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拜访灵谷寺:南京行记二



  每至一地,访古寻圣是必须的。既到了中山陵,就不能不访始建于南朝时期的灵谷寺。出中山陵,我先是登山去访高僧塔林(待编辑《中华古塔通览·江苏卷》时再另写一篇),然后寻山路到灵谷塔的北面门。购票时向人家说明在扬州免票进入大明寺,登栖灵塔之事,售票人问我有无记者证,我说没有,但有杭州开会的胸卡,并说这不是什么证件,购票也行。他看了看我拿出的胸卡,竟没有让我掏人民币。我示谢而入其门,登上了灵谷塔。灵谷塔,我拍了几十张照片,以备将来整理录入《中华古塔通览-江苏卷》。

 


 
  灵谷寺塔,为八面九级楼阁式佛塔,建于民国二十三年七月,塔铭为于右任所书。建塔材料为花岗岩石材,仿砖木结构。从灵谷塔下来,便入灵谷寺。 

  灵谷寺,位于南京市中山陵东面1.5公里处,原称蒋山寺,在今明孝陵处。灵谷寺始建于南朝梁天监十三年(514年),是梁武帝为安葬名僧宝访而建立的寺院。据《高僧传》卷十记载,宝志又作保志,俗姓朱,金城(甘肃兰州)人。出家后师事僧俭,修习禅学,有很深的佛学造诣。传说在南朝宋太初元年(453年)以后,言行神异,“手足皆鸟爪”,常随身携带古镜、剪刀尺、扇之类的东西,披发赤足而行,“时或赋诗,言如谶记”。齐武帝、梁武帝和侯王士庶视为“神僧”,十分推崇。 
  宝志
圆寂后,梁武帝在宝志的安葬处即钟山西南坡独龙阜建筑五级木塔,并逐步扩充成寺庙,取名开善精舍。当时,佛教十分兴盛,钟山一带有佛教寺庙70余座,但开善精舍规模最为宏大,被称为钟山第一禅林。从山门到大殿就达五里,寺内有放生池、金刚殿、天王殿、无量殿、五方殿、毗卢殿、观音阁等殿堂,寺后有宝访公塔,十分巍峨壮丽。

  灵谷寺唐代称宝公院,北宋大中祥符年间,称太平兴国禅寺,明初改为蒋山寺。朱元璋为建明孝陵,命人选中独龙岗这块风水宝地,于是就下令将这一带包括蒋山寺在内的所有寺院都迁往紫金山东麓,合为一寺。 因为灵谷寺的地形是“左群山右峻岭”之间的一片谷地,所以命名为“灵谷寺”。

  朱元璋曾御笔题额“第一禅林”。可惜后来因遭兵火劫难,只有无梁殿得以幸存。到清同治年间重修灵谷寺,规模已远不如当年,然而红墙黄瓦、松翠林茂、鸟语花香、环境幽静,仍不失“灵谷深秋”的佳景。

  现在寺内院落共有三重,西首为大雄宝殿,宝殿正中释迦牟尼塑像,左右为观音菩萨和地藏菩萨,殿两侧排列十八尊罗汉,东首院落原为观音殿,后改为玄奘法师纪念堂。(百度资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万家灯火】包东红:《南京之行(三)》
辛亥百年.中山陵
祖国风光(4356)中山陵
中山陵
巍巍中山陵
大气磅礴中山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