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剑客居】踏着夕阳归去

踏 着 夕 阳 归 去

0

组织上的谈话结束了,党委会已经召开一周,谈完话,文件一下发,他就正式退出工作岗位了……

1

整理好床铺,将床上的被子和床单装在编织袋里,又来到书柜前,将所剩不多的书籍翻了一遍,其实书柜中的书,早在一个月前就进行了一轮筛选,许多都已经交给了综合管理部的小同志,放到了党员活动室的图书馆。剩下的都是他舍不得的,一本鲜红封面的党章,三本党组织工作手册,是他从原来单位带来的,隔着玻璃发出暗暗的红光。他抽出党章,又仔细翻了翻,是啊,多少年的工作,总想带着一点工作痕迹回家,都留在党员活动室,还真有点舍不得,可带回去又做何用呢?估计最终的去处也是废品收购站!

打开电脑,最后看看D盘,除了单位的资料,个人资料都已经拷贝后删除了。关上电脑,找来抹布,将办公桌擦拭一遍,走到门口,回头看了看呆了将近四年的办公室。看着办公室,由最初的30多平方,改到24平,又逐渐间隔到18平,虽然有些逼仄,但那种温馨的味道似乎就在身边萦绕。与其说是办公室,不如说和自己相伴多年的伙伴更合适,在办公室的时间恐怕比呆在家中客厅的时间都要多。

4点30分,走廊里陆续传来稀稀拉拉的关门、锁门的声音,到了下班的时间,由于多数同事都常驻在抗疫一线忙活,在家的同事没几个。听着大家都忙着下班,他站在办公室门口,门虚掩着,手虽然握在把手上,但是还是舍不得打开,他又转身回到办公桌前,坐在扶手椅上,一边拍打着扶手,一边环顾着四周,好熟悉啊,就要离开了吗?周围静悄悄的,一点声音也没有,他不仅沉浸在这静谧的气氛中,曾经的过往,渐渐的冲破迷雾还原到眼前……

2

2022年转眼间过去了一半大多,大概是6月份吧,快下班了,他把综合管理部的主任喊来,将自己写的离岗申请交给综合管理部主任,交代打印两份,周一要用。因为临近退出工作岗位,他把自己办公室的打印机早早奉献给抗疫一线了,打印文件之类的东西,只能让大家代劳。综合办主任拿着他的离岗申请,目光停留在报告上,过了一会儿轻轻问了一句“您要提前离岗?”他说:“是的”。两个人站在办公桌前,说了一会儿话。看着办公室主任走出去的背影,他好像如释重负似的,心里对离岗回家充满了期待。

是啊,工作37年了,到了退出工作岗位、退居二线的年龄了。他的生日是11月份的,虽然距离正式离岗时间还有一段时间,可他似乎已经按捺不住内心的躁动,写就了提前离岗申请,准备去找上级领导商量一下提前回家的事情。对自由的向往在心里越来越更强烈了。

3

周末很快就过去了,又到了上班的时间,这一天他起得依然那么早,依然按部就班早早吃了早餐,可他却没有像往常一样早早出门,刻意地把控着时间。参加工作37年,这30多年,几乎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形成一个习惯,早上早早上班,晚上晚晚回家,披星戴月的,几乎成了规律。这回想体验一下按时上下班的感觉。

刚参加工作时,出身农村的他没见过世面,眼界和思考问题很局限,很狭窄,这种局限很大程度上一直伴随着他。冷不丁从小小县城的师范学校到了地级城市,自信心有点不足。住在单身宿舍两年多,性格内向的他,朋友圈子比较小。况且,那个年代,无论是单位、宿舍还是朋友之间,娱乐的方式也不多,没有那么多诱惑,而且他自己最不擅长的就是社交。因此,每天晚上呆在单位就成了习惯,都得晚上9点之后回去,这个习惯一直坚持到结婚。更主要的是方便学习,早上和晚间单位人少,可以学习和读书。

作为图书管理员,资源就在身边,因此在图书室里看书就成了日常。学习内容就是两方面,一是自己喜爱的英语,周末单位科协的电教室播放“follow  me”录像,他就去听,时长大约1小时。当时青工都好学,每天能容纳上百人的教室都能坐到八成。其他时间就搬来书库中的英汉字典,再把资料室中的原版英文杂志《hydrocarbon processing》或《oil gas journal》,甚至是美国的《science》,搬到自己面前,一个单词一个单词的啃。

有一件事他至今记忆犹新,第一次遇到Extraction(萃取),自己咋看都是“摘要、提取”的意思,这为啥在工业上也能用?理解不了,不耻下问一位老师傅(单位人都称呼其为X工,在我们档案系统是学历最高),才知道这是工业词汇,需要专业知识才能理解。具体应该翻译成汉语是啥,老师傅也没说。这对于一个初中中师毕业的他来说,实在是太难了,在学校学习的那点英语知识,在这复杂的专业面前,几乎一文不名。

这也一下子激起了他的斗志,是啊!专业知识不也可以学吗?从此,他给自己定了两个方面的学习内容,英语和专业知识结合着来。方便的是自己就管理着图书样本室、外文图书室和期刊室,许多图书样本可以随时拿来阅读,他找了一本炼油流程,又找了一本石油化工设备,同时在外文书库中找了原版的英文炼油工艺学,放到一起,逐字逐句地对照阅读,提升自己的专业英语知识和石油化工业务知识,这几本书几乎都翻烂了,炼油工艺也几乎能从原油进入到常减压蒸馏塔开始,一直能背诵到二次加工完毕;那些塔啊、塔盘啊、压滤机、换热器啊,更是一遍一遍地在纸上画,几乎都刻在脑海中了。

为了更好地学习,后来购买的《现代汉语词典》都是中英文对照版本的,就为了在查找不认识的汉字或者不了解的汉语词汇的时候,同时学一下英语。这本字典一直跟随着他,封面已经破损了,但依然那么鲜活。

无论是石油化工知识,还是工业英语,对于他来说,都是天书一样的存在,都是零基础开始。也是这样的缘故,一来二去,就养成了习惯,有事没事都要早早地去单位。最近几年下班的时候虽然不那么晚了,却也总是最后一个走。否则就感觉缺少点啥,浑身都难受,更好像对不起谁似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随着知识的积累,周边的人在聊到生产的时候,他就能滔滔不绝接上茬,引来很多人的侧目。这也引起了同一个办公楼一位范姓老处长的注意,就是这样不经意的提升自己,将其从一名图书管理员的岗位调整到了信息(当时称之为情报)调研员的工作岗位,开始了与工业情报信息打交道的日子!由普通的事务性管理转到了技术性分析总结。

所以啊,命运都是眷顾有准备的人的,无心插柳却成荫。

4

也是因为工作就和图书打交道吧,他爱书、喜欢买书,喜欢读书,也愿意鼓励自己的孩子,甚至身边的同事学习和读书。其实说句心里话,学习和读书是两回事。学习是根据自身的短板,刻苦专研一些专业的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是迫不得已,这个过程艰辛而枯燥。

读书就不一样了,那是不用刻意的背诵或理解,而是根据兴趣或爱好,选择一些文学或者说“无用”的书来读,读过之后就放到一边去,但老话说的好“书读千遍,其义自见”啊!读着读着,个人的修为、习惯,乃至思考的方式就有了变化,那是潜移默化的对人格和魅力的提升,是在快乐和消遣之中提升了修养和思想,提升了思考的能力、思维的广度、宽度和深度。

其实遍观社会进步,什么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理论创新的,其最大的基础就是思维创新,有了思维创新,才有后续的一系列创新。因此,读书可以改变人,特别是人的思想。

无论是买的书,还是单位书库剔旧时候他选留的书,积攒了很多,在单位就堆积了8个五节柜,家里的不算,大概上几千册。记得每次出差去北京,一定要去王府井的新华书店,那个书店整整六层楼,各种各样各方各面的书都有,每次他都不辞辛苦从北京背很多书回家。当时在档案工作,个人的卷柜多,所以装书的空间有的是,无所谓。随着单位的不断变动,这些书也成了“累赘”,就不得不经历一次次淘汰和洗礼。最终,经过这么多年的逐步清理,办公室的书籍只有少量和工作有关的了,多数都已经被剔除掉了。

最舍不得淘汰的就是那一批批来自美国的原版书籍,以及美国原版的报刊杂志,例如《今日美国》等等,都很值得收藏,都被他清理门户,给了废品收购站。后来,搬家的时候又将一批书籍扔给了儿子,剩下的就是实在舍不得扔了,多数是英汉、汉英词典等工具书,以及知名作家的小说和散文类著作,还有就是孩子读初中、高中时候购买的小说和散文等文学作品,这些书幸存了下来,现在也在储藏室堆了满满当当两柜子。但又看了几何呢?许多都没看过吧!

这次,又进行了一次筛选,这回很彻底,也很不忍心。特别是从1985年毕业到2022年37年的工作记录本,还有上班期间的日记(感悟),装了满满2个编织袋子,浮溜浮溜的。只抽出一本当做样本保留,其他的都被付之一炬,甚至都没有翻一翻。尤其那些上班的日记,都是对每一件事情的感悟,会分析哪些事情做的对,哪些为什么得到人们的曲解,最后提出今后借鉴的要点,这次都没有一页保留。还有工作这么多年获得的荣誉证书,都进行了甄别和淘汰。他心里明白,即使现在留下的,也未必能保留多长时间。随着人的躺平,早晚有一天这些泛黄的纸片也会躺平,渐渐淹没在历史长河中,不留下一丝痕迹!过了年限,最终在档案馆也查不到。

5

他是个工作狂,还是个热心肠,更是一个在工作上既踏实肯干,又善于分析总结、抓住主要矛盾,想出最简单方法完成最复杂工作的人。干一行爱一行,走一处都要留下念想,一直是他的座右铭。虽然岗位变换了几次,几乎都是跨界,但他都基本上完成了任务。虽然有许多遗憾,却也留下许多念想。这大概就是对工作的理解更到位,也是工作起来更用心吧。有时候他也自我感叹,要是能把工作上的思考能力和工作方式融入到为人处世上那该多好啊!可惜,心有九窍各开一窍,老天给了你这方面的能力,其他方面就要让你稍微迟钝些,不能所有优点都让你占了不是?

6

坐在办公桌前,以往经历的许多人就不停地在眼前晃,有的已经离开人世了,可是形象依然鲜活,这些都是他工作上的领路人,也可以说是指路的仙人,都让他无法忘记。现实生活中,他也是这样,有些老领导已经退休多年了,依然保持着联系;也有的虽然心里惦记着,但是因为退休年代比较早,当时的联系方式还不发达,渐渐的失去了联络方式。可是他在家中闲聊的时候还是经常提起这些人。此刻,仿佛这些人就在自己的办公桌前,在和他聊天,声音清晰,笑容里满是慈祥……

他觉得自己很幸运遇到了这么多关心呵护自己的人;他觉得也很骄傲,毕竟没有辜负这些前辈的希望!

老范处长,一名从研究院副院长岗位上走下来干具体科研情报工作的老学究,正是他发现了他的突出之处,将其从图书管理员岗位上提拔到调研岗位;还有老李科长,军队转业出身的女兵,在军队中做的是外军无线电通讯监听工作,容纳了他的许多缺点,就用其长处,使之能够快速成长!还有许许多多现在在职或不在职的老领导,以及许多虽然没有直接领导过他,但充当大哥来呵护他的哥们、好友,还有经历三家单位朝夕相处的那些同事,都浮现在眼前。许多前辈依然在社会上有着一定的影响力,因此也不方便指名道姓地在这里赘述,不过此处无声胜有声!啥也不说了,那份感激都在心里呢。

7

工作交接的班子会开完之后,他一下子好像放松下来,办公室桌子上依然皮儿片的不少乱七八糟的东西,但是心里似乎很开阔,感觉一下子解脱了似的。人的一生似乎就是复印机,每天都在重复着、重复着;晚上睡觉,早上起床,刷牙洗脸,哪一样都是简单的重复,即使刷牙的时候今天先刷左边,明天先刷右边,内容也大抵相同,就那么几颗牙而已。

37年的工作,不能说每天都重复着同样的内容,可也差不多,只是肩上的担子是一天比一天重而已,当然,伴随的就是职称和职位一天比一天高,薪酬一天比一天多。幸福指数提升的同时,操心的指数也同比增加。特别是具有书生气息的他,在职场上八面玲珑的能力还是有些捉襟见肘的。

也许是对日常工作习以为常吧,渐渐地在单调的工作中,他想的最多的是哪一天退休啊?看那些身边经济实现自由的人士,以及功成身退的人士,一天天想干啥干啥不受约束的样子,好羡慕啊!就是蹲墙根的大爷大妈(自己也马上要进入那个行列了)也是自由自在的,懒洋洋地晒着太阳,或哼着二人转小调,或调侃着拜登和泽连斯基;还有的虽然不蹲墙根,但把小蓝牙音箱绑在腰间,在小区里倒背着手,怡然自得地行走,任凭音箱发出立体感十足的声音,也很神气的。

是啊,忙碌了30多年,岁数年年涨,身体素质年年降,很想歇一歇,也该歇一歇了!也该给自己留点时间和空间了。再不早点回家,他怕自己那颗驿动的心会渐渐平缓下来,再也没有激情,再也没有体力和精力出去看看,必须在激情消退之前完成这项任务。

是啊,退下来,走出去,到大山大河中遨游一番,完成自己游历祖国山河,像徐霞客一样,一边旅游一边写游记的夙愿,那何尝不是很惬意的?

8

工作交接后,组织上照顾老同志,给出了十分宽松的要求,可以偶尔小休一下,单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得了。一开始对这个政策他还真有点喜出望外,也真偶尔会休个半天一天的,请假也很少再顾虑今天是否有会议?是否不去会耽误工作?

转眼之间快一个月了,虽然组织上已经同意,可离岗的事情,还没有上会讨论。本来下定决心不等正式文件就休假出游的他,突然有点舍不得自己的办公室,舍不得自己工作的单位了,也舍不得休假了,天天都去单位按时打卡上下班。老婆看着每天照样按时上班、必须掐着点儿到办公室的他,半开玩笑地说,你今年不是不愿意上班吗?原来每天上班都好像上刑似的,还时不时想休假,这工作都交接了,咋又天天这么准时上班呢?他回答说,提交了申请就等于退二线了,上一天班就少一天,也许今天上班呢,明天党委会一开,后天咱就回家了。因此,要珍惜这段时光,多上一天班就多赚一天!不然真离了岗,就没资格回单位了!

是啊,看着自己天天上班的样子,他也会摇摇头,苦笑一下。这些年,自从有了年休假之后,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他几乎没休过假。现在本来是宽松条件,可以不怎么上班了,咋又紧锣密鼓地卡点上班呢?好困惑!

是啊,人是不是总是这样?一旦要失去,才倍加珍惜呢?尽管原来很盼望这一天的到来,但在要到来还没到来的时候,他的心里还是很矛盾。既盼望着这只靴子早点落地,也很留恋自己工作的地方,更留恋在一起工作三、四年的同事。

9

一个月、两个月,疫情又来了,这下子想去单位也去不了了!被关禁闭在家50多天,烦躁的不得了,感觉自己的狭小空间恐惧症都犯了,每天都在二楼平台上打开窗户,探出去半个身位,呼吸一下室外自由的空气;时不时的没话找话,和楼下巡视的“大白”唠上几句。疫情放松后的第一件事,还是去单位。在单位敲着键盘,听着那悦耳的键盘声儿,心里就安静不少。人真的是群居动物,离开了单位你说咋就不那么舒服呢?

10

疫情终于不那么紧张了,看着日益临近的自己的生日,掐着手指都能数过来了,他知道离开的日子迫近了。即使还不开党委会,组织上也不会计较他是否来上班了。组织上也开了绿灯,终于到了可以离开的时候,为了不打扰同事,他自己收拾了几天物品,一点一点悄悄地搬离,现在剩下的东西已经没啥了,一只手就能拎走。

该下班的下班了,整个楼层已经静得能听到一根针落地的声音,犹豫了这么久,是不是也该走了?他赶紧收回自己的思绪,站起身,但还是有点舍不得,就在办公室里转,摸摸计算机、点一点鼠标,轻轻敲一敲键盘,拍一拍办公桌、看一看书柜;狭小的办公室几乎都转不开身,可他还是转了一会儿……

整个楼层就剩他一个人了,他又发了一会儿呆,最后还是缓缓起身,缓缓来到门口,一步三回头地望了又望,生怕把自己的灵魂丢在这里。打开办公室的门,走廊的声控灯不时发出咔咔的声音,一闪一闪的。锁上门,拎着最后一点自己的物件,向电梯走去。那物件是那样轻,轻轻的……

轻轻地,他吟诵起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 ……

站在电梯间等着电梯,他抬头向窗外望去,此时,天边的晚霞正红。

感谢您的阅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实习心得体会及收获
身心 | 调整自己,敬畏工作
靠近阳光
「江西」谢娟:我也愿学习蝴蝶,一再的蜕变
工作感悟:在单位遭遇办公室领导的刁难该如何应对?
浅谈如何提高办公室工作水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