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上海这些人气“爆款”的新空间告诉我们,怎样才能留给城市更多的人情味

在城市里,什么样的空间是适宜人们停留的?美国评论家威廉·怀特在《小城市空间的社会生活》中提出,城市中一些小的空间对人们的幸福感起着非同寻常的作用。

上海幸福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团队(以下简称“幸福里”团队)就进行了一系列“小而美”的城市更新实践。从长宁区一条不足200米长的小巷尝试,将一个封闭的园区改造成周边居民的开放式聚集地。紧接着,近百年历史的黑石公寓、M+马利等城市更新产品陆续面世,一出手便成为“爆款”,外观和内容同样让人惊喜。

“幸福里”团队的每一个更新项目都“生长”在社区周边,并深受居民、上班族尤其是年轻人的喜爱。它的更新实践也让我们从不同的视角看待公共空间的生机勃勃,毕竟人是城市和街区的使用者。这些年,“幸福里”的更新通道是如何打通的?

重建生活方式:封闭老厂房变身“社区客厅”

3月的上海,街道两旁的绿意宣告了春的到来。在长宁区幸福路67号一条延伸的步行街上,满满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入口处的花店里,一些市民精心搭配挑选鲜花,下班后将这些“美好”捎回家。隔壁的面包房里,飘出浓郁的烘焙香味,老人们排队为孙辈购买明日的早餐。街道两旁的西餐店、咖啡店内,坐满了人。100多米长的步行街上,时不时有人遛狗、遛娃,或坐在长凳上悠闲地欣赏着街面的水景。

'幸福里'街区一景

这条100多米长的小巷,7年前还是上海橡胶制品研究所的旧厂区,是闹市中一处少有的闲置地。因为厂区东西两头都封闭,周边居民从幸福路走到番禺路,往往要从旁边的法华镇路绕行几百米,十分不便。

2015年,郭奎转卖自己的设计公司,有意转型城市更新领域,不经意来到这里,便一眼相中。郭奎现任上海幸福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设计师出身的他形容当时看见老厂房的第一感受:“就像玩古董的人看见一件宝贝,特别兴奋。”破旧的厂房许多人不愿接手,但郭奎已在脑海里设计着他梦想中的街区。毕竟,重建一种生活方式需要人的想象力。

第一步就是打开围墙,变封闭空间为敞开的街区。“做设计的会经常去国内外旅游和考察,在国外,很多大学甚至小区都是开放式的,街区是留给人们使用的。”原厂房的空间尺度虽然不大,但一旦开放,也可将上海的里弄文化“放大”,让这里成为更有“烟火气”的地方。封闭空间打通后,幸福路和番禺路就被一条步行街道连通,大大方便了周边的居民。

光开放空间还不够,如何让这个敞开的空间更多地惠及周边居民?我们从许多改造细节中可体会“幸福”的味道。郭奎亲自设计,为这条街道增添了不少绿色元素、水元素、艺术元素,比如种上好几棵香樟树,步行街被设计成亲水步道,一些雕塑品增强了街区的艺术感,露天屋顶上是生机勃勃的花园和小菜园,屋顶植入了太阳能发电等环保项目,惠及“幸福里”街区的部分店铺……

在郭奎的构想中,这是一条海派里弄文化与现代街区开放性高度融合的街道,“最初,大家带着好奇和体验的心态而来,但要让人喜欢上这个地方,需要有独特的内容,要能和居民每天的生活发生密切的关系”。他对店铺业态的规划选择贴近生活的,比如面包房、瑜伽馆、花店、理发店、咖啡馆、美食餐厅、摄影工作室等,同时拒绝了一些虽然出价更高但不适合这种定位的商户,“街区要给周边居民的生活带来变化,人们的幸福指数是和生活品质息息相关的”。

2016年,“幸福里”街区开业,郭奎的改造梦想成真。这里人气很足,周边居民、上班族都说“'幸福里’永远是热热闹闹的,充满了勃勃生机和生活气息”。番禺路街口的一家“幸福集荟”,更是团队的一大创意改造,如今成了年轻人特别爱逛的生活体验空间。哪怕是上班日,这里的书桌一座难求,不少人携带电脑在此办公,或在里面的咖啡店小憩。幸福集荟里还有书籍、时装、文创、艺术展览等,让人停留下来,可以打发大半天的时间。

有的城市更新空间就是为生活而生的。周边居民对“幸福里”街区的印象是“小而美”,看上去很平凡,却十分舒适,不知不觉就嵌入了自己的生活中。在郭奎看来,“幸福里”改造的奥秘在于“社区客厅”的理念,这里是周边居民日常社交、会客、亲子活动等的空间,“街区的生命力来自社区的黏性,城市更新应该提供这种黏性”。

配套音乐街区:近百岁老公寓被赋予“新功能”

人们对城市的期待不断变化,需求也在不断提升。在“幸福里”团队的眼中,城市更新需要满足这种期待和需求,他们不断用实践来证明:城市局部的持续更新,犹如生命体内的组织细胞新陈代谢,悄悄地让城市发生变化

“幸福里”街区意外走红后,郭奎又接手了黑石公寓的更新项目。在上海,老建筑各有魅力,论神秘,非98岁的黑石公寓莫属。从名字到外形,它都透露着一股生人勿近的高冷感。

“黑石公寓在1924年建成时是上海最高级的公寓之一,是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郭奎说,这就决定了黑石公寓的更新改造要和建筑本身风格以及周边环境结合起来。在黑石公寓周边,音乐氛围浓厚,有上海交响乐团、上海音乐学院等艺术机构。2020年,当这幢神秘的老建筑重新亮相时,它被赋予了“新功能”———成为周边音乐主题街区的配套空间

黑石公寓所处的街区内,以上海交响乐团为例,这里每年有300多场演出,但周边没有专业的商业设施配套。看演出,客人如果提前到达,附近也无可逛之处。另外,不少海外艺术家赴上海交响乐团演出,往往选择住在新天地等有海派特色的地方,抱着大提琴等乐器打车往返,颇为不便。

这些“空缺”让“幸福里”团队决定通过黑石公寓的更新改造,来弥补周边艺术机构的现实需求。记者注意到,“幸福里”街区和黑石公寓的改造都有一个共同的产品———幸福集荟,而且都放在街区位置最好的地方。与幸福里街区店不同的是,黑石公寓的这家店主题聚焦在“音乐”上,并且延续老建筑风格,被打造成了一个全新的美学空间。

黑石公寓幸福集荟唱片试听集室

为了不打扰居民的正常生活,幸福集荟店的入口设在黑石公寓右侧,门虽然不大,但其设计感吸引进来的人频频拍照,在现场总能听到“好美”“太梦幻了”的赞叹声。大门在具有延伸感的拱门走廊尽头,地板复刻了公寓内部的彩色马赛克图案,长廊在连接空间的同时,更是连接了历史与现代。

根据公寓原本的房间格局,占地近1000平方米的门店被划分了7个主题集室,其中的唱片试听集室有数百张黑胶唱片,几乎囊括了百年来在上海有影响的所有旋律。来逛店的人也是音乐爱好者和资深的交响乐发烧友,一位逛店顾客告诉记者:“在专业门店淘黑胶唱片和网购的感觉完全不一样,网购更像购物行为,而在这里更能感受生活,碰上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聊交响乐。”

黑石公寓的另一个配套空间便是M+酒店。酒店客房不多,只有24间,标准规格较高,是为赴上海交响乐团演出的海外艺术家及讲究生活品质的消费者准备的配套酒店。酒店就在上海交响乐团的对面,艺术家们演出前后也不用匆匆忙忙赶路。

“幸福里”团队接手的项目,扎根和服务于周边社区、街区“生长”的初衷不会改变,为人服务的宗旨不会变。在这次更新改造中,园区还引进了一个五六百平方米的创新演出空间,为年轻演艺家服务———即“Yellow Lounge”模式,它是德意志唱片公司的全球古典俱乐部计划,为杰出青年表演艺术家与古典音乐新乐迷的相聚打造演艺平台,创新古典音乐的表演形式,鼓励进行天马行空的创作。

“Yellow Lounge”演艺新空间

城市更新不是简单的重复,新空间的诞生也给城市带来了变化。如今,M+黑石(更新项目名)的“Yellow Lounge”空间成了上海一处新型的年轻音乐家的聚集地。指挥家余隆评价:“它突破了古典音乐演出的常规,让古典音乐走出严肃的音乐厅,走进都市生活中。”在古典吉他演奏家杨雪霏看来,这种创新的空间形式更加贴近年轻人的生活。

扎根生活环境:“老空间”保留城市记忆

“城市更新最好玩的地方就在于,每个场所和空间都有它的独特性,每个更新项目都要顺应周边环境,这是它们赖以生存的'水土’。”最近,郭奎团队又马不停蹄地尝试了一个新项目———M+马利,它的特色在于又一次激活了“老空间”,保留了原有的城市文化记忆

由上海美术颜料厂生产的马利牌颜料,是许多上海人学习美术的启蒙工具,大家对这个老品牌有许多回忆和感情。中国第一支水彩颜料、第一支油画颜料、第一支蜡笔等,都出自诞生于1919年的品牌“马利”。随着时代的发展,上海美术颜料厂老厂区也面临转型。幸福里团队的这次“设计”同时考虑了社区和人的因素,将“马利”老厂房改造成了一个传承与时尚相结合的艺术园区。

去年11月底,幸福集荟的又一“变身”———mamǎfufú超级百货在M+马利园区开业。这个看起来有点古怪的名字,也是为年轻潮人专门“打造”的。门店的主题聚焦“色彩”,这里集合了艺术展览、手工、画材、图书、生活家居、艺术衍生、服装零售等多种业态内容,还有多个经过色彩“碰撞”的设计师品牌,年轻设计师的特色手工艺品时有展示和售卖。

M+马利园区的许多商店聚焦色彩主题。上观资料图片

和“幸福里”街区一样,M+马利园区同样汇集咖啡店、餐厅、潮店、办公空间等,建筑面积约7000平方米,设计风格既古典又新潮,因为有色彩的渲染,又偏文艺风。街边店同样非常个性化,有年轻人自创的甜品店,还有比利时巧克力店铺等,同样吸引了年轻群体。目前,M+马利园区还在持续招商和更新中。

郭奎告诉记者,他在城市更新实践中发现了一个新现象,越来越多的品牌愿意开街边店、社区店,而不是像过去一样走入大型商厦。从幸福里到黑石公寓、马利园区,他引入了很多新品牌和首店。“街边店是城市活力的一个象征,在美国、日本、韩国一些大城市,街边各式各样的潮店是重要的城市元素。”他说,在上海这样适合行走与漫步的城市,街边店更有生长的空间

包括办公环境也是如此。“十年前的年轻人可能更喜欢陆家嘴、南京西路商圈这样的办公环境,这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现在的年轻人会向往在一些小型的商区、街区、园区办公,在改造的老房子里上班,出门走几步就可以逛店、聚餐、喝咖啡。

M+马利园区mamǎfufú超级百货

生活在变化,观念在改变。越来越多的老厂房、旧街道、历史街区等在时光的推进中容颜憔悴,逐渐失去了吸引力。在郭奎看来,城市空间的升级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伴随人们对生活的需求变化而产生。城市更新正是将一个低效陈旧的空间,变成大家都想去的地方,创造一个有生活味和交流感的空间。

“人是有感情的动物,人们对公共空间的使用也有惯性或依赖性,日复一日地停留,每天都与街区、社区的人和店铺发生联系,就形成了感情和记忆,那是公共空间留给城市的人情味。”郭奎说,城市的本质在于多样性,城市更新进入了多元化、精细化发展的阶段,总是围绕人们纷繁复杂的需求重塑街区和城市的价值。无论怎样,城市更新的诉求不会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文内图片除注明外,均由受访者提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武康大楼变「丑」了,拍照打卡的人却越来越多?
上海|魔都15大潮流街区,比商场更好逛!
老房子改来的商业有多吸引人?看这14个爆火的旧改案例!
德国租房市场盘点和展望:2019年的房租还将显著上涨!
武康大楼街区“微更新”完工!烟火气,可漫步,有温度
爆改!宁波这片旧厂区变身繁华夜市,超嗲~还私藏一条台湾美食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