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魏武挥鞭 之 挟天子以令诸候

      东汉末年,整个大汉天下乱七八糟,来自西凉的董卓把持着大汉皇室的命脉,那些平日里慷慨激昂的“大汉忠臣”们眼看着董卓横行霸道,无恶不作却几个人敢出来放个屁。最多就是回到家咳声叹气而已。局面到这个程度,估计汉献帝也就认命了:放眼看看周围,都是只知道用嘴表忠心的,没一个是管用的。

      那个董卓还是在皇宫里醉生梦死,只不过皇宫已经不是洛阳,而是长安了。在以袁绍为盟主的讨贼联盟的打击下,董卓尽管有强悍吕布和的凉州兵的支撑,还是不太能够抵抗讨贼联盟的力量,于是,这个大汉实际的操纵者,就驱赶了洛阳近百万之众,迁徙长安(今西安),同时,一把火几乎焚烧毁灭了洛阳(请注意)。

      董卓的行为,还是让汉庭的那些大臣们怀恨在心,这些“百无一用”的大臣里面还真有一个厉害角色,就是司徒王允。这是一个既有讨贼之心,又有讨贼之法的能臣,董卓就是被他玩死了。

      在看透了吕布这个“三姓家奴”的本质之后,王允用一个“歌姬”貂蝉就搞定了吕布和董卓,他成功的用“一女许二夫”的计策,离间了吕布和董卓。“红颜祸水”波涛汹涌,吕布晕了,董卓也晕了。

      吕布再一次诠释了什么叫“有奶便是娘”,为了貂蝉,他毫不犹豫的杀了自己的“干爹”。

      本来以为除掉董卓,大汉的天下即可得到安宁,但是,事与愿违,董卓的死不仅没有为汉室带来什么好的转变,反而因为董卓死了,皇室的危机反而更加严重,这些个号称忠臣的“汉臣”指望那个武艺高强的吕布能力挽狂澜稳定局面,但董卓的部将李傕、郭汜很快就把吕布给战败了,吕布跑的比兔子还快,然后就把汉献帝给凉到那了。真是乱套啦。

      事已至此,汉献帝就只剩跑路了他的都成被董卓的部将给占了,不跑就是等死啊!

      他的目标就是洛阳,回到他曾经的都城,但代价就是王允殉国——这真的是忠臣。

      汉献帝一路向洛阳逃去,后面有李傕和郭汜在追,在逃亡的同时,汉献帝向他曾经封赏过的所有的食汉禄的地方诸侯发出了求救诏书。

      但是,这个求救的诏书并没有得到那些曾经是世代食大汉俸禄的那些所谓的“四世三公”的袁绍或袁术的响应,为什么?

      汉献帝也许没想到,他所依仗的这些所谓“肱骨之臣”,竟然没有一个出头露面来帮这个至少还是“大汉天子”的。

      袁绍在看到汉献帝求救的诏书的时候,召集他的谋士们讨论,这个“天子”到底救还是不救?谋士沮授的的建议是:“今州城粗定,兵强士附,西迎大驾,即宫邺都,挟天子以令诸侯,蓄士马以讨不庭,谁能御之?---《后汉书·袁绍传》。”这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出处。

      袁绍却认为,这个皇帝还有什么用啊,要钱没钱,要兵没兵,把他弄到我这里,怎么办?如果我要代汉自立,怎么处理他啊!袁绍不屑于假借天子之名干点什么,他的目的很清楚:取而代之!

      袁术就更直白,我正忙着称帝呢!别烦我!

      其他的那些诸侯们也就是看看---那几个大佬都不出手,我们就当没看见!这个包括刘备,这个“皇叔”。这位刘皇叔连一句安慰的话都没有,当然,那个时候刘皇叔还只是一只丧家之犬,正惶惶不可终日呢。

      但是曹操却义无反顾,疾驰几百里迎献帝于洛阳。曹操的到来,汉献帝的命保住了,大汉也就保住了,尽管,这个所谓的“皇上”基本什么都没了。

      这难道是“挟天子以令诸侯”?

     的确,曹操保了汉献帝,同时也做出了迁都的决定,这个决定无论是在客观上还是主观上都是站得住脚的。客观上讲,洛阳已经破败到没有成为国都的最基本条件,重建洛阳是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天下大乱,哪是说建就建那么简单。。第二,如果曹操撤兵回许昌,那么汉献帝就是光杆司令,在乱世,那些满嘴仁义道德的所谓“忠臣”们,至多也就是依附在皇帝身边的寄生虫而已,靠他们保护皇帝那就太天真啦!

      曹操决定迁都,是既为汉献帝着想,有为自己着想的非常现实之举。但就是这个决定,让那些跟着汉献帝刚吃上一顿包饭就开始以“勤王”自居的大臣们变得“翻脸比翻书还快”。

      按照这些没本事保住汉室,但有本事弹劾功臣的所谓“忠臣”的意思,曹操应该和他们一样,变成食汉禄,不办正事儿的“忠臣”,破败的洛阳(已经被董卓一把火烧的不剩什么了)继续做帝都,他们继续在这里吃着像曹操这样的人,然后,曹操还要感恩戴德才行,这样的曹操才是“忠臣”。

      这就是中国古代一些忠臣的“真实写照”。

      平心而论,这个时候,所谓朝廷,已经没有了控制全局的任何资本,这些所谓忠臣,除了为自己的利益而“道义上捍卫朝廷”,他们在如何匡扶汉室上,就是一群废物。

      曹操的确把汉献帝迁到了许都(建业),但是事实上,从此老刘家的天下算是保住了。在曹操的保护下,任何人都不可能“篡汉自立”,只有“反叛朝廷”这一种可能。

      曹操说:如果没有我曹操,不知几人称王,几人称帝。这话说的实在啊!

      曹操也的确是“大权在握”了。但大权在握的曹操,并没有利用自己至高无上的权力仅仅为自己某得好处,他还是很尽职尽责的忠于自己作为“汉丞相”的值守,竭尽全力为恢复大汉的基业努力打拼,实际上,所谓“挟天子以令诸侯”,更确切地说是“代天子以令诸侯”---天子说话不好使,但曹操好使。所有的号令都出自天子。这个的确也是有用的,当天子迁都许昌之后,所有的蠢蠢欲动都就踏实了。

      在看不到“灭汉取而代之”的希望的时候,袁术就破釜沉舟,割据一方称帝了,这是第一个称帝的诸侯。曹操代天子发出召令,讨伐这个叛臣贼子,所有的诸侯不敢不听,至于做不做,连所谓“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都无法左右。

      这就是汉献帝时期的现实,所谓皇室,也就是一个象征性的存在。就是这样,还是有太多的人不希望它存在,并且是欲灭之而后快。

      这个时候,曹操挺身而出,咋就错了?曹操的挺身而出无非就是让那些心怀破测的人希望破灭了而已。但对汉室来讲,幸莫大焉!

      从汉室定都许昌开始,大汉就算安定了。但是那些大权旁落的所谓“忠臣”却觉得别扭了。说来也奇怪,才吃了几天包饭就放下碗骂厨子了?

      可是“煽风点火”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曹操推荐给朝廷的有功之臣里,他们看见了一个号称皇叔的人,这个人是刘备。

      汉献帝看到了希望,实际上不知道他是傻还是傻,把振兴大汉的希望寄托在这个本来就想做皇帝的人的身上,实际上就是傻。

      那么这个“刘皇叔”是不是靠的住呢?不看广告,看疗效。我们从这个“汉室宗亲”刘备刘皇叔的所作所为看看他是不是真的很靠谱。

      先看看刘备“大业”的背景:

      东汉末年,黄巾军起义,天下大乱。可是朝廷内部宦官集团和外戚集团也正在进行着“你死我活”的争斗,这时候无论是各路诸侯,还是朝廷重臣,眼睛都牢牢地盯着朝廷的内斗,寻找着稍纵即逝的机会,黄巾军的事谁都没什么心思。

      朝廷无力平叛,只好号召民间自行组织武装,只要是抗击和围剿黄巾军,就可以论功行赏,列土封侯。

      千载难逢的机会来了。

      一个没落的皇室后裔,靠织席贩履为生的刘备,看到了这个机会,因为他看到了《告示》,也看到了他梦寐以求的机会---他可以趁机干一番大事了!但他要钱没钱,要人没人,咋办?刘备知道自己唯一的资源是什么,那就是他是“皇叔”,当今的皇上是他的侄子辈。

      这个身份被刘备一直用到死。

      这个身份让他得到了两个人,关羽和张飞。关羽有本事,有情义,张飞有本事,有情义,还有家产。刘关张三人在张飞家后花园桃源三结义,张飞散尽家财招募士兵,然后带着不怎么强大的队伍加入了围剿黄巾军的争战。

      和曹操相比,这个皇叔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机会主义者。仗着两位拜把兄弟能打能杀,剿杀黄巾军立了战功,刘备得到了平生第一个官职——平原县令,可惜好景不长,得罪都邮挂印而走。厚着脸皮蹭到讨伐董卓联盟,凭着二弟关云长温酒斩华雄的佳话,蹭到一个外场座次。

      他不断的改换门庭,但每次改换都有所收获:投奔公孙瓒,拐跑了赵云,然后就是袁术,拐走了人家几千人马。假借解徐州之围差一点就“鸠占鹊巢”,最终还是“痛哭”好使,几场痛哭下来,骗得了徐州。

      但是吕布来了,刘备也不的不把徐州让给驴奉先——他打不过人家。于是,借曹操之手,把吕布给干掉了。

      曹操还是有眼光的,他认为,作为“皇叔”的刘备应该和他的心思差不多——在乱世当中承担“扶大厦之将倾”的重任。他把刘备带回了建业,并隆重介绍给了汉献帝。

      作为皇室宗亲的刘备,入宫觐见皇帝陛下,这还是他平生第一次,这一次就坐实了刘备“皇叔”的身份,从此“刘皇叔”成了他最宝贵的资源。

      事实上,曹操有很多的机会干掉这个“今后的对手”,他之所以没有,不是舍不得,而是不愿意。他不仅一次的幻想这个刘皇叔能够和他一起匡扶汉室,这个想法应该是发自内心的,不然,他没必要把这个还不成气候的落魄皇族介绍给汉献帝。

      有一个著名的故事“煮酒论英雄”。曹操请刘备到自己家聚聚,当时正是梅子青青,酸爽可口之时。两个人喝酒聊天,曹操谈起了往事:那年争战,天气炎热,士兵急行军多时,都已饥渴难忍,正无主意的时候,看见远处一片梅林,灵光一闪,举鞭指向梅林:前方梅林,梅子正熟,食之生津止渴,速速前往!众军士一想到梅子的酸爽,口中生津,竟不觉饥渴。

      “望梅止渴”这个成语就这么诞生了!

      这个桥段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曹操根本没有把刘备当做敌人。而是当做可以共事的朋友。

      谈到天下英雄,刘备扯出了很多当时的豪杰,刘表,袁绍,袁术,曹操均不以为然,当刘备反问的时候,曹操说:论当今天下英雄除了我,就是你!

      刘备竟然吓得筷子掉到地上,,曹操很诧异,夸你是英雄,你怕什么?

      刘备心虚。

      曹操哪里知道,匡扶汉室,刘备也没心思,尽管他已经在那个所谓的“衣带诏”上签了字,但是他很正的心思却不在匡扶汉室,他正挖空心思琢磨怎么从曹操那里沾点什么便宜呢!

      不仅是曹操,汉献帝也把振兴汉室的希望寄托在刘备的身上,只不过汉献帝想的是以刘备取代曹操,毕竟刘备是自己家人,还是自己的叔叔。叔侄俩密谋之后,刘备说,你等着,我到外面给你搬兵去。等我整大了,看我怎么收拾曹操。

      然后,刘备就借讨伐袁术的机会,骗了曹操几千人马,跑了。

      尽管曹操的谋士提醒曹操 :刘备绝不是等闲之辈,你和他联盟不靠谱的,这个人是有“帝王之志”的!留不得,也决不能放虎归山!

     曹操派张辽等几个大将去追刘备,追上了,但是没追回来曹操不让他们动手,还是因为曹操对刘备没死心——不跟我也就罢了,但毕竟是皇叔,至少不至于造反吧?

     于是,刘备逃出升天。

     曹操还是一如既往的扮演者大汉王朝保护神的角色,袁术称帝,就灭袁术(刘备离开曹操的借口就是灭袁术),袁绍雄居五洲之三,看看就要称帝,曹操就和袁绍掰腕子,在官渡之战,曹操上演了以少胜多的中国军事史上的一个神话。

     在曹操把大汉的已经跳出来或准备跳出来的敌人逐个搞定的时候,刘备在干什么?

     借着这个喘息的机会,刘备找了一个帮手,这就是诸葛亮,诸葛亮大概是最了解刘备的,知道刘备的什么了“匡扶汉室”,什么“奉旨讨贼”都是占地盘壮大自己色的幌子,高举“汉室宗亲”的大旗,最终一定是要成“帝王之志”的大业。

     诸葛亮也不啰嗦,直截了当的告诉刘备,你和曹操争不过,他才是“真正的宗亲”,他占天时,江东的孙权人家只顾经营自家的地盘,只求皇上封个王什么的,绝不谋反。孙权占地利,你刘备只能占人和了。

     刘备的人和就是骗,骗了荆州,然后入川再骗益州哦!

     按理说,曹操有能力干掉包括袁绍,袁术,公孙瓒,张鲁、马腾等等强敌,真的就打不过刘备?还是皇室宗亲这个名头,让曹操觉得下不去死手。直到曹操死,也没灭了刘备。

     于心不忍。

     至此,曹操算是把大汉的大部分江山给保下来了,功在千秋,拜爵封王是应有之义。汉献帝也明白,那个拿了衣带诏的“大耳贼”已经在蜀地自封为王了还是“汉王”。

     这是要以皇室宗亲的名义代汉自立的节奏啊!

     面对基本上已经是光杆司令的汉献帝,尽管曹操做了魏王,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并且想废掉汉献帝就是分分钟的事,曹操致死也没有“越雷池一步”。

     这难道还不算“忠臣”?

     曹操在所谓三国时期,无论是政治上,军事上,文学上都是出类拔萃的,比其他那两位要高的多,他的“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他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刘备这辈子也做不出一句。

     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毕生精力捍卫大汉,这在中国的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令人敬佩。

     毛泽东一生,在诗句中提到的历代帝王,除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还有——魏武挥鞭:

浪淘沙.北戴河   毛泽东

大雨落幽燕

白浪滔天

秦皇岛外打渔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

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

魏武挥鞭

萧瑟秋风今又是

换了人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国时期的曹操,算一个奸臣,还是匡扶汉室的忠臣?
得知皇叔刘备蜀川称帝,汉献帝刘协大笑三声,他在笑什么?
曹操落下“奸雄”的骂名冤不冤
盘点吕布一生中的贵人,剖析三姓家仆受欢迎的另一面
220年,曹操预感到寿命将尽,赶忙给在成都的刘备写了封信:“玄德
同样忠于汉室,荀彧为什么没有像诸葛亮那样流芳百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