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健脾益气养血清火法治疗食管炎案(史仁杰主诊)

  患者史某,女,58岁。

  初诊(2023829日):进食后胸脘部不适、反酸1年余。患者口腔溃疡时作,既往“特发性震颤”病史。舌淡红,苔薄腻,舌边齿痕,脉细略涩。中医诊断为脾系病(阴虚火旺证),西医诊断为食管炎。以滋阴健脾清热为治法。

  处方:黄芪15g 党参15g 当归6g 熟地黄15g 炒白芍10g 茯苓10g 川芎6g 焦山楂10g 枸杞子10g 煅牡蛎15g 制附子5g 肿节风15g 麸炒白术15g 槲寄生15g 黄柏8g 猫爪草15g 生山药15g 黄芩6g 蜜枇杷叶15g 14剂,日一剂,200ml,水煎,早晚温服)

  二诊(2023年9月12日):患者诉药后胸脘不适症状改善,反酸时作,口腔溃疡未作,舌淡红,苔薄腻,舌边齿痕较前减轻,脉细。于原方基础上去蜜枇杷叶,加法半夏10g 28剂,日一剂,200ml,水煎,早晚温服)

  三诊(2023.10.10):患者诉二诊后服药期间未出现胸脘部不适症状。体格检查:舌淡红,苔薄,脉细平。方药同前。

  按:反流性食管炎是由胃、十 二指肠中的内容物反流至食管所引发的食管炎症。近年来,伴随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及饮食结构的转变,反流性食管炎发病率呈递增趋势。本病的临床症状反酸、胃灼热胃脘不适等,其中以反酸居多,多由食管体部运动功能紊乱、胃排空延缓等原因所致。

中医学认为,反流性食管炎合并反酸归属于中医痞满、胃脘痛、胸痛、呃逆、咳嗽等范畴在中医学中,食管乃胃之一部分,故赵献可“咽系柔空,下接胃本,为饮食之路”。一般认为中脘为胃之中部,亦称“胃管”、“中管”、“上纪”、“太仓”,胃之上部即上脘,上脘应是现代医学的食管之所在。因此,食管炎属于胃病范畴。

  四诊合参,老师考虑本案患者脾胃本虚,气血不足,筋脉失养致既往突发性震颤发作,近来本虚加重,胃阴不足,津液匮乏,胃气失和,上逆则发反流,阴伤内热则为胃灼热不适,虚火灼络则见脘部不适,虚火上炎致口腔溃疡时作。老师在八珍汤基础上加生山药增滋阴健脾之效,焦山楂消食和胃,煅牡蛎止酸降逆,黄柏、黄芩清虚火,蜜枇杷叶降逆气,加肿节风有清热解毒消肿,主要针对口疮而加。二诊时患者胸胃不适改善,但反酸症状仍作,去蜜枇杷叶换法半夏以增降逆之力。三诊时患者症状消失,未见不适,为顽固疗效,续前方继服。(徐谦整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半夏加茯苓汤治噎、呕吐3例
胃食管反流病的饮食疗法
晚期食管贲门癌治疗
【分享案例】
烧心反酸,胃食管反流的运动疗法,健脾和胃,涵养胃阴,缓解烧心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