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学校长都不做,陶渊明到底想做什么?
大学校长的职位,于现在是众生可望不可及的职务,于东晋时期,更是如此。

我们都知道陶渊明一生不愿意被官场琐事束缚,一心想过闲适散淡的日子,他做到了。

在晋太元十八年,公元393年,王羲之的次子王凝之时任江州刺史,他非常欣赏陶渊明的才学,就让陶渊明入州府任祭酒一职。

祭酒在当时就是主管教育,祭祀,谏议等事物,与现在的大学校长差不多。唐代的韩愈就曾担任过国子监祭酒。

按说还是不错的,只不过当时陶渊明所任的祭酒只是个幕僚职位,这个职位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创设,也就是说,晋朝有些地方编制是由地方官个人设立的。

就是说并非国家真正的编制。


陶渊明并不心怡,一来公事繁琐;二来对他来说,这些琐事将他束缚,不得自由,喝酒作诗不得闲。

他每天早上入官署办公,除了琐碎的公事,还要面对官场上纷乱的人事,还得对州府的长官们低眉顺眼。

而当时的王凝之虽得其父王羲之书韵,但是才学却浅薄,信奉道教,经常在府中举行宅蘸仪式,堂堂宰相王导之的侄孙,迷恋道教闲事,全无匡扶社稷之心,陶渊明自然是看不上的。

刺史王凝之都这般模样,想想祭酒还能怎样呢?

所以陶渊明决定放弃祭酒一职,就算无生计,亲躬耕,也要辞职,无论王凝之怎么挽留,去意已决。

放弃官职后,生计当然是大问题,躬耕于山水间,快乐在山水间。

在古代,州府的职务是人人求之不得的职位,他辞去职务,反而让人们对他高看,声望倍增,使他成为州府关注的人物,后来州府又找他做主簿,陶渊明深知,这个职务比祭酒还麻烦,又谢绝了。

于陶渊明来说既然寄身田园,便不会轻易走入官场,受羁绊之苦。


于陶渊明来说,山水在哪里,酒在哪里,诗就在哪里,快乐也就在哪里。

对于陶渊明来说,祭酒又何如?

他只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于他,有诗有酒,有风有月,就足够了,何况,他拥有无拘无束,完整的自己。

读每一篇文章,对你哪怕只有一丢丢的收获,那便值得点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能用官场思维看待大学校长的变化
余秋雨,46岁23封辞职信,坚辞大学校长职务,寻找精神家园
陶渊明的故事 资料
研究显示:“仕”不利于“学”
官迷陶渊明是怎么混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士的?
陶渊明四出四隐的原因探讨——陶渊明出仕之间的心态变化 ? 国学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