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解读:曾氏的第二发脉地,“南迁鼻祖”是他......

曾氏的第二发脉地

--曾广林--

曾参的后裔,多代未出山东境地。至第九代曾乐(字训韶),虽曾出关为汉山阴(今浙江绍兴县)县令,因有功加封都乡侯,但后又返回山东。元始五年(公元5年),王莽篡汉。曾琰(yan官汉提举副使)长子曾据(字恒仁,曾氏第十五代,生于汉元帝永光元年戊寅公元前43年正月初七日,官至都乡侯,因治朝有功,西汉永光年间加封关内侯),道循宗圣“爱忠中君,驱邪匡正”之训,对王莽的举动大逆不孝,不事官职,于始建国庚午年(公元10年)十一月十一日“契族二千余人,尽徙豫章庐陵”(即今江西吉安)。至此,山东武城曾氏几乎无人再居此地,庐陵则成为曾氏旺族中心,亦可称为中国曾氏第二发脉地。曾据为曾氏“南迁鼻祖”。

原来,庐陵乃中国富庶之邦,水陆畅通,商贾云集,山多林茂,土地肥沃,辖域宽宏,人口稀少,气候宜人,风景如画,实为人类生息繁衍之宝地。宗圣后裔曾据南迁选择此地后,首居吉阳老屋场。

吉阳老屋是曾姓继山东武城后的第二发脉地,有曾氏世家之称。古吉阳今永丰、吉水,吉阳老屋现在永丰西南部。吉阳老屋有八景,即“翠岗烟霞”、“平岗风月”、“后墅文峰”、“前山笔架”、“西溪渔唱”、“东岭樵歌”、“北苑行狮”、“南陵伏虎”。按元、清两代御史考证,曾据南迁这里后,人丁兴旺,由十五代发展到八十余代。特别是曾丞之子第三十四代曾圭、曾旧、曾略三兄弟发脉,衍徙全国各地乃至海外,成为中国曾氏繁衍昌盛之期。


秦王统一中国,置郡县为天下,庐陵县,隶属九江郡。汉高帝五年(前202),庐陵称楚地,庐陵县改属豫章郡。汉初平二年(191),庐陵由县升郡置,统西昌(今泰和)、高昌(今吉安县、市)、石阳(今吉安、吉水县)、吉阳(今永丰、吉水)、东昌(今吉安、安福)、新兴(今永、宁、莲)、巴邱(今峡江)、南墅县等,除巴邱、南墅以外,均系庐陵县析置。三国时期(220-265)属吴地。宝鼎二年(267)吴主孙皓又置吉阳县,属庐陵郡。隋改庐陵郡为吉州。

公元561年并吉阳、石阳、阳丰三县入庐陵县。唐时先为庐陵郡,后复置吉州。宋改吉州路,元改吉安路,明、清为吉安府庐陵县。南唐保大八年(950),析庐陵水东十一乡置吉水县。古时的吉阳乡更名为迁莺乡,是十一乡之列,属吉水县。宋至和元年(1054),析吉水之报恩镇及兴平、明德、永丰、云盖五乡置永丰县。南宋绍兴二十一年(1151),又析吉水之迁莺乡以益永丰。因此,吉阳县治在今永丰县古县乡,吉阳乡在今吉水冠山乡与永丰县、古县乡交界处,隶属永丰县,现为永丰县的富溪、坑田、古县乡。

曾据南迁庐陵吉阳所繁衍子孙,江西曾氏称据公房系。曾据长子曾阐,曾阐长子曾植,曾植长子曾耀,曾耀长子曾培,曾培长子曾德,即武城曾氏第十六开派至二十开派,属曾据公房系,时为西汉末至三国初年。继而为曾德公房系,即二十一代至二十五代。此五代是曾德长子曾珣,珣长子曾涣,涣长子曾梓,梓长子曾勰,勰之子曾端。此五代时为汉末至三国吴。三是曾端公房系,即武城曾氏第二十六代至三十代。


曾端长子曾铉,铉之子曾海,海长子曾璜,璜长子曾兴,兴长子曾隆。此五代其时为三国。四是曾隆公房系,即三十一代至三十五代:曾隆之子曾钧,钧之子曾谋,谋之子曾丞。


曾丞,司空兼尚书令。居庐陵吉阳乡上黎堡螺狮岭。所生三子曾圭、曾旧、曾略又各衍居一房。曾圭为庐陵、吉阳房;曾旧为乐安、临江房;曾略为抚州、南丰、临川房。


曾圭,庐陵、吉阳房祖,字子玉,居吉阳乡上黎堡(今永丰睦陂)。生于唐开元间,殁葬吉阳乡黄田堡鸡公山。配萧氏,伴夫葬。生子五:长子曾宽、为宽公房先祖,仍居吉阳上黎堡;次子曾绰,居庐陵吉源乡;三子曾丰,居袁州(今宜春);四子曾晖,居广州,为广东曾氏始祖;五子曾隐,居泉州。宽公房系为三十六代至四十代。
曾宽之子曾庄,庄之子曾庆,庆之子曾伟,伟之子曾辉,辉之子曾崇鼎。此五代,时为唐末宋初。


三十七代曾庆的二子:长子曾伟,次曾骈,父子3人均为唐御史大夫。曾伟,居仁寿乡上查(今吉阳八都乡);曾骈迁居永丰木塘(今沙溪乡)。伟之子曾辉,字延辉,官吴镇南节度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国子祭酒、御史。由吉水上查迁居庐陵永安乡睦陂、和风里、堡上、罗源村。


他将以上4个村分别建的东、南、西、北宅,分给4个儿子各衍一宅。长子曾崇鼎为东宅祖,生子七:奇修、载修、懿修、蕴修、全修、进修、能修,分别繁衍新淦、神光源、峡江馆头;次子曾崇邺为南宅祖,官吉州司马,生子三:霸修、冲修、著修;三子曾崇德为西宅祖,官庐陵佐使,生子五:澄修、敬修、裔修、从修、绚修;四子曾崇祯为北宅祖,生子二:鸾修、纹修,分别衍邑西马铺前(今吉安市白塘乡先锋村)、庐陵双塘边。西宅祖又立为崇德房系。


曾崇德长子澄修,官吉州团练使;澄修长子曾裕;裕之子曾知古;知古无子,其弟曾知温长子曾朝阳;朝阳长子曾仔肩。曾崇德次子曾敬修,字仁可,自上查迁睦陂再迁曾家坊,宋登翰林学士。澄修次子曾肃,宋登进士。肃生三子:知温、知良、知恭。


知温次子载阳,载阳生五子:鑑(jian)、锐、鉞,锐生與道,與道生彦與,彦與生五子:谘、许、谌、谔、湮,湮生四子:恂、悱、恪、懹,悱生二子:沅老、沅英,沅老生郗郕、郗颜,郗颜生三子:雷顺、德裕、巽甲,巽甲生五子:如璋、如瑶、如瑄、如瑾、如琛,如瑶生五子:洵、混、源、潜、潼;潼生五子:子集、子荣、子隐、子棋、子里,子棋生子二:长子光潜,生魁纲、魁纪(具迁湖广长阳咬草涯),子棋次子光澄,生子二:长子大元,次子大才,此为曾氏从曾参始第五十七代。


大才,字魁先十郎,永乐年间由庐陵吉阳乡迁袁州宜春县石里乡海棠上家,即现宜春市袁州区慈化镇曾坊村,为上曾祠。


肃次子知良生四子:太阳、少阳、秋阳、向阳。曾知良由睦陂迁吉水居歧,三传后迁吉水兰溪(今吉水八都乡)夹江而居,分上宅与下宅。嗣文由住歧迁居兰下宅,继迁泰和西岗、碧江、槎富等地。曾崇德三子裔修无后,其四子从修,字同升,生子孟鲁(四十二世)。

曾孟鲁由睦陂迁湖南茶陵州(今茶陵县)西阳乡,是武城曾氏迁湖湘始祖,曾国藩属其后裔。


曾旧,字惟人,是乐安、临江、新淦房祖。生于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登进士,官光禄大夫,赠上柱国、鲁郡开国公。宪宗元和二年(807年)由吉阳迁乐安云盖乡,衍望仙里、角陂、大坑、新淦、碧云山、临江等地。生子三:长子曾宥,生子名亮。其后裔分别衍徙崇仁、咸溪、永丰、松江、兴安、罗山、泰和、秋陂、龟田、德安、九江、瑞昌、彭泽及湖北小池、武穴、阳新等地;次子曾广,唐举贡元,抚子国俊(即圭公之子曾晖之次子国俊出嗣),唐登进士,官袁州太守;三子曾德,居琪山。均已分房继嗣。曾旧6传有裔孙蟾、虹,分衍两房,长房曾蟾迁赣南虔州,生五子,长子洪祥,裔衍广东增城;次子洪立,裔衍抚州南丰;三子中立,裔衍宁都;四子中美,裔衍广东保昌、始兴,广州、南州、新会等县;五子中彦,由虔州迁徙入闽,在汀州府宁化县怀德乡郎马墩下橄榄树村开基,为曾氏入闽始祖。中彦生三子,长子曾美返迁江西新淦县;次子曾良亦迁江西石城石壁下;三子曾俊世居橄榄树村。


曾俊下传5代(宗圣45代)有江、淮、河、汉、海兄弟5人,先后从橄榄树村迁上杭县茶地陈坑、兰溪礤(ca)头、庐丰扶阳、中都长岭下、紫金山曾坑等村开基,均尊其父恩一为曾氏入杭一世祖;曾旧6传次房曾虹,生权、恭、咸三子,裔孙世居江西虔州或繁衍邻县广昌及宜黄。


曾略,是抚州、南丰、临川房祖,官唐光禄大夫、节度使,由吉阳迁抚州甘山。生子一,名曾炀。炀生咏,咏生筠,筠生可徙、洪立、宏立。此为南丰三祖。


曾可徙,官唐镇南节度使、佐厢兵马;曾洪立,唐平章修职郎;曾宏立,官唐镇南节度使。三祖均已分房继嗣。


曾巩、曾布、曾致尧是其后裔。丞公三房曾略(宗圣34代),8传裔致尧,北宋太宗时进士,江西南丰人,其次子易知13传有广渊、广新(昆仲),同迁粤东兴宁县,长居九龙岗,次居龙归洞;致尧五子易占,占9传曾汝兴梁,由赣入闽,在宁化短暂居住后,又直下汀江中游,迁入闽西上杭县十二铺水南里开基创业之后,裔孙又有分迁粤东镇平及闽中福州府的。

历史上宗圣曾参裔孙有三次重要南迁:


第一次是在西汉末年,曾参15代裔孙曾据从山东武城避难迁居庐陵吉阳乡(今吉安市)永丰睦陂;


第二次是在北宋末年,吉阳始祖曾据裔孙曾恩一(宋圣44代),他的五子江、淮、河、汉、海,先后迁来闽西上杭开基;


第三次是在南宋理宗宝庆年间,宗圣45代鲁国郡裔孙曾十三郎,从山东曲阜迁上杭紫金山。上述三次迁徙,形成南北两宗曾氏在汀江中游地域的汇合,使上杭成为客家曾氏繁衍外迁闽西南、粤东南、赣南、广西、台湾以及东南亚海外各地的幅射中心。


重修(宗圣志)载:武城曾氏族谱旧以莱芜侯曾蒧为始祖。自宗圣公升配至圣殿,明正统间加封莱芜侯,为公由两庑移配启圣王祠。而南武山专庙因遵定制别祠。莱芜公自是谱以宗冠首。第三十七派曾庆生二子伟、骈,伟后为南宗,骈后为东宗。自庆以上,为东南宗共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钟氏族谱钟氏源流研讨(96)提龄公系全
连南瑶族自治县寨岗社墩姚姓福常世系‖一脉人文经纬长
曾姓总系
曾子世系,终于找到了,曾家人一定看哦!
广东潮汕地区陈氏派系宗源
《广东五华安流原福昌乡对镜村李氏族谱》(旧谱连载之?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