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周政权结构与官制

西周政权在许多方面继承了商制,并有所发展和创新。其国家政权结构也更加完备,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更高阶段。西周政权结构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与以嫡长子继承制为中心的宗法分封制密切相关。周人克商之初便大量封邦建国,把自己的同姓兄弟和异姓姻戚分封到全国各地,由他们代表王室分别治理其封地,周王则是天下共主。因此,周王室是实际上的中央政权,而封国则可视为当时的地方政权。诸侯除对周王室负有朝贡、述职、从征等义务外,一些大侯国的封君还受王命出仕于王室,如《左传·僖公五年》:“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为文王卿士”即其例。王室也要任命一些侯国的卿士,《礼记?王制》云:“大国三卿,皆命于天子”,“次国三卿,二卿命于天子”,可见,最初王室对各侯国的人事还有一定的控制力。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周王朝又创立了监国制度,《礼记?王制》云:“天子使其大夫为三监,监于方伯之国”。传世铜器有应监殷、荣监殷等。诸监之设,是历史上首创的政治体系中的监督系统。以上几个方面,在分封制下作为王室与封国之间的纽带,起到了建立以王室为中心的政治秩序的作用。这种等级臣属的政治秩序,已初具统一国家雏形,在这个总体框架下,封国亦已萌发一些政区因素。这与商王朝时期的王室与方国之间的关系多以武力来维系的情形相比,无疑强化了王室与诸侯国间的政治主从关系。但是,当时封国又享有十分充分的自治权,它们的封地世代承袭,有独立的军队,可自行制定法律,颁布政令,保持自己风俗习惯的权力等。由此可知,西周政权远未发达到统一国家的水平,它只是一个在共同的政治、经济利益基础上,用血缘关系和一定契约关系将王室和诸侯联合在一起的政治共同体。
  周王室直接控制下的西周中央政权机构的设置较商代更加完备。成书于战国时代的《周礼》一书系统地叙述了周代官制,关于此书所述之官制系统,经过历代学者研究,已知其中即有作者虚构的理想化成分,但也保存了许多西周官制的真实成分。这一点亦已为西周铜器铭文所证实。一般认为,西周中央政权有两大官属——卿事寮和太史寮①。
  ① 张亚初等:《西周金文官制研究》,中华书局 1986 年版。
  卿事寮主管“三事四方”,即管理王畿以内三大政事和四方诸侯的政务,西周初年由周公执掌。其所属高级官员有三事大夫(司土、司马、司工),即金文中所谓“三右”。其中的司土也称司徒,据金文可知其主管土地和农业生产以及相关事务。有时也兼任国王册命时侯右和带兵出征,但这些多是临时的工作。《周礼?地官?司徒》有“乃立地官司徒,使率其属而掌邦教,以佐王安抚邦国。……。大司徒之职,掌建邦之土地之图与其人民之教,以佐王安抚邦国”的记载。上述记载与金文基本相同,司徒之执掌主要是土地与人民教化之事。司徒之下,据金文可知有虞、场、林、牧、司王宥、邑人、佃人、里君等职,他们分别执掌与司土职责有关的各项具体事务,如农、林、牧、水利、仓库等。
  司马是执掌军事的武官。其职权主要是守卫疆土,镇压殷商遗民的反叛以及对外进行征伐等。如北伐ǎ狁、鬼方,南征荆楚、淮夷等。《周礼》将其概括为“以九伐之法正邦国”。据青铜器铭文,可知其下有师、师氏、司弓矢、走马、虎臣等职,它们是不同级别、不同兵种的武官。
  司空在铜器铭文中均称做司工。关于其职掌,郑玄在《考工记》注中说:“司空掌营城郭建都邑,立社稷宗庙,造宫室车服器械,监百工者”,《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亦说:“司空以时平易道路”。可见司空职掌多与工程建设有关。西周铜器铭文也有相关记载,如扬 ,其铭云:“王若曰:扬,作司工,官司量田佃,眔司■,眔司芻,眔司寇,眔司工事”,其中■字为房屋之意,芻乃古代覆盖屋顶之植物茎杆,即所谓芻薪。此 铭文表明扬为司工(司空),其本职主要是修建房屋,但也可兼理诉讼之事(司寇)。从上述情况看,西周时期管理国家政务的官员主要是司土、司马和司工等“参有司”。司寇一职在当时尚未进入最主要的官职之列,诉讼诸事可由各级政务官员兼理,上述扬 铭文即是一例。
  太史寮主管宗教祭祀、册命文书、辅保教育诸事,西周初年由召公奭执掌。太史寮属下的高级官员可能即是金文中所谓的“三左”:大史、大祝、大卜等。大史是史官之长,在西周时期,其地位和职责十分重要。它主要掌管王国文书的起草、册命诸侯卿大夫、编著史册、管理天文历法、宗教祭祀、图书典籍等事业。其下属官员有史、内史尹、内史、作册内史、右史、衙史、中史、省史、书史、作册尹、作册等。它们是分别执掌完成大史各项职责的不同级别的执行官员。大祝为祝官之长,古人尚鬼神,每遇事都要祝告祈福。据禽 铭文可知周公旦的长子伯禽曾为周王大祝,也可知周初大祝的地位是相当高的。其下属有祝、五邑祝、丰人等官职。大卜是卜筮管之长,舀鼎铭文云:“王若曰:舀,令汝更乃祖考司卜事”。卜祝类宗教官员的重要性在西周时期远不及商代,所以在西周官制体系中其地位总的来讲并不是很重要。卿事寮和太史寮在西周早期分别由周公和召公执掌。两寮共掌当时天下大事,并向周王负责。周、召二公各主一寮搭起了西周政权的基本框架,延续于整个西周时期。《尚书序》所谓:“召公为保,周公为师相成王,为左右”,即应是上述政权机构的一种反映。从西周中期开始,主管政务的卿事寮的重要性已大大超过太史寮,后者的地位则日益下降。
  除两寮以外,从西周早期开始还设有独立的宰职系统。宰是为周王管理宫廷内部事务的总管家,周初其地位并不高,远不能与两寮相比。但由于其直接服务于周王身边,因此其地位逐渐上升,到西周晚期更是达到与两寮并列的地步。《诗·小雅?十月之交》云:“皇父卿士,番维司徒,家伯维宰,仲允膳夫,棸子内史,蹶维趣马,槅为师氏,……”,孔疏云:“此七人朋党于朝,言王政所以乱也”,此诗作于周幽王时期,可见西周末年宰可与卿士等高官一起谋议政事。《诗·大雅?江汉》有歌颂“王命召虎”领兵讨伐淮夷并取得胜利的诗句。郭沫若先生认为此召伯虎即是■ 铭文中的宰雕生①,他是宣王时的权臣。宰在西周末年的地位甚至已有超越两寮之势。属宰职系统的官员有内史尹、内史、小子、小臣、辅师、小射、夷仆、司辅、小辅等。西周官制系统中尚有公族一职。公族的本意是指周王室的同姓贵族,中觯铭云:“王大省公族于庚□旅”即其例。另外,其也指掌管公族内部事务的官职。番生 铭文云“王令■司公族、卿士、大史寮”,将公族与卿士、大史寮并提,表明公族之官当时已十分显贵。毛公鼎铭文云:“令汝■司公族■(与)参有司、小子、师氏、虎臣、■(与)朕褺事”,此更将公族列于三有司之上,足见其地位之高。由于公族是与周王血缘关系密切的同姓贵族,所以管理其事务者必是地位显赫、德高望重之人,其官职也自然十分尊贵。西周王朝在大量设官定职管理各种事务的同时,亦设置了监督吏治的监察系统,即所谓司士和诸监,前者主要监察王室百官,后者则主要监视分封到各地的诸侯。
  ① 郭沫若:《西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
  据铜器铭文可知,司士一职主要掌管百官考察、任免、刑赏之事。牧铭文云:“王若曰:牧,昔先王既令汝作司士,今余唯或■改,今汝辟百寮”。《周礼?夏官?司士》说司士“掌群臣之版,以治其政令……掌国中之士治,凡其戒令…凡邦国三岁则稽士而进退其爵禄”。由是可见几百官进退任免及刑赏之事均由司士进行处理,司士是一种很重要的官职。
  西周初年,为了更有效地控制新征服的广大地区,王室大量分封诸侯,同时设诸监来监视诸侯的行动。史载灭商之后,“武王……,乃立王子禄父俾守商祀,建管叔于东,建蔡叔、霍叔于殷,俾监殷臣”。这是周王朝设监于侯国之始,其后可能成为定制。传世铜器有应监甗,其铭文:“监应作宝■彝”,是为封于应国之监。荣监 有“荣监”二字,说明在荣国亦有监。仲几父 铭云:“仲几父……使于诸侯诸监”,按此则诸侯与诸监的地位不相上下,可见监在当时很受重视。诸监的设立,表明西周王朝的政权体系中已有明确的监察系统。诸监之设可以说是中国古老监察系统制度化的开始。西周时期的各个封国是当时实际上的地方政权。各封国仿照西周王室也建立各种机构,设官定职,像卿士、司马、司士、史等官在诸侯国都有设立。总括上述可知,西周王朝官制较商代更加系统化、制度化。周王之下设置卿事寮和太史寮,分别执掌军政事务和宗教典册事务,并设立各自独立的监察系统和负责宫廷事务的宰职。西周官职设置亦较商为多,反映出当时官吏职责更加明确,分工更加精细,也标志着国家机器的进一步强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周“共和”执政的迷雾与真相
西周亡于二王并立  峰火戏诸候实系谎言
“二王并立”历史谜团:周幽王死后,却是哪个虢国拥立携王抗西申?
真实的春秋时代历史——周王室的衰微
释读中国历史030:周郑交质
地处中原的郑国,为什么能第一个称霸,而后又迅速衰落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