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学已经岌岌可危?让“AI”锦上添花的两个字

AI并不新鲜,但讨论AI对于作家的挑战则是最新的事。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一次对话中说:作家独具个性的形象思维 AI 永远无法替代。”

作为首位中国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自然有他的发言依据,从其发言来看,至少表明了三个观点。

过去,文学从未消亡

莫言说:“我从80年代开始写作的时候,就听到过很多给文学敲警钟的言论,说随着电视和网络的出现,文学的命运可能就要终结,事实证明,文学永远不会随着科学的进步而消亡,每一次科学的进步都会给文学插上新的翅膀。即便 AI已经出现,作家这个职业也不会就此终止。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回望中华文学历史,文学无论其形式还是载体,从人们劳作时简短的发音,从单音节到多音节,从极少数量甲骨文到如今浩瀚的语言文字,从具象的象形文字到精益的诗词歌赋、小说、影视等等,科学一直在发展,但文学,有没有消亡?

现在,文学才是刚需

刚需并不只是吃饱穿暖!古人有诗:“登高望远不可无,不可一日不读书。”古人什么条件,尚且发出如此心声。今人,AI确实可以做很多事,甚至可以写作,不过,你确定你不想读一点真正的“人”写的书?

有句话说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那么人和AI更不相通吧。至少,人类的情感是相似的。

莫言在谈到英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古尔纳先生的小说时就说,有许多“我不熟悉的生活和许多我不熟悉的人的情感”,而“文学之所以能够走向世界,一个国家的作家的作品能够被另外的国家的读者所接受,在于他们的作品都具备了人类的共同价值、共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种体验,当你彷徨无助、心力交瘁、压力满身、坠入低谷,这些不好的时光,没有谁能拯救你,但文学除外,试着把自己投入文学的怀抱,或许可以拥得一丝温暖。

文学是现代人的刚需。只要还有人,就有文学,就有作家。

未来,文学更添异彩

说起来,AI并不是一个新事物,曾经人工智能的发生发展几次掀起浪潮,亦有人事沉浮,但始终主宰这一切的还是人。柯达不在了,但照片越翻越新。纸质书也许少了,但读书的方式越来越多,读的还读,不读的还不读。

AI确实帮我们做很多事,但是,如果用一个比喻,AI只是一个万能模板,如何拥有竞争力,则是一个需要“个性”的事。就像你给AI一个《红楼梦》,就能生出无限世界名著吗?

自媒体兴起的时候,也有人说,人人都是作家。后来一会说公众号淘汰了,一会又说视频号过时了。结果怎么样,真正坚持赚到钱的还是同一批人。有人说得好,不是作品过时了,是作者过时了。

那些担心被AI取代的人,说起来就是没有“个性”的人,因为AI永远不会雪中送炭,对文学对作家,AI只会锦上添花。

莫言说,作家不会因为 AI 出现而失业,“作家独具个性的形象思维 AI 永远无法替代”。

面对AI来袭,恐慌担心都没有用,无论是作家还是其他行业,如何让自己成为一个有“个性”的人,拥抱AI,才是生存之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为什么落选红色作家,又被点名批评?
[读书]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莫言作品解读 下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罕见军装照
尚书吧名人来访记|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
瑞典诺贝尔委员会宣布莫言获文学奖现场|2012诺贝尔奖|莫言|诺贝尔|文学奖
诺贝尔文学奖作家莫言,被谩骂长达10年,折射出了什么(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