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了在缅甸苟且偷生,永历君臣到底有多低三下四?

历史人物传记《只手曾擎半壁天——李定国传》系列连载NO.75

永历朝廷一行人等刚进入缅甸境内的时候,情况还算是比较顺利。一月二十九日,他们在缅甸人员的带领下,到达蛮莫。当地的缅甸土官思线主动前来迎接,态度相当友好。永历皇帝对思线的热情款待非常满意,本着投桃报李的想法,特意赏赐思线以金牌和绸缎,以示答谢。

就在朱由榔打算离开蛮莫继续前往缅甸国都阿瓦的时候,黔国公沐天波、华亭侯王惟华、东宫典玺太监李崇实三人突然请求觐见。

沐天波的头脑还是比较清醒的,他认为,朝廷虽然暂时进入了缅甸境内避难,但是绝不能把大明复兴的希望也一并交给缅甸。缅甸对大明态度友好还好说,万一对方突然翻脸不认人,到时候岂不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所以他找来了王惟华和李崇实,想和他们商量一个万全之策。

经过商议,他们三人联合向永历皇帝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蛮莫是缅甸的边境地区,还不算太深入。我们如果把文武官员和随行士兵一分为二,一半跟随皇上继续入缅,另一半由太子朱慈炫带领,返回边境地带,调度各地的明军,这样皇上即便深入缅境也还有外援可以倚仗。否则,一旦全部深入缅甸,与国内又音讯不通,最终只会被活活困死。”

永历皇帝觉得这个建议很好,可以考虑,准备安排人实施这个方案。

就在这个时候,有一个人站了出来,强烈反对这一提议。

这就有点奇怪了,皇上都同意了,还有人提出反对意见,管用吗?

你还别说,还真管用。这人不是别人,正是永历皇帝的老婆,太子朱慈炫的亲妈王皇后。

王皇后的理由很简单:他还是个孩子。

朱慈炫, 1648年(南明永历二年)出生,时年十二岁,是当时朱由榔唯一的儿子。

在王皇后看来,你们这么多大人都搞不定的事情,为什么非要让一个孩子去搞?让我死可以,让我儿子回去送死,没门!

这大概是天底下所有母亲面对这种情况的统一态度,说实话,完全可以理解。

由于王皇后的坚决反对,这个提议只能就此作罢。

一月三十日,永历君臣离开蛮莫前往阿瓦。临走之前,朱由榔担心清军很快会追上来,就命令思线就地砍倒树木,堵塞道路。

永历君臣刚走,思线就原形毕露了。由于清军追到边境就原路返回了,所以思线没有遭遇清军,反而遇到了一群火急火燎赶来追随永历皇帝的大臣。思线不管三七二十一,把这些大臣一律就地抓捕,搜刮随身携带的财物。

更过分的是,思线不仅要谋财,还要害命。他把身强体壮的大臣就地杀害,年老体弱的分给当地缅甸百姓做苦力,被折磨致死的就干脆把尸体扔进了江里,毁尸灭迹。

二月二日,永历君臣来到伊洛瓦底江边,缅甸国王派了四艘客船过来迎接。

(缅甸第一大河——伊洛瓦底江

永历皇帝一行此时还有一千四百多人,很明显,四艘船肯定是装不下的。朱由榔从所有人当中挑选了六百四十六人,跟随自己坐船南下,剩下的九百多人由总兵潘世荣带领,骑马沿江跟随。

朱由榔自从登基称帝以来,似乎就一直和闻风丧胆、慌不择路非常有缘。两天后,马吉翔和李国泰生怕清军追来,就簇拥着永历皇帝上了船,下令立即出发。

可是这个时候,乘船南下的准备工作还没有完全做好,很多随驾大臣的船只也还没有着落,就连太后和太子的乘船都还没有安排好。

太后站在岸边大骂:“皇帝现在还没到绝境呢,就连亲妈也不顾了吗?”

朱由榔挨了骂,脸上挂不住了,急忙命令停船,继续规划安排。

又过了两天,走水路的人员总算草草准备完毕,开始乘船南下,沿途有缅甸百姓给他们供应饮食。

经过近半个月的航行,船队总算到达了井梗(今缅甸曼德勒),离缅甸都城阿瓦已经很近了。

六天之后,缅甸国王莽达派人传话,请永历皇帝派两位大臣过去商谈。

有明一代,缅甸一直是明朝的藩属国,所以朱由榔派出了中府都督马雄飞(马吉翔的弟弟)、御史邬昌琦两位大臣前去,向缅甸国王传达自己此行的目的——南下巡幸。

永历皇帝的本意是,自己好歹是大明帝国的皇帝,总不能跟藩属国的国王说自己是来避难的吧?这样大明皇帝的颜面何存?

所以他反复跟马雄飞和邬昌琦强调:去了之后一定要给缅甸国王说,我到这儿是来巡幸的!

朱由榔的想法可以理解,可缅甸方面也不傻,他们早就看明白了,你们在自己国家连立足之地都没有,沦落到我们国家避难来了,还想摆谱?也不看看自己现在的处境!

按照以往明缅双方交往的礼节,缅甸国王见到明朝使臣是要行臣子之礼的。大明强盛的时候,磕头是必须的,可现在大明天子都沦落异域了,这个头就很难磕下去了。所以莽达拒绝与大明使臣见面,只派汉人翻译来回传达消息。

当马雄飞和邬昌琦把永历皇帝交给他们的诏书交给汉人翻译的时候,出事了。汉人翻译拿出了万历皇帝颁给缅甸国王的诏书,与永历皇帝所写的诏书一对比,发现了一个问题:两份诏书上所盖的玉玺,大小有点不太一样。

万历皇帝当年用的玉玺,大概早就落到满清皇帝手里了。朱由榔当年继位的时候,玉玺肯定要重新制作。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自然也不可能有两块完全相同的玉玺,这也算问题吗?

说你有问题,你就是有问题,毕竟,这件事情的最终解释权归缅甸方面所有。

缅甸方面据此认为,永历皇帝并非明朝正统,说白了就是冒牌货。

说!你们来我们缅甸到底有何企图?

马雄飞和邬昌琦百般解释,对方就是不信。二人很是无奈,只好回去向皇帝汇报。

朱由榔也无计可施,毕竟要他现在拿出自己爷爷当年用过的玉玺,实在是太过强人所难。

(永历皇帝所用玉玺“敕命之宝”)

关键时刻,又是沐天波站了出来。

沐天波虽然没有万历皇帝的玉玺,但他有一枚征南将军印。这枚印章乃是明仁宗朱高炽所赐,是历代黔国公与西南土司还有周边国家进行文书往来的专用印章,缅甸方面对此非常熟悉。

果然,沐天波把这枚征南将军印拿出来之后,缅甸方面才算是消除了疑虑,相信了永历君臣的身份,表示允许他们在缅甸境内暂住。

这样,永历皇帝一行就在井梗暂时安顿了下来。

相比而言,走陆路的那部分人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三月十七日,由总兵潘世荣带领,沿江边陆路南下的部分大臣和士兵共九百多人,也到达了阿瓦城附近。

缅甸国王莽达一直以为来避难的就只有永历皇帝这一拨,现在听说又来了将近一千人,其中大部分还是士兵,瞬间就怒了:“这哪里是来避难的,分明是来图谋我国的!”

在莽达看来,这一路人马的到来是一个极大的威胁。假如他们与永历皇帝一行人会合的话,将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很有可能会威胁到自己国家的安全。

这一路人马当中,除掉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及其家属,真正的士兵也就几百人,还没有任何武器。说实话,我是真没看出来这些人能有啥威胁。

当然了,我说了也不算,莽达说他们有威胁,那就是有威胁。

为了防患于未然,莽达派出了大批全副武装的士兵,把这一路人马团团包围,不分男女老幼,强行把他们按照一家一人的标准分配给附近的缅甸村民严加看管,不许互相往来。

就这样,这些大臣和士兵顷刻之间妻离子散,仅有的家产也被缅甸士兵和村民抢了个一干二净,自己也彻底失去了人身自由。

真是奇耻大辱啊!

通政使朱蕴金、总兵姜成德实在忍受不了这种屈辱,选择了悬梁自尽。

有一部分活着的人,家产全被抢走,无处可去,只能在江上漫无目的的漂泊。暹罗(泰国)人有幸发现了他们,愿意招他们去暹罗,以皇室宗亲岷王之子为首的九十多人便跟随暹罗人去了。

直到五月七日,永历君臣总算盼来了缅甸方面的安排。缅甸方面在与阿瓦城隔江相望的地方修建了十六间草房,外面用竹子围了起来,权当是永历皇帝的皇宫了。

我想,这大概是世界上最寒酸的皇宫了吧。

至于其他随行官员,缅甸方面自然是不会管的。这些人只好自己动手,在“皇宫”旁边修建一些简陋的草房居住。

说起来,莽达住在阿瓦城内,朱由榔住在阿瓦城外,俩人离得其实并不远,然而查遍各种文献,却从未发现有两人见面的任何记载。

这也很好理解,在莽达看来,如果他与朱由榔见面的话,场面大概会非常尴尬。不跪吧,他名义上是朱由榔的臣子,跪吧,自己又不愿意。

既然这样,还是不见了吧。

玉玺事件发生以后,朱由榔想必也没有这方面的奢望了,不见就不见吧,让我在这儿安心住着,别打我的鬼主意就成。

就这样,永历君臣算是在缅甸正式安顿了下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逃难入缅到魂归他乡:南明永历帝是如何被杀的?
[人文历史]南明战神李定国——“咒水之祸”
永历帝的缅甸流亡:从官兵解械、皇室受戮到亲受监禁
南明小朝廷的最后时光(2):永历帝缅甸蒙尘记
咒水之难 大明帝国流亡政府在缅甸彻底覆灭:中国最后汉族王朝的末世悲歌
农民军首领张献忠战死后,部将孙可望、李定国等为什么坚持二十年,到康熙时没有继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