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益气健脾温阳法治疗“慢性阑尾炎”案(史仁杰主诊)

  患者唐X,女,37岁,主诉:“腹痛3个月”。

  一诊(2022-05-17):患者诉3个月前出现右下腹疼痛,于劳累后加重,在当地医院行全腹部CT检查诊断为“慢性阑尾炎”,平素稍受凉则发腹泻,进食后感腹胀不适。舌淡红,苔薄,脉细弱。中医诊断:肠痈-脾胃虚寒证;西医诊断-慢性阑尾炎。

  处方:黄芪30g 党参15g 炙甘草6g 柴胡5g  炒陈皮6g 干姜5g 制附子6g 当归6g  茯苓10g 炒鸡内金8g 生山药15g 麸炒白术10g 醋延胡索10g 姜厚朴6g 肉桂4g 炒白芍10g。14剂,日一剂,早晚温服。

  二诊(2022-06-06):患者诉上方药后右下腹疼痛缓解,未见腹泻。舌淡红,苔薄,脉细弱。

  原方减厚朴量为3g,14剂,日一剂,早晚温服。

  三诊(2022-09-06):患者诉近来症状平稳,腹痛、腹胀泻未作。舌淡红,苔薄,脉细弱左略弦。

  原方去厚朴,14剂,日一剂,早晚温服。

  按:阑尾炎在祖国医学中属“肠痈”、“腹痛”等范畴。“肠痈”病名最早见于《素问·厥论》: “少阳厥逆……发肠痈,不可治,惊者死。”

  祖国医学对“肠痈”一类疾病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通过中医药治疗,很多急慢性阑尾炎患者最终在不经手术的情况下获得治愈。

  目前临床上急性阑尾炎发病率明显下降,同时慢性阑尾炎的发病率有所上升。老师认为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生活和饮食方式的改变,导致现代人的体质发生改变所致。由于患者体质的改变,阑尾炎的临床表现和发病特点也随之改变,证型及治法也应跟着变化。以往的阑尾炎以湿热瘀滞或热毒型为多,现代的阑尾炎有无典型的阑尾炎症状,发病也不很急,如本案患者的症状以右下腹痛在劳累后加重为主,伴有便溏,舌淡,脉细等虚证表现。

  对于此类以虚寒性表现的慢性阑尾炎,不适宜用清热利湿,行气化瘀或清热解毒通腑等治法治疗,治当“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所以本案采用以健脾益气温阳,兼以行气止痛的治法治疗。以黄芪、党参、茯苓、生山药、白术益气健脾,制附子、肉桂、干姜温阳,当归、延胡索活血行气止痛,佐以鸡内金、陈皮、厚朴、柴胡行气导滞,并随积滞渐去,渐减厚朴量。(徐思敏整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加味四逆散治阑尾炎方
[转载]鸡血藤治疗慢性阑尾炎
避免阑尾炎复发,古方原封不动,不用手术真好丨闲谈
外科丹方选赏(二五〇)慢性阑尾炎经验方:肠痈膏
薏苡附子败酱散,排脓专家,用于慢性阑尾炎,四两拨千斤。
经方医案之薏仁附子败酱汤合四逆散治疗慢性阑尾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