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河北大名文峰塔(明清·当代)


年代: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形制、特点:六角五级楼阁式实心砖塔;现状:原塔已毁,当代重修

 

 

大名府文峰塔,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古城南城墙上,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当时大名府是畿辅八府之文化重镇,历代人才辈出,声誉极广,有“畿辅八府人文,首推大名”之说。约在嘉靖二十五年以后,大名府人才阻滞,科第多有不中。嘉靖三十九年大名府副使陈大宾到府文庙(即学宫)视察,发现文庙距南城墙很近,认为“生员正墙面立,贤才故蹙滞也”,随召抚、按、学三院商议,在南城崇礼门(南城门)以东开小南门一个,并砌台建文峰塔以图吉祥。

此塔为六角形实心砖塔,共五层,高三丈余。塔身正对文庙大成殿正门。殿前有一水池,春秋季节正午塔影照射在池中心,象一支笔,塔尖似笔锋,水池似墨砚,风吹水动象是毛笔沾墨书写文章。寓意十分深奥。然而此后数年并未实现愿望,反而发现南五县(指大名府所辖南乐、清丰、濮阳、东明、长垣)文风大长,人才层出。清隆庆二年(公元1570年)知府王叔皋认为“门在巽方泄气,而致禄祥南飞”,随将小南门堵塞。清光绪年间,文峰塔毁于地震。

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大名道刘盛藻捐资重建文峰塔。这次重建将塔移至城垣之上,底座用青石砌成,青石表面刻有铭文,塔身仍是实心六角形,五层,高三丈余,塔顶六角出檐各悬铁铃一只,风吹铃响,铃声十分悦耳。塔身北面嵌有一块石板,刻有“文峰塔”三个大字。此塔建成后,城南护城河水流潺潺,城垣上文峰塔巍然屹立,风铃叮咚作响,中午塔影投射池水中央微微颤动,实为大名府一大景观。重建后的文峰塔,是大名府文化底蕴深厚,人才冠峰的象征,也是大名府城的镇城之宝。

1945年因战争拆除城墙时,塔下的城墙留下方圆三、四丈未拆,文峰塔一直矗立在南城墙上。解放后,因无专人管理和保护,附近群众经常在塔下挖土,刨砖。每逢大雨塔下土城墙有坍塌。1966年3月邢台大地震时,波及大名,文峰塔因塔基空虚,塔身失重,震波将塔身上段的三分之一震坍,下段塔身亦出现倾斜。为了周边群众的安全,县政府责成城关镇将残塔拆除。时任城关镇武装部长的刘xx带领民兵十数人,先用钢丝绳牵拉,绳断塔未倒,后在塔下挖洞装填炸药炸毁。散落砖石均被群众拉走。至此文峰塔及塔基已荡然无存。

 自2005年起,在原城墙基础上,大名县开始陆续修复修建新城墙,并在南城墙根重新修建“文峰塔”。  


大名府文峰塔老照片珍藏


 


  

 当代重修的文峰塔


 

 
 

 

 


关于大名府古城 

 

大名府老照片

 

大名有着辉煌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宋仁宗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建陪都,史称“北京大名府”,达到历史上的鼎盛。清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设直隶省第一省会。素有“河朔重镇、北门锁钥”之誉称。解放后曾建大名市。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大名作为中国北方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曾几度辉煌。 

宋府即宋代大名府故城、又称北京大名府,历史上长期为黄河以北中原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从五代时期到北宋曾七次为都,尤其北宋时期定为陪都北京,城池规模宏大,扩建有宫城(即皇城)和外城(即罗城),宫城周长3.66华里,外城周长48.6华里,建有四殿、十四大门、七小门和两座水关。城内有作坊区、御林军营区、商业区、佛教寺院等。该县总计划投资7亿元,一期工程3.16亿元。现已投资80万完成大名府故城保护和开发规划,以及相应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据史料记载,北宋时期宋仁宗为应对北方契丹的威胁,将大名府改为北京,作为北宋首都东京汴梁的陪都,大名府达到鼎盛时期。明朝漳、卫两河齐发大水,大名府被埋于地下,现仅残存少量遗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同城墙上的雁塔
安阳天宁寺塔(国五)
汉阴城墙(文峰塔)
邂逅汾阳文峰塔
河南安阳:“怪塔”上大下小倒立千年
【福建·罗源】万寿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