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他因父亲的名讳不能进考场,疑遭名人报复?大诗人李贺的悲情人生

后人评论唐代大诗人有“三李”,李白、李商隐和李贺。李商隐和李贺同为皇族后裔,都一生不得志。不过相较而言,李贺命运更加惨淡,应当说他是唐代大诗人里最悲情的一个。这两个“小李”各有旷世奇才,后世把他二人与李白合称,也有一定道理。李白不说,李商隐的知名度也高出李贺。李贺的诗并没有入选“唐诗三百”,但并不代表他没有流传千古之作。

李贺

“天若有情天亦老”、“雄鸡一声天下白”,“黑云压城城欲摧”等名句都出自李贺之手,足以闪耀诗坛了。有人说“三李”都是“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没说的,他是浪漫飘逸的大天才;李商隐则是浪漫、婉约兼备;但读李贺诗作,不难发现他的“凄冷”远大于“浪漫”,特别是后期。个人性格是一方面原因,他的遭遇无疑也对他打击甚大,与他韶华之年郁郁而终不无关系。

李贺的“诗鬼”称号,其实是宋末元初的大学者马端临提出的。中国人总喜欢给历史名人加装一些响亮的名号,具有悠久的传统。不过李贺这个恐怕不太好听。《旧唐书》说李贺活了24岁,欧阳修主编的《新唐书》说他活了27岁,不管哪个准确,总之李贺正值青春年华而溘然长逝。

李贺是河南宜阳人。唐宪宗元和4年(809年),18岁的李贺客居长安,准备参加次年的科举考试。史书并没有记载李贺的样貌,但大诗人李商隐写过一篇《李贺小传》,说李贺身材高瘦,眉毛是连在一起的,双手细长。“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李贺字长吉)。

这一天,李贺骑着瘦马,一路寻到了大文豪韩愈家。唐代盛行以诗文应试,李贺希望自己的诗能得道韩愈的肯定,在人前稍加称赞,有助于他的考试成绩。在唐代这种先找名人推荐的方式是很普遍的,不足为奇。

韩愈当时41岁,还是个国子博士,就是太学老师。但他的文章早已名满天下,影响力极大。偏巧韩愈忙了一天,刚送走客人,累得几乎直不起腰,正要睡去。

门人手拿一本书册进来通报说,门口来了个少年人,带了书稿,想让您过目。韩愈接过书稿,一边翻看,一边解衣带准备睡觉。谁知翻到书稿第一篇,一句“黑云压城城欲摧”赫然入目,韩愈顿时大吃一惊,困意全消,腾地站起来交代门人:“快让他进来!”

这首诗就是李贺那篇大名鼎鼎的《雁门太守行》。“安史之乱”后,唐朝设立的“节度使”制度弊端凸显,各处藩镇不断造反自立,几十年来无宁日。李贺这首诗据说就是写唐军与叛军作战的情景。诗篇非常精彩,全文摘录如下:

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这首诗雄壮豪迈,读来令人血脉贲张。引用燕昭王为郭隗修筑黄金台的典故,看得出这时的李贺尚有远大抱负,欲报效国家。

说起来韩愈跟李贺早有一面之缘,而且韩愈印象极深。《新唐书》记载,李贺自幼就有奇才,名闻乡里。韩愈听说后,曾有一次带着他的得意弟子皇甫湜一起上门拜访(皇甫湜是唐代名气很大的散文家)。李贺那时才7岁,当场就挥笔写了一首诗《高轩过》。这首诗很有气派,法度严谨,既称颂了韩愈二人,也表露了自己的远大理想。韩愈二人大为叹服。

不过《旧唐书》并没有记载李贺七岁作诗这事儿,《新唐书》的记载出自五代时期的轶事小说《唐摭言》,不能断定真假。但是新旧《唐书》有个记载是一致的,李贺是个不世出的文坛奇才。“其文思体势,如崇岩峭壁,万仞崛起,当时文士从而效之,无能仿佛者”。李贺的文思气势,如同万丈高山直出云霄,当时文人争相模仿而学不来。《新唐书》也不吝赞美之词,不再赘述。

关于李贺的《雁门太守行》,倒是有个小插曲值得一提。这首诗不但得到韩愈赞叹,在后世也好评如潮。可是到了北宋,宰相、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看到后,并不买账。宋代《麈史》记载,王安石说:“这孩子(李贺)名不符实呀,既然有黑云压城,哪来的日头照耀金甲?”(“是儿言不相副也。方黑云如此,安待向日之甲光乎?”)

王安石这番话,到了明代,大才子杨慎反驳说:“宋老头巾不懂诗呀,凡是大军围城,常有怪云横起。‘东边日出西边雨’没听说过吗?我当时在云南时候,正逢安凤兵变,身处围城中,亲见太阳有双重日晕,黑云压城。”杨慎恃才傲物,称王安石为“宋老头巾”也有点搞笑了(见《升庵诗话》)。不过“黑云压城”毕竟不是正常天气,也不知道究竟有没有。

闲话打住,言归正传。话说韩愈看到长大成人的李贺,写诗还是这么好,非常高兴,逢人便讲,对他大加夸赞。有韩愈的推重,李贺的名气一天天变大,可是并没有给他带来实际上的好运。810年,李贺迎来了他人生极重要的机遇,长安会考。可是,命运跟他开了个莫名其妙的玩笑,李贺被上头部门点名不得参加考试。理由是,李贺的父亲名“晋肃”,跟“进士”发音相近,李贺必须按规矩避父亲的“名讳”。

这事儿在当时的长安引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同情李贺的人很多,幸灾乐祸的人也不少。韩愈一怒之下,写了篇《讳辩》,引经据典,细加分析,反驳这个荒谬的“官方”说法。《讳辩》写得不但精彩,还痛斥了主考部门的谬论,很是畅快淋漓。其中有一句大意是说,如今的人不愿学习尧舜、周公、孔子的贤德,在“避名讳”这种细节上,却公然违背古代惯例,挖空心思打压别人,他们也就在这一点上自认为超过了古代圣贤。

事情持续发酵,在韩愈的据理力争和舆论压力下,主考部门最后不得不放行,同意李贺参加考试。不过按《韩昌黎集·讳辩》一文的注释,李贺最终放弃了考试,黯然回乡,文中没有说明原因。后来韩愈等人大力引荐,也仅仅为李贺挣得了一个“奉礼郎”的小官。有多小呢?从九品,不能再低了。李贺从此意志消沉,一蹶不振。用他自己的话说,“憔悴如刍狗”。苦闷憔悴如同行尸走肉,刍狗其实是古代祭祀时候用稻草扎的狗。

宋版韩昌黎集《讳辩》

李贺很多凄冷自怜的诗篇就创作于这一时期。比如《金铜仙人辞汉歌》,“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其实是他辞官离别友人时所做。再如《致酒行》,“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有伤心事的人一读,是要招致眼泪的。几年后,按《新唐书》记载,年仅27岁的悲情诗人李贺郁郁而终。

关于李贺考进士被阻挠,正史虽然没有记载幕后那只手,不过宋代轶事笔记《唐语林》倒是写得明明白白。真假虽然无从考证,当作八卦新闻看看也无妨。《唐语林》说到,不让李贺参加考试的人,是时任礼部郎中的元稹,主管考试。起因是数年前元稹还未升官时,拜访李贺。李贺因为元稹是“明经”考试出身,远比科举考试容易,再加上其他原因,李贺对元稹的到访很不友好,出言讥刺。

谁曾想,元稹升官就像坐了火箭一般,等李贺考进士时候,人家已经是朝廷大员,能够一手决定他的前途。元稹等到了“教育”李贺的机会,当然不会放过。要知道元稹后来还当过宰相的,虽然任期就一个多月,也很厉害了。李贺经韩愈调解也没有参加考试的原因,这样也可以解释了,考过了又如何,前途还是抓在人家手里。

(全文完)

参考书目:《旧唐书》、《新唐书》、《唐语林》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唐之韵》--韩孟诗派
《唐之韵》第12集:韩孟诗派(视频 文字版)
文人相轻:元稹阻挠李贺考进士致其抑郁早逝?
全程高燃!撒贝宁:他一个人唱出了千军万马的感觉!
唐宋诗词趣话(27)
李贺,天若有情天亦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