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研究性学习】《红楼梦》中的“预言”(王杨浩铂、孙梁恪一、安泽齐、乔雨阳)
《红楼梦》中的“预言”
王杨浩铂 孙梁恪一 安泽齐 乔雨阳

【摘要】《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它的独特之处在于,曹雪芹先生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写法,在故事的开端就通过判词和红楼梦曲将人物的命运暗示给了读者,并在小说情节发展的过程当中不断用谜语、诗词、戏曲名等强化人物的命运,连人物的姓名都具有很强的预言性,巧妙地暗示了人物的命运。小说中具有预言性质的内容很多,本组成员不求全面细致,仅针对书中人物姓名、行为、诗词等方面,就自己的阅读发现进行浅显的探讨,初步从“预言”角度挖掘人物命运。

【关键词】红楼梦 预言 姓名 行为 诗词

曹雪芹先生在《红楼梦》整部书中对于故事与结局走向的铺设随处可见,这种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写法不仅可以不断激发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阅读兴趣,而且在读完后还会让人回味无穷。本文将挖掘书中人物姓名、诗词、行为等方面所具有“预言”性质,探寻人物命运,跳出连贯故事线来品读《红楼梦》。

姓名

书中人物名称的选取是十分讲究的,作者开篇引入的两个人物:甄士隐和贾雨村的名字就有重要含义,这二人姓名谐音为“真事隐和假语存”,作者暗指本文为一部虚构小说并非真实的,其实“真假”本就是书中一个重要的话题,例如书中情节发生在“贾家”,太虚幻境中有名的对联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还有书中后文提到的与贾家十分相似甚至家里也有个“宝玉”的“甄家”等等,假假真真,真真假假,到底是故事是假的,还是指荣华富贵在这世界上本就虚无,那什么又是真的呢?真是个引人深思的问题。

而秦可卿的名字,笔者认为是书中以人名暗示人物命运的典型代表,其名字或有三层暗喻:

1.秦可卿——秦可亲,这里指其在贾府中大部分人的心目中都十分可亲,给人印象很好,上至贾母下至下人都很喜欢她,贾府众人喜欢她的原因除了她长得美丽动人外,更主要还是因为她为人非常有亲和力。怜贫惜贱、尊老爱幼,是秦可卿给人的直接感受。可惜的是,众人看到的只是秦可卿的一个虚像,不是真实的秦可卿,于是就有了下一层隐喻。

2.秦可卿——情可轻。秦可卿的外部表象,连阅人无数的贾母都给骗过了,觉得她行事温柔和平稳重。其实骨子里,秦可卿是个轻浮无比的女人,如果不是人老成精的焦大酒后吐真言,贾府尤其是宁国府的老老少少就这样被她的表象给骗了若许年。焦大本来是个忠仆,如果不是那晚有些醉意的他受到不公正待遇,三更半夜派他去护送秦可卿的弟弟秦钟回家,估计他也不会把秦可卿与公公贾珍暗地里爬灰的风流史抖出来。焦大越发连贾珍都说出来,乱嚷乱叫说:“我要往祠堂里哭太爷去。那里承望到如今生下这些畜牲来!每日家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我什么不知道?咱们'胳膊折了往袖子里藏’!”警幻仙子在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早就把秦可卿是个什么样的女人透露给了贾宝玉,让他看到了给秦可卿的判词:“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秦可卿本身就是一个多情情种,所谓情天情海幻情身,而贾珍又是情中饿鬼,二者相遇必然会发生爬灰这种事,所谓情既相逢必主淫。

3.秦可卿——秦可倾。贾宝玉在太虚幻境看秦可卿的判词时,看到一幅画,后面画着高楼大厦,有一美人悬梁自缢,指的就是秦可卿上吊自杀。曹雪芹把秦可卿悬梁自尽这件事描写得很有诗情画意,用“画梁春尽落香尘”这样的妙句来形容,脂砚斋对此不无调侃,虽说秦可卿是“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但其实宁国府的败落,罪魁祸首是宁国府的首脑贾敬上梁不正下梁歪,都是因男女情事而起,不能怪罪秦可卿。所以这层暗喻也说明了作者认为秦可卿的罪过始于腐朽的社会与家族,是整个家族乃至当时社会的缩影,并不能只责其一人之罪。

除了上述的名字,书中还有很多类似的设定,如大家都很熟悉的元春、迎春、探春、惜春的首字组成“原应叹息”,暗指四春悲剧的结局。甄英莲谐音“真应怜”,也暗指了英莲幼时被拐卖一生悲惨的人物命运。

人物名字的深意是《红楼梦》的一大特点,除上述分析外还有很多,其通过人物姓名的谐音来暗指人物命运或文章内容,初读时让人难以察觉,读过后回顾整本书便觉其妙,同时也包含着作者的写作情感与意图。

行为

书中作者常常借助书中人物行为铺设故事走向与结局。

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龙禁尉,开头写到凤姐梦见秦可卿托梦给她:“婶子好睡!我今日回去,你也不送我一程。因娘儿们素日相好,我舍不得婶子,故来别你一别。还有一件心愿未了,非告诉婶子,别人未必中用。”可卿语重心长地对凤姐说:“常言'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又道是'登高必跌重’。如今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一日倘或乐极悲生,若应了那句'树倒猢狲散’的俗语,岂不虚称了一世的诗书旧族了!”一语道破了贾家最后败落的结局。

第三十回宝钗借扇机带双敲,宝玉为了哄黛玉说:“你死了,我做和尚。”暗示了宝玉难脱出家的结局。

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李纨的签“竹篱茅舍自甘心”,李纨笑道:“真有趣,你们掷去罢。我只自吃一杯,不问你们的废与兴”。贾府败落后,李纨母子没有被连累,而且因为贾兰有出息,母子二人生活的不错,但是她对贾府的落难亲属却很冷漠,没有救助。

第四十一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中,板儿的佛手与巧姐的柚子交换。脂批:“小儿常情,遂成千里伏线”。柚子即今香橼之属,与“缘”相通;佛手,指迷津者,代表慈悲和引渡,一双手牵引巧姐离开悲哀的深渊,走向人生正道。巧姐从板儿手中换得佛手,暗示板儿和巧姐的姻缘。

第二十八回蒋玉菡情赠茜香罗中,宝玉和蒋玉菡交换汗巾,又转手把蒋玉菡的汗巾送给袭人。汗巾是贴身之物,古时男女交换信物便是私定终身,借宝玉之手暗定了蒋玉菡与袭人的姻缘。

第五十四回史太君破陈腐旧套中,宁荣两府欢度灯节,直到半夜,凤姐提醒各位早些休息,说了一句:“外头已经四更,依我说,老祖宗也乏了,咱们也该'聋子放炮仗——散了’罢”。“炮仗”是一个十分熟悉的意象,早在第二十二回,众人猜灯谜时,它作为元春灯谜的谜底,已经被冠以“一响而散之物”,有不祥之兆。看来此处的炮竹也另有深意,老祖宗的气数将尽,家族大业走向疲敝,正处大厦将倾之时,而贾家如同“聋子”一般一代不如一代的子孙们仰仗积业,自甘堕落,最终只落得“树倒猢狲散”的命运。

第二十八回蒋玉菡情赠茜香罗,宝玉的酒令中写道:“女儿悲,青春已大守空闺。女儿愁,悔教夫婿觅封侯。女儿喜,对镜晨妆颜色美。女儿乐,秋千架上春衫薄。”此处所写可能暗指宝钗, “喜”和“乐”是宝玉经常看到的女儿们的日常情景,而“悲”和“愁”则是作者对宝玉日后的生活所埋的伏笔,宝玉出走后,宝钗“守春闺”,只怕内心也曾有过“悔教夫婿觅封侯”的想法吧。

同样有预言意味的还有蒋玉菡的:“女儿悲,丈夫一去不回归。女儿愁,无钱去打桂花油。女儿喜,灯花并头结双蕊。女儿乐,夫唱妇随真和合。”此处所写可能暗指袭人,“灯花并头结双蕊”是说袭人一生中有两个男人,她和宝玉有夫妻之实,后来又嫁给了蒋玉菡。“夫唱妇随真和合”指蒋玉菡和袭人婚后生活也很幸福,这也和他给出的酒底“花气袭人知昼暖”相吻合。也正是一次酒令让蒋玉菡认识了袭人,又是一条腰带把袭人和蒋玉菡阴错阳差地捆绑在了一起,才有了一段谁都料想不到的姻缘。

曹雪芹先生常借人物语言行为等为故事的发展作铺垫,用这样的手法将故事走向铺设在情节之中,设立在书中人物日常交谈中。读后让人有一语成谶之感,细思更觉预言使用之妙。

诗词

诗词在书中是经常出现的一种“预言”形式,几乎每一首都有很大的解读空间,对情节发展有着预言或暗示作用。比如:

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中,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向甄士隐索要香菱未果后,便念了四句诗:“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这便预示了香菱之后的命运。菱花指香菱,雪则暗指薛家,即薛蟠。菱花是夏日开的,而雪是冬天下的,菱花遇到了大雪,则是交代香菱的生不逢时,遇人不淑,这也是她悲剧命运的开始。“佳节元宵后”,“烟消火灭时”也点出了香菱之后的沉浮身世,即在元宵节后走失。同时,此诗“烟消火灭”一句也暗喻着甄家大火与被抄家,最后家破人亡的结局。

第七十六回凹晶馆联诗悲寂寞中,湘云和林黛玉中秋夜的联诗中也蕴含着她们的命运。湘云的一句“寒塘渡鹤影”隐喻了她将独自面对凄苦的岁月。湘云可谓《红楼梦》中最具性格的奇女子,她性情豪放,心直口快,甚至醉卧大青石而眠;且颇具才华,曾在诗社作诗夺魁。在贾府,史湘云是受到众人喜爱的一类人。曹雪芹在第五回的判词和红楼梦曲中暗示其很有可能与卫若兰喜结连理,但悲哀的是卫若兰早亡,湘云最终孑然一身,独守清贫。而黛玉的一句“冷月葬花魂”,更是林黛玉一生状态的缩影,预测了她最终的归宿。自幼多病,不离药石,母亡父逝,自己又寄人篱下,身世凄冷,加之以性情孤冷,孤独而逝,一个“冷”字,几乎贯穿黛玉的一生。她的《葬花吟》中,有诗句云“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人如花,再美也有凋谢之时,死亡之期。暗示了黛玉的生命将在孤冷中渐渐消亡。

其他

除了上述形式的“预言”外,还有很多其他形式的“预言”。如物品:第八回中交代,宝玉的通灵宝玉上写着“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宝钗的金锁上写着“不离不弃芳龄永继”。这个对子中暗示了薛宝钗和贾宝玉的金玉良缘。这也便有了二人结为夫妻的后话。

还有通过戏曲顺序来暗喻的。比如:第十一回庆寿辰宁府排家宴中,戏曲的顺序为《双官诰》→《还魂》→《弹词》,其中也蕴含深意,《双官诰》宁荣二公创建贾家家业,家族兴盛→《还魂》借喻秦可卿临终前托梦凤姐,交代保全家族→《弹词》借唐玄宗宠幸一时的李龟年在国破后的潦倒生活,来映射宝玉最终“寒冬噎酸齑,雪夜围破毡”的生活同时辐射贾府命运“也就是时候了”等。

结论

综合上述分析,通过阅读分析书中的“预言”,笔者为曹雪芹先生写作之妙而惊叹,沉浸书中,这些“预言”,让读者感受人物命运的偶然与必然;跳出红楼,读者又仿佛与曹公对话,惊叹于他的巧妙安排与构思。曹公将“自己”写入书中的“角落”,这些“预言”极大的解读空间,也让读者跨越时间和空间读出了不一样的韵味。“预言”中包含着中华文化深厚的底蕴,是我们中国人才能读懂的“梗”。这恰是《红楼梦》中预言的魅力与价值所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反读《石头记》第38回(1):《石头记》成书过程
释“白首双星”——关于史湘云的结局
(两材料)关于“《红楼梦》“生活美学”
红楼梦的写作方法
她慈眉善目,却是红楼梦中最有心计的
袭人嫁给蒋玉菡后,对贾宝玉有多绝情?作者伏笔扒光她的老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