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礼让的最高境界

我读《论语》(168)

述而篇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泰伯篇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礼让的最高境界
 
让是礼的根本,是治国之要。春秋时期,诸侯纷争,礼崩乐坏,孔子认为就是不能守礼,做不到礼让。如果上下礼让成风,社会就会安定;如果人人不让,再完善的社会管理制度也不会起作用。

东周以后,从周王室一直到诸侯国王位之争不断,周王室王子争王位,诸侯国公子争君位,大夫争卿位,诸卿争执政,小族争为大族,旁支争族权,更有家臣争执国命。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记载:“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孔子周游列国在卫时,就发生父子相争的事情。卫国当时在位的是卫出公辄,他是卫灵公的孙子,其父、卫灵公的儿子蒯聩原是太子,因为不满卫灵公夫人南子的淫乱,想谋杀南子,消息不慎泄露而逃亡到国外。卫灵公死后,立辄继位,蒯聩就归国与其子争王位。二人各不相让,就打了起来。弟子们很想知道孔子的态度,看他站在谁的哪一边。

子贡自告奋勇代表弟子们去问孔子,他没有直接问,而是让孔子评价伯夷、叔齐。看起来子贡所问的与他想问的问题风马牛不相及,不懂历史的人是看不懂其中的奥妙,这是子贡的高明之处。
伯夷、叔齐是孤竹国国君的儿子,伯夷是长子,本应该继承王位,但孤竹国国君喜欢三儿子叔齐,想让他继承王位。伯夷知道父亲的心愿后,不想让父亲为难,就躲了起来。叔齐认为伯夷是长子,是王位必然的继承人,自己不应该继承王位,他也躲了起来。二人让位,与卫国父子相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孔子对伯夷、叔齐持赞扬还是否定的态度,可以反映出他是否支持卫国的态度,二者是非此即彼的对立选择。孔子说,伯夷、叔齐是贤德之人。子贡继续问道,二人会不会后悔当初让出王位的选择?因二人劝武王不要伐纣未果,就隐居首阳山,最后因不食周粟而饿死。孔子说,二人求仁得仁,怎么会有怨言呢?他认为伯夷尊父命而放弃了王位,是孝的表现;而叔齐放弃王位想让伯夷继承是悌,仁的根本就是孝悌。因而说,二人求仁得仁,不会有怨言,也不会后悔。

孔子间接否定了蒯聩与辄父子相争的做法不合仁。辄与父亲争位是不孝,而辄继承王位是卫灵公的决定,蒯聩与辄争王位是对卫灵公的不孝。孔子认为二人的做法不妥当,应该向伯夷、叔齐学习,要有礼让之心。如果能够做到礼让,就不会发生父子兄弟为争王位互相残杀的悲剧。

伯夷、叔齐因互相让位而闻名于世,孔子称他们是“古之贤人”,在他们之前也有二个人让位,虽然没有他们有名,孔子却给了极高的评价。这二人就是泰伯和虞仲(仲雍),孔子评价泰伯“至德”。朱熹《论语集注》:“至德,谓德之志极,无以复加者也。”就是说是最高尚的道德,这是孔子评价历史人物的最高标准。

《论语》共有三处提及“至德”,除本章外,还有两处。《雍也篇》:“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泰伯篇》:“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泰伯是周太王古公亶父的长子,是周部族首领的合法继承人。亶父看出三儿子季历之子姬昌有兴周大志,想把王位传给季历,然后再传给姬昌。泰伯和他的二弟虞仲都看出了父亲的想法,就决定让位给季历。二人做得很巧妙,当亶父生病时,就托言去采药,到了遥远的吴地,并且断发文身,表明自己不返的决心。关于“三让”天下的传说,有几种说法,都是后人的猜测,无法确定谁的准确。最终就是泰伯让位,季历继承了王位,后又传给了姬昌,就是周文王。

孔子为什么评价泰伯是“至德”呢?
其一,泰伯让天下是最大的让。泰伯到吴地之后,因德能闻名,当地土著一千多家推举他为王,创立了吴国。以他的才德,继承周部落首领,也会有不菲的成就,也能把周部落发扬广大,他却把天下让了出去,其让大矣。
其二,甘心情愿,并且做得很巧妙,躲到遥远的吴地不归,让季历继位,很自然传给了姬昌,顺理成章,既成全了父亲的心愿,又不让季历难做和难堪,落下不好的名声。

其三,成就了周天下。周文王励精图治,传位给周武王。武王灭了商朝,开创了周王朝八百年的基业。
其四,劳而不伐。泰伯让位后,隐名埋迹,不张扬,不夸耀,与伯夷、叔齐的闻名相比,他是默默无闻,“使民不得而称”,世人都不知道他的事迹,要称赞他也没有可说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09年11月10日 《论语·泰伯第八·1》
论语连载(189)《泰伯篇》第1章,“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彭放 | 感悟《论语》的人文情怀之【8·1】三让天下的泰伯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论语》没有那么难
论语集说卷四
再读《论语》:泰伯第八.18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