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次帮忙,他都像在搏命


如果你农村出身,肯定见过农村的葬礼。

今天我要说一说,关于农村葬礼的一些问题。

据我了解,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地方还在采用土葬。

土葬就是抬上山,入土安葬。

不得不说,死者上山,靠的是集体的力量。

要是没有大伙一起拼命卖力,几百斤的棺木上山简直是天方夜谭。

但也有人围观,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棺材的份量。

那么,村里有人去世,对我们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要熬夜。

人一旦上了年纪,就不愿再多熬夜了。

但遇到村里有人去世,不去露个面熬个夜,显得多不合规矩。

农村没什么娱乐,熬夜的方式除了打牌还是打牌,打牌难免抽烟。

自带烟抽完了,只好抽事主家的烟,但是过事务都是发廉价烟,5块钱一包的朝天门。

抽烟影响健康,抽廉价烟危害更大。

熬夜打牌,长时间的坐立,还会造成肌肉劳损。

如果是遇到冬天熬夜,身体稍差一点的,又极其容易感冒。

我听到过有人抱怨,“坐一夜,腰杆清卵痛”。

熬夜确实辛苦,但几乎所有人都要参与其中。

这是规矩,人人都在遵守的规矩。因为不论是谁,终究有老去的一天。

如果你不去,别人到时候也会不来,这就叫礼尚往来。

哪怕你在北京打工,或者在福建上班,至少家里要派个代表,如果没有代表,那你赶紧滚回来。

这样的规矩,或许是从越来越多的劳动力外出打工过后才开始兴起的。

大家都心里明白,帮助别人,实际上也是在帮助自己。

所以,夜是必须要熬的。

我叔叔去年就因为熬夜,差点丢了性命。

他本来就身体差,一米六几的个子,才一百一十来斤。

前几夜晚都熬了夜,上山那天,又一路护送棺材,一会拉绳子,一会搭把手扛一肩。

千辛万苦到达山顶,众人散去,他突然倒地不起。

原来他太累了,精神极度疲惫,加上体力不支,又累又饿,最终倒下了。

幸好抢救及时,他渐渐苏醒过来,大家又把他抬下山。

我得到消息,急忙和大舅、军燕叔开车把他送往县医院。

经过抢救,他捡回了一条命。

出院过后,大家好心劝他,叫他身体差不要老是熬夜了。

但这种习俗,并没有因为他差点出事而有所改变。

我常常在想,什么时候能找到一个平衡,既让逝者亲属不因别人缺席而感到世态炎凉,又能有效减少大家不必要的熬夜呢?

我觉得明确分工是个好办法,就是要保证出力抬棺材的人不熬夜,让他们养足精神。

不出力抬棺材的人,分成两波交叉熬夜。

这样既能保证抬棺者精力充沛,不出状况,又能让逝者家属倍感欣慰。

意味着整体健康值下降。

假设把全村人看做一个整体,健康值定为100点的话。

每一次熬夜,都将损耗掉整体健康值5点。

一位老人从去世到下葬,一般有三天,而上山那天又是重体力劳动。

对身体的耗损将加倍,健康值下降10点。

那么,一次丧礼下来,整体健康值将下降25点。

若接着还有人去世,健康值再降25点……

如果这个整体100点是所有人的平均数的话,那么对于低于这个平均数的人来说,一两次葬礼下来,就可能把自己的健康值消耗殆尽。

这意味着,他才刚参加完别人的葬礼,很有可能接下来就是他的。

这不是危言耸听,虽然现在还看不出有这种连锁效应,但不排除有朝这个方向发展的可能性。

常林舅舅的去世,让我深刻的感受到了这一点。

他是腊月二十三去世的,腊月二十六上山。

但他上山前一天夜晚,老奎家妈突发脑溢血走了。

从常林舅家就开始熬夜准备忙完过后休息的人,又不得不赶到老奎家去准备帮忙。

当时已经接近年尾,很多人都还没来得及准备年货。

让人更始料不及的是,就在常林舅上山那天早上,我外婆突然不能动弹了。

有人说,前一天晚上,她还在常林舅家看热闹。

有人说,昨天晚上老奎家妈才刚走,今天又来一个

还有人说,这人活着,真没意思,世事难料,谁也讲不清楚……

考虑到外婆可能是中风,等到医生确认可以搬动后,我们才立即将她送往县医院。

1897在高速上奔驰,我从后视镜看了一眼外婆,她躺在大舅和妈妈的怀里一动不动。

这一幕和去年如出一辙,当时叔叔也是倒在大舅和军燕叔的怀里,危在旦夕。

不同的是,叔叔抢救回来了,外婆却没有。

外婆第二天就去世了,走的那天是腊月二十七,离他们二十八过年只差仅仅一天。

先生看了日子,定在正月初四上山。

掐指一算,外婆要在家里摆上七天

一直在前面两家当总管的建德,嗓子都喊沙哑了,但他来不及休息。

我问他“还着得住不”,他说“只是有点讲不出话来”。

我看他夹着一截烟,好想喊他不要抽了,但话没说出口他就忙去了。

我很感动,但更心痛。

若人生没有生老病死,活着的人可能会活得更好一些。

但正因为有人来有人去,才促使生命在加速折腾中轮回。

意味着要搭上性命冒险。

如果说熬夜只是伤身,那么上山就是搏命。

上山之前,两根大柱子夹住棺材,绑上粗绳放在院子中间。

等到吉时一到,马上出发。

孝子贤孙披麻戴孝前面引路。

几十个人拉着绳子跟在后面,绳子一头系在棺材上。

几十号人围着棺材,一路缓缓前行。

上山之路,陡、窄、滑,极其难走。还要抬着几百斤重的棺材,简直寸步难行。

人们世代从这里上山,已经延续上百年。

抬棺的人必须密切配合,步步为营,亦步亦趋,才能顺利通过。

一路上去只听见他们一直在喊:

走走走!

慢慢慢!

放放放!

停停停!

只有这种确凿明晰的字眼,才能准确的协调好统一的动作。

有的人被压得脸色发白,每上前一步都浑身颤抖,却还在坚持。

有的人被挤下树丛里,急忙爬上来,又钻到抬杠下去分担一部分重量。

……

如今,人生活条件好了,很少有人再像以前那样干体力活了。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身体似乎也在退化,力气也在减弱。

所以,毫不夸张的说,抬棺意味着拿生命出来冒险。

每走一段路,逝者家属都会回头焦急盼望,简直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抬棺的人,更不敢掉以轻心,每一处转弯或上坎,都是在搏命。

其实大家心里苦,只希望能有一条宽阔的路出现,假如有条路直通山顶,那么一切都将改变。

寨子平面图/老板娘

这么多年来,为何修路这种小事会一拖再拖呢?

难道五六队的人,这点小事都做不好吗?

原来是有人反对,不愿让出山林和土地。

就算有人愿意参与,但积极性也不高。

有人积极性高,但遇到阻碍就放弃了。

有人决心要做,但是找不到解决方法。

有人知道该怎么做,但对那些反对者已经心灰意冷了。

……

反对的人为了贪图便宜,处处为难。

只顾个人利益,不考虑别人感受和后代福利。

这些人中,尤其以一些六七十岁的老头最为突出,他们思维僵化,思想保守,更爱一意孤行。

他们喜欢占便宜又不肯吃亏,就算把自己的土地荒废了,也绝不廉价租给别人,更别说占用了。

不能和他们讲道理,因为他们有个共性是蛮不讲理。

他们的贪婪和愚昧,其实早已扎根在骨骼和皮囊里。

幸好,他们也有老去的一天,儿女迟早有掌握话语权的时候。

到那个时候,所有开明的年轻人都将同心协力,为了造福子孙后代而做出最明智的决定和选择。

路,是必然要修的,这只是时间问题。

只有修好了路,逝去的人才能安心上路。

帮忙上山的人,才能多一分坦然。

至于应不应该摒弃使用棺材或者接受火葬,现在讨论恐怕还有点为时尚早。

作者:舒浮见,西南片区关爱农村孤寡老人协会创始人,『农村生态』栏目调查员,做过媒体记者,当过编辑,现定居农村以养猪为生,闲时写点文章换酒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爱如风,无所不触
很实用的民间葬礼禁忌,省得用时出丑
在农村参加葬礼,这些禁忌要知道了,别犯了人家忌讳!
农村说寿终正寝和寿终内寝有啥区别?80岁去世满足这3点才算喜丧
在农村,办理“白事”很禁忌这3件事,最好别乱触犯,记住了!
票房10亿 的口碑黑马,会是它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