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定国和白文选决定入缅救驾,他们能成功吗?

历史人物传记《只手曾擎半壁天——李定国传》系列连载NO.78

磨盘山之战后,李定国带着残存的部队撤到了孟定。仅凭他当时手中的兵力,想向占据绝对兵力优势的清军发起反攻,可以说是毫无可能的。

不过李定国并没有从此一蹶不振,而是命令士兵就地休整,并积极联络散处各地的明军余部,准备联合发动反攻,先收复部分失地,建立起一个相对稳固的根据地,然后再把中缅边境的永历君臣接回来,再图恢复。

结果刚制定好下一步的计划,就传来了一个令他大惊失色的消息,部将靳统武向他报告,永历皇帝带着诸位大臣撤进缅甸了!

李定国当初只是同意向中缅边境撤退,并没有同意进入缅甸境内避难。他接到靳统武的报告以后,才得知了缅甸方面禁止入境、永历君臣自动放下武器进入缅甸这些情况。

凭借数十年军事斗争的经验,李定国敏锐地判断,缅甸方面的态度很不明朗,皇上和众位大臣恐怕会有生命危险。他马上派岳阳伯高允臣进入缅甸境内,趁着永历君臣还没有深入,尽快把他们追回来。

(影视剧里的李定国形象)

结果,高允臣刚一进入缅甸境内,就被缅甸方面残忍地杀害了。

等了很久都没有等到高允臣的消息,李定国知道,高允臣多半是凶多吉少了。他有心带兵前往缅甸接回永历皇帝,可是仅靠手里这几千个疲惫不堪的士兵,根本是不可能做到的,只能先就地休整,再做打算。

不久,巩昌王白文选领兵前来寻找李定国,两军终于在木邦(今缅甸兴威)实现了会合。

考虑到永历皇帝撤进缅甸实在是一着臭棋,不仅自身安全难以得到保障,对所有坚持抗清的将士们更是一个严重的打击,极有可能造成整个抗清事业的崩盘。所以,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尽快把永历皇帝从缅甸接回国内来。

李定国和白文选经过商量,决定由白文选带兵入缅,争取接回永历君臣,李定国带兵前往猛缅(今云南省临沧市),负责招揽流散各地的明军余部。

白文选带兵来到了磨整、雍会,这里已经是缅甸境内了。由于天气太过炎热,白文选命令将士们卸甲解鞍,在树林中暂时休息一下。他先派出了两位使者,寻找当地的缅甸地方官,告知他们,自己此行的目的只是为了接回永历皇帝,并没有别的企图。

没想到这帮缅甸人丝毫不讲武德,竟然将两位使者残忍地杀害了。

白文选等了很久也没等到两位使者回来,又派出十名骑兵前去打探情况。

不出意料,这十名骑兵再次被缅甸士兵杀害,战马也被缅甸人抢走了。

或许是此前逃进缅甸的永历君臣给人一种软弱可欺的感觉,当时不论是缅甸官员还是普通的缅甸士兵,通通都认为这群明军士兵不堪一击:连你们的皇帝都跑到我们国家避难来了,你们这群残兵败卒又能有多少战斗力呢?

缅甸人发现树林里的明军还有很多战马,本着不抢白不抢,抢了不白抢的原则,连忙派出了百十来人的骑兵冲进明军军营抢马。

这下算是把白文选彻底激怒了:老虎不发威,你真把我当病猫了?他立即整顿兵马,下令反击。明军士兵个个奋勇争先,直接冲向了前来抢马的缅甸士兵。

缅甸士兵被迎面而来的明军骑兵惊掉了下巴,好在反应还算迅速,扭头就跑。

明军士兵自然是乘胜追击,这一追,就把这帮抢马的缅甸士兵撵到江里淹死了。

河对岸的其他缅甸士兵见到明军如此勇猛,气得哇哇乱叫,他们纷纷操起武器,在江边列好阵势,准备迎战明军。

据史书记载,当时缅甸军队的数量达到了数十万。这个数字肯定有点夸张,不过几万人应该是有的。

当然了,不管是几十万还是几万,对于白文选来说,都没有什么好怕的。他命令部下砍伐树木制作木筏,准备渡过江去发动反攻,给这帮不知天高地厚的缅甸人一点颜色看看。

对面的缅甸士兵仗着人多势众,丝毫不把明军放在眼里。缅甸的主事大臣变牙简就说:“汉人兵马并不多,我们只需要等他们全部出发,就可以半渡而击,把他们全部歼灭在江里。”

明军士兵坐着木筏挨个渡江,刚渡过去一百名骑兵的先头部队,这边的白文选就下令吹响了冲锋的号角。

只见一百名骑兵丝毫不在乎敌军是自己的几百倍,毫无惧色地冲了进去。缅甸军队被明军这种不要命式的冲锋吓破了胆,还没开始交锋就四散溃逃了。明军的先头部队顺势占领了江岸边的滩头阵地。

等所有明军士兵全部完成渡江之后,白文选下令展开全线反攻,缅甸军队迎来了一场惨败,据说伤亡达到了上万人之多。

(正在作战的明军骑兵)

缅甸人这才算是真正见识到了明军强悍的战斗力,急忙收兵进入阿瓦城死守。

白文选本来打算乘胜攻城,又担心把缅甸人逼急了。这帮人如果狗急跳墙,反而不利于永历皇帝的安全,只好按兵不动。

缅甸国王莽达派人去质问朱由榔:“你们到我们国家来避难,为何反要杀害我们的将士?”

朱由榔还不知道这是白文选带兵前来接驾,被问了个莫名其妙,就回复说:“既然是我家的兵马,我写个敕书,他们自然就会退回去的。”随后,他就写了一道敕书,打算派人带着敕书命令明军退兵。

缅甸人担心白文选一旦与永历皇帝的信使见面,双方必然会互相通报情况,干脆不允许永历朝廷的官员出城,自行派人把敕书送到了白文选的军营里。

白文选还以为永历皇帝不愿意回国,皇命难违,他只能下跪叩头并接下敕书,当天就带兵撤退了。

之后,又有其他的明军部队进入缅甸迎驾,缅甸军队前往迎击,又被明军打到怀疑人生。莽达故技重施,再次逼迫永历皇帝下敕书退兵。这一回,朱由榔明知道这支明军是来接他的,却在马吉翔和李国泰等奸臣的蛊惑下派人拿着敕书命令明军退兵,企图以此来讨好缅甸国王。

敕书中这样写道:“朕已航闽(指投奔郑成功),诸位将军好自为之吧。”

明军将士以为永历皇帝真的已经投奔郑成功了,只能撤兵而去。

当时,李定国和白文选虽然一直在滇缅边境一带活动,却也和福建沿海的郑成功断断续续地保持着联系。通过郑成功方面的反馈,他们这才知道,永历皇帝根本就没有离开缅甸。

既然如此,那就无论如何也要把皇帝接回来!

永历君臣现在在缅甸人的手里,就好比是劫匪手里的人质,明军一旦对缅甸发起强攻,很难保证他们的人身安全。所以在李定国看来,如果永历君臣能够采取一定的自救措施,只要能暂时摆脱缅甸人的控制,他和白文选就能把他们救出来。

为此,李定国连续向永历君臣的居住地派出了三十多批使者,带去了他亲笔书写的迎驾奏疏,希望永历君臣能了解他的顾虑和担忧,设法自救。

很遗憾,这些使者没有一位能够突破缅甸人设置的重重障碍见到朱由榔,所有的奏疏也全部被缅甸人扣押了。

这样下去实在不是个事,白文选认为,不如再次带兵强攻,给予缅甸人强大的军事压力,逼迫他们主动把永历君臣送出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文历史]南明战神李定国——“咒水之祸”
李定国料永历已成缅王人质,决定武力攻缅,救帝以成恢复中原之举
白文选、李定国去缅甸营救,永历帝却传旨令其退兵,真是自寻死路
1661年2月,李定国和白文选联军在锡波...
南明将士解救被绑架永历帝:百骑大破十余万缅军
从逃难入缅到魂归他乡:南明永历帝是如何被杀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