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复习学案

一、知识体系构建






二、知识点详解

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

1、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P62

源远流长是中化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汉字史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文化内涵丰富,今天为中华各民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我国历史上编撰的史书,其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

2、了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P66—67

(1)表现在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能够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独特性)。

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独树一帜。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②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2)表现在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区域性)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3)表现在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其鲜明的民族性),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他们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知识点渗透】了解我国不同区域文化具有区域特征,不同民族文化具有民族特征   P68

(1)中华文化的区域性:

①成因: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②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2)中华文化的民族性

1)我国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例如:我国的雕刻建筑艺术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许多少数民族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创造了优秀的民族文学

2)多民族文化对中华文化的意义

①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关系: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②地位: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中华民族的骄傲。

③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各兄弟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中华文化。

④意义:它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3、理解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P70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2)意义: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4、感受中华文化的力量  P70

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励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激励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祖国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之源。

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

5、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懂得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P72

(民族精神是什么)

(1)民族精神基本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1)团结统一: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精神在祖国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都迸发出强大的力量。使任何征服或分裂中华民族的企图都不能得逞。

2)爱好和平: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勤劳勇敢: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格,正是这种勤劳勇敢精神,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中国共产党人在自己长期的奋斗历程中,将勤劳勇敢精神发扬光大,使艰苦奋斗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天道酬勤”

4)自强不息:自强不息精神逐渐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成为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夸父逐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5)爱国主义:①地位: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作用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③爱国主义是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

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和爱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一致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就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④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6、懂得中华民族精神是随着时代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P76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

(1)从中国的历史来看,早在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中,民族精神的价值取向就已基本形成。以后各个历史时期,不断的充实发展和创新。

(2)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成为现代民族精神的主体,具体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

突出表现: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

7、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P78—79

(2)重要性:

1)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2)必要性:

①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民族精神是民族综合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高昂奋进的民族精神能产生巨大的力量,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③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凝聚力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证。

④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社会主义中国的发展壮大是西方敌对势力所不愿看到时的,因此加紧以各种手段和方式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面对这种挑战,要顶住霸权主义的种种压力,抵制外来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就必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⑤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8、分析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  P81(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华最新成果,是我们应对世界范围相互激荡的各种思想文化的主心骨,有了主心骨才能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的精神支柱。

(2)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既要珍惜和爱护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又要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

(3)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既要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汲取各民族的长处,又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

(4)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只有不断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博采众长,日益丰富。只有坚持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于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华民族精神的培育,本部内容应结合重大时事重点把握。

三、【典型例题】

1.09天津卷)《格萨尔王传》是藏族人民群众创作的一部伟大的英雄史诗。近千年来,它主要由民间艺人口耳相传。随着许多民间说唱艺人步入高龄,这部英雄史诗濒临失传。为使这一优秀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党和政府专门组织人力,拨出专款,抢救整理并出版了《格萨尔王传》。 上述材料说明(     )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  

③中华文化得到各族人民的认同  ④中华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A. ①②         B.②③      C. ③④        D.①④  

2. 2010年山东卷)在举国欢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当人们回眸那段不平凡的历史时,爱国热情得到了再一次激发,民族精神获得了又一次振奋。

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说明中华民族精神为什么能永不泯灭。

提示:教材讲解了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为什么弘扬民族精神以及怎样弘扬的问题,P72提到了民族精神永不泯灭,但那只是作为民族精神的重要性来讲的,并没有分析原因,所以给考生的作答带来了难度。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审题,要求从“文化传承”角度回答,找出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关系,从民族文化为什么能不断延续的角度回答就容易多了。

四、重要问题总结

(一)、中华文化具有什么特点?

    源远流长(纵向)和博大精深(横向,体现出独特性、区域性和民族性)

(二)、中华文化为什么能够源远流长?

1、中华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和相对稳定性;

2、中华文化的力量已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励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激励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祖国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之源;

3、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得益于汉字和史书典籍的传承与延续。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汉字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史书典籍也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其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

4、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还得益于它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这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还有利于文化多样性和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三) 、如何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1、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我们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

3、我们要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历史与现实、东方与西方的文化交汇点上,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P55

(四)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五) 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六) 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七) 为什么要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

2、无论什么时候,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八)、几个重要“关系”

1、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吸收,既渐趋融合(不能说“趋同”),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2、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1)、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3、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关系: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的力量

4、爱国主义与其他民族精神的关系: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相辅相成,无不体现着爱国主义这个主题

五、巩固练习

2010年7月31日晚间,在巴西利亚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34届年会上,中国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项目正式通过审批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的第39处世界遗产。据此回答1—2题:

1.少林寺建筑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要保护“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并促进其科学发展,需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这是因为(    )

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   

②民族精神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博采众长、日益丰富,具有生机和活力  ③民族精神具有传统性   

④只有坚持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保护文化遗产首先在于继承,有了继承才能创新。如果不善于继承,也就失去了创新的基础。这说明人类文化的发展过程是(    )

  A.不断创新的过程                B.继承与创新相统一的过程

  C.继承传统文化的过程            D.不断继承的过程

3.因为大事件层出不穷,2010年网络新词的产生更迅速,变化更快,传播更广。像“犀利哥”、“2012”、“XX帝”、“蜗居”等“雷词”(很有震撼力的词语)多为新闻事件、新闻人物的浓缩和概括。这表明 (    )

A.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实践同步              B.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

C.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D.文化创造的主体是网络经营者

4.当前,在大力弘扬中华文化过程中,广东省重点打造“岭南文化、活力商都、黄金海岸、美食天堂”四大品牌。这表明

  A.地域文化具有各自的特色     B.地域文化都是在本地域独立形成的

C.地域文化之间没有共性       D.中华文化在性质上是全国地域文化的总和

5.追溯中国结的渊源应从远古年代的结绳记事开始。东汉郑玄在《周易注》中道:“结绳为记,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结”与“吉”谐音,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小小绳结被人们赋予了各种情感愿望,“同心结”、“平安结”、“团员结”,一个个美丽的中国结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上述材料中文化现象的正确解读是      (     )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追求真善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③从绳结之中可以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

④结绳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①④

6.京剧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它是在18世纪下半叶经徽戏、秦腔、汉调的交融,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的。京剧的形成体现了 (   )

A.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异彩缤纷           B.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和一脉相承

C.中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兼容性           D.不同文化都能够实现融会贯通

7.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中国探月工程二期的技术先导星“嫦娥二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我国探月活动的成功,可以说是以科学技术的成就续写传统文化中“奔月”理想的佳话。这种渗透在科技探索活动中的民族情感和文化情结  (    )

①凝聚着自信自尊,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体现着与时俱进,是进行科学技术探索的主要精神动机  ③蕴涵着美好憧憬,激励人们自强不息、奋发有为  ④充溢着浩然正气,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着积极推动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8.在民俗观念中,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1989年,我国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每到这一日,各地都要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开阔视野,交流感情,锻炼身体,培养人们回归自然,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高尚品德。由此可见

A.传统习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B.传统文化的内容应与时俱进

C.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D.尊敬老人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

9.有人写文指出:“人们一谈起爱国,往往会联想到金戈铁马,血洒疆场。实际上,在和平年代,爱国就体现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当中。爱国不仅是一种信念,更是一种行动。当前,在中国经济面临着来自国际国内的严重困难和严峻挑战之时,积极消费就是爱国。”这说明(    )

A.爱国主义是抽象的    B.爱国主义是具体的 C.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是一致的

D.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10.钱学森走了,留下了一位科学家对祖国赤诚的爱。他的一生,国为重,家为轻,他用毕生的情感、智慧和忠诚,写就了一位爱国知识分子的辉煌人生。你认为下列名言符合爱国主义这一主题的是(    )

①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②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③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党的十七大报告在谈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指出,要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作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之所以要作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是因为史书典籍(    )

①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②体现了中华文源远流长的特点  

③是文化的基本载体               ④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2.现代和谐文化的建设应有开放的世界眼光,积极借鉴、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融汇百家、兼收博取,使具有中国特色的和谐文化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自己。这样做有利于(     )

①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             ②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  

③吸收外来文化的所有成分         ④增强对外来文化的理解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视勤劳勇敢的优良品格。如“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天道酬勤”“勇者不惧”“勇于义而果于德,不以贫富贵贱死生动其心”等等。这说明(  )

①勤劳与勇敢往往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②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优良品格

③勤劳勇敢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 ④勤劳勇敢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②③④

14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举行。某校高三(1)班同学以“走进世博,聚焦世博”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同学们通过查阅、上网等途径收集资料,组织课堂讨论,发表看法:

甲同学:上海世博会是文化世博。中国馆的建筑设计凸显汉字、京剧、中国红和水墨画等中国元素,政体布局体现了中华文化悠久的的“和谐”思想;国家馆馆内用高科技手段向观众展示古代四大发明、《清明上河图》等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精华;安徽馆一徽派建筑标志性元素“马头墙、小青瓦而为外墙装饰,馆内通过徽剧、黄梅戏,凤阳花鼓”等民间艺术的展示,让观众领略新安文化‘皖江文化和淮河文化的质感

请你结合甲同学的发言,分析说明其中蕴含的中华文化特征。

15、材料一:据统计,在全球最大的300家传媒企业中,144家是美国企业,80家是欧洲企业,49家是日本企业,美国及其他西方发达国家控制了全球媒体的90%。许多国家的电视节目中,美国节目占到60%~70%, 有的占到80%以上,而在美国,外国节目仅占1%~2%。美国电影的总产量仅占世界电影产量的6%,而在世界电影市场的总体占有率达到80%。

材料二:当今,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培育民族精神,美国以强化“美国精神”为公民教育的重点。俄罗斯近年先后制定了对全民特别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大纲和法案,力求重振民族精神。韩国的爱国主义教育以政府为主导,推崇“身土不二”,培育“韩国精神”。

材料三: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结合材料回答: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现象?材料二、三共同说明了什么现象

2)当前我国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3)你认为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复习学案参考答案

典型例题答案:1.D

2.①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具有继承性、稳定性。

②中华民族精神富有创新性,实现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

  ③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能够做到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巩固练习答案:        15 C B C A A   610 C B B B A  11--13 B A C 

14.①悠久的“和谐”思想,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精华等,说明中华文化历史悠久、一脉相承,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②丰富的中国元素,独特的徽派建筑,多样的民间艺术等,说明中华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征。③各种文化和谐共处,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或“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

15、(1)材料一说明了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在国际市场中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材料二、三共同说明了当今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2)

1)重要性:

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2)必要性:

①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民族精神是民族综合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高昂奋进的民族精神能产生巨大的力量,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③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凝聚力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证。④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要顶住霸权主义的种种压力,抵制外来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就必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⑤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3)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即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作用。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既要珍惜和爱护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又要继承和发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③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既要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先进文明成果,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又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确保国家的文化安全。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民族精神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博采众长、日益丰富,具有生机和活力。只有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2013年中考时政热点专题(五) 弘扬民族精神 建设文化强国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导学案
寻找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支撑
以核心价值观塑造时代精神气质
【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九上道德与法治概括与评论题角度汇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