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门阀世族:从东汉到三国》
userphoto

2023.07.18 江苏

关注
174‍‍‍

文/趙小花


 在这里我列一个从东汉到三国的简略时间线当作参考: 
  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确立「以儒学取士」的制度——汉明帝、汉章帝加强深化此制度——汉和帝开始利用宦官对抗外戚,并获得成效——汉顺帝下令宦官亦可收养义子——汉桓帝时期,外戚、士族、宦官争斗大爆发,第一次党锢之祸发生,士族被打压——汉灵帝党锢之祸第二次扩大,士族被彻底打压——汉灵帝末年,黄巾军起,天下大乱——东汉政府建立「州牧制度」,试图加强州郡之间的有效协调对抗黄巾军,但却更加使各州势力更加坐大——袁绍何进联手,计划彻底剿灭宦官势力,宦官得知,诛杀何进——袁绍引董卓来洛阳,杀光宦官——董卓袁绍两人政见不和,袁绍奔逃冀州——讨伐董卓的十八路诸侯形成,但在董卓火烧洛阳之后,联盟解散——各路诸侯开始整合地方势力,最终形成了三国局面。

  如果想要弄清楚魏晋南北朝的「门阀世族」形成的原因,就无可避免的要追寻到三国时期「门阀」的起势期,但其实还可以再往上探寻到东汉末年的积累期——如果再往上,更加可以找到它的大致源头。
  所以这一切的起始点,就要从东汉建国者刘秀开始说起。
  东汉刘秀在西汉的积累之上,终于建立起了「以儒学取士」的制度,这时候的政府考公儒学者成了必要条件,所以学习儒学这件事也就成了当官最重要的途径,这种观念的形成,跟今天已经一般无二。于是,这些读书人形成了一股自己圈子的势力,这个时候,士族集团开始形成,也就是那些「门阀」的祖先们已经开始形成于原始阶段。
  当官僚阶级开始固化的时候,门阀就形成了。这是因为选拔制度决定了读书人只能从这些门阀世族出来,而读书就是为官第二重要的事情,第一就是你的身世。西汉末年,东汉初年,刘秀起兵,掌握了天下,他就是南阳地方豪强的后代,再加上他更加严格贯彻了以教育选拔人才(其实放到国外,以教育资质选拔人才是很晚才出现的现象)。
  东汉除了前三位皇帝(光武帝刘秀、汉明帝刘庄、汉章帝刘炟),之后的皇帝几乎都是未满三十五就死去。
  皇帝的早死会催生出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外戚集团坐大(外戚:皇帝的舅舅、外公、母亲...)。外戚控制了内外朝,当皇帝成年后想要收回权力,发现自己身边已经无人可用,却发掘出了陪伴自己一起长大的宦官们的力量,于是皇帝开始用太监们的力量对抗外戚。
   宦官专权的事情发生在东汉末年这个时代,一点也不意外。首先,如上所说,年幼的皇帝登基,权力落到了外戚的手中,跟皇权形成了对抗之势,甚至由于外戚的势力已经极度强盛,皇权已经弱于外戚势力。皇帝就必须要找一个可以平衡的力量,自然就成了身边的太监们。我们看历史总觉着「宦官专政」这样的事情非常让人厌恶,但如果站在皇帝的立场,太监们是彻底服务于皇权的,完全不可能有二心,对于皇帝来说,还有什么比宦官们更忠诚的人选呢。
  汉和帝用宦官郑众的计策,成功诛灭了窦宪等外戚,之后郑众被封为候,宦官开始在皇权的支持下掌权。再后,当权得势的外戚邓氏也被宦官诛灭,与此同时,宦官们拥立汉顺帝当皇帝,事成之后宦官们都被封为候,这时候宦官的权力达到了顶峰。
  被拥立的汉顺帝下了一个很重要的旨令——宦官可以养义子
  于是宦官们利用自己的权势,以其沾亲带故者,或以买来当养子的奴隶,都被任命为各地的地方长官,曹操的父亲曹嵩,就是这类情况的受益者。
  这时候士族集团已经形成很大的规模,他们看不惯宦官专权,于是站出来反对宦官。外戚集团(何进)开始和士族(陈蕃)合作剿灭宦官。实际上士族知识分子也不过是外戚推在前线的跟宦官对战的工具,三方角斗到最后,暂时的胜利者是宦官,宦官灭掉外戚集团的同时,两次「党锢之祸」也彻底打压了当时东汉末年全部士族的知识分子。
  所谓「党锢之祸」已经在我之前的文章介绍过,在此就不多说。需要注意的是,我们称之为的「党锢之祸」更多是站在文人的立场,认为这是当时宦官发动的一场搞乱天下的坏事情。事情当然没有那么简单,「党锢之祸」是外戚、宦官、士族知识分子,三方相互斗争的结果。
  宦官和外戚之间的斗争,再后来就演变成了宦官跟整个文化圈的斗争,直到189年,手握兵权的袁绍控制首都,将宦官悉数处灭,但这个时候汉帝国已经被卷入了黄巾大乱之中。
  那「门阀世族」何时开始起势的呢?就是在第二次「党锢之祸」之后,东汉政府宣布所有儒生不得为官,更加不得议论朝廷,这一政令被严格执行了二十年。
  接下来的魏晋南北朝又为什么会形成势力那么强大的世族?也是因为党锢之祸之后,天下的儒生二十年不得为官,为了逃避宦官的迫害,只能回到家中或隐居或教学,所以在以家族为单位的乡绅之中,形成了极深极大的影响力。
  在这二十年的时间里,士族知识分子开始建立一套以自我为标准的官政体系,作为反对宦官当权的行为,这种整天闲在家里,借着议论经典书籍的言论暗自对国家现状的不满,这种的行为就是「清谈」。
  所谓「清谈」就是知识分子看不起宦官控制朝廷,而自己又无能为力的一种无政府主义行为。
  实际上这种「清谈」对国家的运行和政府的威望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东汉末年的诸事沦丧与此事有着莫大的关系。
  当三国结束的时候,门阀制度却没有丝毫衰亡的迹象,相反,它依然活跃在中国的历史上,直到千年之后的唐朝末年,「门阀」才渐渐隐去了在历史之中的身影。

獨立、自由、不妥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董卓为什么会死之一:皇帝说这群人永不叙用,地方争相聘请他们
大家或许知道东汉的党锢之祸,但清楚其前因后果吗?先说说第一次
党锢之祸:外戚与宦官皇权的争夺战
党锢之祸,各个阶级到底在争什么?
十常侍之乱中的“三国演义”,其实是一场落后政治结构的暴力拆除
汉灵帝:东汉最后一位实权皇帝,如不早死,根本没有三国纷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