此,足以证明她是有宋以来的一代贤后。

轰轰烈烈的范仲淹“庆历新政”,在宋仁宗的支持下开始了,曹皇后提出过一些反对意见。但总体上,她保持了一个旁观者的清醒。大变法带来的人心动荡,新党和旧党的激烈论争,丈夫作为皇帝如何驾驭朝局,这一切她都看在眼里,成为日后她极力纠正宋神宗变法的经验之源。

宋仁宗赵祯自己没有儿子(三个儿子全部早夭),于是在景祐二年(1035年),幼年的赵曙被仁宗接入皇宫,赐名为赵宗实,交给曹皇后(后来的曹太后)抚养。赵曙是赵祯堂兄赵允让的第十三子,最初,江宁节度使赵允让梦见两条龙与太阳一起坠落,就用衣服接着。明道元年(公元1032年)正月三日,赵曙出生时,红光照室,有人看见黄龙在红光中游动。嘉祐七年(公元1062年)八月,三十一岁的赵宗实立为皇太子,赐名曙。次年三月,仁宗驾崩,赵曙即位,成为宋英宗,尊曹皇后为皇太后。

仁宗驾崩时,曹皇后就在他身边,当众人嚎啕大哭时,她却忍泪而起,下令封锁仁宗死讯。因为仁宗无子,继承人空悬多年,皇族和大臣暗潮涌动,各有人选,自幼被曹皇后领养在宫中的赵曙,一直徘徊在太子位置的边缘。即使仁宗晚年立他为储,地位也并不稳固。所以,仁宗归天这个秘密一直到第二天天亮,韩琦奉命进宫,安排好一切,才公布仁宗驾崩、英宗即位的消息。曹皇后危殆之际,再次显示出处乱不惊、指挥若定的非凡才干,百官贵戚无不叹服。

新皇帝不堪长期心理压力,精神失常了。仁宗大殓当天,他神智不清地呼号奔走,不能成礼。韩琦没有办法,只得向太后建议垂帘听政,主持大局。

垂帘对太后来说不是一种权力,而是一种责任。当时韩琦、富弼、文彦博、司马光、曾公亮、欧阳修等群贤辅政,曹太后对他们十分敬重,虽然垂帘听政,却只出坐于小偏殿,出令发言都只用普通人的第一人称“吾”,而不称“朕”,凡一时难以裁定的,她总是说:“诸位先生再商量商量。”从未自作聪明,随意拍板。由于曹太后熟读经史,掌握治国理民理论,本身又睿智机敏,处理事情头头是道,高人一筹,效率甚高。

她垂帘听政一年多,大权在握,却对娘家亲属及左右臣仆要求特别严格,丝毫照顾都不给,更不准曹家人随便出入宫禁。曹家人也都能深刻领会她的良苦用心,人人争气,奉公守法,为其他人做出了好榜样。

曹太后胞弟曹佾长期任地方官,政声极好。英宗根据众大臣的一致意见,诏拜曹佾为相。太后将诏书锁了起来,不让下发。英宗苦苦恳请,反复说明他给舅爷加官绝不是出于对外戚的私情,而是考虑到国家的公利,太后才勉强同意了。

一年之后,朝政井然,两朝交接平稳渡过。英宗康复后,她就下令撤帘归政,重新隐居深宫。英宗拿着诏书,久久不愿下达,直到秋天才开始执行。

宋英宗在位四年就病逝了。但英宗皇位的确立,为年轻锐进的宋神宗铺好了一条路。神宗是英宗的独子,没有竞争当继承人的压力,又得到了祖母的悉心栽培,是一个有抱负的皇帝。宋神宗即位,尊曹太后为太皇太后。把太后住的宫殿命名为庆寿宫。神宗对曹太皇太后后很孝顺,所以一直做事哄祖母高兴。出去登山游玩,每每都走在前面,扶着祖母。

曹太后一直反对外家男子入宫拜谒。神宗朝时,曹太后年岁已高,她的弟弟曹佾也老了。神宗几次都对祖母说应该让曹佾入宫见见面,曹太后还是不同意。某日,曹佾正侍奉皇帝,神宗再次向祖母请求,曹太后才答应了。但是,因为曹佾的堂弟曹偕也来了,太后便把殿门关上,不同意见面了。

宋神宗渴望创造一个盛世强国,他蓄意改革,重新启用当年被宋仁宗冷落的王安石。

此时,朝中还有不少“庆历新政”的老臣,这一批人,已亲身经历了那一轮激进改革的痛苦和后来仁宗长期温和路线的成效,所以,王安石更加激进的变法方案提出之后,反而得不到他们的支持,宋神宗和王安石陷于空前的孤独。

王安石喊出了石破天惊的“天命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不足法”,掀开了一场关于“国是”的争论,朝廷成了“一言堂”,容不得不同的声音。

深居后宫的曹太后,最担心的就是“一言堂”。政令的改变,对国家的影响是一时的;政风的改变,却有无穷后患。她开始干预此次改革。曹太后在适当的机会对神宗皇帝说,祖宗留下来的法律制度不应该轻易改动。熙宁年间祭祀太庙的前几天,神宗皇帝来曹太皇太后的住所。曹太后说:“以前我每当听说老百姓有什么苦处,一定要告诉仁宗皇帝,仁宗皇帝就推行减租政策,现在也还是应该这样。”神宗皇帝说:“现在没有什么事。”曹太后说:“我听说老百姓对于‘青苗法’、‘助役法’叫苦不迭,这两种法令应当停止实行。王安石确实有才干学问,但怨恨他的人太多了,皇上要是爱惜他,想保全他,不如暂且放他到外省去。”神宗皇帝听了很吃惊,几乎已经准备停止施行这些法令,但还是被王安石操纵了,这件事无果而终。

政策上的劝说宣告无效,曹太后转而致力于人事问题,以此维系朝政的平衡,不至于出现向改革派一边倒的情形。

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在欧阳修、韩琦、富弼等名臣相继因反对变法而被贬黜之后,轰动朝野的“乌台诗案”爆发了,苏轼因诗中有不满改革的句子而获罪,被关在御史台的监狱中,大家都以为他必死无疑。是年冬天,弥留之际的曹太后,听说此事后,把宋神宗叫到病榻前说:“当年仁宗在科举考试中得到苏轼、苏辙两兄弟,高兴地对我说:‘皇后,我替子孙觅得了两个宰相之才。’现在苏轼入狱,你怎知不是仇人中伤呢?就算他的诗有所不妥,也只是小过错,不可伤了朝廷的中正平和之本。对苏轼一案,还要仔细审查才好。” 神宗边听边哭,满口答应。加上王安石也劝说宋神宗:“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苏轼才得免大祸,很快获释。

宋神宗想出兵燕蓟,已经和大臣商定好了,于是到庆寿宫告诉祖母这件事。曹太皇太后问:“储蓄赐予准备好了吗?铠仗士卒精锐吗?”神宗说:“都已经办好了。”曹太后说:“此事滋大,幸运、凶险、后悔、吝惜在一瞬之间,得到燕蓟不过是南面受到朝贺而已,万一不行,则是生灵涂炭。如是燕蓟能轻易取之,那么太祖、太宗早就收复了,哪里会等到今日。”神宗明白了,说:“岂敢不遵从教诲。”

元丰二年冬,曹太后病逝,年六十四岁,与宋仁宗合葬于永昭陵,谥号为“慈圣光献皇后”。

曹太后在皇宫中四十五年如一日,恪守“母仪”清规,佐治仁宗、英宗、神宗三朝,高风亮节,垂范后世。谥法规定:“扬善赋简曰圣”,“聪明睿哲曰献”,她得到“慈圣光献”的美谥,可谓名副其实。

(本篇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千年英才苏东坡:曾经得到三位皇后的恩宠
刘娥曹皇后高滔滔 三位垂帘听政的太后中曹皇后最没追求
垂帘一年垂范百世的皇后曹氏
历史故事——为后代江山尽心尽力的曹皇后
慈圣光献曹皇后(北宋)
慈圣光献皇后,慈圣光献皇后简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