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凡事没有速成!王羲之点了一个“点儿”,王献之心服口服

01

“书圣”王羲之有7个儿子,个个才华横溢英俊不凡。

作为东晋开国宰相王导的后裔,是当时有名的公子哥。

就连当时与王氏齐名的大家谢氏也非常羡慕。

宰相谢安在给养女谢道韫选女婿的时候,特意选了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可见王氏兄弟在当时贵族中影响力之大。

有一天,王羲之的三个儿子王徽之、王操之和王献之一起拜访身为姻亲和长辈的宰相谢安。

王徽之和王操之两位兄长在谢安面前侃侃而谈,品评朝政和玄学。

王献之则在旁边奉茶倒水嘘寒问暖。

王氏三兄弟走后,有人问谢安:“王氏兄弟都是人中翘楚,敢问丞相何人更为优秀?”

谢安轻描淡写地说道:“小的更优秀。”

此人不解。

谢安补充:“但凡有大才的人,都沉默寡言。因为他沉默寡言,所以我知道他不凡。”《晋书》记载:“既出,客问安王氏兄弟优劣,安曰:“小者佳。”客问其故,安曰:“吉人之辞寡,以其少言,故知之。”

02

谢安说的话很快得到印证。

有一天,王徽之和王献之在一个房间里坐着,忽然油灯打翻,屋内顿时火光冲天。

王徽之见状,赶紧急急忙忙地从屋里跑了出去,由于跑的太着急,连木屐都忘了穿上。

王献之则神情自若,呼唤随从前来救火,自己不慌不忙地整理好衣冠,让随从搀扶着气定神闲地走了出去,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

此事传扬出去,众人都对王献之给予高度评价,同时对谢安的眼光钦佩不已。

王献之本来只是一个州县的主簿、秘书郎,但是谢安非常器重,将其聘用为自己的长史。

后来谢安升任卫将军,仍旧请王献之担任自己的长史,随后推荐其外放太守,最后入朝廷担任了中书令的要职。

王献之刚刚回朝任职,谢安便因病逝世。

谢氏由此也门阀衰落,年轻的晋孝武帝得以亲政,一时间人心惶惶。

当时不乏投机者,所以百官对谢安褒贬不一,对封赠礼仪迟迟不能敲定。

很多曾经追随谢安并受到其恩惠提拔的人纷纷改换门庭,或者缄口不言。

只有王献之和另一名大臣徐邈坚定不移地称赞谢安对朝廷有忠心与他所建立的功勋,并向皇帝陈述礼遇谢安对稳定朝局的贡献。

王献之言辞恳切地陈述谢安淝水之战保卫晋室的功绩,让晋孝武帝感动不已,最终以隆重的礼仪封赠了谢安。《晋书》记载:“异及安薨,赠礼有同异之议,惟献之、徐邈共明安之忠勋。···孝武帝遂加安殊礼。”

03

王羲之是书法大家,所以他的儿子们受其熏陶也都酷爱书法,自幼开始练字。

在王献之七八岁的时候,王羲之见儿子正在聚精会神地练习书法,便蹑手蹑脚地偷偷走到王献之背后。

王献之丝毫没有察觉,仍旧笔力虬劲挥斥方遒。

王羲之猛地伸手去抽王献之手中的毛笔。

可是王羲之没有想到,儿子竟然握笔非常牢固用力,自己使劲夺笔,但是王献之握着纹丝不动。

儿子转过头来,好奇地看着父亲。

王羲之笑吟吟地看着儿子,认为儿子将来一定能在书法上有所成就。

王羲之对儿子说道:“你这孩子,今后一定会青史留名。”《晋书》记载:“七八岁时学书,羲之密从后掣其笔不得,叹曰:'此儿后当复有大名。’”

04

转眼三年过去了,王献之已经十一岁了,字也小有成就。

一天,王献之问父亲:“我已经练习了三年了,应该很好了吧?”

父亲笑而不答,母亲出来泼了一盆凉水:“还差得远呢!”

王献之问:“那我五年总可以了吧?”

母亲又摇了摇头。

王献之问父亲:“那我得多少年才能把字练好?这里面有没有什么速成的秘诀?”

父亲被王献之问地无法作答,可是又没法给他讲解其中的道理,见院子里的大缸,便指着大缸对其说道:“你写完院子里十八口大缸的水,字才勉强有骨架,才能站稳腿脚!”

王献之非常不服气,自此天天练习,几乎整个人睡在书房里。

由于王献之经常睡在书房,还发生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一天夜里,一群盗贼潜入书房并开始搜刮财物,很快要搜刮一空。

王献之恰巧在书房睡觉,不紧不慢地说道:“兄台,你手上的垫子是我们家祖传的,还望能给留下。”

盗贼们一听王献之的话,吓得魂飞魄散,将财物仍在地上,便夺门而出。《晋书》记载:“夜卧斋中而有偷人入其室,盗物都尽。献之徐曰:“偷儿,毡青我家旧物,可特置之。”群偷惊走。”

05

王献之按照父亲的要求开始重新练习基本功,终日苦练不辍。

有一天,王献之在书桌上写了一个“大”,随后有事来不及收走便放在了书桌上。

父亲王羲之在书房偶然瞧见,便大笔一挥在下面点了一点,变成了“太”。

王献之回来之后见有人动了书稿,于是拿来让母亲品鉴。

母亲看了一眼,便说道:“我儿练习数载大有长进,尤其是这一点酷似你父亲的书法。”

王献之终于明白自己和父亲的差距,面红耳赤无地自容。

自此之后,王献之主动向父亲请教,博采众长,形成了自己的字体风格,让王羲之也非常叹服。

但经常有人认为王献之的字还是不及父亲王羲之。

谢安曾经问王献之:“你和你父亲的书法谁优谁劣?”

王献之自信地说道:“各有千秋。”

谢安说道:“外界可不这么看哦?!”

王献之自信地回到:“凡夫俗子哪里懂得。”

后来,皇宫里的太极殿落成,谢安还专门邀请王献之题字。《晋书》记载:“安又问曰:“君书何如君家尊?”答曰:“故当不同。”安曰:“外论不尔。”答曰:“人那得知!”

藏于上海博物馆的《鸭头丸帖》,唐人摹本。共有两行15字,释文:“鸭头丸,故不佳。明当必集,当与君相见。”

是王献之书与友人的一通手札。

06

王献之不仅字写得好,绘画也非常出色。

比谢安稍晚的权臣桓温对王献之的字非常推崇,经常让王献之在扇子上题字。

有一次,王献之给桓温的扇子题字之后,不小心点落一个墨点。

王献之便随手将墨点改成一副黑马母牛,桓温和众臣竟然丝毫没有察觉,反而称赞字画契合神韵。

桓温的儿子大权臣桓玄也非常喜欢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的书法,特意做了两个袋子,分别盛放他们父子的书法,随时能拿出来欣赏。

后来桓玄权势滔天,大有废晋主自立的架势,但是却因为喜欢王氏父子书法的缘故,对王家特别照顾。

由于王献之已经去世,桓玄还找到王献之的侄子王桢之问道:“我的字和你去世的叔叔王献之比怎么?”

大家都为王桢之捏一把汗。

王桢之却不慌不忙地说道:“我叔叔是一时楷模,您确是千载英雄啊!”

桓玄对其答复非常满意,桓玄对自己能与王献之向媲美感到骄傲,可见王献之的书法在当时受欢迎的程度。《晋书》记载:“桓玄雅爱其父子书,各为一帙,置左右以玩之。”

老王想起一句韩愈诗: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

纵然王献之有书香门第的环境,但是后天的努力也是起了很大作用的。但凡出类拔萃者,必定是付出了比别人多的努力。

无论是练字、读书,还是工作、创业,都需要勤劳。

借用当下比较时髦的一句话:想在人前显摆,就得在人后受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他在书法史上的影响力曾超越王羲之,却因吸毒英年早逝!
王献之(344_386年,与其父王羲之并称“二王”)
《中国书法史》:王献之的生平事迹
【雅道相传】子承父业王献之
孙过庭《书谱》解析之二
名人逸事一一“小王”王献之的学书之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