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京剧声腔板式:附属板式——哭头
      哭头是附属板式之一,是剧中人伤心哭泣时的一种专用唱腔,哭头因此也叫哭腔,其本身不能构成完整的独立唱段,只作为某一种板式的附加部分出现,用以渲染伤心、悲痛的气氛。哭头有多种形式:可以附加在上句唱腔,也可以附加在下句唱腔。有附加在句头的,也有附加在唱句中部的,还有附加在句尾的。有上板哭头,有散板式哭头。上板哭头可附加在一板一眼的二黄原板中,散板式哭头则是附加在二黄散板中的。有单哭头、有整哭头。

    《文昭关》二黄原板接哭头:“哭一声爹娘不能相见,难得见,爹娘啊”是一段附属在老生二黄原板中的二黄哭头,属上板类哭头类。在二黄原板中,从这一句唱词的“难得”二字进入哭头哭腔,哭腔后紧接哭头专用锣鼓,锣鼓后面是“见”字的行腔,“爹娘啊”这三个字完全是哭泣之声。

    哭头有独特的行腔方式,有与唱腔配合,专用的成套锣经,有与锣经配套的专用过门旋律。乐队伴奏乐与演唱的配合要严谨,散板类的哭头一定要克服伴奏旋律拖后的毛病,弦乐内部、乐队的旋律与罗经要同步。

    《碰碑》“啊,我的儿喏,见娇儿上了马能行”是附加在上句之前的二黄单哭头,这个哭头是单开的,由两个分句组成。从锣鼓“顷仑”起唱,“啊”腔后是哭头专用锣鼓,接唱第二分句“我的儿喏”,然后接唱二黄散板“见娇儿上了马能行。”

    《逍遥津》二皇儿唱“我二人虽不是曹母所养”这个哭头属散板类哭头,是附属在句尾的整哭头,整哭头的最大特点是结构上的变化,它由四个分句组成,单哭头就是单起的哭头,在单哭头的前面再增加两个分句构成了整哭头。从唱腔的第一个分句“曹丞相”进入哭头,在过门中下一锣,接唱第二个分句“曹外公”,在过门中下锣“空仑”,接唱第三分句“啊”,后面接哭头专用过门,并配专用锣鼓,再接唱第四分句“外公啊”,整哭头结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京剧锣鼓知识与学习 (上)
京剧锣鼓:[哆罗]
西秦戏
京剧锣鼓:成套板式唱腔(二)
京剧锣鼓知识
张派《忆秦娥·娄山关》唱腔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