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德经》| 第一章,道可道。

《道德经》道可道
第一章
,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万物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Jiào)。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可以用言语表述的,就不是永恒的道。名,可以用名称界定的,就不 是恒久的名。名称未定之前,那是万物的起源;名称已定之后,那是万物的母体。因此,总是在消解欲望时,才可看出起源的奥妙;总是在保存欲望时,才可看出母体的广大。起源与母体,这二者来自一处而名称不同,都可以称为神奇。神奇之中还有神奇,那是一切奥妙的由来。
▲1. “道”是老子的核心概念,所代表的是 “究竟真实”。人的言语所能表 述的,都是相对真实,亦即充满变化的事物。因此,永恒的道是不可说的。不 可说,甚至不可思议,但是却 “非存在不可”,因为若无究竟真实,则这一切 由何而来又往何而去,然后人生难免沦于幻象或梦境。老子揭示 “道”的存 在,是为了化解虚无主义,超越相对价值,使人的生命获得真正的安定。
▲2.由此可知,全书所用 “道”字有二义:“可道之道”与 “常道”。“可道 可 道,道之道”是勉强使用的词,如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 (第二十五章)。 “常道”才是真正的道,它是恒存的,但亦有活动与效用,如 “反者道之动, 弱者道之用” (第四十章),并且, “同行而不殆” (第二十五章),循环运行 而不止息,如此才可做为万物的来源与归宿。至于其他的组合词,如 “天之 道”、“圣人之道”、“人之道”,则指规律或作风而言。
▲3.为何在谈 “道”之后立即谈 “名”?道本身不需要言说与思虑,但是努 力悟道的是人,若无言说与思虑,则无从学道,所以必须随之谈 “名”。“名” 是名称或概念,是言语及思想的基本单位。 “名以指实”,名称是用来指涉真 实之物的,其作用为符号或象征,因此有调整及改变的空间。针对永恒的道, 人的思想可以觉悟恒久的名,但是一经界定落实,就成为相对的名。以下所论 之 “名”,皆指相对的名而言。
▲ 4.“无名”与 “有名”,在此是针对人的认识作用及过程而言。无名代表 万物的始源,是思想无法企及的阶段;有名代表万物的母体。 “母” 字表示有 母必有子,思想由此领悟了:万物如何配合名称一一呈现。在字句上,以 “无名,万物之始”取代 “无名,天地之始”,这是依帛书本 《老子》而改; 并且王弼的注未曾提及 “天地”二词,他说的也是万物,“未形无名之时,则 为万物之始”。
▲ 5.“无欲”与 “有欲”,是针对人的意志欲求而言。许多学者认为老子不可能主张 “有欲”,因而反对这种断句。事实上,“欲”随 “知”而生,有正确的知,就有正确的欲,所以老子赞成大国与小国 “各得其所欲”(第六十一章),而圣人 “欲上民”、“欲先民”也都是好事 (第六十六章)。其次,帛书本的断句是 “恒无欲也......恒有欲也”,王弼注本亦如此断句。然后, “以观其妙”与 “以观其徼”,这里的两个 “其”字,皆指万物而言,但分别指涉前面所说的 “始”与 “母”。人在 “无欲”时,可以契合 “无名”之境,进而观照始源的奥妙。人在 “有欲”时,可以配合 “有名”的状态,然后观照母 体的广大无边。 “徼” 可以解为明白开显、空虚能受、归趋之处、所及边际等。
▲6. “此两者”是指 “始”与 “母”,名虽不同而来源相同,亦即都来自神 奇的 “常名”。常名再往上推溯,亦即玄之又玄,则是作为众妙之门的 “道”了。如此注解,则全章首尾呼应,层次井然。中间的 “无名、有名”与 “无 欲、有欲”,是就人的认知与欲望而言。 《老子》 全书的后续各章依此充分发 挥其理。
▲7.本章断句,不以 “无”、“有”为专门术语,理由有三:一,无与有是 相互对立的概念,如 “有无相生” (第二章),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第十一章);既然相互对立,就不能有先后的承启关系。二,涉及先后承启 的,只有一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第四十章),但是有与无在此 是指有形与无形而言,或指有名与无名而言。请参看相关部分的讨论。三,最 重要的是,在历史上,首先在本章以 “无”与 “有”断句的是北宋的王安石 (公元1021—1086年)。依彭耜 《道德真经集注》所辑引的王氏残注,他说: “无,所以名天地之始;有,所以名其终,故曰万物之母。” 依此所说, “无” 是指天地之始, “有” 是指天地之终,而天地之终即为万物之母。如此一来, 是 “天地生万物”而非 “道生万物”。这并不合 《老子》的基本观点。老子认 为,天地与万物皆由 “道”所生 (参考第二十五章的讨论)。我们怎能以北宋 王安石的断句取代西汉时的帛书 《老子》与魏晋时王弼 (公元26—249年) 的注本? 有关 “道”的描述,可参考第一章、第四章、第十四章、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五章、第四十二章。
“道”是万物的根源,“名”是人的理解能力
道,可道,非常道”,意即: “道”,可以用言语表述的,就不是永 恒的 “道”。“可道”是指可以用言语表述 (言语和语言的含义不同)。在 文言中,“道”本来就有 “说”的意思;“非常道”里的 “常”本来应该 是 “恒”,但为了避讳汉文帝刘恒的 “恒”字而改成 “常”。“名,可名,非常名”,意即 “名”,可以用名称界定的,就不是恒久 的 “名”。和上句同样用 “常”,一个翻译为 “永恒”,另一个却翻译成 “恒久”,是因为只有 “道”是真正的永恒,“名”只能说是恒久的,它和 “道” 不属于同一个层次。
这两句话放在一起,有很深的含义在内。“道” 是宇宙万物的根源、基础,它是本体,无法用言语表述;而 “名”则是人的理解能力,没有 人类就没有 “名”。能够说一句话或者制造一个概念,是因为有人可以理 解。人类出现之前,说某样东西是恐龙、熊猫或老虎,根本毫无意义, 它就是个生物,可以按照自然规律将食物链维持平衡就好,无所谓名不 名。只因为人有理解能力,“名” 才有出现的必要。
“名”,衍生了万物
“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意即:名称未定之前,那是 万物的起源;名称已定之后,那是万物的母体。
“无名,万物之始”这句话在很多版本皆采王弼之说:“无名,天地 之始”,我以 “万物”取代 “天地”,则是根据帛书甲本、乙本,并参考 王弼的注。
王弼的原文虽然写 “无名,天地之始”,但在注中则说:“未形无名 之时,则为万物之始。”他提到 “万物之始”,而没有提到 “天地”,是 因为假如是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将会产生下列问题: “名”之 “无”和 “有”为什么会造成 “天地”、“万物”两个层次?天 地与万物又是什么关系?这些问题很难解释。所以我决定根据帛书较早 的版本,不谈 “天地”,只谈 “万物”。其实万物也包括天地,存在的东 西都叫万物。
“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里的 “始”即起源,“母” 是指母体。“有名”,万物就跟着出现,有如母子关系。母子在逻辑上是不 能分开的,比如称呼一位女性为母亲,表示她一定有子女。所以有名是 万物之母,表示 “名”与 “万物”是同时出现的母子关系。
无欲可了解起源的奥妙,有欲可看出母体的范围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意即:因此,总是在消解欲望时,才可以 看出起源的奥妙。没有任何欲望,没有任何主观成见时,才可以是什么 就看见什么,才能了解起源的奥妙。这句话是针对 “万物之始”说的。
“常有欲,以观其徼”,意即总是在保存欲望时,才可以看出母体的 广大。“徼” 是指母体广大的范围,母体可以生生不息,衍生万物。要 “有欲”才能看到 “有名”造成的万物到底有多广大。这句是针对 “万 物之母” 说的。
人在 “无欲”时可以契合 “无名”之境,进而观照起源的奥妙。有 “无名”,就要有 “无欲”;“无名”就是没有人的认识作用,“无欲”就是 没有意志的欲望作用。人在 “有欲”时就配合 “有名”,“有名”就会 “有欲”,进而想正确认识 “名”。配合 “有名”状态的则是母体的广大 无边;“徼”,是指明白、开显、空虚能受、归趋之处、所及边际,等等。
举一个科学的例子:科学家在观察时,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完全 不干涉,“常无欲,以观其妙”,就会发现很多奥妙。比如小狮子很可爱, 但是雄狮子一定要把它咬死,母狮子才愿意跟雄狮子走。如果是一般人, 一定会拿枪阻止雄狮子咬小狮子,但这么做就干涉了自然法则而将产生 混乱。因为事实上,雄狮的行为并不会让狮子绝种,反而可以改良品种, 生生不息,这就是自然界本身的循环与平衡。
又比如乌龟上岸产卵,孵化出的小乌龟必须自己回到海中。在这个 过程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小乌龟会被其他动物吃掉,虽然残酷,但若 不是如此,海面上将满是乌龟。自然界就是如此奥妙,弱肉强食,有其 食物链,表面看来很残忍、可怕,但这就是保持生态平衡的方法,也就 是 “常无欲,以观其妙”。
第二种观察则相反,科学家在做某些研究时必须加以干涉。比如要 测量动物的听觉敏锐度及视线范围,研究者就必须设计环境与情境,让 被研究的对象进入干涉的状态,以便测量出视觉、听觉的能力,这就叫 “常有欲,以观其徼”。人如果完全 “无欲”,注意力会没有焦点,“有欲” 才会想知道万物有什么限制、范围有多大,才能了解得比较正确。人类 为了知道万物的能耐,必须加以干涉及测量。
“道” 是一切奥妙的由来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意即:起源与母体,这二者来自 同一处而名称不同,都可以称为神奇。“玄” 的意思就是神奇。“玄之又 玄,众妙之门”,意即神奇之中还有神奇,那是一切奥妙的由来。“此两 者”是指 “始”与 “母”,它们 “名”虽不同而来源相同,都来自最根源的部分———神奇的 “常名”;“常名”再往上追溯,即是 “玄之又玄” 做为 “众妙之门”的 “道”。
从 “道,可道,非常道”一路下来,全章首尾呼应,层次井然;中 间的 “无名”、“有名”与 “无欲”、“有欲”,是分别就人的认知与欲望而 言。后续各章,便依此阐述 “认知”、“欲望”对人的作用。
“道”是 “究竟真实”
“道”是 《老子》的核心概念。“道”代表 “究竟真实”,最后、最 终、真正唯一、绝对的,就是 “究竟”。
人的言语所能表述的都是相对真实,因为用言语表述时,必须使用 概念,概念都是相对的真实。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相对的意思:人如果没 有面对一座山,就不可能说它是山;对住在山里的猴子或鸟类来说,山 没有名称,山只是一个生存的地方,不需要名称。人的言语所表述的 “山”,就是相对真实,相对于你我他这些 “认识的主体”,主体借着概念 才能面对充满变化的事物。
所以人类的言语都是相对、充满变化的,如果某样东西永恒不变, 人根本不可能认识。因此,永恒的 “道”是不可说的,因为它不是人能 用言语表达的相对之物,它是绝对的究竟真实,不可说,甚至不可思议, 但是非存在不可。
请特别注意这句话:“‘道’ 不但不可说,还不可思议”,代表连想都 不能想,看也看不到,听也听不见,抓也抓不着,但是它非存在不可。 因为我们所见的世界充满变化,有生有灭,究竟由何而来,又往何而去? 不管能不能看到,都必须假设有个基础存在,否则人生难免沦于幻想或 梦境。
老子用心良苦,他看出人类的智慧不够,只能活在相对的变化世界 中,过一天算一天,回头一看,过去如梦似幻;往前看,对将来也毫无 把握,最后竟不知道这一生所为何来,陷入迷茫虚无的状态。而 《老子》 揭示 “道”的存在,就是为了化解这种虚无主义的困境,超越相对的价 值,使人的生命获得真正的安顿。
人活在世界上如果对 “道”没有领悟或了解,人生就会变得 “如梦幻泡影”。因此,老子希望把 “道”说清楚,他有一颗温暖的心,自己获 得某种体会之后不忍心独享,要把它说出来,但又没办法说得太明白。
“名” 是相对真实
“名”是概念,必须用 “名”界定 “道”。“名”是言语及思想的基 本单位,没有 “名”就不能思考,也不能说话。“名以指实”,意即名称 是用来指涉真实之物的,不能虚构。比如,如果没有茶杯、冰箱的实物, 光说这两个词,别人也不懂其义,等于平白杜撰一个 “东西”。反之,虚 构的事,像 “一加一等于二”,是计算单位,只能在书本上出现,实际上 是看不到的。
“名” 用来指真实之物,作用是符号或象征,因此有调整与改变的空 间。比如中文叫 “茶杯”,英语则叫 “cup”,同样的 “东西”却有不一 样的名称,这就表示名称可以经过大家同意,约定俗成加以修订。老子 体验到 “道”之后,发现 “道”不能说,就像 《老子》第二十五章提 到,“道”根本就没有名字,“强字之曰道”,只是勉强取个名字叫做 “道”。我们今天读 “道”读得容易,这其实是老子勉强说的,他认为 “究竟真实”没有名字,但是要体验 “道”时却不能不说,不然无法学到东西。
因此从 “永恒的道”可以觉悟的,不能说 “永恒的名”,只能说 “恒久的名”,但一经界定落实,就成为 “相对的名”。“道”这个字变成 “名”也变成相对的,但是它本身指的是绝对的 “道”,这个 “道”是没 办法给名称的。所谓的 “名”都是相对的,绝对的 “名”不能称为 “名”,所以 “名”只能说是恒久的名,落入相对的世界。
“名” 是人的认识能力
《老子》 很注重逻辑关系,“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之后,接下来就是 “无名”与 “有名”。
很多研究者采用另一种断句———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 母”,意即 “无”代表天地的开始,“有”代表万物的母体;也就是 “无” 与 “有”分别造成天地与万物。这种断句的始作俑者是王安石,他把“无”与 “有”当作专有名词。王安石是宋朝人。对 《老子》的理解同 距老子已一千六百多年。他声称:古人都错了,无,不是无名,有,不 是有名;“无” 就是一个概念,“有” 就是一个概念。
王弼的时代离老子比较近,大概六、七百年;帛书甲本、乙本离老 子更近,两、三百年,两个版本的断句都是 “无名”、“有名”,不知王安 石凭什么说以前都读错了?况且从 “无”到 “有”中间的过程如何?天 地与万物又是什么关系?都很难自圆其说。而原来的断句,“无名,万物 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同一个 “万物”,无名是始,而有名是母,关 系很清楚。这是我采用此一断句的理由,况且还有帛书本为证。
读哲学的人很喜欢讲 “无”和 “有”,讲得玄之又玄,似乎别人听不 懂,就成功了。王安石是宋朝人,中间经过魏晋玄学洗礼,到宋朝时又 和道家部分揉合,当然可以说得很玄、很抽象。但是,在春秋战国时代 或更早的人,都不曾这样断句。我在研究过程中考虑的是这些资料,并 不认为只因王安石讲得比较有哲学玄想的味道,就值得参考。“无名” 与 “有名”是针对人的认识作用及过程而言。“无名”即人的认识还没有运 作,代表万物的起源,是思想无法企及的阶段;万物的起源是名称出现 以前,因为一有名称就可以了解了。
“有名” 代表万物的母体,有母必有子,“有名”,万物就出现了。“有 名”代表有名称,于是就可以说这是山、这是河、这是天、这是地。有 母必有子,思想由此领悟万物如何配合名称一一呈现。
小时候读书,一定要靠老师先说名称,才能界定对象。比如小朋友 去动物园,看到一只很奇怪的动物,等到老师说那是老虎,才知道长这 个样子的动物就叫老虎。“老虎”这个名称就跟着实际的 “东西”一起出 现,此谓 “有名,万物之母”。要是没有这样的思考,就会沦为盲目地 看,很多东西来来去去、反反复覆,长颈鹿、斑马......完全无法区分, 什么动物吃什么动物也不知道。
人的思想开始运作的时候,有名称出现,“东西” 才能具体地出现, 这就是 “有名,万物之母”,这个描述对于认识事物是很有用的。
有正确的认识,才有正确的欲望
本章比较难理解的是 “无欲”和 “有欲”。有生命之物必定有欲望, “无欲”和 “有欲”是针对人的意志欲求而言。“无名”和 “有名”是人 的认识作用,“无欲”和 “有欲”是意志的欲望作用,分属不同的层次。 人要先认识,才能有欲望,所以欲在名之后。
无欲和有欲是有主体的,即是 “谁”无欲,是 “谁”有欲?如果依 据王安石的版本断句:“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那么 什么叫 “常无”、“常有”?一个人如何 “常无”、“常有”?如果解释为: “要常常体验 ‘无’,常常体验 ‘有’”,那么体验从何而来?如果意思 为:“要经常无,去体验、观察它的奥妙;要经常有,去观察它的广大”, 就译得有点勉强了。
许多学者认为,老子不可能主张有欲,因而反对这种断句。需知 “欲”是随 “知”而生,百姓有知就有欲。老子希望百姓无知无欲,并不 是真的不要有欲望,而是要有正确的知,才会带来正确的欲。
老子赞成大国与小国 “各得所欲”(第六十一章),便证明有欲不一 定是坏事。凡有生命之物必有欲望,而人的欲望除了本能之外,还来自 认知。有正确的知,才会有正确的欲;知不正确,欲就偏差了。老子担 心人们有偏差的欲,因此希望人们有正确的知。再看 “圣人欲上民,必 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第六十六章),有欲也都是好事。
“无”和 “有”不是专门术语
要了解本章,就不能把 “无”和 “有”当成术语。从古至今的版本, 都不用思考什么是 “无”和 “有”,只要想到 “无名、有名”、“无欲、有 欲”,就知道它是人类了解 “道”的过程。本章不以 “无”、“有”为专门 术语,理由有二: 第一,“无”、“有” 是相互对立的概念,有无相生,《老子》 第二章可 以为证。因此不能把 “无”置于前,把 “有”置于后。《老子》第十一章 说:“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因为既然相互对立,就不能相互承启, 不能说先是 “无”,再是 “有”,它们两个是不能分开的。
第 二 ,《老 子 》 全 文 中 ,“无 ”、“有 ” 先 后 承 启 的 只 有 一 句 :“天 下 万 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第四十章)。根据王弼的注解,这里的 “有”、 “无”是指 “有形”、“无形”。天下万物生于有形,有形再生于无形;也可以解释为 “有名”、“无名”,天下万物生于有名,有名再生于无名,这 样解释就没有问题。
如果单独谈 “无”、“有”,“有生于无”的另一种说法,就是 “由无 生有”,但 “无”就是什么都没有,怎么可能生出 “有”?如果赞成 “无”能生 “有”,反而使自己陷入困惑,“道”从 “无”变 “有”了, 老子恐怕不会接受。
西方讲上帝创造世界的时候,就是从 “无”生 “有”,至今很多人仍 然无法理解,但它是宗教的观点,不能理解也没关系。而老子写书是让 人阅读的,显然不是谈宗教,不是为了要对 “道”做个交代,让 “道” 可以展现自己,因此任何一句话都有针对性。“有名”、“无名” 就是针对 人的理解能力,人要使用概念,就会出现 “有名”、“无名”。一般人可以 用理智思考,需要概念;有意志可以追求,需要欲望,也就出现了 “无 欲”与 “有欲”。
有认识主体,意义才得以展现
综上所述,《老子》 第一章是老子一生仰观俯察,了解宇宙人生道理 后的心得。我们要明白他的意思,就要把人的主体拉进来。没有人类就 没有问题,有人类之后就会思考,思考之后就要表达,思考是认识的作 用,语言和文字叫做 “名”。接着就会有欲望,想看清楚眼前的世界。
从这个角度来看老子,就会清楚他思想开展的过程,亦即为什么谈 完 “道,可道,非常道”之后,接着要谈 “名,可名,非常名”。因为 “名”或名词概念只对人的认识能力有意义,有认识能力才有出现 “名” 的可能,没有人类的思想作用、认识能力,这个宇宙有没有 “名”根本 就不重要。
没有像人类这样有认识能力的生命,就不可能有相对制造 “名”的 主体,以及相对理解名的主体。古人说的话,我们现在能理解,是因为 我们有认识能力,“名” 出现的时候,人的意识就开始运作。万物随着 “名”而呈现,对人来说,没有名称,这个 “东西”就没办法形容。小朋 友看到书上的图画,就会问:“这是什么?” 如果不知道名称,就没办法记 得;我们见到陌生人会先问 “尊姓大名”,因为一个没有名字的人,面貌就模糊了。有名字才能界定,他是他,你是你,不是别人,如此思考才 可以运作。
这一章我们了解了 “道”、“无名、有名”、“无欲、有欲”,这些都是 我们阅读及了解 《老子》时的重要关键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一集)“道”到底是什么?(深度解剖)
《老子释微》——第一章
《道德经》中,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如何理解?
简单读老子!观妙章第一附
3、“无名”到“有名”是观察道变化奥妙的大门——走进《老子》
玄之有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