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相思红豆:那些绝美的唐宋诗词(二)

意象作为表达情感的载体,是文人对生活的真实反映。诗词并不直接流露感情,而是含蓄的借景抒情或借物言志。红豆意象中表现喜悦之情的诗词,是从特定的场景来体现喜悦的。作家通过调动真实的画面场景来衬托心境,虽无“喜”字,而喜悦之情却在字里行间体现出来。这类诗词相对较少,只有四首 。比如唐五代欧阳炯的《南乡子》、花蕊夫人的《宫词》、陈允平《风流子》、贺铸《窗下锈》。

一、唐宋诗词中红豆意象的情感特征

总的来说,唐宋诗词中红豆意象,表现喜悦之情的不多,带有愁情和坚贞之情的诗词却比较多。红豆意象在唐宋诗词中的主要情感特征表现在两个方面:坚贞之情和血泪愁情。

(一)红豆中的坚贞之情

唐宋诗词中的红豆意象大多体现了坚贞之情。所谓坚贞,就是忠于自己的信念坚定不移。红豆传说中女子因思念丈夫痛哭于树下而亡的故事,体现着女子对爱情坚贞的品德。“红豆”意象的坚贞之情,在诗词中是青年男女对忠贞不渝爱情的歌颂。那些离别相思的诗词中,无论是恋人之间还是友人之间,都可以看到他们身上所拥有的坚贞不屈的气节, 为爱人或朋友坚守内心的情操,而这些品质在社会动乱时体现得更加明显。如唐朝王维的《相思》诗,在动荡年代给予友人寄托,诗词中体现着坚贞的气节,也从侧面反映出文人自身的忠贞。又如南宋蒋捷的《金盏子》借助“红豆”、“梧桐”、“梦”等意象表达对亡妻的坚贞的思念,也侧面得表现他对国家的忠贞。

红豆中的坚贞之情在唐宋诗词中还体现在爱国诗词中。对国家安危的担忧,对家庭流离的痛苦,在诗词中都展现了忠贞的品性。古代文人有洁身自好的高尚品德,有对国家、家庭的责任感。如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杜甫,无时无刻不在思君忧民,他的《秋兴八首》(其八)借“红豆”、“凤凰”表达对国家的忠诚、对劳苦人民的同情。这些就是杜甫的“坚贞”。杜甫的一生,用诗词诠释着对国家对人民的忠贞之情。生活在南宋时期的爱国诗人陆游,他的《赠枫桥化城院老僧》用“红豆”、“白芋”等意象反映人民的日常生活的艰苦,表达着对国家的担忧、对人民的同情,也凸显着爱国情操的忠贞。又如韩偓的《玉合》借红豆表达女子对爱情的坚贞情结,其实是反映晚唐一个忠贞大臣的爱国忧民的骨节。

无论是男女对爱情的坚贞,还是男子对国家的忠贞,都体现着文人的忠贞思想和崇高人格的形象。在爱情方面坚贞不渝,不会受外在因素的影响;在国难面前忠贞不屈,依然坚持自己淡泊名利的情操。

(二)红豆中的血泪愁情

红豆意象在唐宋诗词中都有血泪愁情的体现。所谓愁,忧也。愁是看不见摸不着,但是纵观古代的诗词,有很多抒发愁情的作品。愁是一种情绪体现,主要指理想与现实之间造成的差距感。古人咏愁,总是能把抽象的愁情具体化,以具体实物表现哀愁。古人善用“水”、“酒”、“山”等意象喻愁,将愁变得真实,触手可及。“红豆”意象的诗词,都带着一种愁,显然契合了红豆传说的血泪故事。无论是男女相思之愁,还是忧国忧民之愁,在“红豆”诗词中都表现着文人们的愁情。

从王维的《相思》诗,到温庭筠的《南歌子》、《酒泉子》,再到花蕊夫人的《宫词》,都是在相思的程度上体现着一种淡淡的浅愁,这类诗词在爱情和离别相思的诗词显现出来。唐宋诗词中“红豆”意象的运用范围不断扩大,诗词中所表现的愁情由浅入深,愁的程度日益加深。浓愁的诗词主要体现在爱国和悼亡的诗词中,比如杜甫的《秋兴八首》(其八)、赵崇嶓的《归朝欢》、周密的《清平乐》、蒋捷的《洞仙歌》等。

“红豆”在诗词的创作中,使诗词渐渐带有愁的色调,“红豆”意象对愁情的描写更加真切直观。在借景抒情上更加深入人心,同时与“泪”、“血”、“愁”等词连用更加密切。“红豆”意象渐渐变成一种愁情的象征,血泪的出现,刚好契合红豆传说的故事。

二、唐宋诗词中大量运用红豆意象的原因

(一)动荡年代的情感寄托

红豆意象的大量运用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唐代诗人王维的《相思》写作时间并无明确记载。但根据《王维诗选》中记载,安史之乱以后李龟年流落江南传唱此诗,这说明这首诗在动荡年代被广泛流传,足以可见这首诗的感染力至深至大。安史之乱发生,百姓流离失所,动荡不安,以“红豆”寄托感情的诗词不断被运用,以红豆寄托情感正是切合了那个朝代的时代背景。生活在安史之乱的杜甫饱受战争离乱之苦,他的《秋兴八首》(其八)用红豆意象表达思君忧国“与李龟年传唱红豆诗故事大体同时期发生”。韩偓、牛希济是晚唐五代作家,他们的红豆诗词多表现离别之苦。由此可见,安史之乱这个动荡不安的时期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情感寄托,而红豆刚好符合人们对情感的寄托和追求。

宋代大量运用红豆意象也与动荡年代有关。宋朝政局表面看似一片祥和安稳,其实却面临着内忧外患:于内有奸臣当道,于外有境外强敌。经历过靖康之变、襄樊之战等战争,致使北宋与南宋灭亡。在此期间,用“红豆”表达相思离愁、家国情怀的诗词被广泛运用。陆游出生在两宋之交,人生的经历都对他现实主义的诗风产生了影响,使他在运用红豆意象时,带有现实主义的特点。蒋捷、周密、李彭老、王祈孙等人,他们都是北宋遗民,都经历了国家的灭亡,动荡不安促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动荡年代更容易促发人们对情感的寄托。红豆意象的古诗词,坚贞和愁情更容易引发文人的情感共鸣。

(二)红豆性状的独特性

红豆作为相思的代名词,与它性状的独特性是分不开的。红豆是真实存在的摸得着、碰得到的实物。“红豆的形象,红艳艳、亮通通,红豆的性格,热烈、温润、玲珑、精致、坚贞,也确实是爱情的绝妙象征”。红豆与心形接近,形状玲珑精致,颜色鲜艳如血,具有观赏的价值。红豆坚固、易于保存,适合赠送和携带,久经时间的特性符合人们对于感情的寄托,由它代表相思最适合不过。

红豆与其他意象相比,在内容上更专一。其他意象在诗词中大多数还承载着其它的使命,并不专指相思,还有其它的内容。有些意象虽然符合相思的内涵,但是形象却不够鲜明,所以没有被人们广泛接受。事物都有正反两面,红豆虽然有毒,但也有好的方面。“红豆'亦毒亦药’的特性,它含有毒蛋白,所以不可内服”。但玩弄不会伤身体,又可入药。,既可害人,又可救人,刚好契合“相思”的内涵。

(三)典型红豆诗词的深远影响

“红豆”意象在唐朝的运用和发展,离不开王维的贡献。《相思》诗一出现,即引起梨园弟子的传唱,足以彰显它巨大的感染力。王维是红豆意象的开创者,对红豆意象的开创性在后代作品中作用久远。在继承和“红豆”风俗的影响上,王维有开拓创新的作用。深受红豆寄托相思风气的影响,王维《相思》诗汲取了红豆传说和红豆寄托相思的习俗,进而大力推进了“红豆”习俗的发展以及文人对王维的模仿。

王维之后,“红豆”诗词写的最多最有特色的当属温庭筠。温庭筠为“花间派”鼻祖,在诗词中的影响深远,他的词多婉约、柔美,强调词的抒情功能与感染力。温庭筠的“红豆”诗词表达含蓄,情感真挚,在后世诗词中影响深远。除了温庭筠的影响,还有韩偓、杜甫、黄庭坚、晏几道等人的影响,他们都有“红豆”诗词的创作,而且写得各具特点,对后世红豆诗词的运用都有积极作用。

三、唐宋诗词中红豆意象对后世红豆诗词的影响

唐宋诗词中红豆意象对后世诗词的影响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在爱国思乡上表达更加明确,不再“深藏不漏”,由含蓄表达变成直接抒情;另一类是在对妻子的追悼上,数量增加,情感丰富,由之前的一首变成很多首,内容真挚,表达更加直白。

(一)爱国思乡的迸发

随着社会的发展,“红豆”诗词越来越多。“红豆意象的象征性、隐喻性和抒情内容的深藏不露,是明末清初红豆诗的基本艺术特色,那么近现代的红豆诗在保持着红豆意象惯有的象征性的同时,已经不再是“深藏不露”,而是尽情抒发思国思民之忧和浓浓的怀乡之愁”。“红豆”意象的发展演变,是在时代发展下与时俱进的表现,主要是受李龟年传唱《相思》诗,以及杜甫诗《秋兴八首》其八的影响,还有周密、李彭老、陈德武等人的家国情怀诗词的影响。

“红豆”意象在后世表达爱国思乡情感的诗词有很多,比如近代爱国诗人丘逢甲,写作的《台湾竹枝词》第20首这样写道:“红豆满车都载过,相思载不出城来”,用“红豆满车”形容相思的多且深,抒发了对台湾人民的思念,表达诗人对台湾的思念之情,体现着满满的爱国之情。

比如当代作家梁羽生写的《挑灯看剑录》中的《七绝》:“弹剑狂歌过蓟州,空抛红豆意悠悠”,“过蓟州”时想起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狂歌”可看出喜悦,进而引出“抛红豆”这一场景。这一系列动作描写更加映衬出心中喜悦,深深的爱国之情无以言表。

近现代写红豆的作家很多,王国维用红豆感叹国家危亡,写出四首《红豆词》;如闻一多以《红豆》为题的42首爱情诗——,利用“红豆”与“心”的联系,写出对妻子高孝贞的思念,也借用“红豆”意象写出相思的滋味是清苦的,让人思念的焦躁不安。

(二)悼亡情感的增加

“红豆”意象在后世诗词中增添了悼亡的情感。“红豆”意象在诗词中悼念妻子见于蒋捷词中,虽然影响较小,但是还是促进了“红豆”意象在悼亡诗上的发展,而且在后世诗词中追悼妻子的诗词增多,更加直白感人。悼亡情感从最初的含蓄表达,到直抒胸臆,都是红豆意象对后世红豆诗词的继承和发展。直白的文字,真实的场景,字里行间都是深情,令人肝肠寸断、心碎不已。

比如清黎简《二月十三夜梦于邕江上》中“相思坟上种红豆,豆熟打坟知不知”,诗人种“红豆”来追忆已逝去的妻子,用“豆熟打坟”的反问妻子知不知他的思念,给人一种动态的画面感,红豆都已知晓诗人的思念,而坟里的人儿却不知。

比如清陈维崧《清明感旧》“定来岁今朝,纸钱挂处,颗颗长红豆”,词人“以乐景写哀情”,春季郊游,惟有词人一人清明感伤,思念如黄土之上长出的“红豆”绵延不绝,给人一种画面感,让人潸然泪下。

又如清王士祯《悼亡诗》中的“江南红豆相思苦,岁岁花开一忆君”,每年花开便睹物思人,“红豆相思”的苦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日渐增加,足以看出对妻子的思念程度深至骨髓。用“红豆”花开花落来暗喻思念漫长,突出表现对妻子的情深意长。

喜欢我就关注我吧,更多美文与你分享。(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唐宋悼亡诗词双绝,读罢教人潸然泪下,哪首更能打动您?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讲座:送别悼亡诗鉴赏
古典诗词思想感情鉴赏
大唐最会写情诗的四位诗人,哪一位最打动你?
王国维夜里梦见妻子,醒来后写首凄美情词,最后一句美得令人心醉
千古悼亡诗,第二名就已经催人泪下,何况第一名!#诗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