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些人混淆了寒热与升降
userphoto

2024.05.01 上海

关注

有位读者发消息给本号,说近来文章多有涉及到白厚或白腻苔,但却必须使用通降法的案例,问是否此苔即代表气机不降。

我说此苔只能直接与气不化津画上等号,而后再去综合分析,为何气不能有效化津。倘若将厚苔等同于气机不降,就跨度太大了。一旦中间遗漏了诸多逻辑点,就容易出问题。

但我接着想了下,过了N个小时后,再次补充回复他: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

因为,见到白苔,不经综合分析,直接与寒热画上等号,且完全不顾升降,是目前的通病之一。

这个弊病非常严重。

《程门雪案》来看的话,医界缺乏升降概念的这个弊病,至少已经持续好几十年了。

本号最早明确涉及这个课题的,是一篇本人的“江湖救急”案《大便频数》

病人大便频频,一天至少五次。我朋友根据病人的舌苔白润(中后部偏厚腻),小便次数也随之增多,以及病家反馈的大便不成形,准备处以升阳举陷结合温运之方。

这孩子幸运在于,我这朋友见我总讲通降,本来是想要借此案来找我掰扯:你瞧,仍有不少需要升提的~

好巧不巧,我听了他的描述后,说此证恰恰需要通降啊,好大一盆冷水往他头上浇~

初起,基于大便溏薄不成形的不实信息,我参考了湿温证的治法,通降肺气,利湿泄热。后来眼见为实,看到了那个与传说中判若两便的大便图后,我立即转用直接通腑。

正如我在那篇文章里所写的,寒热其实是其次考虑的,首先要明确的是,此证必须通降出去。而后再选择合适的温凉寒热药味配伍。

因为这是下焦闭塞证。

升降出入的优先级别永远高于八纲。这点必须铭记于心。

经此一役,我对这孩子的体质情况就掌握了。因而当他后来在今年春节期间,连日胡吃海塞,而伤食呕吐浑身厥冷时(参《现实版的热深厥深》),大承气是我上手就先确定下来的主方。

喝下即止呕,不到24小时,就好像一切都没发生过似的。

这两次经历让我那位朋友非常触动,从此也对气机的绝对优先级别有了体悟。

昨天他和我说起一位不那么幸运的小孩。

这是他在朋友圈看到的真实案例,一个小孩多日大便难下,每天虽大便数次,但每次蹲马桶要顿很久,才能排下少量大便,之后还排出了带血的黄白粘液。

去找了大医院的中医专家看诊,药方里有藿香、苍术、白豆蔻之类。他一给我看那方,我就知道不但不可能有效,还会更糟。

这孩子目前都没有大便了,肛门只能排出一些带血丝的黏液,并开始出现了明显的体温上升。

如此开方,或许是基于舌苔颜色偏白质地偏腻,或许是基于大便频多,或许是基于大便糊状,但这些最多只能说明有湿,仅此而已。

湿阻气,大肠腑气严重闭塞,导致大便难下;气郁化热,热甚且久,导致灼伤肠道而出血;气机闭塞,郁热内灼,导致体温升高。

当务之急,是要爽快麻利地通腑。一两剂的事儿。

马桶堵塞时,不去向下疏通马桶,却丢进去大堆干燥剂,这是什么意思?

是嫌还不够热,还是不够燥?

湿阻气,气不化津;湿阻气,气郁化热,热耗津液。津液的消耗已经远远大于产出。

从尚能有些大便,到完全闭塞,还体温升高,是这样的用药该得的!

我朋友很坦率地说,在那两役之前,他估计也会见湿即用苍术之类,而不会去考虑气机的状态与正气的情况。

对于朋友圈看到的这位孩子,他也是爱莫能助,只能叹息怜悯,和我说道说道。

中医发展数千年了,我所奇怪的是,怎么连最基本的通下都不会了?!

这与“寒热”不是你死我活,非此即彼啊。

即便是寒,再寒,你该通下还得通下,不是么?

昨天文章里有用扶阳温运药来通下的,有用麝香肉桂来通下的,有用干姜桂枝来辅助通下…

还有古人常用的备急丸、温脾汤、半硫丸等,无不是为了通下寒积的。

古人从来没有因为是寒,所以该通下的也不通下了,只是用药燥一燥。试图用足够辛燥的药,就能解决腑气闭塞,这不是天方夜谭么?

从极致中能够看到本质。

这是本号的口头禅之一。

腑气闭塞,是通降的优先级别高于寒热的极致表现。而从中可以看到的本质,则适用于人体上下内外一切。

比如很常见的肺气受阻而不降。

我们一般能看到痰湿之象,但是大多都过于偏重宣散。正如《程门雪案》的前医们,局限于辛温燥、辛温散、甚至辛温热药,试图以热克湿,以燥克湿。

但这样的用药,由于解决不了下气的闭塞,往往只是不断地助热耗津,并将人体一身之气向上升拔。最后痰气闭塞上焦,中下之气则完全失司。从闭发展为半闭半脱,最后彻底上脱。

就如我对那位读者说的,只顾寒热而不顾升降,其导致的诸多弊端,类似《误用表散法》

倘若在这个由闭向脱的发展期间,用了所谓的补肾药,因气得以润降而病势得缓,又会将病人初起之证,误认作“肾虚”。而无法正确地意识到,是因为一开始没能正确用药以通降肺气。缺乏正确的总结,便会在同一个问题上,反复犯错而不觉。

记得在《程门雪案》中我特意写道过,所有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偏虚偏实,人们是不会因此即死的。但是,升降出入的极端异常,会直接导致死亡。

“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

昨天朋友和我聊起那位不太幸运的小孩时,我也和他再次强调了,此证误治的问题就在于,医者大概率上手就断寒热虚实,然后就治寒热虚实,而丝毫看不到已经非常急迫的升降出入的问题。

徐文兵的《病毒性脑炎》案中的小孩,为什么会从普通的伤食感冒,发展到抽搐惊厥,死里逃生后,又遍身发疹,上肢痿废(后经治疗康复)?不也就是因为整个治疗过程中,始终没能及时正确地开闭么。

阴阳寒热争论不休上千年,本号自己一直以来力求,从意识上突破,并整理写文,直至逐个击破。

同时也相信今后会有更多人,自发得想要超越于其上,优先明辨决定生命存亡的气机状态,并能够及时有效地调控气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药基础知识——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配伍
中药基础知识
慢性萎缩性胃炎:用药要调理脾胃升降,行气除痞消满
5-1 药性理论——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
《中药方剂学》中药的性能
升降出入药物浅述及临证组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