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糖尿病患者该怎么吃?
新  客  小  草  欢  迎  你
新客小草欢迎您
来源;  于康
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为营养风险筛查、营养评定和慢性疾病的医学营养治疗及肠内营养支持。
在这里开博客的目的是为广大网友提供营养健康方面的咨询服务,也为了响应达能营养中心科学委员会的号召,与其他专家一起共同建立“专家营养咨询博客圈”。我擅长的专业领域是临床营养,我希望解答咨询的问题也是临床(疾病)营养治疗方面的问题。
糖尿病是慢性疾病主要病种之一,国外给它起的别名叫"沉默的杀手"(Silent Killer),特别是2型糖尿病,四十岁以上的中年人染患率很高,一旦患上糖尿病,如果控制不好,可能引发的并发症遍及全身。
很多糖尿病患者不知道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吃,这往往会导致 病情加重,如过度节食、只吃蔬菜或粗粮、限制饮水、坚决不吃水果等。其实,盲目减少主食或只吃粗粮只能使血糖、尿糖暂时下降,长此以往却会造成营养不良,甚至出现其他疾病。
●认清糖尿病的“前因后果”
中国是糖尿病大国。拿我们家来说,我的爷爷、奶奶、爸爸都是糖尿病患者,妈妈去年体检显示是糖尿病前期,我——就是糖尿病的“预备役”。所以每次录节目,我总是要提醒自己“管住嘴、迈开腿”。现在人们大多都“吃得多、动得少、压力大”,随之而来的就是高血脂、高血压、肥胖等问题。糖尿病和这些因素之间是怎样的联系?正常的血糖范围是多少?血糖值在多少是糖尿病前期?糖尿病的高危人群有哪些?一旦得了糖尿病,有没有一些典型表现呢?
而在中国,很多糖尿病患者和他们的家属却不知糖尿病为何物。了解糖尿病是糖尿病综合治疗的基础,是采取其他措施(包括饮食干预)的前提。
现代医学对糖尿病的解释为:糖尿病是一种内外因素长期共同作用所导致的一种慢性、全身性、代谢性疾病,以血糖升高为主要特征。糖尿病分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大约占糖尿病患者总数的5%,多见于青少年,但在成年后也有发生,患者胰岛素属于绝对缺乏,注射外源性胰岛素是必不可少的治疗措施;2型糖尿病约占糖尿病总数的95%,常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青少年人也有发病,患者胰腺还可以分泌一定量的胰岛素。
“三多一少”是糖尿病患者的典型表现,但不局限于这些表现。所谓“三多”,是指多尿、多饮、多食;“一少”是指体重减少。
多尿:尿液总量增多和夜间排尿次数增多,这样可以通过尿液排出过多的糖。
多饮:当人排出大量尿液的时候,身体会因缺水导致口渴,通过多喝水来解决口渴。
多食:血糖虽高但不能利用,机体容易能量不足,只能靠多吃食物来弥补。
体重减少:因为机体能量不足,又不能利用葡萄糖,只能分解体内储存的脂肪和蛋白质,长此以往,造成能量“入不敷出”,体重随之下降。
但要注意,很多糖尿病患者并非表现得如此“典型”,有的仅占其中的1~2条,同时还伴随着其他表现,如身体乏力、皮肤瘙痒、视力下降或视物模糊、手足麻木、腹泻和便秘交替等。
糖尿病的表现很多样化,有些明显有些隐匿、有些很急有些很缓、有些靠感觉有些要通过化验,因此,人们绝不能仅仅依靠“表现”“症状”来诊断糖尿病。
小 贴 士
血糖正常范围:
空腹血糖:3.6~6.1毫摩尔/升
餐后两小时血糖:3.6~7.7毫摩尔/升
空腹血糖:指停止进食10~12小时所测的静脉血浆血糖
餐后两小时血糖:指从吃第一口饭开始计算,2小时后的静脉血浆血糖
糖尿病的易患人群大体可分为十类,如果以下情况占大部分者,患糖尿病的几率较高,应注意血糖监测。
1.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
2.饮食过量,短期内体重变化较多的人。
3.肥胖或体重超重的人。
4.运动少的人。
5.曾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人。
6.工作压力大,长期精神紧张的人。
7.有分娩巨大胎儿史(即新生儿出生体重大于4000克)的人。
8.患高血压的人。
9.患有高血脂(特别是高甘油三酯血症)的人。
10.曾有过高血糖或者尿糖阳性历史的人。
如果有以上情况,在35岁以后应去正规医院进行检查,看是否有血糖异常的情况。即便是检查结果正常,也应该注意经常性的监测血糖。
持续高血糖对人体会产生很多危害,包括:损伤全身的大、中、小和微型血管;损伤眼睛,甚至导致失明;损伤肾脏、可导致糖尿病肾病、肾衰竭;损伤心脏和大脑,导致各类心脑血管疾病;损伤神经系统;造成肢体残疾。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十分常见的微血管慢性并发症,糖尿病发病十年以上合并肾病者比例很大,并且会伴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增加而增加;
糖尿病和高血脂症是一对难兄难弟,大约有70%的2型糖尿病患者会并发高血脂症。这主要是因为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肝脏合成并释放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速度与数量比正常人快而多,使血液更加粘稠,容易形成血栓,从而增加了患心脑血管疾病的机会。
糖尿病还有可能并发高血压,治疗的要点是严格控制食盐,并保持适宜的体重。
●吃什么?吃多少?
在糖尿病的饮食控制中,控制糖的摄入只是一部分内容。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吃”变成一件非常细致的事。如果吃不好吃不对,就会造成血糖波动(血糖波动可比单纯的高血糖还要危险),引起很大的麻烦。糖尿病患者到底应该怎么吃?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一天的食物总量如何分配?有没有大家能掌握的能量计算方法呢?
很多朋友原先对糖尿病饮食的理解,核心就一个字“糖”。认为糖尿病就是“糖”惹的祸,认为糖尿病饮食就是不吃“糖”。实际上,“糖”仅仅是糖尿病饮食中的一个因素,不是全部。糖尿病患者要控“糖”,但又不能离开“糖”,必要时甚至还要靠“糖”救命。因此,我们需要全面了解糖尿病患者应该吃什么、应该怎么吃,一点点揭开糖尿病饮食的面纱。
糖尿病患者比正常人更加需要营养全面,不要绝对偏食哪一种食物,饮食搭配要合理、平衡。总结下面六点饮食原则:
1.食物多样化,谷薯是基础
任何一种天然食物都不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平衡膳食必须由多种食物组成,才能满足人体各种营养需要,达到合理营养,促进健康的目的。主食应粗细搭配,副食应荤素搭配。
主食带给人很多益处:提供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主食体积大,增加饱腹感,对控制体重有利;主食所含的淀粉被人体消化后,要经过复杂的代谢过程,最终转化为葡萄糖,可以避免低血糖反应,又不会使血糖升高过快,尤其是燕麦、荞麦、玉米等粗粮。
表n每100克常见主食膳食纤维含量表
食物
膳食纤维(克)
荞麦面
12.3
玉米面
11.4
玉米渣
7.8
燕麦片
10.4
燕麦面
9.8
高粱米
7.3
糯米
3.4
白面
3.5
蔬菜可以为人体提供无机盐、维生素及膳食纤维。人每日必须吃青菜,特别是青菜的叶和茎。
水果一直是糖尿病患者的心头痛,其实对于大多数糖尿病人而言,完全可以做到既控制好血糖,又享受到水果的好处与乐趣,归结起来共十六个字“根据病情掌握时机,选择种类控制数量。”
⑴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稳定后,即餐后2小时血糖在11.1毫摩尔/升以下,糖化血红蛋白小于7.0%时,可以适量进食水果,若血糖水平较高且近期波动较大,就暂时不食用水果。
⑵水果不要和正餐合吃,而应作为加餐,可以在上午10点或者下午4点左右食用。
⑶应该选择含糖量相对较低、升高血糖速度较慢的水果,如草莓、柚子、西瓜、猕猴桃等,同时也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做出选择。
小 贴 士
低糖水果:草莓、柚子、猕猴桃、西瓜
中糖水果:苹果、桃、梨
偏高糖水果:菠萝、火龙果
高糖水果:熟香蕉、荔枝、葡萄、甘蔗、红枣
⑷糖尿病人每天食用水果的量不要超过200克,同时相应减少25克(生重)主食。这是食物等值交换的办法,以使患者每日热量摄入的总量保持不变。
2.多饮水
有部分糖尿病患者害怕饮水,在他们看来,“多饮”是糖尿病的一种症状,还会造成多尿,因此为了改善病情,在控制饮食的同时,他们也有意识地控制饮水。这是一种误解,这种误解颠倒了“多饮”和“多尿”的关系。
由于血糖浓度过高,迫使身体增加尿量以排泄过多的糖分,而尿排得多,身体丢失水分也变多,才不得不多喝水,这是身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措施。
水,是生命之源,对于糖尿病患者更是至关重要的。
水可以稀释血糖和血黏稠度;水可以溶解多种营养物质,使其易于吸收利用;水可以使含氮废物排出;水有助于排便、“清洗”泌尿道;水可以防治心血管疾病。
如果肾脏、心脏没有疾病,也不存在水肿及其他限制饮水的情况,糖尿病患者应注意多饮水,每日保证6~8杯水(1500~2000毫升)。同时,要养成定时喝水的良好习惯,尤其是在夏天,不要等渴了再喝。
3.适量选择优质蛋白
蛋白质是人体内酶、激素、抗体、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调节体内酸碱平衡、免疫反应,维持血中胶体渗透压以及传递遗传信息等。
通常,成人每日蛋白质供给量应占总热量的10%~15%,约为每天每公斤体重0.8~1.2克。糖尿病患者由于体内分解代谢增强,蛋白质消耗量大,因此应适当提高膳食中蛋白质的含量,其中至少有1/3的优质蛋白质。对于有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的患者,由于高蛋白饮食可加重肾小球病变,因此应适当减少蛋白质摄入量。
糖尿病患者应增加优质蛋白摄入的比例,动物性蛋白质质量好、易消化,但在给人体提供大量蛋白质的同时,也会使人体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而植物性蛋白质如豆类,尽管蛋白质含量低于动物性蛋白质,但几乎不含胆固醇,而且含有大量膳食纤维,适宜于糖尿病患者食用。为了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可将几种食物蛋白质按一定比例混合食用,通过蛋白质的互补作用,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选择优质蛋白质的诀窍:
⑴确保每日一个鸡蛋、1~2袋(250~500ml)鲜牛奶或酸奶。
⑵每周吃2~3次鱼,每次吃3~4两,最好是深海鱼。
⑶适量选择低脂肪肉类(去皮鸡肉、鸭肉、瘦猪头、牛羊肉),每日100~150克。
⑷每日摄入适量的豆制品,约50~100克。
4.减少脂肪摄入
摄入过多富含脂肪的食物会产生多余的热量,可能导致体重增加。有大量研究数据表明,吃超量脂肪会降低人体内胰岛素的活性,使血糖升高;而减少脂肪(特别是饱和脂肪酸)的摄入会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
减少脂肪摄入的诀窍:
⑴不吃动物油,控制植物油用量。
⑵选择瘦肉,吃鸡肉、鸭肉时,要除去外皮和脂肪层。
⑶多用煮、炖、汆、蒸、拌等少油的方法烹调的食物,不用油炸、油煎等方法烹调食物。
⑷少吃坚果、奶油糕点、方便面等食物。
5.减少单糖和双糖的摄入
单糖是指分子结构比较简单的糖,不能水解成更简单的糖类,如葡萄糖、果糖等。单糖在人体内不经过分解就能被吸收。双糖是指由两个单糖分子结合成的糖类,如蔗糖、麦芽糖等。单糖和双糖都是对糖尿病患者具有“潜在危险”的物质。
人体对单糖和双糖的吸收比多糖(淀粉类)要快得多,它们在肠道里不需要消化酶就直接被吸收进入血液,可以使血糖迅速升高。过多的摄入含单糖和双糖的物质,可能导致胰岛素分泌不敏感,加重糖尿病的病情。过多的摄入含单糖和双糖的食物,还可使体内甘油三酯合成增强并使血脂升高。
因此,糖尿病患者要尽量避免单糖和双糖的摄入,但这并不意味着绝对禁止,如果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反应,应及时补充糖分来恢复身体。
减少单糖和双糖的诀窍:
⑴警惕隐藏在点心、面包、饼干、水果罐头中的蔗糖。
⑵烹调时尽量不加糖。
⑶不喝含糖饮料。
⑷不食用大量蜂蜜
⑸饮用不加糖的牛奶和无糖酸奶。
6.减少盐分的摄入
糖尿病患者应该采取清淡少盐的食物。
糖尿病患者选择口味偏淡的食物(低盐饮食),不仅可以防治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疾病,还可以减轻病人的胰岛负担,有利于改善糖的代谢和稳定病情。
通常人们会以为糖尿病是因为饮食中摄入糖过高所导致的,但却忽视了盐的作用。过多的盐,能增加淀粉酶的活性,从而促进淀粉消化和小肠吸收游离葡萄糖的作用,引起体内血糖浓度过高,长期高盐饮食,会诱发糖尿病。
如果糖尿患者长期摄入过多的盐,不单会加重糖尿病病情,还会促使患者并发高血压疾病。因而,糖尿病人应控制盐的摄取。要减少摄取盐分,煮菜时应少用盐、酱油、鸡精、番茄酱等调味品。同时,尽量食用新鲜食物,避免吃鱼罐头、肉罐头、咸菜、咸鱼、咸蛋、香肠、火腿等食物。
在糖尿病患者关注食物内容宜忌的同时,也不要忽略了进食习惯对血糖的影响。合理的进食习惯,有利于血糖的控制;不规律、不合理的进食习惯,可以使病情恶化。
糖尿病患者在每日摄入食物总量不变的前提下,要做到少量多餐,每日可以进食4~6餐,甚至可以更多。
计算糖尿病患者一天吃多少食物,其实就是计算糖尿病一天需要的总热量。
根据体重和活动强度两个要素可以确定人每日每千克理想体重所需要的热量
表n 成人慢性病患者每日能量供给量(千卡/千克标准体重)
体重
卧床
轻体力活动
中体力活动
重体力活动
消瘦
20~25
35
40
40~45
正常
15~20
30
35
40
肥胖
15
20~25
30
35
理想体重的计算公式:理想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05
体重指数计算公式:BMI=体重(千克)÷身高2(米)2
体重过轻:BMI<18.5、健康体重:18.5≤BMI<24、超重:24≤BMI<28、肥胖:BMI≥28
以一名体重80千克,身高170厘米,平常从事轻体力活动的男性糖尿病患者为例,计算他每日所需能量的步骤为:
①计算理想体重  理想体重=170-105=65(千克)
②判断体重是否肥胖  80÷1.72≈28 属于肥胖
③判断活动强度 属于轻体力活动
④对照表格查询 该患者每日每千克理想体重需要热量 20~25千卡热量
⑤计算总热量 总热量=22千卡/千克体重×理想体重65千克=1430千卡
表n 不同能量糖尿病患者的每日饮食内容及质量
热量  (千卡)
谷薯类(克)
菜果类(克)
肉蛋豆类(克)
浆乳类(克)
油脂类(克)
1200
150
500
150
250
20
1400
200
500
150
250
20
1600
250
500
150
250
20
1800
300
500
150
250
20
2000
350
500
150
250
20
2200
400
500
150
250
20
根据计算结果再结合上表,可以得出示例中糖尿病患者一天可以摄入的食物总量,其中谷薯类数值为生重时数值,熟重约为生重的2.5倍。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误区
信息高速发达的今天,正确的信息和错误的信息同时充斥在人们耳边。“偏方治大病”极容易变成“偏方害死人”。曾有媒体报道过,糖尿病的老人轻信“快速降糖”的“神药”,结果服用后造成严重的低血糖,抢救无效死亡。坚持科学治疗,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那些“降糖”误区。
如今,形形色色的说法让很多糖尿病朋友无所适从。是信?还是不信?不管怎么样,我们要相信坚持科学治疗,走出饮食误区,有效控制血糖血压血脂,享受高品质生活。
随着糖尿病患者的人数的大幅度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糖尿病、接触糖尿病。对于那些降糖“偏方”,患者千万不要听风就是雨,一不小心就走进了病症的误区。有些误区看似无伤大雅,但却可能引发致命的危险。
不要迷信粗粮
迷信粗粮分两种:一种是只吃粗粮不吃细粮,一种是认为多吃粗粮不影响血糖。
粗粮中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确实对控制血糖有一定的作用。但如果只吃粗粮,就可能增大胃肠的负担并且影响其他营养素的吸收,长期下去会造成营养不良。
另外,有些人认为既然粗粮升高血糖的“能力”弱于细粮,那么粗粮就可以多吃些。其实,无论粗粮还是细粮,含有的能量是一样的,如果不加限制,会导致人体摄入的能量超过需要,影响血糖稳定性。
无论吃什么食品,过犹不及,都应该掌握适量原则。
没吃饭,就不吃药——错!
有些糖尿病患者为了控制好血糖,会自作主张少吃一顿饭,并认为不吃饭就可以不吃药了,这是一大误区。
吃药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抵消饮食所导致的高血糖,还为了降低体内代谢和其他升高血糖的激素所导致的高血糖。另外,不按时吃饭也容易导致低血糖,还会导致下一餐的饮食摄入量超过正常水平,从而破坏饮食控制规律,这些因素都会导致血糖控制不稳定而影响治疗效果。
多吃食物多吃药,注射胰岛素就不控制饮食
有些糖尿病患者在饥饿时常忍不住多吃些食物,这时就加大原来服用降糖药剂量,误认为这样就可以把多吃的食物抵消掉。
事实上,这样做不单加重了胰腺负担,还增加了低血糖及药物毒作用发生的可能性。
还有些患者,由于药物控制血糖效果不佳而改用胰岛素治疗,并认为有了胰岛素就天下太平,不需要再控制饮食了,这种想法也是错误的,胰岛素治疗是需要科学的饮食控制来配合的。
胰岛素治疗的目的是为了血糖控制的平稳,胰岛素的使用量也必须在饮食固定的基础上才可以调整,如果饮食不控制,血糖会更加不稳定。
误认为吃XX食物可以降糖
经常有糖尿病患者说,吃XX食物可以降低血糖,这其实是一种误解。
绝大多数食物都含有能量,其中有些含有脂肪、有些含有糖,也有食物既含脂肪又含糖。但只要是含有能量,摄入体内后都会升高血糖,只是有的食物因为能量密度低,或者含有膳食纤维等营养素升高血糖力度较小、速度不、,但总的趋势都是使血糖升高,而不会降低血糖。
人们常说的苦瓜、南瓜,都不是“降糖食物”,食物是不可能起到降血糖作用的。
南瓜对血糖的影响是升高而非降低,但与其他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相比比较,南瓜升高血糖的能力稍弱,餐后血糖变化较为平稳,这主要源于两点:一是南瓜含糖量不算大,虽然南瓜口感比较甜;二是因为南瓜含有大量的果胶,果胶是一种可溶性纤维,与淀粉类食物混合后,会提高胃内容物的黏度,延缓胃排空,使碳水化合物吸收减慢,从而有可能延迟餐后血糖高峰出现。
但南瓜作为一种含糖的食物,其功效绝不可能替代正规降糖药物。并且,如果不加限制地大量进食南瓜,反倒会引起血糖升高,加重病情。一餐中如果增加了200克的南瓜,就要相应的减少生重25克主食的摄入。
热衷“无糖食品”
糖尿病饮食调理的目的在于控制总热量和均衡饮食,而并不在于专门吃所谓的“无糖食品”或是“糖尿病食品”。
不少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都存在一个误区,认为“无糖”食品不含糖,可以随意吃。无糖食品虽然在生产中没有添加蔗糖,但食品本身依然含有大量淀粉,会在体内转化为葡萄糖。所以,无糖食品不能起到降血糖的作用,糖尿病人如果吃多了血糖同样会升高。
                           谢谢欣赏!更多精彩期待光临!请点击进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协和营养专家于康:史上最强饮食攻略,轻松吃掉“三高”
糖尿病饮食的6大实用技巧!
糖尿病的营养治疗
消瘦型糖尿病人的营养密码 [糖尿病饮食]
孕期遭遇糖尿病 如何饮食应对
得了糖尿病吃的越少越好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