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个故事告诉我们,快乐教育是个伪命题(上)

昨天看了一篇文章,说有个孩子才1岁,其父亲就为他未来上哪所大学担心了。网友们狂喷现在的家长不疯魔不成活,孩子还兜着尿不湿呢,就为18年后的生活焦虑了,这日子怎么过……

的确,应试教育对于大部分中产家庭来说,是种无以名状的压力,怎么应对这个压力呢?大概就有两条路径,一条是迎难而上,学区房,名校,名师补课三管齐下,争取一路扶摇直上到达985或者211。

第二条路,是绕开应试教育,开辟一条与之相反的路,就是快乐教育。

快乐教育到底什么样子?

根据我个人的理解,大致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尽量避开考试,竞赛

因为应试教育是标准化工厂,不考虑孩子的个体差异,只列出同一个目标让所有人去竞争。这就好比你让老虎去爬树,让猴子去游泳,让鸭子去唱歌,的确让人为难。

所以痛恨标准化流水线的家长就绕道而走,干脆不让孩子接触这种“惨无人道”的竞争。

第二:一切活动围绕孩子的爱好展开

因为核心是追求快乐,所以一切与创造孩子快乐有关。凡是孩子不喜欢的,或抗拒的,统统去掉。

凡是孩子喜欢的,擅长的,不惜一切代价支持下去。比如孩子喜欢运动,不喜欢读书,那就去运动。如果孩子喜欢昆虫,就带他去动物园,博物馆,或者去野外……

第三:避免挫折

在集体意识中,竞争,挫折,痛苦,压力……都是应试教育的副产品,所以一旦脱离应试教育,就等于远离了这些副产品。

父母们有个心愿 ,如果能够确保孩子有个快乐的童年,就相当于给他的人生买了幸福的保险。

以上三点如果都能实施,是不是非常美妙,假如把应试教育比作绿皮火车,车厢内资源少,环境差,还嘈杂和拥挤。

父母们看不过去了,把孩子拉下车,转而护送去高大上的高铁里,三百迈的速度,宽敞洁净的车厢,连厕所都无异味,孩子会不会快乐?

当然会。

可是,会快乐多久呢?我不知道,我估计你也不知道。

最近听到一个故事,让我对由以上三种结构组成的快乐教育,甚为担忧。

我的读者叫苗苗,她是医生,丈夫是企业高层,年轻时拼事业,到36岁才生下女儿,丈夫对女儿宠爱有加,说前半生为理想奋斗,后半生为女儿打基础

从高昂的月嫂,到一流的幼儿园,再到遍及全球的旅游规划,现在在一所高档的国际学校读书。然而,女儿却在今年被诊断轻度抑郁。

为什么呢?按理说几十万一年的国际学校,既不鸡血,又不排名,应该是很快乐呀?

其实,就如佛菩萨说的:快乐不是外来之物,是你自己创造的一种心境而已。你没有这种心境,给你再多也徒劳。

可是为什么孩子没有那种心境?原因正好来自于家长过去给孩子创造的快乐,是一种完全外来的幻象而已。

从这个孩子来看,过去父母理想化的快乐三重奏都存在风险:

第一:远离竞争,不等于获得快乐

我过去也有这个非黑即白的思维,认为孩子都是天使,不能分三六九等,应该平等对待。因此也反对考试和排名。

但是后来我发现这会存在遗憾,兴许你的孩子很认真在学习一门功课,但是如果你从来不给他进行测试,也不和其他同学进行对比,那么他会有迷茫,不知道自己到底掌握了多少,也不知道哪里需要再提升。

苗苗的女儿小学阶段基本没有考试,她习惯了这种模式。到了初中,就有了测试,结果她第一次就出师不利,考了个C,所以她非常沮丧,很久都不能释怀。

而她的同桌则是从其他学校转学过来的,过去就是班里学霸,所以她对考试排名不紧张也不焦虑,还因为过去好的战绩,跃跃欲试。

两相对比,苗苗尝到了挫败的滋味,从那天开始不自信的种子在心里发了芽。这也揭示了一个事实,即使父母亲做足功课,也无法屏蔽掉学校的一切竞争。

第二:尊重孩子的爱好是好,但要以坚持为前提

因材施教,重点不是施教,而是你要充分了解这块材料。而很多父母,除了肉眼辨别出孩子会唱两首流行歌,对围棋课比羽毛球课更感兴趣,就搞不清楚孩子到底适合什么。

然后就会慌不择路。比如苗苗曾经给女儿报过小提琴,舞蹈,演讲,好多课程,结果女儿都是学到半路就说不喜欢,丈夫的宗旨是不喜欢就算了,不要怕浪费钱。

然后当女儿进入初中,看到很多同事琴棋书画样样拿手,女儿又觉得自惭形秽了。

有一次还回来问爸爸:爸爸,我学小提琴的时候,老师都说我比较有天赋的,你怎么没有让我坚持下去啊?

爸爸回答:我看你不喜欢啊,有一天老师说你指法不对,乐谱没有记牢,你就很难过,说这个东西又枯燥又难学,没意思。爸爸觉得咱家又不需要一个小提琴家,所以就帮你停止了。

很多父母受到西方教育的影响,把尊重孩子放在家庭教育的首位,可惜的是,如果把尊重理解为了放任,意即,让孩子在尚无分析能力的时候,把一切事情的决定权给他们,那就错了。

人的本性都是贪图享乐的,当孩子看到家里的权威都支持自己放弃,那就相当于支持他半途而废。

而结果就是,当他们看到其他战胜了惰性的同学在不停奔跑,并取得了一定成果时,他们就开始自怨自怜了。

所以叫做成也萧何败萧何,父母本意是尊重孩子,却忘记了先去了解人性的本质,因此反而耽误了孩子。

第三:避免挫折是一个大的谎言

人类的进化是生生不息的,过去我们奉行打骂教育,说不打不成器。后来发现这个不对,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创伤,于是大家调转车头,不打不骂。

人是很容易走极端的,一旦认为一个东西是不好的,比如说细菌会致病,就恨不得进入无菌仓,从此与细菌拜拜。结果发现,我们人体是个系统,系统里不仅需要细胞和组织,也需要一些细菌,才能构成平衡。

教育也是如此,过去奉行打骂是一个极端,而现在把不打不骂当成养育圣经是另一种极端。

苗苗说,她的女儿从小连吼都没有人吼过她,更别说打了。就算被蚊子咬了,爸爸也心疼得不得了。

可以说是让孩子的童年完美避开了硝烟和战争。结果有一次孩子去同学家里玩,不巧碰到同学的妈妈和奶奶在吵架,奶奶气头上把脸盆扔在地上,还骂媳妇和男同事过从甚密,不要脸……

那时女儿6岁,看到这个场景非常害怕,回去后哭了很久,一直说那些人怎么这么可怕。

苗苗说很无奈,怎么自己用了这么多心血,到头来却让孩子生病了。

我说:因为凡事都要讲究平衡,教育也是一种平衡。我们知道外面是充满竞争的,学习一定会辛苦又有压力,但一味移除掉那些东西,或许会剥夺孩子变得顽强和坚韧的重要体验。

然后,你会发现他以后遇到风雨,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回来依赖你。

就好比你给孩子吃鸡翅膀,你看到骨头麻烦,就把那个肉全部给他剃下来,结果孩子发现形状都没有了,索然无味。

而且,孩子并不会感激你,因为你忽略了,他其实也有双手,也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未完待续……下集下周送上

预约心理咨询请扫以下二维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严禁公布考试成绩与排名?病态教育的表现!看看这个药方怎么样
复旦教授钱文忠: 别再和我说“快乐教育”, 简直就是无稽之谈!
教育“提前化”会害了孩子
刘欢谈女儿:后悔对她“快乐教育”,当初应该逼孩子一把
要有主见,培养有出息的孩子
你拼不了钱,又拼不了资源,却要孩子快乐成长,凭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